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超high》是一部由Thomas Clay执导,Nikki Albon / Zoey Campbell / Anne Devlin主演的一部剧情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伯特超high》观后感(一):又一部关于青春的张扬暴力。
Voice from the lake:“What for each of us is inevitable?”
Yudhishthira:“Happiness。”
弹奏着优雅大提琴,沉默寡言,母亲是善良、热心的教徒,这样的一个学生,最后却是最暴力的炸弹……
没有正常的社交,受到女同学歧视,性压抑……这些都是导致最后爆发的原因。
和男主角比起来,黑人少年其实家庭和睦,生活无忧,在蓝色房间那一幕还是选择了离开,但是后来还是忍不住加入了贩毒、抢劫的队伍。暴力和犯罪有那样的诱惑力?
在英国的这类电影里,吸毒,暴力,犯罪,种族歧视……似乎更加普遍……穿着白球鞋,运动型的羽绒,棒球帽,插兜……几乎已经成了英伦电影的招牌。
导演Thomas Clay说,真实的暴力和舞台暴力是有区别的,在少年行凶以后,插入的二战的炮火画面,就是突出这层反差。
蓝色房间那场戏拍的确实不错,场景、人物、情节,音乐,配合默契。
《罗伯特超high》观后感(二):贪嗔之罪
他可以从大提琴中体会快乐,但是他没有;他可以从毒品中体验快乐,但是他没有;他可以从性爱中体会快乐,但是他没有。
他站在窗口前,把丝袜从自己的头上摘下,我看到他的嘴唇非常鲜红,却向一边耷拉着斜过去,我想这还真是可惜,于是他就做下了为了快乐而破斧沉钟的决定,“我们就到此为止”的温良建议变成了奸杀“标本”般女体的快感。
他手中的武器是一杆非洲长剑,他的祭品是一颗子宫,他用原始的暴力刺向了生命可以起源的地方。
这部电影用各种细节来“抄袭”《发条橙》,让电影迷们面对地毯,面对牛奶瓶,面对纳粹纪录片都如同老相识般一笑。
“我们必不可少的是什么?”
他回答,快乐。
我想要更正,爱。
只有爱才能带给他最大的快乐。
让他温润的抚摸得到回应,于是这个世界就活了,毒品也好,音乐也好,童年的不快乐也好,他统统得到补偿,子宫的接纳让他感到胎儿在羊水里般的快慰。
《罗伯特超high》观后感(三):纯粹之恶
clay是一个拿着摄影机的奥康纳,可以不动声色的去描写一种纯粹的恶。
恶是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的。图财害命,这是理性的恶;为了使自己获得身心的愉悦,如同《发条橙》那样的,是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恶;而罗伯这样无目的的,纯粹服从于体内无名力量召唤的暴行,显然是非理性的恶了,这也就是纯粹的恶。
显然,本片的导演并没有责怪罗伯的意思,当他用锐器刺向被害人的阴部时,突然插进了二战的画面,的确,与整个人类服从荷尔蒙所爆发出的恶行相比,个人之恶实在是太渺小了。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相对于电影内容的不可忍受,clay却显示出了超一流的艺术掌控力。尤如尼德兰画风的沉静影调,缓慢又耐心的摇镜,大提琴如诉的旋律和非调性的杂音掺入,以及主演的那种无动于衷的神态,从整体上放大了恶的纯粹本性。
《罗伯特超high》观后感(四):向大师致敬的现代怪兽--少年罗伯特
向大师致敬,往往是后辈导演初入影坛时的情结和必修功课,于是Kubrick的名作《A Clockwork Orange》被英国导演Thomas Clay肢解崩析后重新组装,成为貌合神离的现代怪兽ROBERT CARMICHAEL,现代文明社会的国与国之间的集体强暴,荒芜冰冷的人性海滩,华丽包装下吞噬灵魂的媒体,要靠暴力作为最赤裸宣泄手段的反叛。你很难说出究竟是大师经典地位不可动摇,还是新锐青出于蓝让人目瞪口呆。
