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你懂事的样子,真的很让人心疼啊
日期:2019-01-06 20:31:04 作者:无衣 来源:清醒日记 阅读:

你懂事的样子,真的很让人心疼啊

  1

  时间越来越经不起消耗,我们哭着笑着,睡着醒着,一如往常般庸庸碌碌,却在不经意发现童年记忆已渐渐模糊

  最近上映一部电影,《狗十三》似乎在竭力诠释真实成长历程原来每一场成长都是一场凶杀案,这便是我们的生存法则

  曾以为成长会是一场充满阳光旅程,但是等到真正开始长大的时候,才发现一路荆棘丛生,用遍体鳞伤换来大人模样

  《狗十三》被禁五年,它的太多场景过于真实,每一声呼喊都充满无奈。在李玩的成长经历里,我们不难窥见自己影子

  李玩的童年是残缺的,父母离异,父亲又重新组建家庭,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她内心孤单无人能懂。

  大人总是一边强迫孩子不喜欢的事,一边给孩子寻找新的代替物作为安慰

  李玩父亲也不例外,为了表达当初强迫李玩选择英语小组歉意,他送了爱因斯坦——一只狗给她。

  爱因斯坦也给了她缺席已久的温暖和陪伴,她也渐渐习惯了和爱因斯坦互相依靠日子

  然而有一天爱因斯坦被爷爷弄丢,李玩的成长也从这一天正式启幕。她声嘶力竭的呼喊着爱因斯坦的名字,因为找不到它而郁郁寡欢,深夜买醉。

  比起去寻找爱因斯坦,家人选择最简单方式,找一条狗冒充,全家人一起演戏,编造谎言

  李玩的执着在大人看来是任性胡闹,父亲终于用毒打给李玩上了最难忘的一课。他教育李玩要懂事体谅大人,逼着她认错,并不再找狗。

  明明是大人弄丢狗,却偏偏成了她的错,明明是大人的无情却怪她不懂事。

  大人们总是善于用“你应该懂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总用“我爱你”把压迫粉饰的冠冕堂皇

  她也曾努力挣扎过,只是走到现在,才终于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大人掌控之中,所有反抗,呐喊与彷徨都显得卑微无济于事

  在这一刻,她终于看清大人的世界总充满虚伪和谎言。

  为了适应他们,她也开始带上假面,承认那就是爱因斯坦,甚至面无血色的吃起狗肉,直至爱因斯坦出现,她也没能喊出它的名字。

  李玩的成长,不过是因为走投无路而被逼成长。因为懂事,她藏起了童真,把初心梦想丢在一旁。

  导演曹保平接受采访时说:

  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长大,一切就好像自然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很残酷,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

   

  确实我们常和岁月挥手作别,却鲜有人会想一路走来,看过哪些风景,又经历了哪些破败不堪,我们只是忙着长大,却忽视了成长的代价

  2

  小时候,我们摔倒了会哭,生病了会喊疼,受委屈会大声说出来,可现在呢?

  我们整天嘻嘻哈哈,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更不想让家人担心时刻提醒自己是个成年人,要努力活成社会需要样子

  朋友圈里的我们展示的是全是积极一面,吃好吃餐厅,看好看的电影,国外网红景点的打卡……

  活的一个比一个积极向上坚强乐观,一直在进步,这是我们愿意留给别人的印象

  而那些孤独焦虑,不被理解状态,我们更愿意深藏在心,或者把它吐露在微博上,向陌生人倾诉

  学会不动声色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轻易崩溃,不胡闹任性,独立懂事成了一个“合格成年人”最起码的标准

  可是谁又不是一边感谢独立,一边渴望被爱啊。一直做别人的依靠,又何尝不想找个肩膀靠靠呢?

