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碗鸡汤半生娘,爱心连着两座城
日期:2022-04-19 03:35:40 作者:李 由 来源:家庭杂志 阅读:

一碗鸡汤半生娘,爱心连着两座城

  杨世亮把樊妈妈接到自己家

  35年前,在野外道路施工中伤病交加的他,得到了村妇樊运连的细心照料,从此他再也忘不掉。之后,他多了个“娘”。

  两个家庭成了亲戚,经常往来,相互帮助,直到“娘”已年过八旬,“儿子”也有了孙子。上林和来宾,两个城市,两个家庭,因为各自的善良演绎着动人的情缘,在感恩的路上,他们的故事仍在延续……

  一碗鸡汤,盛不下感恩的心

  201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办将一块中央文明办颁发的“中国好人榜”匾牌送到上林县明亮镇居民杨世亮家里:“祝贺你上了中国好人榜!”

  面对这么多陌生人,不善言辞的杨世亮紧张得汗都下来了。他接过“中国好人榜”匾牌,好半天才说:“其实,真正该上‘中国好人榜’的是樊妈妈。如果没有她当年的那碗鸡汤,也就没有了后面的故事,这样的好心人越多,社会才会越温暖。”

  故事要从35年前说起:杨世亮是广西上林县明亮镇人,本来家庭就贫困,偏偏在他高中还差半年就毕业的时候,母亲被查出直肠癌。1982年2月,刚满18岁的杨世亮跟着工程队来到来宾市平阳镇,参加木山乡至平阳镇的四级公路天堂屯路段的基建施工。

  那天,杨世亮和同事们爬上高山清理路基,他忽然脚下一滑,一下子从几米高的坡上摔了下去,左膝盖正好跪在一块石头上,被锋利的岩石划开了一条半尺长的大口子,疼痛和鲜血顿时让他失去了意识。

  “也不知过了多久,当虚弱的我睁开双眼时,发现一位村妇正在照顾自己。”原来,杨世亮受伤后,包工头跑过来看了看,说这样的伤是“皮外伤”,“死不了人”。他舍不得花医疗费,听说工地附近有位姓樊的村妇前些年在村里当过“赤脚卫生员”,就把杨世亮交给了她。

  这位村妇叫樊运连,当时已经47岁,是5个孩子的母亲。她买来酒精等消毒药品,仔细地为杨世亮清理伤口、消毒,又亲自上山采草药,捣碎后敷在他的伤口上。“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樊妈妈上山采药时不小心被一条毒蛇咬了,幸亏她随身带着蛇药。回来后,她谁都没告诉,只是蛇咬伤处至今还是黑乎乎的。”

  在樊运连的精心照料下,20天后,杨世亮的伤好了,两人也因此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由于樊运连比自己的母亲年龄还大,杨世亮就喊她“樊妈妈”,樊妈妈则称杨世亮为“亮子”。

  没想到一个月后,杨世亮又病了,先是浑身无力,身上一碰就青一块紫一块的,后来干着干着活,便一头栽倒在地晕了过去。同事们这才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我这是营养不良造成的,没什么药可治,只有加强营养慢慢恢复。”杨世亮只好回到工地。樊妈妈给他熬中草药,帮助他康复,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更是忘不了他。

  一天深夜,睡梦中的杨世亮忽然被人叫醒,睁眼一看,原来是樊妈妈:“亮子,快把这碗鸡汤和鸡肉吃了。”原来,樊运连一心想给杨世亮加强营养,便杀了一只老母鸡熬汤。杨世亮边喝鸡汤边问:“樊妈妈,为什么半夜杀鸡啊?”“嗨!我那几个孩子,个个如狼似虎的,要是白天让他们知道了,哪还有你的鸡汤喝?”此后,樊妈妈接二连三地杀了七八只老母鸡,直到杨世亮的身体慢慢好起来。

  杨世亮的眼睛湿润了:自己跟樊妈妈非亲非故,她却避开自己的孩子,把家里的几只老母鸡杀了炖汤给我喝。而在乡下,老母鸡是家庭花销的主要来源,是家里的宝贝啊!她对我情深义重,将来我一定要报答她。

