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曲》是一部由Adrià García / Víctor Maldonado执导,Carlos Sobera / Natalia Rodríguez / Imanol Arias主演的一部动画 / 奇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夜曲》影评(一):心是孤独的猎手
记得3岁左右的时候,我被第一次带到了天文馆,四周的一切都令我感到新奇。妈妈说,穹顶上的天幕会使放出来的影像更加接近真实,富于立体感。我想我大约应是满怀期待的,但当光亮逐渐隐没,画外音不知从何处传出时,放映厅里只听到我响亮的哭声。孩童时期,黑暗或许就像未知的禁区一样,你不知道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怪物、妖精、抑或奇怪的声响。心里强烈的探索欲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消失殆尽,那一刻,我们是如此渴望光明的来临。
蒂姆,孤儿院中的异类,当别的孩子成群结伴去踢球、跳皮筋、追跑打闹的时候,他喜欢独自在屋顶上一点儿一点儿完成庞大的星群图。夜幕降临,所有的人都入睡以后,他将床挪移至窗旁,望着弧矢七星,安然入睡。他的妈妈说,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守护星,陪伴自己度过余生,弧矢七星,那是蒂姆命定的守护神,他看到它,仿若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一个人的生活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蒂姆悠然自得地在手工课上剪星星,骑着小车在长长的走廊上穿行。直到某天,他不小心将皮球踢进了地下室,黑暗是蒂姆逃不开的魔障,那渐渐被隐去的台阶,像是张开血盆大口的怪兽要将人吞食,他寸步难行,只得匆匆逃回房间。同伴们藏起他的窗户把手,他打不开窗,唯有爬上屋顶观望,却发现守护自己的星星瞬间消失不见。在猫人的帮助下,蒂姆踏上了找寻星星的旅程。
《夜曲》的中心主旨其实并不复杂,即小孩子如何摆脱对黑暗的恐惧。因此为了吸引少年观众,故事讲述起来虽然简单却富有创意。
夜晚的世界宛如另一个井井有条的社会,由摩卡大人掌管大权。他的手下各司其职,为迎接清晨的到来忙碌奔波。为什么早晨起床睡眼惺忪时发现头发总是乱糟糟的?因为有三个梳头精灵为你设计发型,她们甚至会激烈地讨论谁的点子更加新奇。为什么总是找不到袜子?是因为有拣袜精灵将它们悄悄地收走。窗户砰砰作响、管道发出嘭嘭的声音,吓得你不敢入睡?那是精灵们的交响音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读梦精灵在你耳边诵读梦境,尿床精灵念着咒语令第二天的城市中充斥着大人们的呵斥声和挂起的“地图”。还有窗上的雾气、枝杈上的露珠、掉路的树叶……也都有负责它们的精灵对应。此外,街道上星罗棋布的路灯中住着“灯花”,每一只猫都管理一个小朋友的睡眠。而蒂姆为什么没有入睡,正是因为照顾他的那只猫懒散到自己先去睡了。
