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陈道明:人到中年,多做点“无用”的事
日期:2019-02-12 12:45:18 作者:扁舟 来源:人生必读好书指南 阅读:

陈道明:人到中年,多做点“无用”的事

  读一流书,做一流人!

  快来点击查看:必读好书目录

  人到中年的你,是否也过得忙忙碌碌,可静下心,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些什么;

  人到中年的你,是否也每天三点一线,闲下来的时候总觉得生活没意思,只剩下了柴米油盐

  人到中年的你,是否也活得焦虑担心自己的努力没有回报,担心自己的成功,赶不上父母老去速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功利,变得忙碌,变得孤独。读书的时候,会考虑这本书对职称考试有没有帮助工作的时候,会考虑这项工作做了对晋升提工资有没有用;给孩子兴趣班的时候,会考虑孩子学了之后对升学有没有作用……

  我们算计着,盘算着,为做“有用”之事殚精竭虑,自以为精明,却不知道,参得透有用之用的人不算聪明,参得透无用之用的人,才能得到精神自由,才是真正懂得了人生智慧

   01 

  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更高级

  人如果做每件事之前,都先要揣度这事情究竟有没有用,难免会沾染市井气,变得世俗,变得功利。而如若能让心澄净下来,多做“无用”之事,才能活得更高级。

  有意思的是,人生有的时候,能助力你成功的,不是那些你以为“有用”的事,反而是那些无用之事。

  林语堂就曾在《京华烟云》中写道:“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无用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重要性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因果关系,却发现影响之大,殊可惊人。”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个少女武亦姝脱颖而出,在场上与百人团同答题环节,9道题全部答对,成为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以来,在这个环节的最高获得者。据估计,她的诗词量可能超过两千首。

  如今,武亦姝作为一名高一学生,已经破格被北大录取

  消息一出,就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热议。很多人表示,武亦姝满足了所有妈妈们的幻想

  可问及武亦姝成功的奥秘,她只是淡淡地说:“不过是从小喜欢背诗罢了。”背2000多首诗要花多少时间精力,如若从《有用论》的角度思考实在得不偿失

  当很多家长考生都在想:“高考语文一共才六分默写,背书的时间若是多做几道数学题,分数早回来了。”武亦姝却在诗歌世界里自由徜徉,她不把背诗当成任务,当成负担,而是当成兴趣,而恰恰是这些被认为是“无用”的事,让她得到了保送北大的通行证

  人到中年总要明白,成功并没有捷径,既然如此,就不必急着追求所谓有用的东西,不必算计着时间投入产出的比例,不必为了分数剥夺孩子的兴趣。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要知道,有时无用之用,反而成为大用。

   02 

  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更通透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过参禅有三个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人生不也同样如此吗?

  孩提的时候,我们对世界一无所知,懵懵懂懂,分不清所做的事情哪些有用,哪些无用,只按自己的兴趣和意志行事。到后来,我们有了生活的压力,便会计较投入和产出的性价比,开始做有用的事,开始希冀自己成为有用的人。

  但很多人的人生境界就到这里,没有再往前一步,于是能活得充实,但却不能活得通透;能活得有价值,但难免觉得焦虑。

  白岩松曾说,现代社会人们,都患上了一种“有用病”。这位43岁的电视主持人曾经卸掉三挡节目的制片人职务,回避各种社会邀约,堵住自己的“升迁之路”。别人难以理解他的行为,他却有着自己的人生见解,他说“夜深人静的时候,人还是会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够安心。”

  是啊,人生已经过半,如若还不能读懂“无用”的价值,便会深陷精神压力之中。一个人若是总把时间去换利益,不愿意停下脚步静下心,就永远脱离不了世俗和焦虑。

  人生已经过半,我们只有从社会角色中退出来,认真思考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才能整理好自己的思绪,撇下不必要负累,从而轻装上阵,重新出发。

  人生已经过半,我们只有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更加通透,在忙碌的生活中,获得一份灵魂满足的安宁

   03 

  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更快乐

  很多人说,陈道明娱乐圈里的一股清流。娱乐圈是个大染缸,可陈道明出道多年,却能坚守本色,很少参加圈内人的各种聚会。不执著于片酬,也不急拓宽人脉

  陈道明在不拍戏的时候,每日读书写字,弹琴下棋,有时候还会给妻子女儿做点针线活儿冯小刚取笑他:“奇淫巧技以悦妇孺”,用你写字弹琴的时间组织几场饭局,多开几家公司多好,奇淫巧技又不能赚钱

  可陈道明却说:“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仅仅一句话,是显露出陈道明的境界。陈道明之所以能人花甲还丝毫没有中年男人油腻,这些“无用”之事起了大作用。

  我们常常感觉生活没有意思,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懂“无用之处”的乐趣

  还记得金圣叹在《不亦快哉三十三则》里写过:

  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不亦快哉!

  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

  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

  你看,人生的快乐,无非就藏在我们常常忽视小事里。很多时候你即使注意到了这些“小确幸”,你也会因为它“无用”而觉得浪费时间。可当你能用欣赏眼光看待之,便能感知生命的美意。

  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人到中年总要明白,多做些无用的事,才能成为有趣的人,人生中的许多事情,只要你不去考虑它有没有用,就能从中获得无尽的乐趣。

  半生已过,人生不易

  愿你此后余生

  能为春日的繁花惊艳

  为夏日的绿荫感激

  为秋日的余晖驻足,

  为冬日飞雪怡情。

  世间的美都是无用的,

  但恰是这“无用”,

  才最震撼人心

  本文为“人生必读好书指南原创,读一流书,做一流人!我们旨在提供高品质好书资讯,帮助每个人读到好书,欢迎关注

  -除了好书,我们还有好课-

  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己?在等车时听听《40部经典名著》、在上班路上听听《从零开始学英语》、《职场36计》、在洗漱看看《15堂瘦身课》、《18节课学会情绪管理》......不知不觉间,你会发现自己修养能力等各方面都在进步,人生也会随之改变

  如果你也想这样,必读君推荐你关注:

  “碧读人生课堂服务

  (“碧读”是我们的新品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人生课堂”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陈道明:人到中年,多做点“无用”的事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