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疫苗的存在,确立了我们存亡与共的公共空间|单读
日期:2018-07-25 09:02:57 作者:单读 来源:单读 阅读:

疫苗的存在,确立了我们存亡与共的公共空间|单读

  从出生起便开始接种疫苗的我们,最近突然开始面对其安全性的危机

  今天的文章节选自《免疫》,本书正是对这些焦虑的探寻和解释。不止在中国,美国的母亲们也在担心着疫苗的安全。但同为母亲的作者尤拉·比斯在忧虑之外理性地指出,不能仅仅因为我们有敌人,而忘记仍旧有很多在疾病预防领域付出努力人们

  对疫苗丧失全部信心相信整个医疗系统研究人员卫生官员以及医生都会愿意为了钱财私利伤害儿童,才是资本主义真正从我们身上掠走的东西

  《免疫》

  [美] 尤拉·比斯 著 

  彭茂宇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

   世界卫生组织也曾被指控 

  如果人们对资本主义本身带毒心领神会,那么他们几乎就一定会产生对资本主义会污染所有事物恐惧。在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全球流行即将消退的时候统计结果显示这场新流感的致死人数并不像卫生官员最初预估的那么多,因此,欧洲委员会的卫生委员主席指控世界卫生组织勾结制药厂,报告虚假的全球险情以便倾售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对这个指控泰然处之,用它的发言人女士之口回应:“批评也属于疫情暴发周期中的一部分。”然后,世界卫生组织邀请了来自于 24 个国家的 25 名独立流感专家评估其在全球疫情中的表现

  研读这些专家写的调查报告时,我在一个段落停顿良久,专家们在这个段落中提议建立一个专项基金帮助需要的世界卫生组织工作人员照顾子女,他们在全球疫情时期需要随时待命候召,在抢险期有家不能返。这个段落仅仅是关于后勤细节的顺带一笔,但它让我思路一滞,首次意识到在控制疾病背后所需付出的人力。仅看“世界卫生组织”这个名称,很容易忘记它也是由活生生的人组成的,这些人跟我一样,也有自己的子女需要照顾。

  那些独立的流感专家们没有发现世界卫生组织曾受到任何商业利益影响,甚至没有商业利益曾尝试影响它,也没有发现世界卫生组织曾错误地夸大险情严重程度证据。报告表明,在事后回顾起来,世界卫生组织采取的某些措施的确看似远远高估了疫情带来的威胁,但原因之一可能是其一直在准备应对另一种 H5N1 禽流感的爆发,那种禽流感则是高度致命的。为防患于未然,应对措施保守一点并非罪不可赦。

  除此之外,最早期的报告曾显示甲型 H1N1 流感的致死率也很高,所以这点也让世界卫生组织警惕不已。“流感病毒的难以预料向来臭名昭著。”委员会会长在这份报告的引言中写着,并补充说我们这次很走运。“依委员会看来,”这份报告总结说,“一些批评者认为世界卫生组织的行动是由看不见的商业利益指挥的,这种想法无视了一个事实公众卫生的核心公益精神,是为了防治疾病和拯救生命。”

   资本主义与公益精神的博弈 

  资本主义禁锢了我们的想象能力,让我们难以设想竟会有一种公益精神能与资本争锋,即使这种精神是以人类生命的内在价值基础。“占领免疫系统。”一位朋友听说我在写一本关于接种的书时开了个玩笑,但我当时没有明白这是个笑话,还花时间上网去查名为“占领免疫系统”的组织。别说我荒谬。在那时,“占领华尔街”运动正高喊着“我们是 99%”的口号,从华尔街席卷到芝加哥,到旧金山,并且以燎原之势波及全球,成为对资本主义本身的抗议

  ▲“占领华尔街”运动

  免疫力属于公用空间。那些选择让自身不拥有免疫力的人,实质上是在占领免疫力。我认识的一些妈妈们认为,拒绝接种在某种宽泛的意义上也算是在拒绝资本主义。但把拒绝免疫力当成公民有权进行抗争,恰恰让自己和“占领华尔街”运动所想要抵制的对象产生了令人不安相似之处——那些有特权的 1% 从其他的 99% 那里汲取资源保护自己远离风险