  杨世亮夫妇和樊妈妈

  两颗爱心,连接你我的家庭

  樊运连当时家庭也很贫困,为什么会对杨世亮那么好?她说:“我什么都没想,就是觉得亮子还不到20岁就在外面吃了这么多苦,太可怜了,应该帮他尽快好起来。”当时,樊运连的老大和老二两个儿子到广州打工去了,那时通信和交通都不太方便,她一年到头也不知道儿子在外面过得怎么样,只有对着儿子们留下的空床瞎担心。杨世亮到她家养伤时,就睡在二儿子的床上,这在樊运连眼里,就好像儿子回来了。于是,樊运连把对两个儿子的思念全都移至杨世亮身上,打心眼里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儿子。

  一年后,工期完成,杨世亮要回老家了。他把自己拿到手的工钱分了一半塞给樊妈妈,但樊运连坚决不收:“我帮你,是因为把你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哪有妈妈帮自己的孩子还要钱的?你再给,我就生气了!”不仅如此,樊运连还尽己所能地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给杨世亮送行。临走时,杨世亮扑通一声跪在樊运连面前磕了个头:“我妈妈已经不在了,如果您不嫌弃,从今以后,您就是我妈妈。”樊运连赶紧将杨世亮拉起,并让几个儿女喊他做哥哥。

  “回到老家,一旦遇到什么事,我就会想到樊妈妈。实在想樊妈妈了,我就给她写封信、寄点土特产过去。很快,我就会收到樊妈妈让儿女代写的信,还有她亲手做的鞋袜。”

  1985年,杨世亮谈了个叫吴娟金的女朋友,开始时吴娟金的父母觉得杨世亮家里太穷,有些不乐意。樊运连知道这事后,说:“我去找亲家夫妇。”那是樊运连第一次来上林县,还是为了杨世亮的事。她找到吴娟金的父母,把自己跟杨世亮的感情告诉了他们:“亮子那么小就外出打工,说明他能吃苦,有责任心;他对我那么好,口口声声喊我妈,说明他知恩图报特别有良心。这样的孩子你们都不想要,还想要什么样的?我敢保证,你们家闺女嫁给亮子绝对没错!”在她的再三劝说下,吴娟金的父母终于答应了两人的婚事。

  “我结婚的时候,樊妈妈像给自己亲生儿子办喜事一样,在我们家张罗了好几天:从娶亲用的八则礼,到新房的布置,客人的招待,甚至洞房床上被子里的花生、大枣、栗子……没有一样她没想到的。娟金非常感动,用不着我要求,她就主动喊樊妈妈为‘妈妈’,比我喊得还亲。”

  两人新婚第三天,就陪着樊妈妈去她家。当小两口大包小包地跟着樊妈妈走进樊家院子时,樊家人全都喜出望外,樊爸爸还埋怨樊妈妈,怪她不该不早通知他,门上连对联和“囍”字都没贴。杨世亮说:“虽然我的亲生母亲不在了,但因为有樊妈妈在,我一点都不觉得孤单,甚至觉得很温暖。”两人在樊妈妈家住了三天,才依依不舍地回去。

  此后,杨世亮和妻子基本上每逢节假日都会专程来平阳镇看望樊妈妈,除了带来土特产,还会硬塞给老人一点钱。樊妈妈知道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但不收下两个孩子又不安心,就把他们给的钱专门存起来,在杨世亮和吴娟金的第一个孩子出世时,她自己又掏了一点,凑了个2000元的红包送给孩子:“这是奶奶给的一点奶粉钱,这样的钱可不兴不要啊。”杨世亮和吴娟金只好什么都不说,收了。

  1988年秋的一天,杨世亮到南宁办事,在长途汽车站遇到一个当年在平阳镇修路时认识的老乡。已经几个月没去平阳镇了,他就顺便打听樊妈妈的状况。老乡告诉他,大约20天前,樊妈妈在帮孩子做农活时,不小心从拖拉机上掉下来,摔断了腿,现在还躺在病床上。“我顿时心急如焚:当年我受伤时,樊妈妈一家尽心尽力地照顾我。现在老人受伤了,如果我不到她跟前尽尽孝,还是个人吗?”