于是,世界变得如此奇妙,黑夜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我们在睡梦中错过的,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绮丽幻境。
黑暗慢慢吞噬夜晚中的所有光明——路灯、星星甚至月亮。它有着迅猛的速度和无比强大的力量,城市中的光亮遭遇危机,只剩明亮的北极星指引方向。
摩卡以“不能让我掌控的黑夜出现差错”而拒绝听从蒂姆的建议,查找光亮消失的根源。他就好似现实生活中某些骄傲自大、推脱责任的领导,讽刺般令我们审视自己所处的社会。而蒂姆,这个惧怕黑暗的弱势者,只能依靠自己打败敌人。
幸好有善良的猫人在他身旁陪他前行。但蒂姆依旧是胆怯的,不敢面对一个人的情境。甚至在最后的决战中,他都只能蜷缩在一旁。
可一味地逃跑,终究无法成长。直到猫人为了保护蒂姆死去时,他才醒悟,恐惧其实源自内心的退缩,如若不能够战胜自己,便永远都走不出困境。
这便是《夜曲》想告诉孩子们的浅显道理,如何克服怕黑的心理,唯有坚定自己的信念。
小孩子总是很容易被教授,所以蒂姆击退了黑暗,将城市重新带回光明。结尾处,蒂姆从地下室中取回了皮球,愉快地加入踢球的人群。他终于不需在屋顶独自作画,而是和伙伴们度过快乐的童年。
成人世界远比童年复杂,我们对黑暗的恐惧,多半来自于强烈的孤独感。寂寞令到我们渴望关爱却又害怕它的不真实。所谓心心相通,只不过是一场误会。我们希冀于拥有一个无话不说、分享彼此秘密的好友,但生活方式的迥异让我们的渴求终成奢望。所以,我们只得寻求并不熟悉的人,只倾诉,不求被理解。于是,依旧一个人,依旧孤独,依旧惧怕夜晚的来临。
心是孤独的猎手,我的孤独与你无关,正如你的孤独与我无关。没有人能带我们逃出去,那片黑暗的深渊,将久久地存留于心中。
成长的孤独让我们寄希望于未来,但未来总有一天会来到眼前。成长是否必须付出丧失单纯心灵的代价,也是否只有坚韧的心脏才能对抗贫瘠的内在世界,从孤独走向群体是一种必须的进化还是选择性的妥协?孤独是人与人之间不能消亡的隔阂,如影随形。你知道,它已经在你的身体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即使死去,它也永不退场。
《夜曲》影评(二):Childyle
题目实为捏造
Child Style
但是如果你抱着看千与千寻的心态看的话
故事的构架铺展会完全无法与你心中相符
因为在这部电影中 早已摒弃了所有你固有的想法
而这就已足够
但恰好也闲来无事随着TIM去为他的星星努力
ack to Nocturna
人物不是那种你想攥在手心的可爱 但却想让你和她们一起共赴旅程
小桥段很可爱
还是等大家看自己亲身享受吧
《夜曲》影评(三):最美的童话之夜
《星星大作战/夜曲》
没办法,总觉得意象太多,内涵太多,背景太多,致使我这种肤浅的俗人摸不着头脑,体会不到导演背后的深意。
类似孤儿院的背景,小男孩不算可爱,也不算特别,只是单纯地守着自己的星星,靠着那点微薄的亮光才能入睡。
有那么一点熟悉感。
或许每个小孩子天生就是喜欢星星的吧。
哪怕那么一丁点儿,只要觉得那是自己的星星,都会无比温暖。
可是如果有一天,那颗星星不见了呢?
为什么一觉醒来世界都不一样?
——睡前总会听见猫叫?
——头发总会乱掉?
——袜子总会找不到另一只?
——玻璃总会出现雾气?
