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医学文字工作者连着写了三篇看病实录,记录自己的母亲如何从一场咳嗽变成了肺癌晚期,看哭很多人
母亲说的话,从就是干咳,痰都没有,去医院干啥? 到回家之后,房子钱,都给你,只有大半个月的时间
小病瞬间变绝症
今年二月中旬,看病实录作者的母亲坚持认为自己只是感冒,除了嗓子不舒服没有别的症状
后来,老人咳得实在睡不着,才答应女儿去做了检查因为三甲医院人太多,又认为自己病的不重,她自己做主去了街道医院
第一次检查,医生结合血液指标和胸片结果诊断为肺炎,开了一些输液的药剂当天咳得也确实少了些
四天后再去复查,医生全程都没有打开病历本,只是说还有炎症,要继续输液
一直不见好转,母亲咳得难受,才去了三甲医院
这一次,医生给出的答案是:恶性肿瘤,属于晚期,已经没有手术机会
早在2017年12月,作者的母亲在体检时就曾被查出右肺下炎性病变,建议进一步复查
可当时,作者和她的妈妈都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来源:医学界
平平常常的咳嗽,看起来一夜之间变成了肺癌晚期,却是长久积累下的定时爆发
作者接受采访时说,母亲不抽烟不喝酒,每天规律运动,饮食健康,不熬夜,唯一能想到的致病原因就是父亲的二手烟
主治医生说,从体检看,可能那时就出了问题
很多时候,人们对自己身体的信任就是这样限制了对恶疾的想象力心存侥幸,总觉得没那么严重
天津有个陈先生,每天生活压力大,作息时间不规律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新婚不久,儿子才满一岁,身体一向很好
他的舌头反复长溃疡,一开始以为是自己上火,可用了很长时间药也不见好转无奈之下才去口腔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舌癌
因为舌头的一部分被切除,医生只能把他手臂上的皮肤组织移植到舌头
2017年8月4日,江苏年仅29岁的医生高苏麟突然离世
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了一周,他还是没能敌过多器官衰竭
2012年,还是实习生的高苏麟曾在街头抢救突发心脏病的老人,被媒体报道,他也因此成了感动南京2012年度人物 / 新华社
人,就是这样脆弱
疾病来了,不曾想到它是用那样平常的症状来做提醒;而发现恶疾之后,又只剩束手无策
治病全靠运气
而开头的故事中,作者是一个有着14年医学科普工作经验的文字工作者,医学常识已远远高于普通人,却还是像只无头苍蝇一样
去了A医院(三甲),检查结果是疑似癌症,医生建议住院,这个结果与街道医院的相差甚远
但考虑到A医院短板,作者考虑转B院觉得即使确诊了癌症,联合专家会诊,跑到国外寻求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总还是有希望的
多次权衡之后的结果,是A医院的病理结果B医院不认;
C医院做了前期治疗,D医院未必肯接手;
E医院建议的手术,F医院表示做不了
疾病诊疗的车轮一旦启动,如同走上单车道,不容中途中转,作者这样说
2015年,合肥某病房,一个人对着观音画像祷告,希望女朋友快点好起来 / 视觉中国
一次次的抉择,就是在一次次地赌博,因为从患病那一刻起,患者就是处于深深的被动之中
对医学知识的迷茫,病痛的折磨,加上经济上的打击,足以击垮一个普通家庭
多少人不敢生大病
作者说,妈妈的晚期肺癌,是一场赢不了的赌局但她还是重新在脑海中规划过治疗的路径
比如,得知肺癌待查时就带着妈妈去肿瘤专科医院
想出了五个比如之后,她说,这些是我脑洞出来的,肯定不适合绝大多数人,因为它基于一定的前提:我家能抗住一定程度的经济打击生活教育规划,不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而且虽然用了一些自费药,鉴于所在地医保还比较健全,在不追求顶级医疗的条件下,家庭负担尚可
但不知还有多少家庭,拼了命努力,因为疾病过于凶险,也只能受限于经济条件,痛不欲生地接受现实
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癌症报告,中国癌症患者总数占全球四成,每天确诊的新癌症患者高达1万人
罹患癌症早已不是小概率事件重大疾病带来的折磨不光是一个人身体上的病痛,更是对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对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定义是:一个家庭医疗支出占家庭可支付能力的比重大于等于40%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中国人八成的健康投资,都用在了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
2017年12月3日,福建惠安,22岁的哥哥在家照顾17岁的妹妹,他们妈妈在照顾肺癌的爸爸 / 视觉中国
财经杂志报道过西安的一个工程师,他月薪8500元左右,女儿罹患黏多糖症,耗尽了家里所有的存款
35岁的他,每次面对医院的催款, 有些不堪命运的嘲弄,说死亡并不可怕,生不如死,才最让人绝望
雪上加霜的是,他在女儿两岁时就为她购买了每年5000元的重疾商业保险,却因为黏多糖症是先天性疾病,而遭到保险公司的拒绝理赔
当大多数人还在为财务自由疲于奔命时,一场大病就足够让他们顶着房贷掏空家底
黑龙江的一个女孩得了白血病,妈妈离她而去,心疼爸爸太艰难,吵着要回家,写下一封遗书,大批网友被感动,一晚上就为她募集到了60万元的治疗费用 / 视觉中国
中国某公益众筹平台的数据显示,自2014年上线至2017年,其注册人数1.767亿人,总项目数233万个,支持人数4.3亿次
在这里求助的用户没有门槛,疾病已经将所有的差距都碾压得干干净净
疾病面前没有侥幸
这大概会是一个人最绝望的时候
即便做了一辈子的医疗文字工作者,即便当了一辈子医生,即便家里还有点经济能力,面对疾病,还是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真的逃不开,也就只能尽一切可能,让它来得慢一点
实录的作者说,现在大家体检的现状是,中老年人要么不做,要么是走个过场,或者做了然而没有选对项目
比如作者母亲体检时,是通过胸片查出了肺部有问题,而普通的检查是不能发现肺癌的
拍胸片对肺癌的提示意义很小,常规肺癌筛查的话,应该用低剂量螺旋CT去做
2011南7月8日,重庆医科大学某医院新添640层螺旋CT双射频源3.0T MR设备 / 视觉中国
无法逾越的命运面前,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让每个人尊严的呈现方式不同
在被问到是否有跟医生讨论过生存期限时,作者说,这个数字对我们家庭来说,意义不大我把那个数据放在面前,难道还要在日历上画小叉叉?
我现在有一些梦想还没有实现,然后我希望能够去实现,我用我的节奏去实现它我每一天都过得很开心,每一天都在一个很好的满足当中人走的时候,难免会有遗憾的
嘿,小家伙,反正我跟你说,病已经生了,那就治病呗,母亲也这样回答
从这句话里,能让人读出来的潜台词却是,没有任何人,比一个癌症病人更想活下去
疾病面前,没人能幸免于难虚惊一场,真的太少见
如果有能力,要尽可能地多做筛查,感觉不舒服,不要相信自己就能挨过去,该看医生,就及时去
参考资料:
[1] Humanitarian Aid:UN agency envoy Cate Blanchett warns of race against time as Rohingya refugee camps brace for monsoon rains.UN News,21 March 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第四季度居民收支基本情况.国家数据
[3] 张倩,尹岳:直面大病致贫:如何避免小康家庭被一场疾病掏空?.财经[J],2017.9.28
[4] 李俊:健康保险+管理能对症下药.新闻晨报[N],2017.4.21
推 荐 阅 读
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长期招聘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5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