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警察快二十年了,在局里也勉强算个老油条,日常的工作除了巡逻出警,主要还是负责命案刑侦。这几年接触过的案子不少,面对凶狠残暴的激情杀人案,精心布局的谋杀案,伪装成他杀的自杀案,我都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但今天这个案子,却让我久违地后脊梁发凉,它的诡异之处,从一通报警电话开始——
“救命……我看到有人在杀人!一脸的血……还举着刀……你别过来!别过来啊!救命啊……”
“哈哈哈!我杀死你!杀死你!给我去死!哈哈哈……”只听到手机摔在地上的声音,电话里原本惊恐的声音骤然安静,最后那一声令人惊悚的笑声,似乎还飘散在凌晨的冷空气中。
“死者张兰,女性,29岁,本地人,两个小时前接到一名女子的报警电话说这里有凶杀案,赶到现场时,死者已经断气,门窗没有破坏痕迹,屋内有明显的搏斗痕迹,卫生间的搏斗最激烈,并且是死者的第一死亡现场。可……”我的徒弟小赵犹豫了一下,伸手抚了抚自己的胳膊,似乎是想把一身鸡皮疙瘩擦掉,
“可是痕检科的人说……整个房间里都没有第二个人的指纹脚印,卫生间里的血迹也都来自死者本人……”
小赵回望了一眼那个满是血迹的卫生间,突然捂着嘴冲出门一通狂吐。我有些讶异,小赵跟着我有一年多了,平日里出现场也见过不少腐尸残肢,也一直挺坚强。看到他还趴在门外吐得天昏地暗,我忍不住屏息走进了作为凶杀现场的卫生间。可一脚还没踏进去,我的鸡皮疙瘩也久违地竖了起来——卫生间四面墙全铺上了镜子,上面溅满了血迹和死者挣扎的血手印,和密密麻麻的划痕,把本不大的空间层层反射成了令人眩晕的修罗场。
“这是什么癖好……”我看着自己在镜子里的投影,从近到远,无数个自己透过血印从各个方向看过来,心里直发毛。
死者张兰就仰躺在地上,瞪着泛浑的双眼,头面部和双前臂划伤严重,看这脸上血肉模糊的伤口,凶手似乎恨透了死者。凶器是一把水果刀,就插在她的左侧太阳穴,几乎没柄而入,身上的睡衣被划坏,血迹凝固成深深浅浅的红棕色。但奇怪的是伤口全部位于死者的正面,后脑里后背却一道伤口都没有,这点很说不通,若是倒地被攻击的话,墙面上不会有那么高的血手印,可既然是站着的,又为何不会被攻击背后?
现场还有一只沾满血的手机,上面同样没有其他人的血迹和指纹,最后一通电话就是报警电话,是死者自己报的警?
我看着死者狰狞的面孔,再仔细看了看她身上的伤口分布,一种强烈的违和感突然冲上心头,待细想时,被外面的动静吸引了注意力。
痕检科依然没有找到第二个人的踪迹,但小赵在死者的卧室里发现了一本日记,我大致翻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十分诡异。
——10月3日,她的到来让我很不习惯,但我不知道该怎么让她走……
——10月18日,她越来越把自己当主人了,还擅自丢掉了客厅的花盆,好烦!
——11月12日,好可怕,她给我留言了,她叫吴倩……
——12月8日,刘涛,为什么……我以为我们会天长地久……我的幸福居然就这么被她毁了。
——12月21日,这个女人疯了,我迟早会被她害死!
最后一篇是四天前,上面只有三个鲜红的大字——救救我。
我越看越糊涂,死者家里来了个女人,并且影响到了她的生活?可人过留痕,连指纹都没有?这个刘涛该是死者的男朋友吧。
我把日记给了小赵,出了卧室站在客厅环视着。心中一遍遍理着思绪,内容怪异的报警电话,找不出任何踪迹的凶手,死者身上奇怪的伤痕,日记里的吴倩……
我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但并不能把一切都联系上,看着阳台上晾晒的衣物……我心中的违和感更强了,吴倩,这个凶杀案的凶手?她在哪?
回到局里,我调来了报警电话的录音仔细听着,电话那边传来的声音的确十分瘆人,我一遍一遍地分析这十几秒内的每一句话,终于发现了至关重要的线索。
第二天,我带着心里的猜测,提问了死者的朋友们,以及日记提到过的男友刘涛。
“张兰平日里有没有结过什么仇,或是与人起过争执?”
“没有,她很乖巧的,与人相处也很好……有谁会……”
来的女子哭了起来,似是十分伤心和不理解,我又追问了关于死者生活上的一些信息,得知张兰是个内敛随和的老好人,我又问到:“那你们认识吴倩么?”
张兰的朋友却表示并不认识,我问了她几乎所有的朋友,都表示没听张兰提起过这个人。只有最后一个朋友告诉我,有一天她远远看到张兰的男朋友和一个打扮妖艳的女人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我问的那个吴倩。
若这人的话可信,那就更加证实了张兰男友劈腿的事实,也表示吴倩确有此人。我的心里反而困惑了……但突然想到在死者家里的阳台上晾晒的衣物时,脑海里沉浮的一根线突然清晰起来,可我又那么地不相信自己的推论……这简直像一场谬论。
最后询问的是刘涛,我见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这小子有问题,他的表情告诉我——他在恐惧和心虚。
“你认识吴倩么?”
