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数千天的巨作
...
远远地看过去,繁花盛开的中央,一棵遒劲的大树根部牢牢缠绕住四周的房屋,成群的鸟儿在天空中挥动着翅膀,水里的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
但是,当你走近之后,会发现一个庞大的奇观,里面夹杂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密密麻麻的房屋层层叠叠地堆在一起,可怕的生活垃圾早已堆成山,盘在树上吐着信子的巨蟒……
甚至,必须得借助放大镜才能够一窥其中深藏着的奥妙,因为参观的人就算走近些也没办法完全看清。
这是Ikeda Manabu池田学的作品《重生》,创作于日本东部大地震之后。13×10英尺的尺寸创造了他的作品之最,设计超过两年,制作耗时三年零三个月。
让人不禁好奇,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手握一支小小的的漫画钢笔,把一张3米长4米宽的空白纸涂得满满当当,最终可以占据一整面墙壁,完全就是一项看似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
池田在约4平方英尺的工作台上,每天画上10小时,一周仅休息一天。以块为单位构建图像,通常一天能够完成四英寸,相当于一个拳头那么大,日复一日以不可察觉的微弱进展创作着。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方面是,池田不知道最终的呈现出的效果会是什么样子,他只是有条不紊地逐步推进着缓慢探索着。
当巨大的灾难袭来,渺小的我们常常手足无措,但是面对生活依然不能失去希望。于是有了这幅《重生》,池田希望能够通过作品向人们传达出一种平静的力量。
一部作品创造一个世界
...
池田的作品总是融合了天马行空的自由和轻松的想象力以及极强的渲染力,创作通常需要1-3年,日复一日,制作也要同样久。
在大地震之前,他曾经创作过名为预示(Foretoken)的画作,因此被人们称为“预言家”。巨大的海啸无情席卷着陆地上的一切,火车,船只,建筑物以及人类被一一吞噬,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池田想要警告文明被过度滥用之后可能会面临自然力量的反噬,尽管只是巧合,这件作品却轰动一时,所有人都觉得这幅画有很强的预见性。
池田的作品总是能够将人引向无止境的异世界。当图画被放大,无数微小的细节,成千上万的故事都将展开。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部奇幻短篇小说,留下深沉的旋律,勾起观众无限遐思。
“兴衰史”中折射出日本多次重大历史转折事件,从浩浩荡荡出海作战的海军部队战舰,到天上飞的整齐划一的空军战机,从幕府时代保存至今完好的京都二之丸御殿,到落满樱花的日本古建筑,一部鸿篇巨著就这样被揉进了画中。
最新作品“门”,像是在广阔的海面上升起的一道奇异的门,透过这道门可以看到霓虹璀璨城市繁华的夜晚,满大街飞快高速行驶的汽车,以及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留给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这道门是堤防工事吗?灯塔照耀着垂钓者,门连接着海洋和城市,这个海洋到底从哪里来的?仿佛是另一个平行的空间。
一支0.1毫米蘸水钢笔凿刻的自然史诗
...
很难想象用一支笔尖约0.1毫米的蘸水钢笔去画一整面墙那么大的巨作,因为钢笔一旦画上去就无法更改,这就非常考验下笔时的准确性。
池田每天都在素描本上勾勒出他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图像,记录的多了他也开始积累经验,试着从一开始就对一个完整的图像做到心中有数。
因为足够细腻,一道道钢笔线条产生惊人的三维立体效果极具冲击力,像用凿子雕刻出来的一样。
钢笔的硬笔触可能过于凌厉,为了使画面底色更为柔和,池田会在空白的位置先用水彩铺一层。
他的工作台上没有调色板和很多的颜料,各种不同型号的蘸水钢笔和各色的墨汁是主角。
许多作品乍一看是普通的山水画,里面其实包罗万象,巨大的建筑中隐藏着人,动物,昆虫和各种稀奇古怪的生物。
池田从小就喜欢钓鱼和捕捉昆虫,因此画的也都是自然题材。他说:“它们强烈的吸引着我,我们虽然从先进技术中获益良多,但同时,我们不断在违反自然规律,让我有一种濒临灭绝的危机感”。
除了本身的兴趣爱好,他的许多灵感也受到了动画大师宫崎骏启发,连钢笔都是同款。生于1973年的池田,2000年取得东京艺术大学硕士学位。
之后一直致力于用纸笔将文明和自然元素编织成梦幻般的史诗,一画就是20年。2011年大地震之后,池田时常感到忧虑,为那些遭受地震灾害的人也为世界上各个角落正在和自然斗争的人们担忧,他意识到必须用手中的武器唤醒人们对于自然和工业的高度重视。
显然,他成功了。在艺术力量的冲击之下,我们的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前一秒还沉浸在他创造的鲜活生动美丽无比的自然景象中,紧接着可能就要被巨大的灾难毁灭掉。
池田的作品总是带着撼人心魄的力量,让人忘记时间,一看就是一天。这看不仅仅是打量,更多的是带着一系列的思考和深深的反省。
谈到受日本东北大地震影响创作的“核反应”,他这样说:“我对自己的无助感到苦恼,但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够让那些遭受地震灾害的人以及日本人民获得声援。
然而,另一方面,我对核事故感到无言以对,焦虑和危险,这是一场人类灾难。我想要引出这个辐射污染问题。它不仅可能发生在日本,也可能发生在世界任何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