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有想到,当我和朋友们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会聊到彼此的父母。更加没有想到的是,我们聊的,是有多少人在朋友圈把父母屏蔽掉,不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生活。
有人打趣说,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还是不想让他们看到。从小他们就监视我,长大了之后求放过。
第一个就是,80、90后成了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大约有2.45亿。然后,和父母在不同城市的,占到了52%。最后是朋友圈里屏蔽父母的概率,同样也是52%,超过了一半。
而在那52%里,有我。
记得几年前,爸爸有天打电话过来,说他换了智能手机,问我微信怎么下载。我当时正在公司里工作,有点不耐烦,说你问我哥去吧我正忙呢。爸爸说,你哥也忙呢,要不算了吧我自己研究研究。
到了晚上,爸爸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说他的微信弄好了,让我加一下他。我说有事打电话就行了呗,加什么微信啊。
爸爸说,我听人家说微信方便,你快加上我。我刚还加了你姨夫呢。
我没办法,只好把他加上。从此,我的微信好友里,就多了一个使用蓝天白云头像,平时聊天的时候,会发这种表情的人: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不久之后,忽然有另外一个荷花头像的人加我。那是我妈。
从此之后,我朋友圈的活跃度忽然变高了,只要一发照片,就肯定会有两个人点赞。我爸和我妈。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其实你心里是想和父母关系融洽一点的。可是每当小时候犯错挨过的骂,每当想到他们对自己的严格管教,就不太愿意和他们说什么心事——因为从小你就知道,无论和他们说什么,最后的结果,也都是挨骂。
然后……
我在刚才那份腾讯社交广告的报告里,同样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数据。
子女认为父母对不上班、不买房等的接受程度远远低于父母的真实想法。
大概是因为在很小的时候,经历了太多每当和他们讲自己的经历,就一定会被教训怎么做人,所以长大之后的我,渐渐不愿意和他们分享我的生活。
我把他们屏蔽掉了。
从此,我又可以自由自在的发朋友圈,而不用在意这条朋友圈发出之后,爸妈会怎么看这种问题。
大概过去了有半年。
我的生活照旧。每周五和同事聚会,抱怨加班,晚上走出华贸商务楼,走到大望路上,买个只有夜里才出摊的煎饼果子。
夏天过去了,冬天要来了,我感冒了。
为了能够显示自己的劳苦功高,我拍了自己正在输液的吊瓶,回到家之后又拍了桌子上的药,表示自己已经奄奄一息了,但完成了我应该完成的工作……
只不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当我躺在床上看电视剧的时候,我听到了敲门声……
爸妈开车过来了,妈妈给我做了雪梨汤。
后来我才从哥哥的口中知道,我把他们屏蔽之后,他们经常去问哥哥我的近况,让哥打开我的朋友圈,看我最近的生活,过得好还是不好。
雪梨汤还是热的。妈妈说,看到你没事我们就放心了,我们走了。
我似乎开始明白,那些每当打电话的时候,他们言语中的挂念,每次回家的时候,他们掩藏不住的欣喜,或者都是因为,无论我离家都远,成长成了什么样子,在他们心里,我都是那个需要照顾的孩子。
而他们也并不是真的想要跟上这个时代。
他们只是想要了解一下子女喜爱的事物,想和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进行更多的沟通。
那天他们走之后,我把爸妈的朋友圈解除了屏蔽。
什么也没有说,仍旧在里面分享自己的生活。
不同的是,我开始让他们参与我的人生。就二十多年前,他们让我参与到他们的人生里一样。
今天,百威也在朋友圈投放了一条子女与父母关系的新年广告,有许多事情,或许彼此敞开心扉才能明白对方的想法。
哦对了。
只有49%的子女,认为自己的梦想会得到父母的支持。
而在父母中,表示会无条件支持自己子女的,却是78%。
晚安。
最后做个互动吧。
在你的朋友圈,你有没有屏蔽过你的父母?
原因是什么?
lt;END>
文/勺布斯
你可能还想看
■ 爱比性珍贵
3893080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