这小子显然没想到我一上来就问了这么个问题,眼神有些躲闪。
“不认识。”
“可张兰的日记里提起过她,还说你和张兰因为吴倩而有了感情危机?小子我告诉你,最好,说实话!”
我摆出了十分强硬的架势,不出意外这小子怂得很,立马招了其实吴倩就是张兰,我没有太意外,看来我的猜测是对的。
“张兰脑子有问题,一会儿正常,一会儿又抽风地说她是吴倩,还买了很多低胸超短裙什么的,买完第二天还不承认,反正就是她自己幻想出来的人。”
刘涛的口气很恶劣,脸上丝毫没有女友去世的伤感,但说到吴倩时,脸色明显好看不少。我认为他说的应该就是事实了,揉了揉脸,暂且可以下一个结论了。
张兰或许是患有一种精神疾病叫做多重型分裂人格,特点是同一个人拥有多个独立人格,互相交替成为主导人格,在外人看来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张兰是主人格,传统温柔,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都是她。吴倩是次人格,喜欢衣着暴露鲜艳的,只出现在生活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死者阳台上一边挂着普通长袖衣裤,而另一边则多是用料较少的性感衣装了。当吴倩作为主导人格时,丢掉了客厅的花盆,留言给主人格张兰,甚至勾引张兰的男友刘涛。而当张兰重新作为主导人格时,她不会记得吴倩做过的事,才会恐惧愤怒,导致和男友的感情破裂。
可又是什么导致了张兰的自杀?还是说吴倩杀了张兰?同一个人的不同人格,会互相残杀?为此我报告了局长,申请见到了精神病院的院长帮忙分析案情。另一边加强了对刘涛的审问,试图找到张兰死亡的真正原因。
我和精神院的院长回顾了案发现场的所有照片和证物,甚至包括那通报警电话。再结合法医和痕检的结论,最终还原了事发现场——
死者张兰患有多重人格,次人格叫吴倩,吴倩的性格与张兰差别极大,干扰到了主人格的生活,并且最终因某种原因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对主人格行凶,导致她本人的死亡。初步怀疑死者卫生间的镜子是故意为之,为了让次人格吴倩看到镜子投影时以为见到了主人格张兰,这样就能解释卫生间镜面上会出现大量利器划痕。吴倩发现攻击镜子并没有用,才会举刀砍向自己的身体,这样她便能从镜子中看到张兰受伤的投影了。因为是自己攻击自己,才会导致伤口只出现在死者前面部分。而这时收到刺激的张兰又衍生出了第三人格,作为旁观者的第三人格见到了吴倩举刀行凶的样子,又看到张兰作为受害者一脸血的样子,才会找到手机报警。
“陈院长,您说过多重人格是不会重叠的,那是怎么出现一边攻击自己,一边又防御搏斗呢?”我最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现场搏斗很激烈,前臂抵抗伤也很明显,说明主人格张兰出现了并且做出了抵抗,那吴倩没有消失么?
“根据电话报警的录音,很明显有三个人的语气,一个报警,一个求救,一个在行凶。但是这三个声音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不断切换。应该是死者当时受到了强烈的疼痛刺激,加上卫生间镜子的视觉效果,加重了她的病情,导致三个人格极快且频繁地切换,接近于三者重叠的效果。”
陈院长的解释让我有些恶寒,一个女人大晚上在卫生间里一边举着刀砍自己,一边抵抗求救,还一边拿着手机通话,加上令人眩晕的镜面效应,场景实在惊悚。
令人振奋的是刘涛终于松口了。我在审讯室里见到他时,双眼充血,胡子拉碴,神情有些恍惚。
“张兰卫生间的镜子是我布置的……”
“我不是想让她死的……”
“是你让吴倩杀她的。”我坐在他的面前,直勾勾地盯着他,他似乎很懊悔,扯着头发沉默不语。
“张兰一开始不正常,我就很烦她,一会儿跟以前一样,一会儿又说自己叫吴倩。而且性格也变了了很多,强硬霸道。到后来就根本没有正常的时候,要我给她买衣服,第二天又很生气地指责我。我想分手,但她一直纠缠不休,还说什么她要代替张兰,和我在一起……我就在她卫生间里铺满了镜子,让她天天在里面疯疯癫癫……”
“你对吴倩说过什么?”
刘涛愣了一下似乎没理解我的意思,又低头想了想,“那天……她又说她要代替张兰,我就随口说了句……那就弄死张兰,你们一起死啊,还真把自己当个人了……我哪知道她真跑去自杀啊,她就是个神经病!”
刘涛的情绪有些激动,脸上充满了厌恶,我背靠着座椅,一言不发地看着他。他依然喋喋不休地强调一切都是张兰的错,唾沫横飞的急切表情在我的眼里幻化成了恶魔的嘴脸。
夜晚,我完成了结案小结,心情有些复杂,不论刘涛的定罪如何,我都认为他就是杀人犯。一个男人在明知女友精神状态不佳时不予关心还故意加重她的病情,就是把她推向断头台的刽子手。
我抽了根烟,在深夜的冷空气中踏上了回家的路。不知道刘涛是不是也会有一个次人格,满怀内疚和罪恶感,在每一个深夜讨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