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在食堂就餐时,我正在盛菜,耳边传来了一位老同事的声音:
“国晨,好长时间没看见你了,你可有点发福了!”
顿时,我内心涌起了温暖的感觉,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这样称呼我了,尤其是他称呼我时的儿化音,让我感到异常的亲切,尽管他后面说的并不是令我高兴的事实。
其实,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只要是与人交往,称呼别人就必不可少。恰当的称呼,会像一缕和风,直抵人的心坎,让人觉得内心暖暖的。也就是说,称呼就像是进入交往大门的通行证,称呼得体可使对方感到亲切,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进而使沟通顺畅,交往成功;而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恼怒,造成交往受阻乃至中断。
我们的姓名里有姓有名。一般来说,其中的姓,过去主要是用来区别族与族的,姓张的和姓王的是两个家族的;而名则是用于区别同族人的,比如说,都是姓张的,立强和志刚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人。
为了表达亲切的感觉,有一种方法就是把姓去掉,直接叫名字,其潜台词是直接认定咱们是一个家族的人,自然会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在同事当中,大家不妨如此亲切地称呼彼此:
你会发现那种感觉还真是挺亲切的。
有一天晚上,我的一位退休近二十年的老领导,因为换了手机号,从天津打电话给我,从“你好,国晨”开始,我们聊了近两个小时,这其间,国晨一次次地从电话的端传来,我心里暖得眼框都湿润起来。
还记得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首都群众游行时,那经典的一幕吗?
北京大学游行队伍行进时,突然展开一条横幅—— “小平,您好!”这句话感情真挚,就像是对家人、对亲朋的问候,一下子拉近了国家领导人与群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