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里 是 林 木 木 的 个 人 剧 场
上 演 着 一 个 少 女 的 内 心 戏
9Jan.BY 林木木“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变得格外脆弱”NO.374首先请恕我直言,所有义正言辞痛心疾首怀着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年轻人就该多加班”的上级领导都是头脑僵化的傻逼。
写完这句话简直想深深地给我的老板鞠上一躬,虽然我也经常加班,但我的老板从来不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在我厂非常难得。在某著名问答网站,有一条关于我厂的问题是“你为什么从XX离职”,下面每一条答案几乎都有对加班的控诉,有不少人都说:“在XX,加班几乎是不成文的规定”甚至有人说:“领导带头加班,说就算没事,你也得待到9点再走”
每次朋友把这条问题转发给我的时候,我心里也有点不舒服,我不喜欢被别人觉得我过得特别惨,不喜欢被别人带着怜悯的眼光看待。虽然去年滴滴出品的互联网公司加班打车数据无情地显示,我厂的加班时长和人数均位居第一。
但我今天确实不是来专黑我厂的。据我所知,几乎所有稍大型的互联网公司都有非常严重甚至严厉的加班。无论如何,我厂还是能保证非研发工种的双休日。犹记得58同城首推996工作制的时候,舆论一片哗然认为这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但到今天,996已经在事实上,甚至通过明文规定成为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制度。
再次恕我直言,所有明文规定996工作制的公司都是傻逼公司,就算有一天我生活所迫不得不去这样的公司奉献自我,我也会每时每刻痛骂它傻逼的。我们之间大概只不过会是我凑合做事,你按合同给钱的关系。
我要说的是,我可以加班,但你不可以通过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定,逼我加班。
我对加班的排斥不是出于工作的厌恶,而是出自于它对我个人生活的吞噬,你能很清楚地感觉到,除了工作,你的生活不再包含其他任何东西,你本来应该在下班时间读书,写作,看电影,给妈妈打电话,甚至去学英语准备考研究生,去学画画体会世界更绚丽的美丽。但你什么也做不了。
你会很恐慌地感觉到,你将把自己的所有时间奉献给你的老板,让老板的生活更加美好。而你除了职业技能上的提升不会再有任何收获,甚至一些无意义的机械性重复工作会让你连职业技能上的提升都没有。
你会深谙职场厚黑学,你会服从于职场莫名其妙的规则。你的人格和精神境界会放缓升级,你最后会变成一个职场老人,而世界上最不乏的就是这种人,偏偏你不想成为千篇一律的面孔之一。
有的时候,我对加班又有一种奇怪的态度。
前段时间我去跟拍一个视频,彻夜未眠。凌晨三点男生们叫了参鸡汤的外卖,说你们女孩子熬夜太辛苦,好好补一补。我喝汤的时候看到了Blake发朋友圈,一问,他正在准备第二天的演讲稿,他的同事们正在搭建第二天活动的场地,平白无故地,我生出了一种天涯共此时的感觉来。
第二天凌晨我打车回家,在心里默默地想,我岂止看到了凌晨四点的北京,凌晨1点、2点、3点、4点、5点、6点的北京我都见过了。经过北京欢乐谷的时候,看到那些过山车海盗船在薄薄的一层晨雾里显出悠静的轮廓来,没有了平常的尖叫和喧闹,像一个晚上回家,踢了高跟鞋,卸了妆,洗了澡,对着镜子抹晚霜的小姑娘。
天边的颜色从淡淡的蓝一点点变成白色边缘的粉色,原来北京也有这样美丽的,有些羞涩和胆怯的朝霞。
视频团队的业务能力很强,成片效果非常好,这部有我出演的广告片已经被我厂国际团队拿去翻译小语种字幕,即将投放国际市场,虽然只是一个2s的侧脸,但我感觉在拿下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自己会先拿下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哦这周我还要跟拍一个视频。但目前看来我也不是非常烦躁,大概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这种挑战让人兴奋,我不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年轻人,我只是很少对一些事感到兴奋,感到它有让我付出全部的魅力。
