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与军舰》是一部由今村昌平执导,长门裕之 / 吉村实子 / 三岛雅夫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猪与军舰》影评(一):猪
买猪让我想起了侯孝贤的一部电影里面也有黑帮和猪的关系。电影里面kinta在故乡先是皮条客然后就是底层黑帮小弟适中眷恋着自己的出生地,不愿意离开这里,尽管女朋友春子多次央求。像猪一样,kinta像猪一样,美据下的日本人像猪一样,最后他胁迫所有人放开了猪,像是释放自己。金太死了,春子再也不要等,她独自踏上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路。
《猪与军舰》影评(二):电影纪录《猪与军舰》
今村昌平导演《猪与军舰》,那是3年前我拿到手的套碟,猪与军舰和被偷盗的情欲,粉红色的封面,黑白的影像海报。这部电影是他的早年的创作,1951的被偷盗的情欲接着两年后就是这部猪与军舰。二战后的日本出现一系列的现实主义,先锋主义新浪潮的电影。大岛渚,小津安二郎,黑泽明这些都是大家应该很熟知的。今村昌平在二战后以他特有的表达呈现了他关注的小市民边缘的人,妓女,黑市。在现实主义的构架中创作了独特的“审视丑”的电影风格,并不同于小津安二郎传统道德的美的一面,他是反其道而行之,与黑泽明小津的故事也不用多讲什么。这部电影的电影语言慢慢渗入到之后一系列的电影中。跟拍,特写的叙事掌控节奏,迷人的跟拍。在二战后的日本他看到了人性本存在的生存的本能,在边缘黑市小人物中不断的周转和挖掘人性中道德的对否的绝对的意义中。猪吃了人的尸体,人吃了猪。人们所批判阐述的恶怎能不体现真善美,其实那些美都体现了,在焦躁困顿的人群中每个人有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些方式可能并没有经过大脑的审视,其实是自然而然为了生存而存在的基本的本能。欣太的女友被美军轮奸,在这个摇镜头的处理上表达了一种愤怒也带着一丝的正泰若然和审视这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一个故事可能给不同人的出表达,通过镜头和语言可能呈现的完全不同,有的搞成娱乐,有的搞成A片,有的去寻求一丝的寄托,有的去挖掘美好深思的地方,有的针一样深插残酷的现状,这些都属于常态。今天下了一阵的暴雨,很大,雷声持续,虽然半小时就结束了,但是我也不得不关上了窗户,为什么?因为我坐在窗口,在这个房间内,我并不能只考虑我是否被淋湿,还有考虑屋内会不会被打湿。一个残酷深思的电影,却是一面粉红色的封面。不是很有趣吗,在可能性中,是否能达到意向?让我们来看看平哥的一句话“谁能让三船敏郎这么烂的演员演起帮派分子时,竟然如此真实?那副嘴脸,简直跟我厮混的那些黑道分子一模一样。黑泽明一定是最伟大的导演,才能将他调教得这么杰出”。我想说的是,可能这句话就会遭受各种的评击,但是有趣的是,你却不能说他在胡扯。到此为止,洗内裤去了。
《猪与军舰》影评(三):谁是猪
《猪与军舰》全片具有很强的象征性,讽刺性。其中一处是小男孩在朗读着书本“日本与世界”。即使画面切到被绑在车上的三只猪后,声音依然是小男孩讲述着日本能够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
提到“日本与世界”,整部影片都在比喻着日本与世界的关系。很明显,猪,讽刺着战后衰败的日本;军舰,指代此时驻扎在日本美军。影片中多次出现猪,在养殖场的猪,被绑着运送的猪,烹饪后的烤猪,以及正片尾声高潮部分充斥在街道的猪。而军舰这一意向,只有在最后的107分,春子拒绝带有人口贩卖意味的婚姻后,独自走在海边的桥上,春子擦掉口红,决绝地走过后,镜头定格在美军军舰上。似乎与全片第一个镜头,迎风飘扬的美国国旗相互呼应。
具体来讲,什么样的日本人是影片中的“猪”。猪吃人,人吃猪,在这种状况下,最后就是人吃人的世界。像猪一样的日本人,是互相之间拼得你死我活,对外国人却畏首畏尾。像猪一样的日本人,是在狭小空间里用肉体换取苟且的生存。猪,被绑在车上,卖出去。女孩,被当成货物,嫁给美国人。就像日本和日本人,被绑在一个个的驻军基地,供美国人压榨,玩弄。
影片开头,导演用一镜到底告诉观众当时日本社会现状。美军大兵在灯红酒绿的日本街道闲逛,招牌全都是英文。吃喝玩乐。烂醉如泥,街道上日本的男男女女都招徕讨好着美国人前来消费。
