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
1
盛夏伏天,“道德军”突然将暴怒泄至涉及“婚外恋”的经典文艺作品。
起因是7月8日,加拿大小说家迈克尔•翁达杰的《英国病人》获颁“金布克小说奖“ 被评为”半个世纪以来最佳作品”
这一部在1996年就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品,通过男主角艾马殊在沙漠探险中与女主角凯瑟琳的凄美爱情线,斩获包括最佳影片中在内的九项奥斯卡。通过对人性道德的深刻阐述,表达出一种深思,一种对人性,爱,战争,伤痛的深思。
但因为原著再次获奖而重热起来的《英国病人》,在这个夏天却在网上遭遇“道德泼粪”:
什么经典,偷情就是偷情。
如今的婚外恋这么冠冕堂皇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随之而来,各经典作品纷纷躺枪——用单一社会三观套文艺作品,那么就会得到如下定论:
《包法利》夫人天真烂漫?这明明就是个爱慕虚荣的白穷美千里送*结果被甩好吗?
《安娜卡列尼娜》的网友剧情简介是:贫乳荡妇立牌坊不成卧轨遗恨,秃军官无奈搅基情。
……
对此,作家李海鹏写了一篇长微博无奈反驳,提出这样的局面是“微信公众号出现以后,八亿用户,得有七亿是过去不阅读人群”导致的。
我倒是赞同这个“不读书理论”,因为从来如何判断一个人读书少?就看他对世界是不是只有一个评判标准。
然而面对微博中的“反智”两个字,我心有悲凉——你说他们反智,就能平定泱泱大国,万千“红袖章抓奸队”的熊熊怒火?
不能的,我们只能去看,这般热爱抓奸,这般崇尚道德大旗,这背后是谁的悲,酿成了愤。
2
客观上,也真的多半是女性。在天涯上,曾有一个团队叫做“正室团”,什么意思呢?这帮妻子,全职组成抓小三互帮互助队伍,互通消息,提供抓奸资源,甚至分享打手服务。
在2018年,还听闻有这样的组织的存在,同为女性的我,只能用毛骨悚然来形容。
前几天,南京朴素原配险坐奥迪车前盖,枉顾自身生命危险,只为光天化日手撕全身名牌小三,成民众茶余饭后的消遣谈资。她决然,只因风雨数年,丈夫一日发达,转移所有家产假离婚做真离,糟糠之妻人财两空。
(图源网络)
微商趁机精进文案:你不花钱,有人替你花钱;公众号趁机蹭热点:原配不保养,老公沉迷别家床。
谣言舆论,一时间将所有爱恨情仇一并滚入一场洪流,转瞬灰飞烟灭。
但这“道德大旗”倒了吗?没有。
一个原配倒下去,千千万万个原配站起来,更恨,更怨,更势不两立,终于将这矛头伸向任何一个她们认为的“死角”,文艺作品也在劫难逃。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形容中国已婚女人已被小三逼到失心疯,无数无辜单身姑娘也冤屈,投诉无数大姐“太有地盘意识”,给男同事打个加班电话也要被骂到狗血淋头。
只因这个国度的原配,她们不是生来就这么蠢,也不是非要这么俗,她们只是绝望。
在一个法律对家庭劳动保障得如此微弱的世界里,在一个舆论还要伤透她们的国度里,除了搬出道德来做武器,她们还能做什么呢?
在一个男女始终没有平等的婚姻崇拜社会里,一个凡俗女人失去婚姻,意味着她同时失去“安全感”,“幸福感”,以及“价值感”,意味着全部身家的垮塌。
倘若如日本,出轨丈夫供养离婚妻子至死——但凡离婚能分家产,能穿着爱马仕潇洒自如走掉,谁愿意声泪俱下当祥林嫂;能活得美丽有尊严,谁又愿意赖在一个背信弃义之人身边跪舔?