有时在办公室也会加班到很晚。时钟走过七点半,办公区就没有那么叽叽喳喳了。伸一伸懒腰,外面的天色一点点暗下来,灯光颗颗点亮。那些穿着高跟鞋咚咚咚跑过去的女孩子,T恤皮鞋匆匆走过的男孩子,抱着电脑讨论工作的人群统统不见了。
每个人工位上的红气球和绿萝便显出了真身,既然已经是加班了,留下的同事们也都没那么急躁了,慢吞吞地冲一杯咖啡,问一句:“也加班啊”,于是相视一笑,反倒比平时轻松许多,同样的困境总比同样的利益更让人共情。平时并不相熟的同事也来和你开开玩笑,或者点拨一二,倒真似前后辈了。就连平时剑拔弩张的同事也收起佩剑,闲闲地说几句不相干的话出来。
有的同事终于忍不住烦恼,大声地抱怨不合理的策划难题,也有几个人一边工作,一边怀念不久前离职的同事,聊聊新入职的同事,下班时间的怀念和欢迎总显得格外真诚,大家都少了些猜疑,多了些信任和人情味儿。
离开办公区,有同事在电梯间打电话,低声安慰吵闹的小儿子,走出大厦,男女同事们聚在一起,有的喝可乐,有的抽烟,一起抱怨公司禁烟令的严苛,我经过时打招呼道别,他们笑着挥手,笑容比平时更真诚也更灿烂。
但这并不代表我对加班持温和态度。这种感觉很奇怪,有种将自己完全献祭给某件事的愉悦感,我知道这种想法很莫名其妙,但这确实是我真实的感受,我也希望老板能明白,大多数年轻人对加班的排斥很多时候不是出于对工作的厌恶,而是出于对个人时间的倾轧。
老板们总是容易觉得,你一个年轻人,离开了公司回到家就只会打游戏了,要钱没钱,要房没房,回家那么早,到底为了什么呢?
没钱没房,我们就不能回家好好感受一下生活了吗!我们就不能回家撸猫做饭养多肉吗?我知道这么讲带着一种可笑的幼稚,但我就是这么想的。
年轻人就不能有点除了工作外的兴趣爱好了吗?我下班还想看书写作,承担起复兴中国文坛的希望,还有人下班想学英语学画画,当代的上级领导大部分都低估了90后和95后的上进心和学习能力,他们带着对年轻人理所当然的不屑,觉得工作应该成为这些年轻人的全部,觉得年轻人个人价值的实现仍旧完全依赖于他们施舍的资源和平台——可是老同志们,时代变了,这不是你们那个上级决定一切的时代了。
我们在网络上调侃几句,就真以为95后下班后只会打游戏啊?
我的一些朋友至今手机里是没有任何一款手游的,甚至知乎、微博这类社交软件都没有下载,这个时代仍旧有很多年轻人过着一种极度克制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有一些改变世界的理想,还有很多兴趣爱好,需要时间去满足,他们才觉得生活是值得过下去的。
当代青年的普遍性沮丧,就是因为觉得生活实在不值得过下去了,理想实现无望,社会越来越闭塞,无趣,那些让人兴奋的,可以满足我们兴趣爱好的渠道被一个个封闭掉。
比这更无法解释的是,总有人觉得,你加班是因为你蠢笨,效率低,我不否认有这样的因素存在,但有的时候确实是因为,工作量是超负荷的。这一点我无法证明,只有经历过的人会认同。
最近的工作都很有挑战性,虽然我仍旧厌恶加班,但只要最后能圆满地取得结果,我想我会非常开心而且兴奋的,年轻人就应该努力工作不是吗?当然了同时我也不会放弃我的理想,所以我已经买了两盒晚霜,为熬夜事业保驾护航。
年轻人到底该不该加班呢?
不该,不仅年轻人不该,是所有人都不该加班,所有仍旧对工作之外的一切保持热情的人都不该加班。
在此基础上的加班,才是合情合理的加班吧。
安卓用户移步下方赞赏按钮谢谢
如果有一天找不到我了
记得来微博@林木木不是木木
文字丨林木木
图片丨林木木
林 木 木
我的朋友瞿佳成说,哪个不看往期的发了财?
►2017年终总结(上) | 何日君再来?
►2017年终总结(下) | 让我们打起精神来,为一个有希望的中国
►《Coco》很好看,所以我推荐《头脑特工队》
►23岁的初恋,不是我们以为的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