从DVD的Menu开始,我们便感受那股压抑:逆光的窗台,少年瘦削的身材剪影,悲怆的大提琴声,让我们似乎又看到《她比烟花寂寞》中的影子。然而画面一转,早晨电视新闻里美英伊拉克战争的气息慢慢弥漫,英国海边小镇的冬季,寒冷清冽,厚厚的皮靴踩在布满碎石的沙滩上,幽灵般的大提琴弦突然从画外响起,诡异得令人心寒。酒吧里争论的成年男子;名利双收、借助各种机会宣传自己的美食家以及他开着豪华跑车、在加油站用鄙夷眼光扫射送货蓝领的妻子;青春貌美、不时色诱老师的女学生;还有希望借助美食家关系出版自己作品的老师;乐团里交头接耳谈论是非的主妇……
Thomas Clay描绘了一幅略显杂乱的众生相,他借助群体勾画出男主角Robert生长的环境,然而成人的世界中我们并未感受到太多主流的道德保守、墨守成规、或是惹人发指的虚伪欺骗,这个偏僻荒凉的海边小镇失去了应有的焦点。
毫无节制放纵底下导致的暴力,无因的叛逆,虚无主义的影子,投射在原本应该青涩的少年身上,Robert是沉默内向的优等生,自幼丧父的他在母亲的教诲下经常沉浸在古典音乐的熏陶里,然而那些流淌的音符并未能净化他血液中叛逆与罪恶的因子。最乖的学生与最劣迹斑斑的小流氓混迹在一起,这就让故事无法在主线中平静的移动。Robert和朋友在午夜的广场上无所事事的游荡,在偏僻的角落里吸毒,甚至和刚释放出狱的青年在毒贩家里狂欢。毒贩家里有人在当DJ玩电子音乐,朋友们一个接一个轮奸吸毒后晕乎乎的少女,Robert打开电视,又是入侵伊拉克的报导,于是强劲的音乐敲打声、新闻激昂的演播声、少女的尖叫、毒品带来的快感,无论听觉视觉还是内心,Robert在一重又一重的高潮中享受着青春的时光,而无论现场还是大洋的彼端,都在上演赤裸裸的强暴。Thomas Clay用一个近乎静止、机械式的长镜头,将整个过程原原本本呈现在观众面前,少女在后半段基本没有进入镜头,房间的门关上、打开,我们只能听到她断断续续的尖叫,这种含蓄表达手法营造出的震撼感,远比直接冲击视觉暴力场面更赤裸更深刻。
电影继续缓慢的前行,Robert的压抑感染了我们的焦虑,我们似乎也在他的青春里迷失不安,音乐会成功结束,大人们开始搜寻失踪的少女,而Robert则告别母亲去和朋友庆功,他已不满足只是午夜在街头流连,他决定和两个朋友去洗劫美食家的豪宅。
三个少年绑起了熟睡中的夫妇,明显带着中产阶级优越感的白领没有倒在蓝领仇富的掠夺下,却陷入少年无政府主义的反叛中。男主人说出了密码,他被反绑在客厅的桌子旁,少年们开始肆意强暴妻子,用最粗鲁的方式插入,甚至在她脸上小便。最后轮到了Robert,在这个非比寻常的庆功宴上,应该和处男彻底告别。Robert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脱光了衣服,他温柔地捧起妻子的头,像是情侣间充满爱意的交媾,然而妻子漠然空洞的眼神与朋友的讥笑声突然触动了他心底最狂暴的琴弦,性的快感根本无法让他得到满足,只有回归最赤裸最原始最血淋淋的暴力,他才能释放出所有压抑的情感。
Robert转身抽出墙壁上装饰用的非洲长刀,刺进妻子的阴部。
一个少年惊呆了,另一个跪在地板上呕吐,赤裸的Robert则仰身躺在血泊里,在强烈高潮退却后大口大口的喘息。
警察们在森林中找到了失踪的少女,她在那天被轮奸后,选择用割脉告别这个世界。
晨曦来临,三个少年若无其事的在泥泞的小路上嬉闹行走,似乎一切从未发生过,二战的纪录片画面突兀地插入到结尾前的时刻,在这个竖立着防御大炮纪念碑的海岛上,在战争依然延续的文明社会,媒体才是这个时代最黑暗最巨大的暴力熔炉,它吞噬一切,无论肉身还是灵魂。
“什么是我们必不可少的?”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