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28岁,常年在一线城市工作。还没回家,姑姑就已经央求好几个德高望重的媒人给她介绍对象。
“你说他们找的都是些什么人啊?一表人才?不到一米七;挣得好多?一月八千;读了很多书?也就是个大专。口口声声说各方面都匹配,难道我在他们眼里就是这样?”
一方面表姐外形出众,部门小领导。另一方面,年奔三十,单身2年。想找个北京人,竞争对手多且靓。而家乡人呢,适龄优秀资源早被抢光。她觉得自己不止于匹配媒人介绍的人,而姑姑觉得她眼光高。
如果,是为了结婚,相对靠谱。
首先,双方家庭知根知底,经过媒人、父母以及你自己的筛选,品性不会太差。一旦两人发生矛盾,不会对你进行重大人身伤害。加之,亲戚朋友都是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越是小城市,人越是好面子,一些过激行为可能会受到制约。
其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们的生长环境相同,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也不会相差很多,不会因为穿衣、吃饭等细小而重要的问题产生矛盾,是过日子长治久安的基础。
再者,如果没有深厚感情加成,你对结婚对象的物质要求会高一些,他以及他的家庭至少可以让你嫁过去后不会饱受经济上的磨难。
最后,在双方父母以及年龄的催促下,你们按部就班地生个孩子,品质不坏,感情不深的两人之间有了纽带,婚姻相对牢固。虽然内心满足感有限,但细水长流地生活下去,也算世俗的幸福。
而如果,你是为了寻找真爱,相亲大多是不靠谱的。
最关键的原因是,相亲首先看得是社会属性,而恋爱更看中内在属性。两者根本不在一个频道。
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财力、学历以及家庭。拿表姐的例子来说,她在媒人、相亲对象甚至父母眼中,不过是一个读过大学,工资不低,相貌中上,常年在外的打工妹。
打工妹,是一个贬义词。无论你是普通职员,还是部门领导,只要漂泊在外,都会被附上一层生计所迫,背井离乡的悲剧色彩,这是中国近20年城镇居民进军都市成为农民工的浪潮所赋予的,一时之间很难改变。
所以,媒人给她介绍一个公职人员,朝九晚五,看报喝茶,房车俱全,月薪5000的男人,会觉得相对于她的条件,男方已经很优秀。父母一心希望有人能为女儿遮风挡雨,也觉得还不错。而到了表姐,一个男人相貌平平,工资只有我的三分之一,还觉得我高攀他,真是可笑。
表姐认为,自己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有思想,有情趣,有挣钱的能力。而这些,都不是社会属性,而是内在属性。
工作的时候,拼尽全力。头疼脑热,不在话下,生病住院,手机也保持畅通,生怕耽误项目进度。休息的时候,读马尔克斯,读尤瓦尔·赫拉利;读历史,读心理;春秋思想的辉煌,耶路撒冷的凄凉,她都能体会。累的时候,会用养花、做酱放松自己,审美在线,手艺颇多……
情趣与能力具备的姑娘,怎么能委屈自己跟一个连“金骏眉”都不知道的人过日子?
是啊,这样的姑娘需要的不是家庭平顺,碌碌无为的男人,她们需要的是愿意花时间发现闪光点,并懂得她们多珍贵的男人。
她们,应该去恋爱的。
如何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另一半?
比如,你爱读书,就去豆瓣参加同城读书活动;你爱英语,就去搜寻线下英语角……总之,从你的爱好出发,营造线下认识异性的机会。
看对眼之后,等他来加你的微信。如果久等不来,也可以去加他,尽管大家心知肚明,但你的措辞也不要太露骨。你可以这样说“我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有些问题不是太懂,方不方便加个微信,以后向您请教。”当然,不用真的请教。如果两三天,这个男人还没主动找你,那他就可以从你的通讯录里消失。
一个不成,多几个总有收获。你们由共同话题,聊到各自擅长,不断碰撞,惊讶对方如此有趣,火花四溅,还愁没有发展的机会吗?还愁他认识不到你的可贵?
所以啊,相亲靠不靠谱还得看你的目的,让结婚归于结婚,让恋爱归于恋爱,祝大家都能过个顺心的新年。
— end —
作者,西水。
相关阅读
《那些微信撩你的人,谁最可能成为你的男朋友?》
《未婚先孕:怀了孩子,丢了自己》
《如何应对男人撩完就跑?他可能死在来见你的路上》
《一半离婚,一半出轨,婚姻还有幸福的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