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时代》是一部由杨德昌执导,陈湘琪 / 王柏森 / 邓安宁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立时代》影评(一):活出獨立
別太在意別人的話,別太在意別人眼中的那個自己...
為自己而活,盡興而活...
其實尋尋覓覓糾結各種完全沒必要,會在你身邊的人就會一直在,要離去的就放手
加油
从一个平常的场景开始然后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与人的困惑,再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这样用超简洁的电影语言真实地描述华人生存状态了。
如果能从电影中去了解一个完整的华语世界,虽千万人,唯杨德昌一人而已。
在这缺失思考的时代,也许我们应该一遍又一遍的看杨的电影.
《独立时代》影评(三):真相
“感情是一种廉价的借口,装的比真的还像。”人情世故,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杨德昌真的很了解都市的台湾人性,他用非常繁杂的生活细节,甚至是话痨,去解释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虚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概在中国,装也是一种艺术。生活中这么多的真假难分,才有会这么多的误会、猜测和谎言。
《独立时代》影评(四):好吧,我承认那时的我们
爱上一个人,究竟要用多少时间,看完这部电影,投射在自己的身上,就是那句话,我们不要想那么远好不好,正是因为这无所事事的生活,我们才会有在一起的可能。
《独立时代》影评(五):有什么比死更让人感到快乐
这是个被儒家文化所感染的社会,我们渐渐的都以“忠孝礼义”的标准去处事,或者这非你的本意,你也会装得去做,这样的身心相异让我们迷茫。迷茫慢慢演变成孤独,孤独加快我们失去了自己。有什么比死更让人感到快乐,杨德昌找到了(探寻真理),而太多的人还如迷途的羔羊。
片中最后各个角色都所觉悟,可能导演还是给与观众希望,经历会使我们成长。
《独立时代》影评(六):看完一遍
我是昨天才把这片看完的。开始觉得剧中人讲话真是乱哲学的,大道理説起来一套套,后来看出感觉了,杨导取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也许在面对生人的时候,我们不会开诚布公地花大量的时间向对方灌输道理,説自己的为人原则、处事之道。
这样坦白的时候,总是发生在自己最最亲密、信任的人之间。可是,为何坦白会那样伤人?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独立时代》影评(七):身不由己
“感情是一种廉价的借口,装的比真的还像。”人情世故,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杨德昌真的很了解都市的台湾人性,他用非常繁杂的生活细节,甚至是话痨,去解释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虚伪。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概在中国,装也是一种艺术。生活中这么多的真假难分,才有会这么多的误会、猜测和谎言。
《独立时代》影评(八):身不由己
“感情是一种廉价的借口,装的比真的还像。”人情世故,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杨德昌真的很了解都市的台湾人性,他用非常繁杂的生活细节,甚至是话痨,去解释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虚伪。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概在中国,装也是一种艺术。生活中这么多的真假难分,才有会这么多的误会、猜测和谎言。
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活下去对他来说是最坏的结果。因为在他写出一本一本“正常人”根本不会看更不会买的书的过程中他会一遍一遍陷入思想的漩涡也就是“儒者的困惑”中无法自拔,换句话说他已经彻底成了别人眼中的“神经病”。正如出租车司机所说“活的好好的,想这么多干什么,神经病!”,他与这个世界已经彻底发生了断裂,他彻底认识了这个世界可世界却不认识他了。
《独立时代》影评(十):孤独中的每一个人
深邃而永久的孤独,贯穿在杨德昌的每一部电影中。我总在想,人生下来就注定有逃不开血缘关系,注定是社会中的群居动物,为何又偏偏孤独呢?感同身受是最屁的一个词,每个人遇到的人不同,心态不同,经过的历史不同,又怎么会有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