在社会背景,有三种类型的人。似乎也是影片给日本社会的三种选项。
对于嫁给美国人这件事,妈妈和姐姐认为是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是崇拜着美国的日本人。他们代表着那些甘心在美国统治下生活的人。这群人毫不反抗,甚至乐在其中。他们,无疑是“猪”。
春子却不这样认为。春子一直都有着走出去的想法。从刚开始提议和金太一起去城市,到被美军强暴,虽然也曾一度妥协,但最后即使金太死了,没了“依靠”,她独自也选择出走。去开辟新的生活。不去过依附美国人的生活。春子身上从开始就很少有“猪”的影子。
更多人可能像金太一样。金太代表着保守的日本人。虽然金太也想过更好的生活努力饲养猪,但为了更好物质的生活加入黑社会,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相互争夺猪。当春子提出要一起去城市的时候,金太不愿离开家乡。他自己也没说出什么不得了的理由,但就是拒绝离开故土开始全新的生活。说他们胆小,但他们又敢在讨债时毫无畏惧;说他们勇敢,却又不肯改变。全片的高潮无疑是金太”解放“了所有的猪,猪横奔,充斥着街道。金太在解放猪的时候,似乎也完成了自我的反抗与解放。虽然这种反抗以金太的死画上句点。但在反抗时金太也完成了他个人从”猪“到”人“的转变。
主角金太一直穿着横须贺夹克。近年刺绣横须贺夹克以实用简洁和个性流行各国。但这种衣服本身是由美军的飞行员夹克改制而成。金太穿的夹克上,正面是符号化的富士山,背面用英文写有japan和虎。这是当时文化生活的缩影。大背景是美军统治的基础和美国文化的崇拜,但仍有日本特色的意向符号和日本化的改变。穿着这件夹克的金太经历了招揽美军生意,当黑社会贩卖猪(压榨本国人),试图反抗和改变的经历。
如果说,小津的电影里没有一个绝对坏的人,那么今村的电影里没有一个完全好的人。每个人都有软弱和妥协的一面,都曾不坚定,都有那么一瞬选择了妥协。这些角色身上的市井和乡土,更让电影贴近生活。
豆瓣的影片简介太没有头脑,断断续续地陈述了几个事实片段把这部片子讲得跟个无厘头的闹剧,或是很干瘪的黑帮打斗追杀剧,总之就是被描绘得很没有深度。实际上却是部既反映当时社会现状,又紧随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的优秀电影。整部片子对美国占领时期日本的定位和日本人的对自己身份的认知提出了深刻质疑,其中主角Kinta就是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时期处于社会底层的一个代表人物,即使他可以仗着黑帮的名义去明抢平民百姓,在整个yakuza(日本黑帮)群体中kinta仍是处于最底层的地位,他被要求去给老大背黑锅,被指派去丢弃尸体,被殴打,直到最后被欺骗和利用,他一直处于被剥削的位置。而黑帮老大又因为当时日本经济被美国剥削才做起养猪的买卖,日本的女人崇拜美国人的金钱和力量,整个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相互剥削的关系。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女主角晴子。在被kinta误会和唾弃,被美国士兵凌辱,被整个家庭批评之后,居然还能有勇气当着众人的面逃离去追逐心爱的人和自由的未来。相比较kinta,她更理智,知道依靠剥削这个社会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只有脱离这个相互剥削的食物链,投入到固定的工作中去才能挣脱其中的束缚。晴子这个角色,从一开始楚楚动人依偎在kinta身边,到千方百计和家里抗衡并说服kinta要一起去舅舅工作的工厂,再到后来一度因被抛弃而迷失,被惊醒后还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路。到最后她失去了kinta,也可以逆着大部分女性亲美的潮流坚韧地走下去。所以我觉得整部片子到末尾是充满着希望的,就算它讲述的是社会中黑暗的一面,日本黑帮黑市,美国人的荒淫,社会价值的扭曲。