啊,原来如此。
为什么我童年没有看过这部动画!——如果看了我想大概就不会问老爸老妈这么多问题啦。
最最惊艳的还是那首夜曲。
咕噜咕噜的烟囱声,哐啷哐啷的管道声,咯兹咯兹的开窗声,噼里啪啦的路灯闪烁声,呼哧呼哧的晚风声,悉悉索索的搓墙声,晃晃悠悠的落叶拂地声,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最美不过如此。
[以下是花痴时段]
小灯泡们如萤火虫一样跑来跑去,最喜欢那种灯泡坠地的声音,通透质感,十分悦耳~
去找Star Keeper时的那间小房子也好喜欢,星星挂在灯塔上,虽然灭掉的星星像尸体一样有点可怕啦,但亮起来的那只北极星好像小仙女哟>< 声音也超好听。
猫大大就不用说啦,刀子嘴豆腐心,傲娇又霸气又好照顾小孩子,萌死了嗷嗷~~~~最后没有死掉最开心啦。永远照顾着小男孩哈哈。
头发造型狂热爱好者也很萌,手指像剪刀一样,卡尺卡尺的,摸着小男孩头发的时候温暖死了。
当然啦,我一直期待的Moka是这种造型我还是蛮不能接受的,但让我说应该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 = 本以为这个咖啡豆狂人是最终BOSS,结果其实不过是一个城市夜晚的奶爸而已。
还有还有,那个pee的小丑,开始在说“那个”的时候,我还以为会发生什么事,结果是能让小孩子尿床的利器,实在是太太太太帅了好吗~~~~~
另外,在众多服务者奔波之际,觉得最辛苦的就是替每个小朋友写梦的,噗哈哈哈哈每天写一个梦这种生活好苦呀~~~但无疑也很幸福哟。
总之,这部片子最后想要表达的就是小朋友不要怕黑,要战胜自己心中的黑暗才能获得光明。太特么适合教育怕黑的孩子了。以后要我家女儿不肯一个人睡我就给她看这片子哈哈哈哈哈哈。
咦,回头一看,这部片子原来很治愈嘛。啦啦啦,今天看到这样的童话,十分开心。
《夜曲》影评(四):奇幻可爱的画风和励志的故事也不能阻碍我喜欢的脚步。略剧透
怕黑的我在昨天晚上一个人睡的时候看完了这个怕黑的孩子的故事。为什么总要牺牲重要的人,醒悟的人才会醒悟。蒂姆躲在柱子后面的时候我恨不得把他揪出来,猫人会死掉的啊笨蛋!你躲在后面是想把北极星也害死么。
奇幻可爱的画风和蒂姆的两颗歪歪大门牙,星星们的存在方式其实是有点恐怖的,摩卡的名字还是让我会阵阵恶心,这要感谢星巴克前一阵子的新品叫做海盐焦糖摩卡的家伙,以至于我在本能上对摩卡没有什么好感。但摩卡却是个有存在意义的大人物,他撒播的话表面看起来是谣言,让蒂姆难以接受,但这却是事实。
每个孩子都有猫在守护,可能我已经成年了便没有猫的守护了啪,不过依然能够睡的安稳。
《夜曲》影评(五):『夜之曲。』
这是一部西班牙的手绘动画片,《夜之曲》(Nocturna),2007年。只要心中没有恐惧,那么黑暗就不存在。虽然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小孩子战胜恐惧心理的故事,表达方式和过程却异常精彩。充满幻想世界很,让人觉得很奇妙。
Tim从小生活在一所古老的孤儿院,他害怕黑夜的孤寂,所以他每个夜晚将自己的床铺移到窗下睡觉,打开窗户,这样他便能看见属于自己的星星。因为他曾妈妈告诉他:每个人都属于一颗星星,自己选一颗,抬头仰望天空,就会看到光芒…
可是有一天,Tim发现一直以来为他驱除恐惧的星星不见了…
他走上楼顶,发现了很多猫。突然出现了一个圆滚滚的家伙,他说他是猫牧师,是负责管理猫咪的,每一只猫都要守护一个孩子的睡眠,而Tim那么晚了还不去睡觉,他就有责任要守护他安睡了。
