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葱油炳
❂
在德国易北河边的复式公寓内住着这么一家人,男主人在汉堡市议会工作,女主人在一家公司里做文秘。两个人年纪都在35岁上下,收入不错,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他们有三个小孩,一对双胞胎男孩七岁刚上学,一个小男孩4岁上幼儿园。
男女主人十分恩爱,一家人其乐融融。奇怪的是,他们却称对方为“男朋友”和“女朋友”。他们并没有结婚,生活在一起十多年了,但并不是夫妻。
在德国,情侣同居数年,生儿育女却不结婚的实在太多。有统计数字称,有父母和小孩的传统家庭在德国还不到三成。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德国年轻人观念开放,很少有父母逼婚或者女方大龄未嫁的社会压力外,重要的一方面因素就是,德国离婚的成本高,光是赡养费、养老金平衡权这些法律条文就把人折腾得够呛。因此,他们觉得进入围城不是那么必要的事。
“我们两个人相爱,和其他人无关。”这是他们的理论,不需要父母操心,不需要朋友祝福,也不需要政府的认证。他们有的是一份同居协议,两个人只负责相爱,房租各付各的,生活费各负担各自的,他们生下的孩子可以算是唯一的共同财产,但教育抚养费也要分别承担。
另外一对德国75岁的老年情侣,同居二十多年,保持AA制生活,连一顿饭你吃了仨土豆我吃了俩土豆都会算清楚。不过,他们决定领证了。原因是老头子高血压住院,老伴不是法定配偶,没法去医院探视他。
这种想爱就爱,不想爱就散伙的自由,妄图冲破社会的各种约束,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
在中国,不需要像德国一样制定那么严厉的法律来约束双方,没必要用高昂的成本来惩罚爱情背叛者。因为我们靠的是千百年的强大文化,在古代,离婚的女人是被人瞧不起的,甚至是遭人唾骂的,多少女人被男人抛弃或是丈夫早亡后,为了那块贞洁牌坊而独守一生。
当然,这种文化是糟粕,也早被时代的滚滚车轮所碾压得无痕无息。中国的离婚率数据连年走高的背后,一方面是人们婚恋观念的解放,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敲响了爱情忠贞度的警钟。
可能是经历了数次伤痛的感情经历,或许是看到了太多身边的悲惨剧情,对爱情与婚姻的怀疑、恐惧乃至厌恶充斥着深层脑细胞。
你们很相爱所以生活在了一起,你们怕结婚后没有了激情,怕被柴米油盐埋葬了爱情,怕被三五块钱冲淡了感情,所以选择不结婚。当然最怕的还是时间久了,失去新鲜感后,对方又爱上了另一个人,干脆还是不要结婚的好,说走就走,就当我们从来没有认识过,或者只当是人生中的一次艳遇。
在德国,人们为了躲避昂贵的离婚成本而选择只同居不结婚,或许能走到最后,因为他们只是抠门而已。而在中国,同居不结婚是因为假想着两个人根本走不到未来,事先就料到了结果,早早就做好了分手的准备。
❂
有一句话这样说,凡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我觉得真就是那么回事。爱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厮守,不仅在荷尔蒙爆棚的阶段翩翩蝶舞,更要在高潮退去的时候平淡相依。
只同居不结婚,只不过是打着爱情的旗号,以夫妻的名义共度一段激情岁月,激情散去再寻找下一个同床异梦的人。当然理由高大上,是因为我们不再爱了,而不是我把你睡够了。同居往往会给自己造成一个假象,觉得除了一张纸之外,和其他夫妻没有两样,实不知两个人就是长期固定炮友。
假如有一天,同居的两个人有一方找到了新欢,对另一方来说并不叫出轨,因为谁都不是对方的轨。这个时候,你再伤心流泪,也没有人同情你,更没有任何方式可以保护你。当时想的那么洒脱,说走就走,互不相欠,但到头来还不是一样,成为了一个十足的怨妇。
美国有学者研究发现,婚前同居并不能确保以后的婚姻幸福美满,相反,同居增加了离婚的危险。只要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同居的情侣们就认为自己还有选择的机会,这必然导致他们有着比已婚夫妻更多的冲突和出轨。调查显示,已婚夫妻比同居情侣在性事上更忠诚,同居情侣分手的可能性是夫妻的5倍。
如果双方都想游戏人间,那真的没办法,互相满足需要,或是解闷或是锻炼身体。但如果你认为同居不结婚是为了给爱情罩上一层保鲜膜,不被其他的琐事所打扰,那你就真的打错算盘了。
❂
一纸婚书看似轻薄,其实有很大约束力量。
如果你追求的是幸福,而不是刺激,那就不要选择同居不结婚。
统计数据显示,同居的时间越长,情侣结婚的可能性越低,二者呈反比关系,同居五年后,情侣结婚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接近分手的可能性。
他若只想和你同居不想结婚,会给出你无数的理由:担心结婚会影响事业,担心婚后失去自由,担心婚后巨大的生活压力。但其实只有一个真正的理由,他不喜欢你,至少还没喜欢到想和你结婚的地步。担心这,担心那,从来就没有担心过失去你。
“结婚不就是一张纸吗?”“是的,连一张纸都给不了我,还能给我幸福吗?”
我可以不要别墅,可以不要豪车,这些可以慢慢给我,但是民政局的公章必须给我,有它我才知道你爱我,我才知道你愿为我负责到底。
作者简介:葱油炳,70后中年老宅男,油腻的年纪玩着青葱的文字。
若不爱了请告诉我,放你走就是
你所有的困惑,都因为不懂这一点
哪有什么天造地设,不过是迁就得多
后台回复“晚安”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