很多观影者的感受是这部片子洋溢着喜剧效果。其中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黑帮人物的行为举止,他们不断为买猪饲料的资金问题而苦恼的滑稽模样。还有黑帮老大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后失魂落魄,却又被自己的妻子告知结果是假的,整个人陷入一种不受自己控制的梦境状态。个人感觉最富讽刺和滑稽效果的是最后kinta开枪将猪群全部释放出来的镜头,在整个城市最热闹的大街上,人们被汹涌而来的猪群围困在巷落里,不知所措,像惊慌的蚂蚁。猪这个曾被人们蔑视的意象,在最后却能占领最繁华的地方,令人们感到如此惊恐,这个很新奇的片段着实能达到很深刻的暗讽效果。
同时这部电影又是悲伤的,在于它的主角是个被社会操纵的小人物。影片的前半部分主人公kinta的人生几乎就完全被猪群的饲养而束缚着,他几乎愿意为帮派做任何事情,但结果却是他被各种利用。在晴子找到已下定决心要摆脱yakuza的他时,我曾经差点为这对失而复得的小情侣流下热泪。然而就当我还沉浸在他们的喜悦中时,kinta在混乱中死去。晴子一个人在车站等到末班的身影让我心碎。
而这个小人物的命运又折射着整个国家的现状。当时整个日本社会被美国所控制,不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民心,美国人从日本进口低价的原材料,导致日本国内物资短缺,物价疯涨,民不聊生。黑市滋生,人们为了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去偷抢,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被扭曲。(电影《野良犬》就详细描述了这点)另外,日本巡警在美国士兵面前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不禁让人感到悲哀。这个国家的基本功能已经失去,仿佛沦为美国军舰的玩物。女性们竟以此为荣,纷纷争着要踏上去美利坚的船只。从战争敌人到先进的民族,不得不说美国占领时期萌生出来的这股亲美的情绪大大改变了日本民众对美国的认知,由此也为日后的协议埋下伏笔。
最后提一下这部电影的标题:《猪与军舰》。很明显地,猪指的是当时的日本人(影片中也有提到),军舰指美国。影片并没有花很大力气讲述美国人是多么多么的强大,整部电影的主题也围绕着猪展开。在我看来,这里的猪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作为一种食品,它是宝贵的生活必需品。在当时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人们为每天的生活保障所困扰,并由此失去对生活上的追求,头脑也被这种最基本的需求所填充,因而做出逾越道德底线的事。另一方面,日本人自诩为猪,也可以说是对其民族的反思。二战时期他们曾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中国人,而在影片中,较为戏剧性的一幕是黑帮向中国的生意人王先生借钱,王和服务生在他走后嘲骂他,仿佛在揭示日本战败后被昔日视为劣等民族嘲讽的落魄模样。战后的日本是自我迷失的,战争给民众带来的心理创伤还未褪去,美国人就踏上了日本的土地。或许在先进的美国军舰面前,日本人只是尚未开化的“猪”,但所幸的是这个国家最终还是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就像末尾处的晴子孤身赶上开往自由的火车一样,日本的明天还是充满着希望。
《猪与军舰》影评(五):《猪和军舰》现代娜拉的出走
题记:
――――影片台词
《猪和军舰》的预告片里有句话:一群像猪一样吃食,不知羞耻的男人们。这部作品里今村昌平又用到了动物的隐喻,这此后成为特点,一种胜于言辞的表述方式。
这个电影是关于1960年代驻扎在日本的美军基地附近发生的故事为背景的,以参与美国海军基地外经营黑市猪肉买卖的黑道人物的经历,揭示了日本社会当年存在的诸多问题。
美国水兵,全球知名,他们基地的周围必然有着衍生品卖春业的发达,这也是《猪和军舰》的第一个镜头,一个长长的拉镜头向人们展示了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下纸醉金迷的红灯区。
寄生在此的混混以拉皮条谋生,那些在局促空间里从事皮肉生涯的女人已经麻木了,她们没有了羞怯,只有默默承担“野兽”们的排泄来赢得微薄的生存资本,摄影师姬田真佐久利用了房间里昏暗的灯光营造出一种暗无天日的感觉,通过光影的阴影表现了对宪警们恶行的鄙意。