原来,夜晚的世界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由摩卡大人掌管大权。他手下的动物和精灵各司其职,维持着夜晚的正常运行也为迎接清晨的到来忙碌奔波着。为什么早晨起床睡眼惺忪时发现头发总是乱糟糟的?因为有三个梳头精灵为你设计发型;为什么总是找不到袜子?是因为有拣袜精灵将它们悄悄地收走;夜晚的树枝要沙、外面窗户砰砰作响、管道发出嘭嘭的声音,这些吓得你不敢入睡?那是精灵们的交响音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什么会做梦?因为有专门写梦的作家在那里编剧,然后读梦精灵在你耳边诵读梦境;为什么会尿床?因为尿床精灵念着咒语令第二天的城市中充斥着大人们的呵斥声和挂起的“地图”;为什么会有雾呢?那是因为晚上有雾精灵晚上在夜里飞舞…街道上的路灯的玻璃罩子里都住着发光的小精灵,它们好像萤火虫一般。
因为看到星星逐渐消失,Tim坚持不睡觉要找到原因,他骑在猫大大身上,他带着他穿过这个熟睡的城市去问夜晚的掌管者摩卡大人。他要拯救去那些不断消失的星星。
见到摩卡后,却没有能够得到他的帮助。摩卡以“不能让我掌控的黑夜出现差错”而拒绝听从蒂姆的建议,所以蒂姆,只能依靠自己去拯救黑夜世界。
这时候黑暗慢慢吞噬夜晚中的所有光明——路灯、星星甚至月亮。它迅速移动着寻找城市中的光亮… 原来星星们背后有一个类似挂钩的东西,可以让它们悬挂在天际闪烁…而它们也都和电灯一样有个开关可以控制。但是Tim发现星星们不是因为开关没有打开而失去光明的。
为拯救消失的星星, Tim失去了猫大大,他一直都保护着Tim,“你总是同那些爱你相信你的人在一起,即使他们不在了”,“是的,他走了,但他永远和我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Tim发现消灭光明的恶魔“阴影”其实是自己内心恐惧的产物,他最终战胜了恐惧,拯救了夜和星星的世界。
小孩子为什么要怕黑?关掉灯以后听着窗外窸窸窣窣的声响,黑暗里会不会有妖魔鬼怪?人对黑暗的本性是好奇和探索,因为战胜了内心的恐惧,Tim最终迎来了第二天的阳光!这是成长,也是每个孩子必须去面对的和经历的。这部动画片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去教育孩子,而是用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孩子的思维去让我们鉴证了一个孩子的成长。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星星。这是个很好的说法,在看过这部电影后,我还看了另一部关于孩子和星星的欧洲电影《劳拉的星星》。同样是自我认知和突破自己的故事。很喜欢这样简单又有想象力的电影,诚意推荐给大家!
《夜曲》影评(六):神奇的——《夜曲》
西班牙动画片《夜曲》又一次令我有点惊讶。尽管此时很想甚至只想用下半身发出些声音,但还是辛苦动动手吧。因为这也许是我唯一能做的对得起这部作品的事~~
小朋友蒂姆是个可爱执拗的小家伙,妈妈告诉他:每个人都属于一颗星星,自己选一颗,抬头仰望天空,就会看到光芒。。。每当夜晚来临,他就要把床挪到窗边,用他独有的“钥匙”打开木窗,看到他的那颗adhara(孤矢七),才会安睡。一天,他把小朋友的皮球球踢进了地下室,因为怕黑没下去拣,小朋友就藏起了他的“钥匙”。无法安睡的他爬到房顶去看星星,可那颗星星消失了……无论是黑夜的主管“摩卡”还是最神勇的“猫大”都无法抵挡“阴影魔”,星星在一个个地消失,连月亮都被遮了……而“阴影魔”则来自小蒂姆内心对黑暗的恐惧,且只有他才能战胜它……
这是一部手绘的动画大片,形象创作、情节设定、配乐、甚至一些“小配角”都很有出彩的地方。“夜间噪声交响曲”、专管梳头的“丝丝”、憨态可掬的的“小灯泡”、见则生怜的小星星……记忆中还不曾有谁向我展示过如此神奇丰富的“夜”。
影片在展现“夜”的神秘优美、诡谲尊贵的同时,还“生硬地”重复了一些“实话”,诸如“最难战胜的是自己”、“你去除内心的一片阴影,我给你一片明亮的天空”、“万法唯心”,呵呵,不多说了,推荐观看哦~~~
《夜曲》影评(七):失眠是因为守护我的那只黑猫睡着了
