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娶妻当娶董小宛,嫁人不必冒辟疆。
日期:2018-07-19 12:02:25 作者:若水 来源:指尖易生活 阅读:

娶妻当娶董小宛,嫁人不必冒辟疆。

  指尖生活 发现生活之美~董小宛,“秦淮八艳”之一,名白,字小宛,号青莲,江苏苏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

  冒襄,字辟疆,号巢民,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人。冒襄一生以明朝遗民自居,淡泊明志,决不仕清的心态节操是其最闪光地方

  他著述颇丰,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爱情生活,是我国语体文字的鼻祖。

  董小宛和冒辟疆的爱情故事,一直被传为佳话名士与名妓的爱情,总是让人觉得浪漫旖旎

  冒辟疆帅气、有为、有钱,董小宛美貌温婉、有才;二人年纪相当,志气相投;有气有节,双双都坚决不肯降清;他们站在一起如同仙人下凡,真正是佳偶天成的一对璧人。

  可是关于爱情回事,是否相貌般配志趣相投,就能够甜蜜恩爱情深似海?董小宛和冒辟疆的爱情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美好吗?

  寇白门篇

  这次为大家推荐的还是“秦淮八艳”之一——寇白门。

  她出身青楼,却被称为“女侠”,她拥有全金陵城最盛大的一场婚礼,以世袭娼门嫁入世袭皇家风光无限;

  然而他夫君被监禁后,扭头就要把她卖给别人换钱,伤透了她的心;

  可她重回青楼后,还是筹到两万两黄金,赎出夫君,而后与他恩断义绝……

  感兴趣朋友,可识别·关注下方公众号诗词生活志】,点击“全部消息”或者“精选文章”查看具体内容:从青楼里走出的“女侠”:万金赎回夫君,然后与之决裂!

  送书福利

  “送书活动”目前已经截止,小编正在统计全部数据完成后,就会立刻寄书给大家,请耐心等待几天哦~

  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之后,我们还会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活动福利,请多多关注我们的后续内容哦~

1

  董小宛出生于苏州城“董家绣庄”,原名董白,本是富庶之家,可13岁那年,父亲过世,两年后,绣庄被坑,负债累累,被迫破产,母亲病倒,所有的重担都压在15岁的董白身上。

  董白自小跟着母亲独居,琴棋书画、刺绣女红,无一不通,但性子清冷,孤高自傲,做不来求人借钱之事,被逼无奈,去了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

  董小宛秀丽容貌出尘脱俗气质不俗才情使得她在秦淮河畔名声大噪。但她从来我行我素,不愿迎合客人喜好,让老鸨十分不喜,经常对她冷嘲热讽。她哪里受的住这种气,一怒之下,就回了苏州。

  可回去后,仍然要面对高额的债务和母亲的药费,她只得重操旧业开始在苏州以卖笑为生。

  再说冒襄。在董小宛负气回苏州后,29岁的冒襄去了南京参加乡试。他听闻董小宛“才色双绝”,特意造访她,奈何董小宛已离开,二人遗憾错过

  后乡试放榜,冒襄名落孙山,便想着去苏州散心。来到半塘后,听说董小宛正在此处,喜不胜收,多次前往寻访,可董小宛正好陪客人出游,并不在家。

  离开苏州前一天,冒襄心有不甘,再次造访,此次董小宛正好回来了。

  这是二人初次见面,董小宛刚陪完客人,略有薄醉。只见她面含春色,目流溢彩,姿态慵懒神韵天然,冒襄惊为天下

  《影梅庵忆语》节选

  面晕浅春,缬眼流视,香姿五色,神韵天然,懒慢不交一语。余惊爱之,惜其倦,遂别归,此良晤之始也。时姬年十六。

  只是此次会面,因为董小宛醉酒,二人并未深交,只是短短见了一面。那一年,董小宛16岁。

2

  此后便是三年未见,期间冒襄认识了“秦淮八艳”中另外一位绝色佳人——陈圆圆,二人情意绵绵,订立婚约

  因冒襄有事耽搁,前去赴约时,陈圆圆已被虏至京城,后陈圆圆结识吴三桂,开始了另外的人生,二人自此错过一生。

  冒襄未寻到陈圆圆,怅然若失,只好遗憾归故里。归家路上,路过一小楼,十分精巧,便好奇地问友人,“小楼内所居何人?”答曰,“董小宛。”