这一幕警察临检的戏是控诉性的,导演以一个妓女的口表达了对社会怪状和存在的愤怒,在今村和天愿大介的访谈里,我们知道《猪和军舰》反映着当年日本民众的反美情绪,一种对美国驻军的抗议。
资料讲这是今村昌平第一部引起国际影坛注意的片子,英文名竟是《Gangsters And Girls》,一部电影吸引观众的手法是必须迎合市场的。但是主题却是可以自己深入的。
一个拉皮条的转行去喂猪,还一语双关地讲:只有猪才能了解我。影片在戏谑和讽刺里开始了。
海上停靠着美国的军舰,他们的存在也使得一群蠹虫有着寄生的机会。
他们整天在市面上为非作歹,放高利贷来吸食他人的血,影片以他们对修车铺老板的暴行来展示他们的嚣张和恶行。
一个人的自得其乐是不容易的,尽管阿Q,但是可以暂时忘记处境,
今太的舞步带着某种满足,小混混是不会想得太多的,为非作歹的黑道于是在他的眼里必然是威风凛凛的炫耀。认知自己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许多人沉落了。
今太的父亲是个前任海军,不过风烛残年的他已经沉湎酒精无暇顾及他的混混儿子了,而今太便过着一种随波逐流的生活,但是他对女友春子还是用心的。
为了敛财他们是不择手段的,他们杀了阻挡他们敛财的绊脚石,而今太以为跟着他们就能够得到他想拥有的一切。他有些得意,对于小人物而言眼前的痛快永远是最实际的选择,毕竟他们是无法在今天考虑明天的。
对金钱的欲望是生命的试金石,这是一个人所属的阶级决定的,牟利,不择手段的牟利是很多人的选择。
春子向往城镇新的生活,而今太却只是想混过眼前的每一天。今太混迹黑道后,一切就不是自己能够掌握的了,今太的父亲发现了那具被黑道沉入水中的尸体。但是,今太和他的同党抢先转移了,其后发生的事件是令人发指的,他们一伙竟将尸体剁碎喂猪了,而猪最终是人吃的,导演在此完成了一个 “人相食”的寓言,这个过程里谁都有可能被吞噬。
今村昌平在他的影片里经常进行道德的教化,有一场戏是今太老大的哥哥劝人的戏,那些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话显示了导演对60年代初一些日本底层人民为了改变生活而不惜以女儿为交易谋财的愤慨。
(历史总是惊人的重复,到了80年代这一切又在中国重演了,经济决定了生命的意义)
这部影片的人物刻画是十分成功的,比如那个老大知道自己还有三个月的生命想撞火车却最终退缩的熊样,辛辣地讽刺了这号人物的外强中干和内心对死的恐惧。
镜头方面,春子被三个美军士兵强暴的戏,姬田真佐久以几个俯拍的全景记录了发生,而强奸的过程以高速的旋镜头配以春子的尖叫匆匆带过,接下来就是春子衣衫不整俯卧在床的静止镜头,控诉了美军士兵的暴行。此后春子又因为偷士兵的钱惨遭殴打。
导演很聪明地用了一个美军基地飞行表演的象征镜头,通过美军在日本领空的耀武扬威来暗自日本当年的地位,人民只是一群任人宰割的猪而已,同时导演通过旁观者的对话揭示了日本当年的崇洋媚外的不良思想。
作为日本导演他看到的是民族的屈辱,看到的是美国占领军的兽性,看到的是人民尊严尽失,任何国家的电影都应该真实展示现实,虽然有时候让人如骨鲠在喉,可是,至少比盲目唱赞歌好,青年的今村昌平我们可以通过电影看到他的批判精神和对占领军的愤慨,这是爱国和良知的体现,也是一个大导演对自己国家命运的关注。
在某种意义上讲今村昌平是站在女性主义立场上的,春子的对爱情的忠诚和今太的无能成为对照,导演隐喻了这样的现实,当自己国家的男性无力保护自己的爱侣这是怎样的羞耻。这是呼唤觉醒,这是导演对日本男人的呼唤。
不过我至今无法弄懂今村昌平为何会喜欢长门裕之这个演员,是不是因为他身上有着农耕的余韵吗?论演技他是一个本色演员,论相貌也平平。但是早期作品中他是绝对的主角。
黑帮火拼的戏,今村昌平显然有着好莱坞汽车追逐场面的模仿,这增强了电影的可视效果。而对于黑白火拼的牺牲品今太导演用的是反英雄的概念,塑造了极端中的小人物的反抗,这也是好莱坞B级片的特点之一,今村用在这儿目的是清楚的。
春子对爱情的苦等同样是导演对日本男人责任心的一种刺激,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男人有责任保护妇女。
对于混混的归宿,导演以今太的尸体被扔上装猪的卡车来寓意他们命运的无望和注定成为被人宰割的动物。这又和那个被喂猪的情节对应了。
听那,春子面对今太尸体的悲嚎:八格亚路!