在我记忆中的这些年里,我从来没有思考过黑夜除了是黑夜还会是什么别的东西,我想大概是因为守护我的那只黑猫格外勤奋,总让我错过与黑夜独处的机会。原来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城市,每当夜幕降临,白天喧嚣的一切都重归平静,工业的噪音被酣睡的呼声所代替,我们沉沉地睡着,所以在我们的思想缺席的这一片黑暗中,我们谁也无法见证另一个忙碌运转的世界。那里有一群勤劳可爱的精灵,他们在占据着我们生命三分之一时间的睡梦时分守护着我们,他们用微薄淳朴的力量,静静地为我们缔造着“夜”,让黑夜不再仅仅是黑夜。每一只黑猫都是一个孩子的守护神,为了孩子的美梦却总是要花去他们做梦的时间;露水并不是大自然湿润的空气赐予花草的礼物,而是精灵们背负水箱一点一点洒在叶子上的水珠;蟋蟀的叫声不再是静夜里那一丝恼人的聒噪,而是一场美妙和谐的奏鸣曲;而我们在睡梦中乱掉的发丝,那是美发精灵们精心为我们打造的发型。。。这么多甜美而生动的想象,瞬间让我感到我的童年因不知道这一切而仿佛失去了意义。所以现在的我多想在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认真地失眠,把安详的美梦交换给为我守夜的黑猫;或者如果可以的话,在早上醒来的时候不必梳头就走出家门,让夜的精灵为我梳理的发型可以在阳光下肆无忌惮地飘曳。有时候活得孩子气一点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只要生活不再强加给我们种种摆脱不掉的顾虑,那我们的罗曼蒂克便可以充斥每分每秒。我宁愿像一个孩童一样去相信Nocturna的存在,他们在另一个维度,他们昼夜与我们颠倒,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让我们和他们无法相遇,但是他们的确存在,而我们只需要去相信,黑夜因他们而有了生机和力量,那么又会有几个人还惧怕黑夜呢?
我多想象Tim一样,拥有自己的守护星座,还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屋顶,我可以在那里静静地待着,思考,逃避或者寻找缺失的安全感。我们的孩童时代都是孤独寂寞的,在爸爸妈妈无法陪伴我们的时候,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我们自己,挣扎着去寻找生活的平衡点。我们在脑海里编造各种各样的小故事,我们想象自己去扮演不一样的角色,爸爸,妈妈,医生或是老师,我们总在温暖的小床上,静悄悄地和我们真正的朋友对话,即使那个“真正的朋友”其实并不存在。因为这一切仅仅只会发生在我们生命最早的年岁里,所以这一个虚构的世界被打上了孩童的烙印,人们叫它“童真”。我们在长大,这个可爱的充满妖魔鬼怪和超能力人类的世界在离我们远去,直到有一天我们看不见它了,我们也漫漫习惯应付一个更加实在和理性的世界,没有时间再去想念它了。从我们看破爸爸妈妈的谎言,不再相信我们是从垃圾桶里检来的那一刻起,这个世界就变得模糊了,暗淡了,直到后来我们把它放进黑匣子里锁起来,再也不去理会它了。可是有一天,当你从电影里看到你曾经经历过却又冷血地告别的这一切时,你有没有觉得被你锁起来的那个小世界正在急速地膨胀,它充满了力量并最终夺匣而出,迅速地侵占了你的内心,那一刻你还会不感动吗?我感谢Nocturna,让我可以在这100分钟的时间里,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像Tim一样,在漫天的繁星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星星,然后在她的光芒下静静入睡。有一天那颗星星消失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一点安全感也没有了。