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l Gauguin · Breton Boys Wrestling
我祝所有人高考成功。
这祝愿情感上可以理解,但它却不合现实。高考,对多数人来说,注定是失败的:你上不了自己心爱的好大学,你甚至上不了大学。
所以,比起高考成功,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面对高考失败?
没人喜欢失败,但是失败极可能会来。不夸张地说,每个人都会经历某种程度的失败,如果没有学过失败学,也容忍不了自己失败,那么,失败来的时候,你就会不知所措,失败带来的杀伤力也会加倍。
其实不少高考成功者的人生定格在那一刻,他们以为自己将永远是成功者,结果,承受不起大学的竞争、工作的竞争,在失败教育终于要来时,呈现出脆断式崩溃,令人惋惜。
一些高考未必成功的孩子,在高中时地位不高,经常沮丧面对自己的成绩,偶尔还得受老师嘲讽,他们的自尊,他们的心理,经常被按在地上摩擦,承受力变强了,后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持续发力,人生可观的也不少见。
说两件令我感动的事。
一是和20多年前的一位小朋友重逢。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所学校当老师,同办公室有位大姐,和我一样,教语文,勤奋、温和、善良,她有个安静、乖巧的女儿,下课后常来办公室做作业。
我在那学校呆了4年后,调走了。算是在多个城市游走,原来的教师生涯,恍若隔世,再也没有见过这对母女。人世间,就是这种偶遇,萍聚,再见即是永别。
后来在我公众号上,有位姑娘经常留言,从她的留言拼凑出她的生活:爱学习,善自省,家庭融洽,爱丈夫,也爱孩子。后来知道,她就是当年在办公室写作业的那个小姑娘。为她现在的生活感到开心。
“高中时候,我和闺蜜鱼仔都是偏科大王,所有成绩一塌糊涂,唯独英语雄霸年段。不幸的是,我俩高考都没有考上英语系,这对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大学四年,我在中文系得过且过,最后平平淡淡地毕业了。而鱼仔始终没有放弃对英语的热情,利用课余时间坚持学习,大三时候她已经可以在雅典奥运裁判团做兼职翻译,毕业后更是跨专业成为了全球只有2000多人的同声传译之一。这就是努力与不努力的差距。
也许我现在努力不见得将来能有这样的成就,但我相信一定有收获,就当去圆一个过去的梦吧。
……闺蜜的近况: 她大学毕业一个人窝在租来的五六平米地下室里坚持英语梦,终于考取了同声传译资格。之后,慢慢从进入翻译公司零星接活儿,到出来单飞,会议连成河。她经常各个国家之间灰来灰去,灰来灰去,灰来灰去……嗯,早在幼儿园时候,她就告诉过我她的梦想是环游世界,所以她做到了。
几年前,她作为人才被允许深圳落户,靠自己的收入买了小小的房子。她这么多年背后付出的汗水是难以估量的,但她很开心,因为一直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能因此拥有不错的收入。现在她在深圳很自由,接同传任务,还有大把时间能够健身,休闲,看书,做同传老师……”
看了鱼仔姑娘的故事,可能很多人身上沉睡的能量都被唤醒了,这就是“失败教育”:有些考试,比如高考,我们可能会失败,原因有多样,可能没有开窍,可能没有找到学习方法,可能就是特长过于集中于一点,不够全面。
但是高考失败后,人生才开始。只要你持续养大自己的学习能力,聚焦自己擅长的那一点,那么,经过几年,你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略有小成,而是得到了从失败中站起来的能力,当新的挑战出现时,你毫无畏惧,因为,你已经允许自己失败,你也知道,自己将在失败后重新出发,你有了这经验。
中文是最难的,可为什么中国人学不好英语?那是因为学外语是脑部神经元的全新连接,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发音,每一节课,每一天,都充满失败感,太多人无法承受记忆中的失败感,但是真正的学习者,反而习惯了失败,这种失败感反而令他们兴奋,它意味着自己的能量正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