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那时候的我很柔软,后来的我很坚硬
日期:2018-01-09 作者:pp 阅读:

那时候的我很柔软,后来的我很坚硬

  2010年,甜甜从北京top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开始工作

  正值某上市公司开招聘会,她去应聘人力资源管理专员。在网上下了个高端商务人才简历模板,精心编造,匠心打磨,又化了个美美的妆,摇晃在招聘会场中央,对这个公司势在必得。她跟对方HR聊了40分钟,HR觉得她还不错,说你来当实习生吧,一周后入职。但甜甜提出了一个要求,想先去公司看看,感受一下公司氛围。那个女人眉头一皱,有什么好看的啊,来了不就知道了?甜甜撒娇,说,可我真的想看看。对方根本不吃她这一套,说,最近忙着呢,再说吧。

  甜甜当即决定不去这家公司了。因为她理解的人事,是一份与人打交道,并且让人感到舒服职业。她觉得对方HR,就已经跟这个观念相违背了。

  她又去面试了另外一家互联网公司同样的职位,她去的时候公司HR正准备下楼买饭吃,看到她来,HR就问她,你吃饭了吗,要不要我给你带。

  甜甜说您太客气了,给我来份红烧排骨饭吧。对方真的给她带一份红烧排骨饭,还有一瓶北冰洋。她吃开心了,当即决定要留在这个公司。

  对方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觉得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中的人。

  成了。

  工作第一年

  去了没多久,就有业务部门觉得人手不够,对接甜甜,让她招两个人。甜甜很重视,连夜做了一份招聘评估,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该部门不需要招人,之所以觉得忙不过来,完全是因为架构不清楚加上工作效率低。

  第二天,她如实告诉该部门主管。该部门主管不肯承认,说,你刚来不了解我们部门情况,我们已经非常高效了,但事情还是做不完。

  谁能想到甜甜完全不给台阶下,她摆摆手,拿出一摞资料:“我虽然刚来,但我了解过了,你看……”

  那个部门主管愣住了,对着资料沉默了一会儿,说,行吧,我回去看看。潜台词是,你给老子等着。

  当天带她的前辈就约她出去吃晚饭筷子刚拿起,前辈就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做人力的,本质上是为业务部门服务

  “恩。”

  “那你怎么不给别人招人?”

  “我分析过了,他们没这个需要。”

  前辈沉默了一会儿,说:“你啊,太年轻了。职场可能什么都按最理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要妥协,你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招了人怎么用,那是别人自己的事。”

  甜甜把筷子一扔,盯着前辈:“职场就不分对错吗?”

  “有时候真不分。”

  行吧,那就给你招吧。甜甜觉得自己尽了本分。

  陆陆续续又有很多部门要招人,甜甜还是每个都做招聘评估,遇到觉得没有招聘需求的,还是会直截了当地告诉部门主管。部门主管从来都不会听,但她还是坚持

  她觉得工作吧,还是得有点坚守。

  工作第三年

  甜甜还在那家公司,做到了人力资源主管,月薪8000。

  2年前,她有个同事转行,跟她说,做什么HR啊,没意思,不挣钱,做项目管理,随随便便比现在挣得多。

  甜甜没转,一是觉得人力资源管理是自己热爱的事业,二是也不相信同事的话。今年,那个同事年薪30万了。

  这个时候,收入差距开始拉开,工作初期的热情也开始消退。甜甜开始反思,热爱有什么用呢,能当钱花吗?本质上讲,工作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开心的

  不过甜甜还是尽职尽责地完成手里的工作,并飞速地成长着,公司开年终战略会议,需要人力资源部大量地参与,一起商讨公司的构架应该怎样优化,每个部门人数多少最合理那段时间每天看几万字的报告,熬夜做分析。好多同事崩溃了,甜甜没有,她把这当成自己学习机会

  那段时间忙完,HRD(人力资源总监)说,甜甜是部门所有人里进步最大的一个。

  她变成一个高效的职场精英,但也变成了一个冰冷的人,凡事为了效益,不再做跟自己职责无关的事。去年开始,她的职场评估再也没做过了,什么坚守,不过是吃力不讨好。她信奉一个原则: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她觉得自己还挺不错。

  成长就是这样,不是得到什么就算了的,势必也要丢掉些什么。

   

  你想变得坚强,就得丢掉柔软

   