  韩剧《请回答1988》里的德善,作为家里的老二,就没有资格享受和姐姐弟一样疼爱

  爸爸天下班回家都会弟弟美味冰激凌,德善每年生日只能和姐姐一起过。吃炸鸡的时候,鸡腿总是给姐姐和弟弟,连家中失火,都被父母遗忘

  老二的角色通常是悲哀的,她们从小就会察言观色,小心翼翼的分析着大人的情绪。

  总是照着大人的“懂事去做”,即使自己很想任性,但是还是默默告诉自己,我不可以这么做。

  《请回答1988》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成熟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视线罢了,懂事的孩子也只是个孩子。

   

  3

  成熟懂事应该是在特定年龄里才该拥有东西,而我们却在被迫与无奈中提前学会了。

  大人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为你好,你应该学会懂事”,它常常成为绑架孩子的枷锁

  渐渐地,我们都被驯化,总是按照大人的指令做事,懂事也成为一种习惯。就像动物园里的狮子,学会讨好别人,因为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得到奖赏,不会受到打骂。

  少年成名的作家方舟,看似拥有一个羡煞旁人的人生,是父母口中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到大,接受了无数赞美

  她从不会与别人发生冲突,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会吐露自己的不满愤怒

  不管对方是错是对,她都会恭恭敬敬的迎合别人。每一次心中的“我想”,都被“我不可以”阻止。

  她用尽力气照顾人情绪,心中总有一点不舒服,像是细腻毛发瘙痒,总有哪里感觉不对,却又总是说不出来。

  时间久了,就习惯了,习惯不表达,习惯不舒服

  她以为这样就是人际交往常态,长大后才知道有“讨好型人格”这个名词

  长久的讨好只会让自己显得越来越卑微,讨好型的人善于照顾别人的感受害怕给别人造成麻烦,总是在迎合别人的期待,他们的世界观畸形的,扭曲的。

  《被嫌弃松子一生》里松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渴望关注和被爱,从小就学会去讨好别人,为了让父亲高兴,自己扮着滑稽鬼脸,这一个动作持续了她的一生。

  她以为把别人逗乐,就是一件十分满足事情。然而长时间的讨好,让她越来越失去自己

  在别人眼里她就像一个跳梁小丑,只会被别人嘲笑嫌弃,没有人会真正在意她的感受,她用滑稽演绎自己悲哀的一生。

  “懂事”从来不是一个贬义词,但一定是个悲哀的词。懂事的孩子一切都好,不哭不闹,乖巧礼貌

  现实里每退一步,别人就进一步,他人习惯了你的懦弱卑微,享受着你的好,却在心里无形地鄙视着你。

  终于有一天,你不再讨好,他们怒目相对“我以前怎么不知道你是这样的人啊!”

  4

  “我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而今我再听到这句话时,真的会发自内心感到悲哀和难过

  只有懂事才会得到别人的夸赞和喜爱,然而哪怕只有一次不懂事,就会受到责备

  懂事从来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你也可以不懂事,但你依旧可以做好孩子。如果有选择的权利,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李玩,更不是松子。

  《无声告白》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蒋方舟后来选择一个人去东京待了一年,那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十分陌生,没有朋友,她开始要经营一段新的旅程。

  她不再刻意迎合别人,而把重心都放在自己身上。

  在东京的这一年时间里,她终于治好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回国后也不再压抑自己,终于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而委屈自己。

  蒋方舟在骂:“李诞那个混蛋时”,突破心中的枷锁与束缚,笑得特别美。

  人有两个我,一个是本我,一个是假我,二者缺一不可

  假我为了获取良好外界资源,拼尽力气对别人好,照顾别人的情绪,昭告世界我很好,和我玩耍。

  本我是脱离了外界评价的我,无论高矮胖瘦,能力强弱,都会有人爱我们。小时候这个人是父母,长大了是我们自己。

  爱自己尊重自己需求与想法,允许自己想法与行为小小的任性。

  别人很重要,然而别人再重要也不过是我们获取外界资源的对象

  做一个会伪装懂事的孩子,长大的我们要去征服和改变世界。

  做一个诚实任性的孩子,除了世界,我们还要给自己内心一片爱的暖洋。

  爱自己,你自己也很重要。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你懂事的样子,真的很让人心疼啊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