这是导演的愤怒,这是导演的狂嚎,这是导演对基地存在的控诉。
最后,春子毅然弃家出走了,显然她不愿让自己成为商品,导演在这个角色上寄予了许多东西,当她从那些女人(水兵的附属)边逆行而过时,音乐同样有着一份坚定。
导演无法告诉我们目的地,可是,从春子身上我们再一次看到娜拉的出走,一种寻找新生的坚决,一种生命对自我和肉身的尊重。
综观今村早期的几部电影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自己的作品他们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迥然不同,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隐喻,说明了今村昌平的悟性和天分,这些永远不是书本可以教会的。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今村已经具备了一流导演的质数,也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部满怀导演激情的影片是属于日本的,但是它所揭示的问题同样是全球性的。
当利益需要你的身体为代价时?
女人,你如何选择。
【后记】
我始终相信冥冥里有神的存在,《猪和军舰》过去就有收藏,但是,一直没有看,只到今村的套装出现我才取出一观,看望已经是黎明时分,电影的内容让我想到了易卜生的命题:娜拉之出走。影片中春子是个卑微的女招待,但是她依然保持了可贵的尊严,勇敢面对未来,而环顾周遭,那些读过很多书的女子,她们却依然勾画着以自己的身体去谋划利益的最大化,中国,我的祖国,为什么你的女儿如此看低自己,难道钱真的能够为她们谋取一切吗?
夜深处,再无言。
【附录:影片资料】
《猪和军舰》日本1961
导演:今村昌平
摄影:姬田真佐久
演员:长门裕之、吉村実子、三岛雅夫、小沢昭一
片长:108分钟
奖项:当年日本10部最佳影片之一
独立影评人 OSAMA KAVKALU(卡夫卡·陆)
2004年5月2日 星期日 凌晨4时3分34秒 寒鸦精舍
《猪与军舰》影评(六):《豬與軍艦》:日本戰後文化諸相
1954年,當時擔任小津安二郎副導的今村昌平寫出《豬與軍艦》的故事大綱,並將故事交給小津安二郎。但小津對這個故事深感厭惡。同年底,今村昌平辭職。「今村昌平指責小津安二郎隻拍日本官方電影,小津安二郎電影中的人物隨日本傳統道德生活。而今村昌平則想表現實際上的日本」,大概也足以說明今村離開的原因。一直要到1961年,《豬與軍艦》才得以上映。電影以美國第七艦隊司令部橫須賀海軍基地為背景,講述其時日本底下層民眾的狀況、以及當地民眾與美國駐軍的關係的電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對日本實行軍事佔領。並在南韓、台灣、東南亞各地設立軍事基地。 在韓國電影裡面,亦有金基德的《收件人不詳》以駐韓美軍為題材,講述美國士兵對當地民眾所造成的影響:主人公的美國水兵父親對他的母親始亂終棄,以至主人公未曾見過其生父一面;而主人公後來認識的一位年青的女子,亦被美國士兵看上。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看過《收件人不詳》都會以《豬與軍艦》作比較。在香港的文藝作品當中,也有劉以鬯以越戰期間,美軍以香港為冶遊地的題材而撰寫的小說《吧女》。 戰後的日本無論在政經上還是在文化上皆深受美國的影響。從電視機上看到的美國式生活幾乎成為了其時日本人的理想生活形態。高大且男性化的盟軍司令麥克阿瑟的出現打破了「天皇的神話」。特別是,在冷戰結構下,日本得到美國扶植,成為在亞洲地區反共同盟的經濟中心。美日關係密不可分。作為美軍基地的所在地,橫須賀港與美國人的「交流」定必更見頻繁、緊密。即可作為其時日本的一個縮影。 《豬與軍艦》的第一幕畫面,業已將鏡頭對著橫須賀海軍基地外高掛著的美國國旗。然後緩緩的移到在幾條街外的橫須賀鬧市。第二個鏡頭就是從橫須賀港鬧市的起點開始,往後移至街道的中段。