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今天被陈陈赶稿的幺幺。
“月薪4000,有房有车的三四线公务员生活和月薪8000,赶早高峰的不稳定CBD生活,该选择哪一个?”
这是我在朋友圈看到学弟刚发的一条状态,底下的回复各执一词,僵持不下。毕业后,是听从父母的安排选择安稳的职业还是自力更生,摸索闯荡这个问题是很多毕业生都会面临的抉择。
人人都恐惧过那种一眼能望到头的日子,人人也都怕过那种连明天都说不准的日子,前者是父辈的生活,他们过早地将自己的一生画在画框里,钉在墙上,所以不能体会这代人的焦虑,后者是我们的生活,我们面对着空白的墙壁,画框里空空如也,既不想像父母那样安稳,又不想像眼下这样漂泊不定。我们有我们的焦虑。
曾在多个公众号上看到一些鼓励大家在年轻时千万不要贪图安逸而选择舒适区这样类似的文章,也被这些文章打得鸡血满满,但我想说,所有忠于自己内心的决定都是最好的决定。
幺幺的朋友小宇专科毕业,在校期间就开始自学咖啡拉花技术,立志成为出色的拉花师。毕业后,他拒绝了父母安排的家族企业的工作,反而先在家附近的咖啡馆学习锻炼自己,边工作边学习咖啡的专业知识,也经常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作品。
一年后他拿到了北京一家出名咖啡店的邀请,这次他又力排众议,孤身一人前往北京,半年就成为店长的得力助手,月薪早已超过身边的同龄人。
而另一个朋友小星大学本科毕业,回家后家里安排了一份稳当的工作,朝九晚五,每天工作也比较清闲,工作之余就自学一些课程,也自己摸索一些作品放在网上售卖,虽然卖的不多,但成就感满满。他早早就结婚生子,家庭美满,堪称我们中的人生赢家。
其实,之前幺幺在后台也接到一些询问是该在北上广打拼还是回到小城市定居这类的问题,我一直都觉得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的性格和你的职业的匹配度,毕业这些年,我越来越相信“性格决定命运。”你的很多选择都是由于你的性格做出来的。
有的人斗志满满,势要做出一番事业,这样的人屈居一隅实在是浪费;而有的人的梦想不过是一屋两人三餐四时,岁月静好,让他们在快节奏的城市里被推着前进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能够支持你的各种倒腾那自然最好,但更多的人在考虑自身发展的时候,也希望能同时为自己年迈的父母多一份思虑。
千万不要成为那种“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的人。
但如果父母的掌控欲过度的话,幺幺还是建议大家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反抗一下,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毕竟人生是一场体验,不过几十年,长度有限,但我们可以丰富其厚度,与其纠结,不如洒脱,与其在一个轨道上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不如多给自己一些选择,适时换种活法也是一种选择。
小说《无声告白》中,16岁少女莉迪亚因为父母的梦想挟持而最终走向了自杀,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都寄托在了子女身上,在两个极端反差梦想的期待下,莉迪亚小心翼翼地伪装自己以此来取悦自己的父母,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最终投湖自尽。
面对选择从来没有孰对孰错,而是各有各的选择,最重要的是,一旦做了选择就必须要为其结果负责。
投掷硬币的时候,重要的并不是投掷的结果,而是在投掷的过程中,你心里用力呐喊期待的那一面,这才是你最想要的。在硬币升向天空的那一瞬间,你就已经在心里有了倾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实现它。
不管是选择哪一种生活,都值得被鼓励,只要能最后不后悔,这个决定就是最好的决定。
事实上,刚毕业进入职场的新手小白,不管做哪种选择,都应该做好职场规划。
在初入职场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把所有精力都用去累计人脉,而应该更多的去提高竞争力,也就是训练自己的核心技能。
很多人也许刚进入职场犹豫不定,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应该去提升的地方,那我的建议就是,找你自己擅长的或者找你自己喜欢的。在某件事上能所有成就的首先一定是对这件事上心才能有机会成功。
所以尝试着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那么你才不会感觉到畏首畏脚,哪里都不自信。很多人在工作中不自信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自己的优势在哪。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或者擅长什么,不妨就在日常生活中多涉猎一些方面,在一定的维度内去试错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了以后的长线发展。
目前职场上最受欢迎的人才一定是T字型人才,所谓T型人才就是复合型人才,“一”代表的是所了解的知识面广阔,而“|”则代表的是在特定领域的深度。
能做到别人不能做的事情,这就是你的独特价值所在。到了这个阶段,想要和你资源置换或者合作的人脉会自动向你靠拢。
卢思浩:爱的时候不辜负人,玩的时候不辜负风景,睡觉不辜负床,一个人时不辜负自己。
要相信,你所经历的一切都会造就你。
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作者简介:幺幺,壹习主编,人生格言:掐指一算,你命里缺我。壹习(ID:yixishare),以多样的方式帮助大家成长,从这里学习,找到属于自己的壹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