  马克思的最后一卷《资本论》出版于 1894 年,3 年后《德库拉》一书面市,马克思主义者常常借用此书中的艺术形象演绎自己的观点。“跟资本主义一样,德库拉追求的是永不休止地生长,”文艺评论家弗朗哥·莫瑞提写道,“永不休止地扩张他的领地积累是他的天性。”莫瑞提说,德库拉的令人毛骨悚然之处,不是他对血液喜欢欣赏,而是他对血液的需要。

  就如同《德库拉》所提出的,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本质上是不人道的。觉得工业不停地扩张是一种威胁,这是可以理解的;觉得我们的利益敌不过企业的利益,这也可以引起共鸣。但拒绝接种这种行为破坏的,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资本主义系统,它破坏的实际上是一个存亡与共的系统,其负担收益都由所有人来承担。接种,恰恰让我们能够用资本主义制造产品对抗来自资本的压力

  在看到我们对贫穷毒品癌症宣战后,苏珊·桑塔格写道:“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里,滥用军事比喻可能在所难免,这个社会日益打压人们对道德准则需求,并认为这种需求是不切实际的。身处这种社会中,人们会觉得人不为己,愚不可及。”在这种社会里,人们甚至需要小心呵护那些以保护公共健康目的的预防措施,精心地为其存在合理性做辩护。桑塔格说,战争是少数我们不需要考虑成本和实际操作性就会发动的行为。对疾病展开比喻性的战争,是我们为了使保护人群中的最脆弱者这一必不可少却又不切实际的公益行为名正言顺而做出的努力。

  我儿子 3 岁时,美国 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了全球有多少人因 2009 年的甲型 H1N1 流感疫情丧生的数据,那时我儿子还是婴儿。CDC 估计的死亡人数在 15 万至 57.5 万之间,这些死亡数字将甲型 H1N1 流感置于和典型季节性流感相比肩的位置。但它对年轻人杀伤力特别强,强到不成比例。在美国,死于甲型 H1N1 流感的儿童人数是死于典型季节性流感的 10 倍。放眼全球,如果用预计人生长度计算,大约有 970 万年的人生喜乐被这场疾病大流行化为乌有

  “钱领着路。”我的一位朋友说,她认为接种是由利益驱动阴谋,这种阴谋由制药公司掌舵,向政府和医疗界施加不受监管的影响。与她的交谈让我想起伊芙·赛吉维克的一篇关于多疑的文章,在文中,她回忆了在艾滋病开始流行的头几年中与朋友辛迪·巴顿的一次对话。赛吉维克问巴顿怎么看待艾滋病病毒是由美国军队设计的这一传言,巴顿回答说她对此提不起多少兴趣: “我的意思是,就假设我们能确认这个阴谋论里的每个要点比如说,在美国政府眼中,非洲人和非裔美国人性命无足轻重;比如说,同性恋和吸毒者就算没有被严重地仇恨着,至少也是被人轻视;比如说,军方特地研发出能杀死被认为处于敌对立场的非战斗人员的手段……就算对这些说法我们都能查有实据,我们又能推导出什么之前不知道的东西呢?”

  有传言说“疫苗是西方对抗穆斯林的阴谋”,一位尼日利亚的理发师就此发表看法说: “如果白人真想要弄死我们,他们有很多更容易的方法,比如往我们的可口可乐里下毒……”我心中默然颔首。并且我怀疑,即使是没下毒的可口可乐,对我们的孩童造成的害处也远比疫苗要大。

  赛吉维克提出,仅仅因为我们有敌人,不代表我们需要整日疑神疑鬼疑邻居。有人对疫苗怀有一种愤世嫉俗态度,我们能理解,但这也令人悲伤。因为在我们当中竟然有这么多人宁愿相信,全世界整个医疗系统的研究人员、卫生官员以及医生都会愿意为了钱财私利去伤害儿童——这才是资本主义真正从我们身上掠走的东西。为别人生产剩余价值工人阶级已经被资本主义围困在贫穷中。而在文化上,资本主义正在围困我们,让不适市场需求的文化变得毫无价值。但倘若我们就此屈服,认同资本主义的压力即是人类天生的动力这一观点,倘若我们觉得每人都不是自由的,那么我们就真的将陷入贫困的囹圄。

  ......

  文章系节选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查看全文

  编辑丨阳子

  文中剧照来自《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点击上图,购买全新上市的《单读 17 :人的困境

  ▼▼ 保持信心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疫苗的存在,确立了我们存亡与共的公共空间|单读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