文章吧手机版
我们常在深夜里破碎,到黎明又变得完整 | 张春波 · 郑在读诗 ·
日期:2018-07-29 21:31:41 作者:郑在读诗洛然 阅读:

我们常在深夜里破碎,到黎明又变得完整 | 张春波 · 郑在读诗 ·

  点击音频,即可收听

  玻璃

  作者:赵晓娜 | 诗人

  鸿园·郑在读诗:张春波 | 主持人

  制作:昊翔

  深夜,一只盘子

  从我手里滑落

  声音清脆,足以划破内心

  寂静

  很久没有摔碎一件东西

  有向虚空报复快感

   

   

  我俯下身

  仿佛是在向秘密鞠躬

  秘密原是易碎的玻璃

  捡起一地碎玻璃

  捧在手里

  像捧着自己荒唐破碎躯体

  我们常在深夜,像一件器皿

  义无反顾的碎去

  在黎明又变得完整

   

  在一次又一次的破碎里

  我们看到了生命

  全部的意义

  ♚ 诗感

  赤子之心,是人们与生俱来,却最易被抛弃、最难被追回的东西。

  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刻,深夜尤佳,这个容易让人陷入和沉浸的吞没氛围,给了人性暂时的安全感。可即便如此,拿出来细细咀嚼的,也未必是全部。

  玻璃划破空气的刹那,惊醒的不只是心头的惊恐,似是在诗人细密的思虑中,肢解着白日里的伪装。报复的何止是虚空,还有藏下的许多秘密,累赘在心头的负担

  打碎自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黎明时,拼凑完整的还是那个陈旧的自己。    

  ——洛然

  ♚ 读诗嘉宾

  张春波

  张春波,三门峡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国家一级播音员,毕业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他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已有二十年之久,曾多次主持省市级大型晚会活动,先后师从徐涛、李立宏、王明军等朗诵大师

  他对一首好诗的定义是,要有所突破,有所发现,有所独创,给人以新意,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向上的精神,让读者享受到一种新鲜的、独特美感

  在他看来,读诗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文字美丽,诉之于形象化的语言,将情感完整的表达出来。生活总有缺憾,但不能失去希望,诗的作者用生活中小事,感受到人生的真谛,让人深思,发人深省

  活动消息

  鸿园郑在读诗·环球诗歌之旅中国首站【西藏】,开启报名啦!跟着《鸿园·郑在读诗》,与“中原进藏第一人”同行,完成人生第一个5200米登峰,在圣湖边静读仓央嘉措,探秘西藏未知角落,让我们一起出发寻找心中的香巴拉!扫描二维码了解详情名额有限,报满截止。

  活动消息

  listen-有声者声音——出神入化玩法——狂放不羁一月周文凯用演播的神奇大家相遇;二月于同云用朗诵的壮阔与大家分享三月,一人千面的李艳秋惊艳四座;四月吴广林携河南话剧十年代表作感人至深五月弥亚牛数十年跨文化传播沉淀带给观众别样思考六月霍锟携河南华夏古乐团团员为数百名观众带来诗与乐的并续与发展七月陈红旭与众多笑将一起,将河南喷空艺术演绎淋漓尽致

  接下来,有声者的舞台,还将请来哪些声音大咖?还将绽放怎样的惊喜?我们与您一起期待……

  微信公众平台读诗音频、视频、文字及视觉设计系“鸿园·郑在读诗”团队制作。个人媒体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为“郑在读诗”,微信公众号转载必须获得授权。

  诗歌非小众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们常在深夜里破碎,到黎明又变得完整 | 张春波 · 郑在读诗 ·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