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终其一生,只是为了过上“不无聊”的生活
日期:2018-03-07 作者:浅草 阅读:

我终其一生,只是为了过上“不无聊”的生活

    

  后来

  我慢慢发现

  自己欣赏女性

  其实都可以用一个字形容

  那就是:酷!

  柏瑞尔.马卡姆更是个中翘楚

  对我来说,这世上有一种满足,叫阅读柏瑞尔.马卡姆的书。

  2010年,她的处女作《夜航西飞》首度出版,第一时间买了来读。此后几年间,又数度重温。近期,她的遗作《迷人流浪》出版,又第一时间收入囊中。

  柏瑞尔的文笔很美,擅长营造气氛带着迷人的冷峻、不动声色的冷幽默诗意哲理。还有,无边无际自由气息

  在她笔下,非洲大陆的蛮荒与原始,稀树草原的雄奇与壮美,丛林游猎的刺激危险,都带着别样的诱惑

  她曾在十万只火烈鸟栖息的纳库鲁湖畔训练赛马,也曾驾驶着她的私人飞机,在未经开垦的非洲丛林游猎。她的机翼上,悬挂着沉落的夕阳,机身下的阴影里,是草原上奔驰的瞪羚、懒洋洋的狮群。

  她在书里这样形容她居住的东非:背后是深广的穆阿森林,脚下流淌着荣盖河谷。伸长手,指尖仿佛可以触摸得到加南火山口,极目处,看得见覆盖着冰雪的肯亚山。

  寥寥几笔,气象万千

  海明威曾说,柏瑞尔的写作令他自叹不如,而《小王子》的作者圣.艾克苏佩里更是极力撺掇她出书,若不是他一手促成,说不定我们就与柏瑞尔无缘了。

  毕竟,她志不在此。

  柏瑞尔的传奇一生,是与非洲联系在一起的。

  4岁时,她就随同家人从英国莱特郡迁居到东非洲。一年后,她父母离婚母亲带走了她的哥哥,而她则与父亲一起在非洲留了下来。

  她的童年,是和塞伦盖蒂草原上的野生动物与当地土著人一起度过的。从他们身上,她学会不同语言习俗,『学会了摔跤,能跳得比身高还高,身体伤疤像银河系一样密集』。(柏瑞尔在书里写)

  农场生活,充满乐趣同时也充满危险。曾有一匹小斑马每天早上会闯进柏瑞尔房间,用鼻子推她起床。也曾有豹子穿过敞开的门走进她的小屋,将狗从她床头劫走。

  后来的她,就成了一个手里拿长矛、腰间别短刀,身边跟着一条从豹子口中逃生的猎狗的小姑娘长着稻草般的黄头发,光着两条麻杆腿,仿佛是非土地孕育出来的野孩子,敢和当地的纳迪族人一起,饮下公牛血与凝乳,然后去原始森林游猎。

  土著人的游猎

  她幼年时曾被一户人家养的狮子咬伤,后来,再与狮子对峙的时候,她脑子积蓄的不是恐惧,而是渴望,渴望能将手中的长矛刺进狮子的心脏

  被土著人的思维教化的柏瑞尔,平生最痛恨规章制度,在东非首都内罗毕上学时,曾因带头造反被学校开除。

  她的知识储备,都来源于博学的父亲日常给她讲的故事,以及和当地人相处经验

  她知道歌剧《弄臣》,看得懂艺术画派,也读吉卜林的诗,懂得埃及人如何用药物处理尸体

  但她最清楚的,是动物喜欢什么、害怕什么、会在哪里出没,打猎的时候,如何分辨粪便的湿度。

  她曾说,野生动物身上都带着荒野印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也是非洲的野生动物。

  成年后的她,曾在伦敦生活过一年,却觉得用脑子过日子无聊,后来又回到了非洲,回到了可以赤手空拳创造的生活中

  传统道德对她而言,估计也没什么约束力,她的思维方式是部落式的,听从心、本能、还有直觉

  她这一生,曾结过三次婚,有过数个情人,最轰动的一次,甚至介入了皇室婚姻。但是对她来说,这些都不是谈资。别的女作家津津乐道风流情事,在她的书里根本不屑提及。

  惟一能令她将深情诉诸笔端的,只有马,和飞机。

  马,是柏瑞尔生命组成部分。对她来说,『如果身边没有马或狗可以照料,就会觉得与这个世界断绝了联系』。(柏瑞尔书里写)

