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大叔
每天有300万人在看的不二大叔
前段时间,叔在公众号上做了一个话题,题目是“你最讨厌被贴上什么标签?”
本以为最不被欢迎的可能是那些带着恶意的标签,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另外一个词却被大家频繁地提起,这个词就是“懂事”:
懂事,因为这两个字,从小谦让弟妹,礼让兄姐,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见,不敢提要求不会撒娇,如果哭闹就是不懂事,大家都会不喜欢你,天知道我内心早就崩了。
懂事,被这两个字捆半生,连想想都很多委屈,可是怎么办,我就是一直很懂事啊,如果你也这么认为就悄悄地认为,不要说给我听,我可能会笑着哭出来,场面尴尬又没法解释。
最讨厌懂事这两个字,因为被贴上了这个标签,就意味着你不能有自己的情绪,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你的感受永远是被忽略的,因为懂事嘛,自己会想开的。你提出的任何不同意见,稍微表现出一点不顺从,都是不懂事,甚至是大逆不道。小时候被夸懂事会很开心,现在才明白,这并不是夸奖。
虽然都只是寥寥数语,却让我看得心酸。
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我自己也是这样一个,害怕被贴上懂事标签的人。因为一直很努力地懂事,才会真正地懂得其中的无奈与辛苦。
01
“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有记忆以来都没有真正放肆地疯过笑过。
爸爸在外地当兵,妈妈带着我,打地铺睡在外婆家堂屋的水泥地上。因为是夏天,所以除了蚊子多也还能忍受。
但是从那个时候,我就已经隐隐感觉到,我们在这个房子里,是不受欢迎的。这里不是我们的家,一言一行都要注意,不要丢了妈妈的脸。
所以在隔壁舅舅家的两个表姐在外面疯玩,拿着各种新奇玩具到处炫耀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了蹲在外婆身边的小凳子上,跟着择菜,扫地,拿盆拿碗。
这时候邻居家过来闲聊的老太太,就会摸着我的头夸一句“懂事”。我知道外婆听了会很开心,母亲也会开心。
而我也开心。因为那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没有不求回报的爱,你必须有一点价值,才有存在的意义。
当时的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要“懂事”。而且要比普通的懂事还要懂事,把家里的孩子都比下去,这样,才不会因为累赘被抛弃。
所以即使再喜欢的东西也不会提,再想要的东西也不会买,再艰难的关系也要拼命维护,再讨厌的人也没办法对他冷下脸。
这样的情绪跟着我一路长大,即使后来家里的条件慢慢变好,我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互相关心的朋友,有了钱也有了一定的能力。
但是我的心里,还是住着当年那个战战兢兢的小孩,无家可归,惶惶不可终日。
02
“所有话开口就变成了道歉”
有一年学校运动会,在长跑的时候,两个女孩子因为太专注,不小心撞到了一起,摔倒了。
一个孩子当场哭了,一边坐在地上抹眼泪一边跟朋友要来手机给家里打电话。电话刚接通,立马“哇”的一声大哭出来,哽咽得上气不接下气:
“爸爸,我摔倒了,出了好多血,好疼啊!我不敢动!你快来呀!”