  想到这里,杨世亮连南宁都不去了,马上改买了去平阳的车票。看到病床上瘦弱不堪的樊妈妈,他忍不住哭了:“妈,您都受了这么重的伤,为什么不告诉我?您还是没把我当成亲儿子啊!”樊运连也哭了:“躺在病床上,别的孩子都在,就你不在,妈也想你啊!但你离得太远,事情又多,妈不忍心打扰你。”

  杨世亮在樊家住下,衣不解带地在樊妈妈床前服侍了半个多月,直到樊妈妈再三催促,他才离开。

  杨世亮帮妈妈梳头

  携手人生,感动着两座小城

  一晃20多年过去,樊运连已经年过古稀。杨世亮有两个儿子,为了养家,平时也很忙。为了方便跟樊妈妈联系,2003年,他给老人买了部手机,隔三差五就打个电话过去嘘寒问暖。

  2005和2006年,杨世亮的两个儿子先后考上大学,家庭开支顿时紧张起来。有一天他从媒体上看到,江苏和湖北的亿万富豪陈光标、鲁建国等人,都是从收废品起家的,说明这一行很赚钱。于是,他也倾其所有开了一家废品公司。开这样的公司特别忙,很难抽出时间去看望老人,杨世亮跟妻子商量后,每个月给樊妈妈寄去400元,把老人当亲妈来赡养。后来,他们慢慢把钱提高到1000元一个月。

  2007年夏天,这笔钱却忽然中断了,而且杨世亮连续两个月都没有给樊妈妈寄钱,连双方的电话联系也中断了。怎么回事呢?樊妈妈头脑特别清楚:“我不需要亮子这点钱,到时候我肯定还会花在他孩子的身上。可惜我最近身体不行,不然的话一定会亲自到他家去看看,他肯定是遇到了事。”老人打电话给在南宁打工的小儿子,让他马上到杨世亮家看看:“看看你哥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不搞清楚我心里不安宁。”

  小儿子赶到杨家一看才知道,原来杨世亮长期积劳成疾,患了结肠癌住进医院了。杨家全乱了套,正忙着为他准备手术。

  樊妈妈得到消息,连忙取出这么多年杨世亮寄给自己的生活费,不顾72岁高龄,专程赶到医院,说这些钱她一直攒着,就是留着急需用钱的时候拿出来,并要留下照顾杨世亮。杨世亮感动地说:“妈,您都这么大年纪了,我怎么忍心让您照顾呢?”老人说:“儿子生了重病,当然需要当妈的照顾。跟现在的你相比,我的身体算好的!”最后,杨世亮答应让老人的小儿子来照顾自己一个阶段,老人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2011年,杨世亮做起了酒庄生意,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加上樊运连的老伴也不在了,于是杨世亮提出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来养老,但老人舍不得自己的家。实在没办法,杨世亮就把自己的家按照樊妈妈喜欢的样子做了很大改造,在卫生间等处装上防跌扶手,院子里种上她喜欢的花草。樊妈妈喜欢养鸡,他还专门为老人买来几只鸡雏。老人这才答应,每年到杨家生活3个月。

  2017年7月16日,是樊运连老人的82岁生日,杨世亮把老人的儿孙全部请到家里,像给自己亲生母亲过生日一样,为老人办了一场隆重而温馨的生日宴,至此,他俩的母子情延续了35年。

  说起这个编外儿子,樊运连老人说:“亮子跟我的其他儿女没什么两样,我们是一家人。”杨世亮则表示:“向遇到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拉他一把,比什么都珍贵。只要受助者还有一点良心,他一定会感恩。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温暖,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碗鸡汤半生娘,爱心连着两座城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