  曾经,她父亲农场里有一百匹马,她是头号驯马师。她喜欢挑战,专挑难驯的马训练。她与马的灵犀与生俱来,能读懂它的心思

  当她还是小姑娘的时候,曾坚韧顽强地面对一匹纯种马的撕咬和踢踹,一次次地来给它清理马厩,直到将它驯服。因为,她知道它所有的愤怒,不过是想要捍卫它骄傲孤独

  在《迷人的流浪》里,她写自己的坐骑,一匹叫维麦格雷戈的阿拉伯马和纯种马之间的战争,那叫一个惊心动魄,从细节情感字里行间,令你身临其境

  她写到少女时代的自己在马背上的样子,用的是这种句式:我不再是一个骑在马背上的少女,我化身为尘土,化身为迎面之风,化身为马蹄的怒吼……

  18岁的时候,柏瑞尔就成了非洲第一个持赛马训练师执照的女性。

  《迷人的流浪》里,看她以小说形式,写自己亲手训练出的赛马在赛道上为了荣耀拼搏的劲头,你会看得热泪盈眶

  柏瑞尔酷爱冒险的性格,也在她的作品里显现无遗。她的人生,就像古龙笔下风四娘的快意人生:骑最快的马,喝最烈的酒,爱最好的男人

  现实中的柏瑞尔,一头金发、身形瘦削,外形很优雅,但内心粗粝、务实、好胜,有着赛马一样的特质凡事用尽全力,最痛恨失败

  17岁不到,柏瑞尔已经缔结了第一段婚姻,对方比她年龄大一倍,是邻居一个农场主。两年不到,就离了婚。

  那个时候,正逢东非旱灾,她父亲的农场宣告破产,她不愿跟着父亲走,便自主决定了将来的人生道路,去莫洛驯马。

  多年后,她在回忆录里写:如果不去莫洛,也许此生就没有机会开上飞机。

  她在莫洛遇见了她的其中一任情人,也是她的飞行教练汤姆。是汤姆鼓励她去学习飞行,还说她天生就应该开飞机。

  飞行与驯马一样,都是具有危险之美的物事。

  汤姆曾跟她戏言:出发时要记得带上火柴饼干罐。意思是说:一旦坠机遇难,就一把火烧了,把骨灰装进饼干罐里带回来。

  后来,柏瑞尔成了非洲第一位女飞行员,驾驶着她的禽鸟小飞机,在东非洲运送邮件乘客、补给,有时也会参与游猎,替猎人寻找象群。

  她飞行的区域,充满了痢疾、舌蝇、疟疾和虎尾兰的威胁。还有吃人的蚂蚁,几小时能把一匹马吃成骨架。一旦飞机迫降或坠毁,她可能需要的,是对准自己脑袋的一支枪。

  所以,她的飞行服口袋里常年放着一瓶吗啡和一把左轮手枪。

  出生入死的飞行生涯,支票是麻醉剂,而最大的精神动力来自『不无聊的生活』。

  她形空自己的飞机性格中有自暴自弃气质,更愿意追逐风,而不是遥远的地平线。

  其实她自己又何尝不是。

  游猎生涯结束后,她拥有了一架属于自己的『银鸥』。她驾驶着它,从英国出发飞越大西洋,途中引擎几度熄火,又自动重启,最后终于完全熄火,只好在加拿大迫降。

  书名《夜航西飞》,形容的就是这样一段时光。独自一人,驾驶飞机穿越无垠的黑暗

  『飞机就是我的星球,我是这星球上惟一的居民』。她写。

  在她成为第一位由东向西独自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后,因为媒体的轮番报道,当她来到纽约的班内特机场时,受到了近5000名观众欢迎

  可是对名利,她向来不屑一顾,关于自己载誉而归,她如是形容:头条新闻大肆吹捧。

  她并不盲目追求英雄主义,也没有不切实际幻想。换句话说,她不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柏瑞尔几乎没有同性朋友,只有异性朋友。

  《走出非洲》男主人公丹尼斯的原型、作家海明威,《小王子》的作者圣艾里克苏佩里,甚至是前英国首相丘吉尔,都是她的朋友。

  据说丹尼斯也是她的情人之一,但是这些人出现在她书里的时候,若不是已经提前预知,单从笔触里,根本感觉不到情字的存在。她可能更欣赏他们做为异性朋友硬朗帅气一面

  新书《迷人的流浪》里,有一篇叫《改变》的短篇小说。柏瑞尔写到两个男人,因为喜欢上同一个女人,一个赌着气要让另一个人教他飞行,结果沙漠里坠机。一番历劫归来后,两人前嫌尽释,成了朋友。

  对此,她写:好像两柄交错的军刀,钢对钢,骄傲对骄傲,男人对男人。

  这就是柏瑞尔对男性审美,她一向欣赏硬汉,她的父亲是她这重审美的对标。

  东非干旱那年,父亲的农场颗粒无收,与商户签订的合约无法履行。其他农场主都以不可抗力逃掉了合同的违约责任,只有她父亲从外面高价买来粮食,磨成粉,再以低一倍的价格卖给签订合同的商户,就这样,硬气地赔光了所有身家。

  柏瑞尔之所以会成为这么酷的女性,与父亲的言传身教很有关系。她父亲年届七十,还能打败南非顶尖的驯马师,位列赛马中心冠军席。

  她也如是。48岁那年,她结束了第三段婚姻,只身重返肯尼亚,再度开始她训练赛马的生涯。住在马场提供给她的简陋小屋里,一辈子手头都很紧,一直到七十岁,还在驯马。

  她从来没有过奢华的生活,也不是没有机会,她嫁的第二任丈夫还是个贵族呢。只能说,那样的生活不是柏瑞尔所要的。

  非洲给了她一副坚强的心脏、耐摔打的骨胳,以及没有边界的自由感。她一生都遵循着本能在生活,追逐风、追逐烈阳,追逐内心真实声音

  她从不屈服于任何试图阻挠她的障碍。十八岁的时候,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八十岁的时候,她还会徒手跟入室抢劫的歹徒搏斗。就这样,一直不肯服输地活到84岁与世长辞

  柏瑞尔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既是传奇的缔造者,亦是自己的讲述者。

  而这些别人眼中的传奇人生,在她看来,不过是选择了一种不无聊的生活。

  有时候想想,短短的一生,惟有像她这样随心所欲地活过,才算是无憾了吧。

  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你觉得目前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你对未来曾有过怎样的期待打算怎样做自己欢迎在评论区留言闺友会挑选出五位走心的读者赠送柏瑞尔的新书《迷人的流浪》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终其一生,只是为了过上“不无聊”的生活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