無數的美國水兵出現在街道上,甚至比日本人還要多。主人公欣太在此時出場,向美國兵介紹妓女。鏡頭跟隨著欣太及追趕他的美國兵。直至欣太將美國兵引進妓院裡才停止。屋內盡見美國兵與日本女子尋歡作樂。短短數分鐘,已將當時橫須賀的風貌勾勒出來。 欣太本為街頭流氓,後加入一個經營豬肉的黑幫,用美軍基地的剩菜殘羹養豬。而欣太是幫內的最底層成員。欣太的以舞女為職業的女友春子對他加入黑幫一事極為不滿,勸說欣太脫離黑幫甚至可向警察告密,揭發黑幫份子的勾當。春子提出可離開橫須賀,搬到第二個城市,到她叔叔的工廠工作過活。但欣太則以這是他長大的地方為由而拒絕。二人有著不同的性格:春子會為未來打算,但欣太卻是粗心大意,如欣太半推半就的替黑幫頭目處理屍體,裝睡的他卻因雙腳踏遍污泥而被父親揭穿。就是這樣,健太和春子都生活在日本社會的底層,又恰在橫須賀,無論如何都和美軍脫離不了關係。 兩人爭吵後,春子回到娘家,並向母親借用一百塊日元。春子母親告訴她,某美兵看上了她,春子為了能讓家人生活變得穩定,應該嫁給美兵。春子因此與母親以及她認為「靠男人度日」、嫁了給美國人的姊姊吵了起來。母親淚流滿面的對春子說:「你到底在想什麼,母親這是為你著想。」春子於是搶走母親手上的錢,憤而離去。 畫面此時轉向拿著課本的春子的弟弟。在鏡頭前方,春子的弟弟讀著書本上的字句;後方則映著因女兒拒絕下嫁美國兵而滿臉愁容的母親。春子弟弟讀道:「三、世界與日本。日本有美麗的國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蘊藏。而且也擁有利用他國先進技術的能力。日本作為一個現代國家,其發展速度令世界震驚,但另一方面日本至今還遺留著舊社會的思想還有惡習。」讀到中段時,鏡頭一轉,影向在車上的豬群。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以及朝鮮戰爭的爆發,美國在東亞地區建立反共包圍網,以針對蘇聯以及中國為主。冷戰全面升級,美國建立了世界性的反共包圍圈。在這個背景下,日本成為了東亞的『反共防波堤』,美國扶植日本右翼勢力上台執政、推動日本資本主義的復興,構建以日本為地區中心、覆蓋東亞和東南亞的新殖民經濟體制。晴子一家人、橫須賀依靠美軍吃飯的男男女女,甚至晴子的弟弟所代表的下一代,就是活在這個大結構之下的小人物。在《豬與軍艦》裡春子的姊姊、母親以及橫須賀港一眾舞女寄望自己或下一代能依附於美國士兵,而日本其時的狀況又何嘗不是如此?春子一家可視為傳統家庭的代表,但她們對西方文化卻又是如此的渴求,在春子弟弟的朗讀聲中,一切更見諷刺。 晴子為了賺錢,去了美軍的舞會,結果被多名美國大兵灌醉、架走施暴。此時鏡頭以俯視的角度對著室內的畫面然後旋轉,帶過春子慘遭蹂躪的一幕。事後,晴子偷錢走人,被美兵發現抓住。美兵毆打晴子,旁觀的日本警察無動於衷。無力抵抗的豈只是春子一人。諷刺的是,在晴子被抓走的第二天,晴子的母親和其他民眾站在街頭,仰望讚嘆在天上翱翔的美軍戰機。折服於美軍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下。對比於文首所提及過的《收件人不詳》,金基德以一個又一個的悲劇揭露美國駐軍對當地民眾帶來的影響;但在《豬與軍艦》裡,今村昌平則以荒誕的手法揭示美國駐軍的任意妄為以及當地民眾的極端自大和自卑的混合性格。 在欣太下定決心離開的那一天,他被黑幫小頭目設計,並與頭目一眾發生槍戰,後中槍至死。當春子找到欣太時,欣太已然斷氣。儘管欣太想要離開黑幫,與春子過著新的生活,但一時皆為時而晚。欣太死後,春子被母姊二人再三勸說嫁給美國人。愛人已死。對春子來說,世上似再無事情需要執意捍衛。無生存目的春子畫唇裝扮,緊隨姊姊的腳步,準備被美國人接走。但此時窗外傳來迎接她的美國人的聲音,屋外的孩子們歡樂地圍著美國人而打轉。目睹此幕的春子,改變決定。一群圍著美國人打轉的孩子就像是被欣太放逐的小豬一樣。拍3子決意離開這個視嫁給美國人為榮的家。在春子走向碼頭的途中,剛好又有數艘美國軍艦泊岸。一大群熱情的日本女性在碼頭向著岸邊的船隻揮手。 