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个明理的家人,大概值2000万
日期:2018-02-07 作者:连岳 阅读:

一个明理的家人,大概值2000万

  Felix Vallotton · The Dinner

  昨天有人提问如下:

  对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偷懒,也非常有用回答

  1、在年轻人的居住地,买两套大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给父母住,然后父母负责帮忙带带孩子

  2、年轻人多请几个保姆就是了,有负责接送的,有负责做家务的,不麻烦父母,自然没有矛盾

  实施上述两种选项,手头有个2000万,可能就比较宽裕了。

  哈。别打我。我的意思是,一定要记住,几乎没有什么烦恼,是钱解决不了的。终极方案就是多赚钱,这样对大家都好。

  好了,来个务实版吧。

  年轻人的生活现状一般是这样的:

  他们刚在城市立足,自觉不自觉地顺应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比父母一代平台更高更大一些,从乡村到了县城,从县城到了小中城市,从小中城市到了发达城市。这是向上走,辛苦,但又令人自豪

  他们可能已有一套小房子,房子不停在升值,很开心,但这套房子的首付或月供,需要父母的资助,甚至耗尽他们的积蓄。这意味着年轻人不可能拒绝父母进入这套房子和他们同住,短期或长期的。他们出了钱,他们有资格住。

  即使父母不来同住,带孩子也很有可能需要父母的帮助,从孩子出生到入学的这几年,三代人居住在一套房子里,就是常态

  不停涌现并激化的家庭矛盾,呈现出多输局面

  年轻人得到父母的帮助,但并不领情,反而埋怨自己生活被干涉,从生活方式教育理念,到处埋藏着冲突,相当不愉快

  父母又认为,我所有心思倾注在你们身上,你们还有脸不满意?我照顾了你们,又照顾你们的孩子,我是劳碌命?

  这几天,淘票票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个视频引发了全社会关注,让“老漂族”这个话题成为了热点。视频的主角阿姨,60多岁,离开老伴,来到城市支持孩子的事业,照顾第三代,忙碌了一天,约定23:25分给老伴挂电话聊聊天。这样的“老漂族”,据说全国有1800万。

  张阿姨每天联络老伴,并表示她渴望回到老伴身边。这个情感诉求,暗示了某种答案

  当你结婚之后,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与子女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都是第二位的。这个排序,是解决家庭问题的关键

  年轻人的夫妻关系被骚扰,有怨气,老年人的夫妻关系被骚扰,也有怨气,即使表面压抑住了,这怨气也会找到地方发泄。

  老年人渴望爱、渴望夫妻陪伴、渴望性,这些欲望普遍压抑住了,为了照顾年轻人,离开老伴,来到陌生的城市,几乎没有老漂族敢说:这不是我该做的。他们更害怕舆论压力: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帮!

  这个责任在年轻人身上,你得知道:

  1、父母并无义务成为“老漂族”,一对老年夫妻本应享受自己的生活,毕竟晚年,他们彼此陪伴更珍贵,迫于压力,或者没有观念来源,使他们不敢保护自己,但年轻人应该把权利还给他们。

  2、夫妻第一位,老漂族若脱离这点,将打击两代家庭,妈妈应该最爱爸爸,妈妈不把爸爸放在第一位,这份能量就将转移到侵入下一代的家庭,所以要鼓励妈妈尽快回到爸爸身边,结束老漂生活。

  这些观念可以通过一个简单行动实现:付费。

  我有个朋友,极力劝说成为老漂的母亲接受报酬,母亲最后也接受了。他说,这样有几个好处

  1、付费是最大的尊重,这点不用说了。爱占父母便宜的人,被父母侵入自己的生活,也无法拒绝。

  2、我付了费,就意味着我有话事权。我说,妈,你就麻烦做这些这些几件事,其他教育理念、生活方式之类,都是我们自己的事,这样她听得进去,边界清楚

  3、付费自己有压力,也有动力争取早点结束妈妈的老漂生活,让她回到爸爸身边。

  这么操作后,确实,一些小摩擦,难免,但是大矛盾,基本避免了。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活得不容易,毕竟没几个人拍得出2000万。常见状态老人不容易,年轻人也不容易,若不明事理,每人都有理由觉得自己辛苦,可以在他人身上转嫁情绪,家庭就一团糟。

  明理更快,在赚到2000万之前,把道理搞清楚,在家这个小而重要空间里,让所有人开心,孩子、配偶和老漂的张阿姨们,都要开心。

  明事理,最长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个明理的家人,大概值2000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