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新婚男子酒后坠河:真正的朋友不劝酒
日期:2018-05-16 13:01:30 作者:石榴君 阅读:

新婚男子酒后坠河:真正的朋友不劝酒

  近日,杭州小伙酒后坠河的事情让人十分惋惜

  小陈和同事一块吃饭,席间小陈不住的喝了很多酒。最后由同事开车送小陈回家

  同事并没有把小陈送到家里,而是送到小区门口就走了。小陈走路都走不稳,走几步就摔跤,还一度躺在地上睡着了。

  后来,小陈不慎跌入河中,三天之后才被发现。打捞人员在小陈的包里发现了崭新的结婚证,而小陈早已没了气息

  多喝几杯酒,送上了一条命,从此一个新婚女人没了丈夫,一对中年老人少了一个儿子。最使人开心的是酒,最要人命的也是酒。

  有些人喝酒是品酒,有些人喝酒是拼命,比嗜酒如命更加面目可憎的是那些一直在拼命劝酒的。

  一位读者曾经留言说过这么一件事:

  他的妻子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喝酒。

  妻子酒品不太好,每次喝完之后就闹酒疯,吓得他儿子每次都哭。他私下里给妻子老板招呼希望他不要让女士喝太多酒。

  老板嘴上答应,私下里照旧,再次联系他老板,人家说:“做业务哪有不陪酒的?”

  当时他很生气,想到:现在就陪酒将来有一天为了业务是不是要陪睡?

  他给老婆两个选择,一离职,二离婚结果,他的老婆选择了二。

  男的喝酒耍酒疯、打老婆、打孩子的我听过很多,女人为了工作喝酒的我也见过不少,但是像这位读者所说因为女方喝酒闹离婚的我是第一次听说。

  这件事里还有一个重要存在,那个一直劝酒的老板。在我们中国人的酒桌上,从来就不缺少这种人。

  “都是老同学,跟他喝了怎么不跟我喝?”

  “王总的酒量我知道,他能一直喝”

  “三年都没见了,一定要跟表哥喝一个!”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不喝是不是看不起我?”

  几乎在每一场酒桌上你都能听到类似句子

  中国人并不是最能喝酒的,客观来说,我们甚至排不上号。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数据报告,主要是针对全世界15岁以上市民对纯酒精饮品的平均消费量的统计

  前十名的国家是:白俄罗斯(17.5升)、摩尔多瓦、立陶宛、俄罗斯(15.1升)、罗马尼亚、乌克兰、安道尔共和国、匈牙利、捷克共和国、斯洛文尼亚。而中国人均酒精年消费才6.7升(美国9.2升),在全世界排名第89位。

  虽然我们不是最能喝酒,但中国人却是最能劝酒的。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里最贴近国人生活的了,《水浒传》所展现出来的,正是民间饮酒风尚,十分粗鄙。

  时至今日,我们还能看到敬酒时为了表达自己敬意总是将酒一饮而尽,不把客人灌趴下就觉得自个礼数没有尽到,这不正是梁山好汉作风么?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宁伤身体,不伤感情”。这些现代的劝酒辞,与梁山派酒风一脉相承

  大多数国人的酒局,除了酒的价钱一样之外,跟初中生的生日派对没什么区别

  劝酒弄不好会害人伤己。

  去年,男子杨某收到同学周某的生日宴邀请,与其他16名同学到周某家中聚餐。

  平日不常喝酒的杨某喝了一斤多白酒,当晚周围人发现异状,将杨某送往少阳乡医院进行抢救,最终因错过最佳抢救时机,杨某不幸去世。

  法院判决16名同学共同承担协议赔偿75000元,每位同学根据自身不同行为责任,承担相应数额的赔偿款。

  很多人不知道,下面这四种常见行为就是要承担责任的:

  1. 强迫饮酒,说什么不喝不是朋友的。

  2. 明知对方不能饮酒仍然劝酒的。

  3. 未将醉酒安全送达的。

  4. 酒后驾车未劝阻的。

  好的关系是拿真心换来的,不是用劝酒劝出来的。

  现实社会中的糟粕,我们推倒几座建筑、拔掉几个旗帜就能剔除掉,但要剔除文化里的糟粕就是一个极其漫长过程了。

  窦文涛在《圆桌派》上说:酒有可能让你往上,但是也有可能释放你的恶。就是有些人你明显觉得平常对你的那个满满的恶意,他没法释放,他只有喝了酒,找到了一个合理性,就是说我早就看你不顺眼,借着喝酒来整你,你知道吗?就会弄出这么一种。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猛兽,酒精是滋长它的力量

  真正好的朋友,喝酒不劝酒。就像吃饭只吃八分饱,倒茶七分即为满。生活中也是一样,行事把握分寸,说话留有余地,待人宽容之心,处世淡泊从容,便是懂得适可而止

  三五好友,微醺半酣,乘兴而归,方是大道,懂得适可而止的人是有智慧的。

  ——  END ——

  后台回复午安”,石榴君送你一个特别推送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石榴视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新婚男子酒后坠河:真正的朋友不劝酒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