在電影裡面,除了在欣太死時,豬群出現在繁華的鬧市、在小街擠壓著豬販(暗指在美國士兵散席時由豬群所替代)以外,還有一處曾出現過密密麻麻的豬群或人群,即上述所提及到的,春子母親等人在街頭觀看美軍機的演習。今村昌平以吃美軍的飯餘的豬來比喻親美的日本人,可謂明顯不過。 在《豬與軍艦》裡面,橫須賀接待美國水兵的小姐、春子的一家、黑幫養豬的生意、日本街頭的巡警、港口的小孩,皆圍著美軍或美國士兵為中心而打轉。而在整套戲裡面,只有春子一人敢於離開橫須賀──無論是在電影的開初,春子對欣太說他們二人可以離開這裡而到別的城市生活;還是在電影的結尾,春子決意離開家鄉而到第二個城市的工廠打工。春子未必能脫離親美的熱潮,而在其時日本工業復興的環境下,春子最多也只能做到不直接依靠美軍以維持生計。 時至今天,美日兩國的政經關係依舊千絲萬縷。美日安保條約依舊深遠的影響著日本、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以及整個東亞地區。美軍依然的以維護東亞和平駐軍於沖繩基地。美軍之手,從未離開過日本。只有追溯歷史,才可以了解到在電影中當地民眾唯利是圖、喪失自我的源由。若要批判美國兵在日本土地上橫行無忌,則應將美國佔領日本的歷史、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歷史結合在一起。從這個角度審視《豬與軍艦》,今村昌平無疑對日本過去的歷史作出了反省、對社會現狀作出了批判。今村昌平以春子為對抗親美、崇美意識型態的代表──只有春子敢於自省、脫離直接依靠美軍過活的生活,不願意成為商品、被人任意玩弄。對比起戲裡面其他的角色,特別是與她相伴的欣太,春子比他人更有主見和遠見、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力抗西方文化的誘惑。即使欣太死去、自己慘遭強暴,但依然堅強的生活下去。在最後,亦只有春子走向希望的道路。 <a href="https://filmlanguage00.wordpress.com/2015/09/03/《豬與軍艦》:日本戰後文化諸相/">https://filmlanguage00.wordpress.com/2015/09/03/《豬與軍艦》:日本戰後文化諸相/</a> *原文發佈於「電影語言 Film Language」專頁
《猪与军舰》影评(七):《猪与军舰》,今村昌平镜头下的父权混乱
今村昌平,是日本导演中比较另类的一位,他师从日本国宝级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影像美学深受其影响,电影哲学却相去甚远,相较小津电影镜头下日本家庭的古典与隐忍,今村昌平电影的焦点多是日本底层社会之种种。
今村出生于1926年,同年裕仁天皇继位,日本进入昭和年代,昭和早期正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因战争的巨大利益飞速发展,却在二战战败之后跌入谷底的时代,成长过程中目睹一切的今村,对日本民族此时期的扭曲和病态深有体会,在获得导演权之后所执导作品多以此为主题,《猪与军舰》就是今村在这个大母题下的第一部作品。
《猪与军舰》CC海报《猪与军舰》如果严格分类,应该属于喜剧和黑帮片,男主角金太是黑帮组织“日森组”的小喽啰,日森组掌握了向当地驻扎的美军基地输送生猪的生意,发财之后的日森组内部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厌倦这些的金太想在最后一次生意之后离开家乡,和女友春子远走高飞,但是在这最后一晚,日森组内两伙人的矛盾爆发了。
这部电影是描述战后日本民众心理绝佳的教科书,剖析开来,其实是战后日本父权转移过程中的混乱。
金太的父亲在电影中出现并不多,他的形象是一个循规蹈矩且懦弱的酒鬼,并非父权社会中强势的父亲形象,金太对父亲的态度多是不屑一顾和逃脱,父子关系不像日本电影常见的彬彬有礼和“逆子”脱离家庭,这样的设置有些耐人寻味。
