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少女莫妮卡》是一部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哈里特·安德森 / 拉斯·埃克伯格 / 达格玛·艾伯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良少女莫妮卡》观后感(一):评论Sommaren med Monika
刚看了金婚再看这个,我第一反应是瑞典电影版的金婚呀~不过仔细想来,大概因为年轻的缘故,莫妮卡的冲动,天真,自私混合成一种独特的魅力,比起蒋雯丽演的怨妇,级别又高了那么一点点。
《不良少女莫妮卡》观后感(二):两个不该在一起的人
闪婚的悲剧,因为激情和冲动他们在一起,但两个人根本不合适,从起码对生活的态度就是大相径庭,莫妮卡其实也没错,只是她活着的方式不能被日常生活接受,她不属于婚姻。男主人公是真可怜,稀里糊涂的把自己一生的幸福给葬送了。。。片子末尾有两个主人公面部特写,眼神和面部表情说明了一切,意味深长。
《不良少女莫妮卡》观后感(三):伯格曼总是喜欢拍人脸
《莫妮卡》是导演的试笔,试镜。野外那段很不错,风景,角度,云头,水晕……为《野草莓》做准备吧。
《伤逝》?《我的野蛮女友》?很调皮的样子,逃跑的样子很野蛮。
没有经济基础,爱情是不久的。
伯格曼总是喜欢拍人脸,常常转入特写。
《不良少女莫妮卡》观后感(四):你我都有Monica
別認為愛情能拯救痛苦,永遠永遠別這麼覺得。你以為在世外桃源的島嶼嘲笑庸俗的人在工作,但人類沒糧食就是野獸。這麼單純 青春 活力的monica,好像一個原始的人類慾望肉體,你忍不住指責她,鄙視她,但又恨不起來,因為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她。你看完渾身不舒服,因為好想丟掉她。
伯格瑪的鏡頭,就算是黑白又如何,一樣精準而美麗,動人心魄。
这部电影很朴实无华,叙述了一个欧洲典型或者非典型的爱情故事。
黑白的视角,没有多余的情节,每个细节都表明了故事的走向,虽然我很不以为然的希望那些细节导向是我错误的判断。
不过最终还是那样的结果。
整个故事深切的体会出一种令人黯然神伤的忧愁。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逝去的爱情在你光洁的额头上刻下一条条深浅不一的烙印。
无论结果怎么样 爱情都将带我起航 。
《不良少女莫妮卡》观后感(六):不良少女莫妮卡
实在搞不懂不良少女的人设。这是我很少遇见的完全无法产生共鸣的电影主角。蓬头垢面的堕落不好看,真正的宿命悲剧里要有高贵的血液在里面。(莫妮卡的游戏青春,男人喜欢,也无法承担。后话:一个女人被生活磨砺出哈利的性格,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悲哀)。 英格玛伯格曼的镜头自带滤镜,完美的斯德哥尔摩外景取摄,或静美或颓唐的人物面部特写,断片素材间极灵气的转换(莫妮卡裸身在海里沐浴,扬起水花,镜头快速切换成浪涛拍击在礁岩上,广角—特写),大师在黄金时代的创作,敬仰。
《不良少女莫妮卡》观后感(七):记
第二次看吧,觉得是挺普通的片。
可能我完全不懂电影。
20160614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不良少女莫妮卡》观后感(八):伯格曼镜头中的你我
2018北影节第一场
小西天 伯格曼 不良少女莫妮卡
。
第一次看伯格曼的电影,太喜欢了。
你觉得他描写的就是最真实的,赤裸裸的生活,电影里的男女主角,可能就是你我。
。
最初的美好,浪漫,幻想,到后来慢慢地,不可避免地,被现实撕成碎片。
但是,最后的最后,你经历了一切,可在那么一瞬间,你还是会想起最开始那让你着迷,让你感动,让你深醉的,曾经的美丽时刻。
《不良少女莫妮卡》观后感(九):莫妮卡 真心 “不良少女”
最不能忍受的是 自己亲手女儿 不照顾 也就罢了,还偷情,把野男人带回家里鬼混,
真心 一肚子 火大,
其实这些都是别人的事,我犯不着,徒悲伤。
有木有????啊 ? 有木有???啊啊 啊!
对这样的莫妮卡,该何去何从啊??????
各位 “哈尼” 先生!
《不良少女莫妮卡》观后感(十):两情相悦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纯粹直白坦然的爱情了,现在的青春爱情片中太多的纠结计较,太多的迟疑胆怯,而青葱时代独有的率真热烈却仿佛消失得无影无踪。莫妮卡与小男友在海边的度过的夏天不正代表着爱情最美好绚烂的时刻吗,一起憧憬着未来,一起缠绵悱恻,一起共同面对来自外界的敌意,对生活所有的幻想与期待都放心地交付对方,尽管未来是荆棘密布的重重困境,在交与的那一刻,体会到的也是毫不设防的接纳。很喜欢莫妮卡,尽管在世人看来她很有些粗鲁、花心和不负责任,但作为一个人,她是如此的生动鲜活,放任着自己恣意与不羁,毫不顾忌他人的评价。非常棒的画面,黑白色调的镜头下涌动着灵动流畅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