  冒襄大喜,他三年来一直念念不忘小宛,此次能够再遇,自然要去拜访。

  所以说,冒襄此人,在“情”之一事上,是当真凉薄,爱人陈圆圆被虏,生死不明,他虽说十分怅然,但也能扭头就去找别的妹子

  此时,朋友劝阻冒襄,“董小宛因为之前权势强虏民女进京的事情受到了惊吓,已经病了十八日,她母亲又过世了,早就闭门谢客,你此次前去必是枉然。”

  冒襄却不听劝,执意前往。他扣门多次,董小宛才强撑着病躯来开门。

  这是他们第二次见面,此时董小宛病的十分严重瘦骨嶙峋一身憔悴,见到冒襄,却十分欣喜

  她拉着冒襄的手说,“我病了十八日,昏昏沉沉,一直不得安宁,今天见了公子,便觉神清气爽,可见公子与我有缘,望莫要嫌弃我。”

  又叫人做了小菜款待他,之后,二人便聊得火热,直至夜深,冒襄才辞别。

  《影梅庵忆语》节选

  牵留之日:“我十有八日寝食俱废,沉沉若梦,惊魂不安。今一见君,便觉神怡气工。”旋命其家具酒食,饮榻前。姬辄进酒,屡别屡留,不使去。

  隔天,冒襄就要离开苏州回乡了,前来与董小宛告别。刚来到门口,就见董小宛笑语盈盈地站在那里相迎,她似乎知道他要来,而且一夕之间,她肤色大好,丝毫不见病容了。

  冒襄见她病愈,也十分高兴,聊了几句,就要告辞。董小宛却不舍,她道,“既然你要走,我便送你一程吧。”

  冒襄不忍拒绝,只好答应,没料到这一送就送了整整27日。

  《影梅庵忆语》节选

  由浒关至梁溪、毗陵、阳羡、澄江,抵北固,越二十七日,凡二十七辞,姬惟坚以身从。

  也许冒襄喜爱她的美色,敬仰她的才气,但很显然,并无娶她的想法

  这27日间,冒襄日日催她回去,董小宛却不肯,执意要送。后路过金山,他们携手登山,她指着江水发誓说,“我这一趟如江水东逝,断不会再回吴门了。”

  《影梅庵忆语》节选

  登金山,誓江流日:“委此身如江水东下,断不复返吴门!”

  冒襄之前还可装傻卖乖,假装不懂小宛情意,但这一次,她如此决绝,冒襄吓得大惊失色

  他连忙跟董小宛说,他家事繁忙,没有料理得宜,董小宛债务缠身,若要脱离原籍(妓女从良,需要给寄身的青楼一大笔钱,越是有名气需要的钱越多),仍需一大笔钱,实在有心无力,不能带她离开。不如等他金陵考试后,再与她缠绵。

  这些理由简言之就是,自己父母奉养,没法带着董小宛这个拖油瓶,希望她搞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要再缠着他了。

  董小宛是个聪明姑娘人家把拒绝的话说得这么清楚了,她不至于听不明白,纵然她心如刀绞,掩面大哭,却仍然被冒襄狠心请了回去。

  董小宛凄然离开,那冒襄此时是何种心情呢?

  如释重负

  《影梅庵忆语》节选

  不得已,始掩面痛哭,失声而别。余虽怜姬,然得轻身归,如释重负

3

  董小宛归家后,一心一意等待冒襄金陵事毕来接她,可惜二人一别,冒襄再无音讯

  她实在等不到他的消息,就带了一个妇人去寻他,明末到处都是战乱,她们遇到了劫匪,躲在芦苇丛中,三日不曾进食,差点饿死,她一路坎坷,寻到了金陵。

  正赶上冒襄应试,董小宛怕自己突然到来影响他,就在考场外徘徊两日,直到他考完,才来见他。

  冒襄见到她十分惊讶,听她讲述一路来的惊险,同考的才子都十分佩服董小宛的这片痴情,对冒襄能有如此佳人相伴,更是羡慕至极,冒襄自然很是受用

  奈何冒襄还是落榜了,董小宛一直追随他,他也很感动,可一想到董小宛债务缠身,为她脱籍仍需花费一大笔钱,就不大愿意带着她了。

  《影梅庵忆语》节选

  舟抵郭外朴巢,遂冷面铁心,与姬决别,仍令姬返吴门,以厌责逋者之意,而后事可为也。

  董小宛一片痴心托付,冒襄却丝毫不领情,他叫她回去,她不肯,他最后冷了面,基本是丝毫不留情面地把她赶了回去,让她回去处理了债务之事,再来找他。

  不得不说,爱情真是让人盲目,冒襄根本无心与她,可董小宛却仍旧痴心不改。

  她回去后,日日穿着与冒襄分别时的衣服苦苦等待冒襄来接她。天气一日日转凉,她却仍着单衣,宁愿冻死,也不肯换下。

  她如此痴情,打动了很多人,这件事也传到了冒襄这里,可冒襄并不为所动,他仍旧以董小宛债务缠身,他无法帮她为由,拒绝去接她。

  《影梅庵忆语》节选

  云:姬归不脱去时衣,此时尚方空在体。谓余不速往图之,彼甘冻死。刘大行指余田:“辟疆夙称风义。固如负一女子耶?”余云:“黄衫押衙,非君平、仙客所能自力。”

