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stave Courbet · The Calm Sea
有人问,海南全岛将建自由贸易实验区,“即将成为下一个北上广”,是不是要去海南?
即使海南会成为下一个北上广,不是已经有现成的北上广了吗?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呆在未来的北上广,不如呆在现在的北上广。
况且,海南不可能成为下一个北上广。
北京,权力密集,由此带来的资金、科研、医疗、教育及公司密集。权力仍是最重要的资源,除了迁都,北京将持续重要。
上广,是另一极,它们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早开放、最早市场化的城市,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活动也最活跃,经过时间累积,这两个城市的市民,是中国最有市场意识的人群,这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从江苏至广东,迅速领先致富,优势一直保持至今,还将进一步拉大,其发家的资本就是有一批“市场人”,也就是说,当地人有爱做生意的传统。
经济的发达,都有其漫长的选择与积累的过程,最后马太效应,强者越强,逐渐形成超级中心,资源在这儿配置,最合理,最高效,去那里的人得到更多的机会。
以为一个政策,就凭空能造出新的“北上广”,这是缺乏市场常识的幼稚病。
财富是一个系统。
可能因为深圳这个奇迹,让人以为繁荣是规划出来的,在地图上画一个圈,几十年后,超级城市就出现了。
如果仅仅画圈就有用,为什么不把中国画成一个大圈?为什么不在中国画成千上万个圈?那不瞬间繁荣了?画圈只是表象,深圳那一个圈,是给这个圈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市场、更大的宽容(不至于出一点错就摇摆、就弄死),这城市还得有足够的运气(毗邻全球最发达的香港),和平经营几十年,成就今年的深圳。
深圳奇迹,是市场造就的,政策只是开启了市场,并持续顺应市场,这就像你按开关,灯亮了,但真正让灯亮的,是电流,而不是开关。
海南今天的繁荣愿景能不能成?我觉得,也得几十年后看一看,不成,海南仍是海南,但如果一个人失去几十年,我觉得人生就没了。
你应该还记得,海南宣布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后,很快出台了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号称“壮士断腕”,威力大到瞬间冰封市场。媒体与舆论,很多人欢呼。我却视为自相矛盾,哪有马拉松起跑前,先往自己大腿扎一刀的?做大自由贸易的第一步,是禁掉自己的房地产市场,想以减少自由的方法取得自由贸易的成功,太奇怪了。
还好,政策在13号转向了,海南加入抢人竞争,计划至2025年引进百万人才: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等人才,可在海南省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落户。各类高层次人才、硕士毕业生、“双一流”高校和留学归国本科毕业生以及相关创新、创业人才可在海南任一城镇落户。
这些人才(门槛并不高),“自落户之日起在购房方面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
这实际上是重启了房地产市场。不再将其视为寇仇。
中国繁荣的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引擎之一,是城市化的功臣,迅速提升中国人的居住水准。可是朝野双方,左右两边,都不惜对其进行抹粪式宣传,将之妖魔成中国经济的毒瘤,这对中国未来发展来说,不是件好事。但愿也能改正,正常一点,市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