而且,即便有了保障,也不会让太多中国女人好过一点。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让她们觉得婚姻结束了生命就结束了。
她们放不了手,她们誓死保卫婚姻,草木皆兵,主张全民抓奸,姿态如此难堪,不过是因为她们早已将自己等同于婚姻,离开婚姻她们并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仿佛丢她们至冰天雪地,重新回到婴儿状态,恐惧,无力,崩溃,焦虑,甚至比结束一段婚姻本身,更能吞噬她们。
“要求老公至死忠诚于自己,要求孩子百倍优秀过自己,要求疾病绝迹于事件,要求享受高科技飞速便利却环境清幽,要求别人都当道德楷模——人类啊,焦虑源自于,能力有限,却想如造物主般控制一切,破我执,太难。”
婚姻道德,又何尝不是一样,无数原配,奔走呼喊着让全社会陪同抓奸,充当警卫,又何尝不是陷入一场我执。哪怕你告诉她,男人有背叛的可能,你有离开的权利,她会一口唾沫喷向你:我就不相信,你不怕你男人出轨!
3
倘若真是我,我当然会痛,也可能会难过,但是,我不会怕,不会失心疯,不会丧心病狂。
因为我知道,哪怕全世界都竖起“婚外情斩立决”的警示牌,这世界,我们永远阻止不了心动,阻止不了背叛,阻止不了痛苦,阻止不了原谅,也阻止不了爱,更阻止不了欲。
我唯一懂得的是我的权利:你有背叛的可能,我,也有离开的权利。
我希望社会唯一为女人们做的,是在她们离开的时候,给她们应得的“婚姻违约金”。
然后,女人,你一别两宽,各自欢喜,银讫两清。
你若问我,为何可以这般果决。
说来讽刺,这般对人世的理解,正是那些被封为“牛鬼蛇神”的文艺作品教会我的。
正是这些几乎被道德党赶尽杀绝的作品告诉我,这世间背叛是如何发生的,心动是如何萌芽的,痛苦是何时涌现的,那欲望是谁勾起的。为何即使万千原配这般振振有词,这般师出有名,道德仍压制不了男女,责任仍败给一个眼神。
在这些作品里,更有给你的一课,人又该如何跨越命运的鸿沟,为自己争取,以及再次燃起希望,面对未来。
4
最后,讲一个毁三观的故事。
我一个朋友的妈妈,一个六十岁的阿姨,突然离家出走了。举家报警,最后发现,她坐着一个男人的车,一路北上,留下一封信,没打算再回来。老父亲崩溃了,拜托儿女出门找。这一次,一双儿女们的意见出奇地一致:不找,不管。
女儿说:我看着妈妈苦了一辈子,被你吼了一辈子,我们都觉得,她应该放个假。
第一次,婚外情在我这里盖过了道德。但我说不清那是为什么。
为什么?
那原因,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用了60万字在去追寻。
那原因,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用了30万字去刨根。
那原因——没有原因。
文科所有的结论,都在你的胸腔里,在你的眼泪里,在你感觉到了却说不出口的触动里,在生命的起源和结束里,在曹雪芹的含恨里,在史铁生的轮椅里,在余秀华的稻田里,在生命的那些绚丽斑斓里。
那原因,无数文艺工作者在探究,那原因,无数作家用生命在阐述。
而你要做的,仅仅是,感受它。就像鲁米的那首诗:
有一片田野,
它位于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里等你。
有的人,可能掌控了爱人,保障了三观。
可是,终此一生,未见田野。
End
作者:艾明雅,作家,编剧,湖南艾明雅文化创意工作室CEO,优质都市女性粉丝自媒体“江湖人称艾掌门”创始人。2016年作品《嘿,三十岁》畅销50万册;文集《特别敢,又特别美》上榜2017当当年度影响力青年作家;都市短篇小说集《小野兽》现已上市。“江湖人称艾掌门”公众号ID:aimingya2017
中年女子图鉴:
中年女子图鉴之六一特刊 | “那不是女鬼,那是我妈
中年女子图鉴| 你赚到钱,千万不要跟人合伙做生意
成长:
看完这篇,你就懂了你为什么没有男朋友
“什么时候才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现在就可以。”
读信:
●text ╱ 艾明雅 ●editor ╱ 维维
●picture ╱ Sergey Serebrennikov
●designer ╱ Looe
—
本文由【江湖人称艾掌门】发布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