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那一院子的“芳华”,花语各异,明暗互现
日期:2022-04-19 03:03:29 作者:程波 来源:朝花时文 阅读:

那一院子的“芳华”,花语各异,明暗互现

  你说这个具体时空下的院子能窥见更多更大的世界,似乎确也可以。但我想说的,是它更多地透露了包括冯小刚在内的这些“影像园丁”们,自身主观上、或者受市场影响,在客观上显露出来的骑墙。当然,这样的芳华也能够作为镜子,照见更广泛的“我们”身上的明暗。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歌很好听,但是没有抽象的青春,只有具体的芳华,只有哪一个阶层的人在怎样的家庭社会群体中,在哪一种具体的时代语境下,如何绽放何种青春的芳华。

  《芳华》里有冯小刚和严歌苓那一代人经历过的普遍语境,也有对带有“自传”色彩的文工团生活的奇观化表达。

  在价值观呈现上,《芳华》有这样一种策略:不同背景的人在一个看似平等的群体里,共同经历着时代的变革。他们好像命运与共,实际上他们的轨迹和结局却又如此不同。出身低微的好人因为没有被善待而更觉“善良的可贵”,他们默默地跳着B角,善良地为群体和他人“奉献”着,也善意地期待着有朝一日能跳A角——何小萍对待跳舞如此,刘峰对待爱情也是如此。主人公们从看似平等的起点出发,其中有的人却在阶层的分化中始终或者注定占据了有利的位置,一直跳A角或惦记着跳A角。高干子弟如此,萧穗子林丁丁也努力如此。刘峰何小萍的青春芳华是一种由鲜活、有感染力生命力的“美”转化而来的“凄美”,这固然与个性和个体遭际有关,但更是来源于他们对于身份的勇敢僭越,是一种以善良为梯,对命运高墙的一次逃狱,虽然他们不是成功的“越狱者”,但落下来的身影中也充满了僭越之美。

  相比之下,萧穗子一竿人等的青春就显得有些游移,进而美得也有些脆弱。文工团解散时掏心掏肺,转眼各奔东西,几乎从不联系,则也是常态。多年之后,她们对待当时在集体缄默中被不公平处理的刘峰的态度,竟是如此骑墙,在给钱帮刘峰从联防队解围的同时,竟同时飙出“恐怕用假手也不会摸了吧”的戏谑。

  如此看来,《芳华》建构的萧穗子的叙述视角,其实是矛盾调和者的视角,带着一定的反思和同情,呈现着一代人的群像,特别是以“无责任者”的姿态呈现所谓“没有被善待者”。萧穗子说自己不是主角,但客观上,她老想跳出来成为主角。是的,有些善良的人没有被善待,但不能建构一个没有责任者的骑墙视角,然后将一个时代标签化符号化。

  青春芳华的美十分动人,冯小刚也非常用心地复现了这种美。一些段落充满了温暖和关怀,影像表达上也很流畅,尤其是色彩影调和镜头内调度很棒。可是,所有这些都需要故事承载价值的支撑,才能够被统一在一起。这一院子的青春芳华五彩斑斓,却也趋阳光雨露之利,避风雨病虫之害,相互依存相互竞争,且花语各异。你说这个具体时空下的院子能窥见更多更大的世界,似乎确也可以。但我想说的,是它更多地透露了包括冯小刚在内的这些“影像园丁”们,自身主观上、或者受市场影响,在客观上显露出来的骑墙。当然,这样的芳华也能够作为镜子,照见更广泛的“我们”身上的明暗。

  (本微信公众号与上观新闻APP朝花时文栏目专稿,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朝花时文”上月热读文章:

  

  巨鹿路,西边有个月亮 | 马尚龙

  相信 | 高明昌

  我的父亲胡问遂 | 胡炜

  有人总会让你想起 | 肖复兴

  丰子恺与复旦校歌及他的“江湾朋友圈” l 读史老张

  百草霜炒肝 | 刘诚龙

  心灯 | 宁白

  枫林谷的叶子掉在了时间里 l 伍佰下

  

  

  “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你也可回到上页,看屏幕下方的三个子目录,阅读近期力作。

  苹果用户请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向编辑打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那一院子的“芳华”,花语各异,明暗互现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