某日金太到父亲房间借酒,父亲酒醉熟睡,有一个上移的镜头给了两张房间里挂着的照片。相片的位置相当高,与钟表并排,当中的父亲身着海军军服,面容威严端正,而下一个镜头中,看到相片的金太若有所思了一阵方才离开。
由此不难看出,曾经参军的父亲是金太心目中的“偶像”,但战争的失败让父亲的风光不再,彼时军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低下,各项福利无法兑现,以至于最后沦落为社会底层的酒鬼。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金太,势必具有极强的叛逆心理,而颓废的父亲也已无法成为家庭中“家长”的存在。
所以在影片后面,潜意识中的金太为了寻找真正的“父亲”,加入了日森组。
日森组的老大健次扮演者是日本著名演员丹波哲郎,是昭和电影中的硬汉英雄之一,在多部剑戟片中均有出场。健次的初登场极有气场,轻轻松松带领日森组讨债、杀死组织中的异己,看似是黑道枭雄一般的存在,令金太佩服不已。
丹波哲郎饰演的健次可是电影过半的时候,健次因为吃了不干净的肉被送到医院,医生的诊断还未出,健次却疑神疑鬼,怀疑自己患上了绝症。后来更是惊慌的从医院中逃走,想卧轨自杀,却在火车飞驰来的最后一刻因为胆怯退步。
60年代的植入广告在旁边目睹的金太,发现老大居然胆小至此,意欲被父权掌控的潜意识开始被摧毁,后半部的电影便开始了混乱。
如果说金太的“寻父”是电影的表,那日本社会的“寻父”就是电影的里。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因为学习西方的科技与制度,短短几十年跻身为世界强国之一,民族情绪日益膨胀,终在原子弹的威力下破灭。天皇作为政府和国家象征,通过广播亲口宣告投降,可以视为日本社会父权的崩塌。
之后接管日本的美国,自然而然的承担起父亲的职责,相对的在电影中,处于美军基地旁的这所小城也成为了依附美军的存在,不单是日森组输送猪肉的生意,饭店、妓院等服务业也因美军而繁荣。
电影前部分在春子家的一场戏中,春子与母亲怄气离开,她的弟弟对着镜头念出了一段话。看到这段本来觉得有些突兀,因为与前面剧情皆不相干,但在电影后面借着一位老妇的喃喃自语,二者相比较,才显现出导演本人的意图。
可惜的是,美国人在道德上并无资格作“父亲”,电影中的美国人狡猾自私,以支配者的形象而非管教者自居,原应约束行为的法律亦无法解决美国士兵的恶行,日本暴力机关反而沦为包庇者。
所以这部电影中今村昌平所有的思考,都包含在了标题“猪与军舰”上,在他看来,日本人即是猪,美国人即是军舰。
电影结尾,人与猪混在一起关于父权,另外可值一提的女主角春子,春子是一个极强大的女性形象,善良、坚毅有主见,有自己的理想(到大城市川崎)。与金太家中父权的衰落不同,春子家是父权的全面缺失,电影中并未交代春子父亲的去向,不过根据春子的坚强性格,大体可以推论出春子的父亲在她的童年就已经去世。
春子的姐姐在电影中是一个美国官员的情妇,生活优越,被承诺将一同前往美国,但美国人被调离日本后便被抛弃;而春子的母亲短视且自私,极力希望春子也过上姐姐一样的生活。
这种环境中的春子,以一个更混乱的状态存在,电影初开始时一切听从于金太,在劝阻金太离开日森组无果后,伤心的春子投入美国人的舞会,但是遭到三名美国水兵的强暴。再次回到金太身边后,二人约定一同离开小城,金太却死在了黑帮的内斗中。
被强暴的春子电影的最后,春子认清了身边的无力,从男权专制的囚压之下逃脱出来,独自踏上了去川崎的火车。
于扭曲之中塑造强大女性,是今村昌平一贯的喜好,他的电影中女性大多遭到强奸等迫害,但又努力摆脱命运的控制,拥有远比男性更强的生命力。日本战后的惨淡,男权社会的衰弱,造成了女性意识觉醒的社会风潮,宁直不弯的男性思想远不如隐忍的女性思想更能领导社会走出低谷。
今村昌平的代表作里,《猪与军舰》以上之种种在后来的作品中更成熟,作为这种电影哲学的萌芽电影,《猪与军舰》还是很值得一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