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庭生活和睦,家人彼此相爱相处融洽;有的家庭争吵不断,家人间总有解决不完的矛盾与冲突。
正如某位作家所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
家庭和睦,需要克服对家人挑剔的本能。进门前把牢骚换成微笑,要知道你进门时的表情,决定全家人的心情。
人的一生扮演多重角色,在职场上你是领导、职员,在家庭中你是父母、子女。
在多重角色间进行转换从不是一件容易事,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进家中,发泄到家人身上。家庭矛盾也多半由此引发。
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家庭是爱的集合,不是垃圾情绪的清理厂。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近因效应”,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一个人的判断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最近印象的影响。
当你回到家,你进门时的表情就会成为家人对你这一天的“第一印象”,这将影响家人在一天剩下时间里对你的态度。
情绪是会相互传染的,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说的就是坏情绪的传染。你进门时的表情不好、情绪不好,这也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情绪与行为。
当你因工作压力或其他不顺阴沉着脸回到家时,将自己的爱人、父母、孩子当做发泄口时,你有没有想过家庭的幸福就毁在了你进门时的表情里。
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流亡期间,他与孩子们的相处反而多了起来。
虽然前途未卜,流离失所,但在面对孩子们时,梁启超却从未露出过阴沉失意的面孔。
在日本,他甚至给孩子们在家中建立起一个实验室,在女儿生日时,为女儿送上一首长诗,出现在孩子们眼中的梁启超永远是温柔可亲的。
把情绪留在门外,把微笑带进家门
有科学研究表明:“承受短时间压力时,无论内心是否快乐,微笑这个动作都有助降低身体的压力反应强度,有益心脏健康”。
微笑传达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看到别人的微笑也会让我们放松心情。
即使再坏的消息,微笑着说出来,听到的人也会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会往积极的方面去想。
坏情绪会传染,好情绪也会传染。进门前给家人一个微笑,家人会从你这个表情中读出爱与关心,哪怕有什么不满与抱怨,这会在微笑中消散。
相较于苦大仇深、烦躁不安的表情,人们更愿意看到微笑的表情。每个人都在尽力为家庭做贡献,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委屈与不容易,没有人有义务看你的颜色。当家人都忙碌了一天,没有人喜欢看见一张阴沉丑陋的脸。
“世上从来不缺少幸福的家庭,缺少的是不懂进门艺术的家人”,进门前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与表情。
把烦恼留在门外,把微笑带回家里,换一种方式进门,将坏情绪抛弃在门外,只留下温馨与爱。
微笑着打开家门,面对忙碌的爱人,唠叨的父母,活泼的孩子,当你以微笑面对家人,你就会发现家人也会回你微笑,爱就在微笑与微笑间循环升温。
通过家人进门时的表情关心家人的情绪,当家人情绪不好时,不要与他针锋相对,要通过沟通宽慰他。可以把进门微笑做成牌子挂在门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进门先微笑。
梁启超性情温和,感情充沛。他虽然事务烦恼,但从不会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绪带到家庭中来,每次回家都带着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