小姑娘又可爱又娇气,憋着嘴抽抽搭搭地撒完娇,顺便还嚷嚷着要吃学校旁边那家有名的炸鸡。
等到啰啰嗦嗦一通说下来,再回头去找另外一个女孩,她已经自己默默挪到了跑道中间的草地上,用借来的纸巾,就着矿泉水把伤口冲洗干净了。
“你要不要给家里打个电话?”朋友把手机递给她,她却摇摇头拒绝了。
朋友看劝不过,只好自己打通她妈妈的电话,然后递到她的手里。
小姑娘没有哭也没有撒娇,倔强的脸上带着紧张和内疚,只怯声地说了一句:
“妈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真的。就是破了点皮,一点儿也不疼。”
她是真的不疼吗?不是的,她只是不敢疼。因为有些疼痛即使说出口可能也没有意义,反而增添了自己的委屈,还给别人添麻烦。
没有伞的孩子,得学会自己承担风雨。
03
“那一次,是最耻辱的第一名”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竟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要求和规则,也有太多的客套和无奈。生活实苦,人生艰辛,所以经过一天的工作和交际,根本没有什么心力再去教育孩子。
朋友曾经和我聊起过他的童年,有一件事是他至今不能忘怀的:
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他就是唯一值得炫耀的资本,每逢考试,他妈妈就端着小凳子坐在门口的大榕树下,等着他的成绩单。
可是有一次考试,他考砸了。一百分的卷子,只考了87分。
拿到卷子的那一刻,他心都凉了,即使老师告诉他这次的卷子难度很高,大家的成绩普遍不好,也没办法给他丁点安慰。
因为他妈妈不会问这些,榕树下聚集着看热闹的邻居也不会。
果然,当他磨磨蹭蹭走到家的时候,他的分数已经被多嘴的同学宣扬得人尽皆知。
大榕树下以往热情的笑脸和称赞,全变成母亲的愤怒和邻居看戏的脸。
那天他挨打了。
那不是他第一次挨打,却是记忆最深的一次。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甚至周围还有他的同学,他一个男孩子,被母亲脱了裤子打屁股。
那种侮辱和羞耻让他至今没办法原谅自己的母亲。即使表面和气,他的心里也落下了一块疤。并且从大学以后,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而最讽刺的是,这场给他留下深刻伤害的考试,他即使值得了87分,也还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懂事,听话,努力,优秀,大人们曾经要求我们做到的事情,也许他们自己一样也做不到。他们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和懦弱?
而那些懂事的孩子,为了让父母开心,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和天性,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就算要求再多再难,也从不会拒绝埋怨,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把自己的父母宠坏了。
04
老二真的是家庭里最尴尬的身份,姐姐是第一个孩子,带着希望出生,弟弟因为最小,所以值得娇宠。
而处在老二的德善,连自己的生日,都要蹭姐姐的。
没有人知道她其实非常在意,没有人关心她懂事的过程有多艰难,也没有人能感同身受,她内心有多么渴望得到父母平等的爱。
就像每一个把”我没事“,”我不难过“,”我可以“挂在嘴边的人,其实内心都希望有一个人可以告诉她:
不用这么努力,不用这么坚强,不用这么懂事,不用这么拼命把委屈和难过都往肚子里咽。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
长大后,遇到不开心的事,也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爬起来,没有就哭。
我看过太多过早成熟的孩子,板着一张不动声色的脸,迎合着大人的喜怒哀乐。明明成长的路那么长,他们就这么被逼着,着急忙慌地长大了。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辛酸苦辣,本不是一个孩子可以适应和承担的。
他们磕磕绊绊,一路走,一路摔,内心还没有长大,只好把幼小的自己关在心里,锁上门,然后揠苗助长,生生把自己催熟。
想哭的时候不敢哭,想笑的时候不敢笑。
想说“我喜欢”的时候说成了“我不要”,想说“不喜欢”的时候说成了“谢谢你”。
疼痛变成了“我很好”,自己受伤要先向别人说抱歉。
心爱的玩具亲手交付出去,还要加上一句“你喜欢就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迷失了自己,只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快乐上。当失去别人的认可以后,整个世界,全部崩塌。
看《龙猫》的时候,里面的妈妈对爸爸说:懂事的孩子更让人心疼。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不必懂事的童年;也希望每一个一直懂事着长大的成人,能够遇见那个让自己做回孩子的人。
人生不过三万天,我希望你可以随心所欲过得开心知足。余生不长,你不用讨好任何人,讨好自己,懂你们想懂的那些事,就够了。
所有的懂事
都是逼不得已的成长
长按下方图片
愿每个孩子
都能在娇宠中长大
↓↓↓
相逢太短,等不及茶凉
若是常驻,叔陪你走完这一场
不二大叔
每天有300万人在看的不二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