  自此董小宛在吴门进退不得,东林党领袖钱谦益也听说了此事,他跟柳如是与董小宛素日有交情,不忍她如此难堪,更怜她一片痴心,钱谦益就亲自去了半塘。

  他素有名气,三天内就把董小宛所欠债务全部还请了,还帮她脱籍,为她践行,最后雇了一首船,送她去了冒襄家乡

  她已经还请债务,脱了原籍,美人如此投怀送抱,冒襄自然不再拒绝。

  自此董小宛终于如愿嫁给冒襄。

4

  冒襄作为“明末四公子”之一,长得英俊帅气,家世显赫才华横溢,自始至终不肯降清,十分有气节,这样的男人,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个有文化、有傲骨的“高富帅”,董小宛痴迷这样的男人,其实也正常吧?

  只是痴迷是一回事,相处是另一回事。他既然娶了她,就算没那么爱,是否也该稍微对她好一点?

  董小宛来到冒家后,洗净铅华,十分恪守本分,或者她根本就不像冒襄的妾室,更像冒家的一个丫鬟。

  她在冒家,吃饭时被冒妻强迫上桌同吃,便十分不安,匆匆吃上几口,就赶紧站起来伺候其它人吃饭。

  《影梅庵忆语》节选

  大寒暑,折胶铄金时,必拱立座隅,强之坐饮食,旋坐旋饮食,旋起执役,拱立如初。

  她对冒襄仍是全心全意地付出。她亲自为冒襄做菜,冒襄喜欢甜食,她就发明“董塘”,酥松香甜、入口即化;冒襄喜欢海鲜,她就遍寻食谱,发明“董肉”。这些美食,迄今仍十分受欢迎

  她出身刺绣之家,女红做的十分精美,她亲自为冒襄裁衣;她还是冒家管家,打理冒家大小事务;也是冒襄的助手,帮冒襄誊抄书籍,自不在话下……

  她一颗真心全部给了冒襄,如果没有后面的逃亡,这样苦熬着的董小宛,或许还是幸福的,最起码这一切都是为了心上人做的,纵然对方没那么领情,但也没有苛责她,不是吗?

  清朝入关,很快侵入南方,董小宛和冒襄是坚决不肯降清的,我想这也是董小宛十分爱慕冒襄的原因吧,要知道那个时候,很多文人志士选择了降清,连帮助她的钱谦益也是,但是冒襄没有。

  他们一家人不得不南逃,一路上颠沛流离,没有一天安稳日子,冒襄身体不好,一场一场的大病开始滋生,董小宛心疼极了,贴身照顾他。

  《影梅庵忆语》节选

  此百五十日,姬仅卷一破席,横陈榻边,寒则拥抱,热则被拂,痛则抚摩。或枕其身,或卫其足,或欠伸起伏,为之左右翼,凡病骨之所适,皆以身就之。

  冒襄生了疟疾,董小宛就铺张破席睡在他身侧,他一有难受呻吟之声,她就立刻起身,喂他吃药喝水;

  他恶寒发颤,她把他紧紧抱在怀里;

  他发热烦躁,她又为他揭被擦澡;

  他腹痛,她为他揉摩;

  他下痢,她为他端盆解带。

  整整五个月,她毫无怨言地照顾他,他病好了,她骨瘦如柴

  《影梅庵忆语》节选

  姬当大火铄金时,不挥汗,不驱蚊,昼夜坐药炉旁,密伺余于枕边足畔六十昼夜,凡我意之所及与意之所未及,咸先后之。

  他大夏天生了胃病,她仍旧冒着酷热为他熬夜,紧伴枕边伺候了他两个月。

  《影梅庵忆语》节选

  已丑秋,疽发于背,复如是百日。

  他背上生疽,疼痛难忍,不能仰卧,她就夜夜抱着他,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寝,她自己则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

  《影梅庵忆语》节选

  余五年危疾者三,而所逢者皆死疾,惟余以不死待之,微姬力,恐未必能坚以不死也。

  逃亡时,他病危了三次,三次都是董小宛贴身照顾他,生死关头,是董小宛一次次救回了他。

  那他又是如何回报她的呢?