  你想多赚点钱,就不能做理想主义的事。

   

  工作第八年

  跳了两次槽,成了人力资源经理,月薪2万。

  当年转行年薪30万的同事,工资越来越高,有奔100万去的势头。甜甜气得要死,当年她还跟自己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莫欺少女穷。那些坚持的人,看起来很笨,实际上是一种更长远的聪明。如今也没法这么跟自己说了,只能跟自己说,莫欺少妇穷。

  她跟老公抱怨,说没钱,买不起包。老公嘻嘻一笑,装作听不懂。她说,有些级别差不多的同行,靠受贿收礼,一年能挣上百万。老公说,要不咱也试试?她叹口气,睡了。

  甜甜变成了一个油腻的中年妇女,圆滑世故左右逢源。她不再愤怒,也不再跟人碰撞。

  除了有一回,公司有个培训计划,要面向外面招投标,由甜甜负责。最后剩A、B两家公司最有竞争力。先是她的上司,跟她打了个招呼,说,A公司我觉得很不错,他们那个负责人跟我关系也还可以,你多留意一下。过了两天A公司负责人不知从哪里辗转,又找到她姐夫,通过她姐夫给她送了一盒茶叶,里面装了5万块钱现金。

  她看着那些钱,愣了一会儿,还是让姐夫退回去了。她说,有什么钱,我们在阳光下挣,好好做方案就可以,不用给钱。

  最后甜甜还是选了B公司。A公司的方案里,请的导师更厉害。但B公司的方案,更加偏向于针对每个员工个性化地培训。

  这跟她的理解一样,人力资源的核心,是人。这些年,她看起来变得世故圆滑了,其实是更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变得更温柔了。我们常把冷漠当成成长,其实不是,成长变得更温柔。

  我想我们都差不多,一开始时,小心翼翼地揣着梦想上路。

  经历一番苦楚,慢慢地,我们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但也陷入自我怀疑。会有所成就,但也遭受挫折。会碰见真心,但也面临诱惑

  我们在人生的岔路口游移,在迷失的悬崖边急刹。为了应对世事复杂,我们也变得复杂;为了让认识更加客观,我们也变得冷淡。

  我们也变成了一个成熟社会人士,把利弊算得清楚,把命运紧紧握住。好像不再谈论什么梦想。

  但我们终将知道的是,其实我们什么都握不住,除了一开始热爱的那件事本身。没人能许诺你成功,只有你自己知道这是你的梦。

  梦想不会在时光中被埋葬,反而在时间的打磨下,更显其坚定力量

  在这个人人都可以谈梦想,追逐梦想的年代,在西南山区,还有一群孩子,他们当中有孤儿,有留守儿童,也有家庭困难学习薄弱的学生初中毕业之后他们可能面临辍学的困难,无法就业。梦想对他们来说,触不可及。

  针对这群来自特殊家庭的双困学生,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从2013年发起授渔计划,帮助他们有计划的完成五年职业教育,实现个人价值

  很多组织和个人都参与到了授渔计划里面。其中就有益海嘉里家乐氏公司。他们在2017年资助了50个授渔计划的学生,成立了家乐氏班,给了他们重新接近梦想的机会。

  新年之际,家乐氏发起了名为微梦想邮局的活动,想给孩子们带去新的惊喜。他们邀请经历职场磨炼的都市白领,给即将就业的授渔计划学生一些赠言,讲讲他们这些年来的感悟希望给这些孩子带去启发和鼓励

  视频里,最打动我的是授渔学子站起来讲述自己的梦想。

  “我的梦想就是好好学习,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让我奶奶过上好的生活。”

  “先入团,再入党。”

  ……

  听过你就知道什么是最简单的快乐,最纯粹的愿望

  我想起一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我的初心就是自己写一点东西,它能别人带去一点开心思考,就够了。那会儿粉丝不多,但写得特别开心。

  后来,公号慢慢做大了,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我的文章,我反而常常因为阅读量、广告等各种东西焦虑,不开心。

  我们常说勿忘初心,到底为什么要勿忘初心呢?

  我想,是不要忘记最初的那份简单的开心吧。不要丢掉那种因为一点点满足,就能傻笑一整天的能力

  在这个选择太多、变化太快的时代,我觉得我们尤其需要这种能力。

  你们也点开视频看看吧,也许看了会重拾这种能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那时候的我很柔软,后来的我很坚硬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