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这里 等风也等你
点上方蓝字关注
好怕失联,设星标再看呗
1. 我没收到礼物。2. 收没收礼物影响不了我过日子的心情。对的,我说的是过日子,而不是过节。
在这个特别重视仪式感的年代,我其实是一个不太注重仪式感的人,虽然我血液里浪漫的因子澎湃如大江大海。
小时候我的每一个生日并没什么特别之处。因为我的生日在正月里,年刚过,年前储备的年货还没吃完,挂在廊檐下细竹竿上的腊鱼、风干肉还在料峭的春风里冻着,因而每年生日吃的都是过年剩下的。
我生日那天,我妈照例煮一碗红烧风干肉,有时用梅干菜烧,有时佐以干豇豆,梅干菜干豇豆在肉油里熬过,浓香爽口,风干肉浸润了日光空气,有特别的干香,很好吃。
可我偏不喜欢。我想不通的是,为何我生日那天我妈不能从肉铺买一斤新鲜猪肉,而要吃剩下的风干肉?不是风干肉不好吃,而是这种混同于往常的感觉,太没仪式感了。
结婚头一年,我在婆家过生日。彼时殷先生在外地工作,我那么含蓄,断然不肯主动告知过几天我就生日了,但心里是有隐隐期待的。
偏我婆婆记性特别好,生日那天大张旗鼓为我准备了一桌生日宴,那天徐州的三爷爷也在家里,照理我应该很开心。
吃饭中间,殷先生打电话回来,我去接,接电话时很雀跃,这个电话不偏不倚吃饭当口打来,一定是他知道我生日,祝我生日快乐的。
然而并没有。直男癌的殷先生不出意外地将我嫁到他家后的第一个生日忘掉了。
以后过生日再没期待了,毕竟我们的日子都是在阳历中滚过的,阴历生日真的很难记。况且人一旦没了期待,就不会有失望和不甘,剩下的反而是惊喜。
这几年物质丰饶了,节日层出不穷。各大小公号熬着毒鸡汤,说什么“男人给你发红包不代表爱你,但不发红包一定代表不爱你”,搞得一到圣诞节啊,情人节啊(一年居然有两个情人节,简直无良),生日啊,男人女人全都精神高度紧张。
男人怕没表示女人会各种矫情,自己没日子过;女人怕男人木不楞登不解风情,自己在小姐妹面前没面子。于是各种明示暗示,朋友圈秀一秀红包、烛光餐、鲜花首饰,仿佛节日才够圆满。
朋友圈不晒一下礼物,好像自己都没人爱似的。
早几年我们也玩这种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游戏,不就发个红包吗?“520”“1314”谁还不会呢?戏要做足演真,谁也不缺爱人不是?就算没爱人,网络图片丰盛,P一张也不费事。
现在却腻烦这样的仪式感。
日子是用来过的,不是用来演的,大家都谨记翟天临的教训,表演过度容易翻车。
所以我的日常是这样的,他说要不要买束花送给你,我说,我在群里刚团了两扎,才五十块。过节哪家花店的花不翻倍?费那钱干哈?
他说我都不记得你的生日了,我说,哈哈好巧,我也不记得你的了。
姐早就过了要别人取悦的年纪了,自己买花戴,逍遥又自在。新时代秀恩爱是我不要男人给我发红包,不要他给我买礼物,而是我要给他发红包买礼物,因为他的全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也因为要谢谢他对我的爱。
是的,比起你送的礼物,我更要你笃定不疑的爱。
我要你长长久久的注视,要聊不完的废话,有时相顾无言却彼此心意相通,我们既有乍见之欢,更有久处不厌,你的爱让我踏实安定,让我笑看繁华不疑有他。
我要那种处处为你着想,时时有话跟你讲的贴心贴肺的爱。发个节日红包,躺在床上背靠背摸手机的爱我不稀罕。
你也送我礼物,但不一定非在过节这一天。
礼物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心意,但我要的爱不能完全由礼物来界定,它是一种温柔的妙不可言的感觉,像春日的花,夏天的冰淇淋,有五彩的颜色甜蜜的味道,看到尝到的欢喜,不说出来就很美妙。
它还是发自内心的笃定不疑。不需要时时求证,不需要天天折腾,带来的全是安全踏实自由快乐的感受,并且我坚信它一直就在那里。
时光飞逝,而你的爱不变。这才是我想要的。
那么情人节这天,我到底有没收到礼物呢?
我这么好看,你说吧。
END/
情人节,看个甜甜的故事
故事 | 原来你也在这里
终于等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