5

  逃亡中,有一次,他们被盗贼所追,冒襄一手拉着母亲,一手拉着妻子,他扭头看着董小宛,跟她说,“你自己跟紧我,走快点,迟了就赶不上了。”

  《影梅庵忆语》节选

  余即于是夜一手扶老母,一手曳荆人……

  余回顾姬日:“汝速蹴步,则尾余后,迟不及矣!”姬一人颠连趋蹶,仆行里许,始仍得昨所在舆辆……

  他们当时要赶上车辆逃走,董小宛跟在他后面,一路跌到无数次,幸运的是,她没有离他们太远,她没有被丢下。

  《影梅庵忆语》节选

  余因与姬决:“此番溃散,不似家园,尚有左右之者,而孤身累重,与其临难舍子,不若先为之地。我有年友,信义多才,以子托之,此后如复相见,当结平生欢,否则听子自裁,毋以我为念。”

  后来,再次逃亡,冒家完全落败,他决定丢下董小宛不管了,他跟她诀别说,“我有一位朋友在此处,我把你托付给他,若日后我们还能相见,就再续缘分;若不能,你就自己决定去留,不要念我了。”

  何等狠心绝情啊,逃亡是为了逃生,他这是留了条死路给董小宛。

  《影梅庵忆语》节选

  姬曰:“君言善。举室皆倚君为命,复命不自君出,君堂上膝下,有百倍重于我者,乃以我牵君之臆。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我随君友去,苛可自全,警当匍匐以俟君回;脱有不测。前与君纵观大海,狂澜万顷,是否葬身处也!”

  董小宛沿袭了一贯的温柔体贴,她说,“你走吧,你父母妻子都比我重要百倍,你当以他们为先,我不想成为你的负累,如若我不幸被抓,前日我们一起看过的大海,就是我的葬身之处。”

  不知董小宛是如何说出这样的话?是否感到绝望和心痛?是否真的爱上一个人,就不在乎自己心情,只要对方开心快乐就行?是否只要对方安全,自己就可以心甘情愿赴死?是否……

  可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啊,董小宛怎能不委屈呢?

  虽然冒襄对她狠心绝情,可冒父和冒母实在不忍丢下她,终还是带上了她。

  冒襄第三次大病,在董小宛的贴心照顾下,痊愈了,可董小宛却因为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了……

  那一年董小宛刚刚28岁。冒襄享终年83岁。

  你看,董小宛多么美好,她才貌双绝,柔情似水;她琴棋书画、刺绣女红,样样精通;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她能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她聪明、可爱、痴情、贴心;她无论是做娇妻还是做美妾,都是男人的福气。

  她这样完美,可冒襄仍旧没有珍惜她,他或许真的后悔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这段爱情里,董小宛自己奋不顾身的爱着、痴心痴情的等待、满心满怀的付出,而对方更像是一个局外人,看着她无奈、哭泣、欣喜、激动、纠结、难过、痛苦、不安,但也只是看着,根本无法感同身受。

  对方享受她的美好、温柔和体贴,享受一个有名气的大美女对他的痴情,享受别人艳羡的目光,但是并不打算回报以同样的爱情。

  这不是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这只是董小宛一个人的爱情幻想。在这个幻想里,对方多金多才帅气爱她,是她的理想型,所以她付出一切甚至生命去爱他。

  可是我们冷眼相看,只觉自欺欺人很可悲。一个女人,也许有时候会弄不懂对方是否爱自己,但是对方不爱自己的时候,心里其实是非常明确的。

  有句话说,“娶妻当娶董小宛,嫁人不必冒辟疆”,其实不必的,不只是冒辟疆,是每一个不爱你的男人。

  陈圆圆篇

  对陈圆圆和吴三桂的爱情感兴趣的朋友,请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添加公众号【诗词生活志】,点击“全部消息”或者“精选文章”查看详情:“倾国美人”陈圆圆,最爱的男人是吴三桂吗?

  微信群

  加微信进入“指尖易生活”专属群

  认识更多喜爱诗词的朋友,若水也在哦~

  选题提名

  老规矩,大家有喜欢的或者想要了解的诗人、词人、历史名人,请在留言区提名,点赞最高或得票最高的,会成为我们“指尖易生活”的头条选题哦,感谢大家的支持!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诗词大会”活动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娶妻当娶董小宛,嫁人不必冒辟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