可是我相信上帝总是奖赏敏感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于是牧猫使者出现了并带他进入了夜的世界,让他在Nocturna作着别的孩子无法奢求的小旅行,去结识那些长着奇怪的样子但是内心善良的精灵,更重要的是他要自己去寻找星星不亮的秘密。热心负责的Pastor帮不了他,爱喝咖啡的Moka也帮不了他,在这些可爱的精灵正一个个面临可怕危机的关键时刻,他终于知道了黑暗之魔的存在和壮大其实是因为他自己对于黑暗的恐惧,恐惧滋生了魔鬼,而魔鬼正在消灭一切可以战胜恐惧的东西。在这个过程我们和Tim一同知道了其实黑暗里原本有无数精灵与你同行,但是恐惧会将他们一一杀死,最后你不得不在无边的黑暗中独自前行,当你用恐惧包裹了自己的内心,又怎么可能看见任何一丝光明?所以当Tim不再害怕黑暗的时候,他拯救了整个Nocturna,也跨越了自己心中长久以来无法逾越的障碍。当星星再一次亮起来的时候,她对于Tim的意义已经不同往常了,即使她依然在夜空的一隅闪耀光芒,但她的存在也只剩下在白昼和黑夜的交替轮回中完成她点缀夜空的使命了。我想现在的Tim不需要她也可以睡得很甜,很香,当他抱着从黑暗的地下室捡回的皮球出现在门口的时候,我就满含眼泪地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如果说告别对黑暗的恐惧是我们长大的标志,那么长大也同时激活了更多对于其他事物的恐惧。小时侯害怕黑暗是因为我们坚信鬼魂的存在,而现在我们不再害怕了则是因为我们足够大到过了信鬼的年龄。不管这种勇敢是大人教导我们的还是随着生活自然而来的,可悲的是,在这个改变过程中,我们很少有人会用一种浪漫的孩童式思维去创造一种奇异的观点来说服自己。在必要的时候做一个孩童,这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抛弃的,也永远不应该屈服于生活的本质。这个夜晚睡觉的时候,记得把袜子抛得远远的,然后明天起来的时候,不要再歇斯底里地叫嚷着找不到另一只袜子,因为你知道昨夜有人来收走了你的袜子,为了惩罚你不懂得收拾——像个孩子一样。
《夜曲》影评(八):夜因为黑暗而美好
《夜之曲》是部美好的电影,不不,是部过于美好的电影,美好到让我想想它,嘴角就会不自觉的上扬,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夜,我想我一定不会怕黑。
在某一次从恶梦中惊醒时,我的床边站了一个人,还被那人掐了脖子,差点窒息。灯也打不开,喊也喊不出声,我拼命挣扎,终于我挣扎的声音和灯开关的“嗒嗒”声惊醒了住在我隔壁房间的外婆,我听到外婆下床的脚步声,当她走进我的房间时,那个人的手才松开。灯打开了,什么也没有。只留我坐在床上,满头大汗,满脸眼泪。后来也不愿深究或深想这件事情,只当是做了一个过于真实的梦。只是我开始怕黑了,每晚都开着灯,黑暗会让我觉得窒息。
《夜之曲》里的夜,美好到让人想哭,在那个世界里,有专门守护孩子睡眠的猫咪和领导这些猫咪的猫大大,猫咪们用心的歌唱,哄每一个孩子入睡……夜语者指挥着夜间的音乐会,树叶的沙沙沙、烟囱的咚咚咚、风的吟唱、蟋蟀的合鸣……露水精灵背着水袋,在夜里飞来飞去,落在埋没在黑暗里寂寞的树枝上,抖落身上的水袋,叶子上枝干上便满是露水……还有制造迷雾的雾精灵,是他们让夜更加的神秘,不过,如果他们真的存在的话,根据地应该是在北京吧!夜之城管理着整个夜晚,甚至连你早晨起来纷乱的发型都是由专门的夜之发型团队专门打造的。丰富而美妙。
只是啊……它还是太过美好了!美好到让人有些讨厌!就像我一直很讨厌橙子一样。
因为我是北方人,小的时候把橙子和桔子一直都当成同一种东西,偶尔吃到橙子的时候,觉得实在是太香了,作为一种桔子,它太过出众,太过招摇,是那种相当另人讨厌的桔子,香的太过分了。《夜之曲》的夜就像是我儿时认知里的橙子,作为一种形式的夜,它也美妙的太过分了,过分的让人想哭。仿佛橙子的香气熏到了眼睛。
终于,这样美好的夜将要被另人恐惧的黑夜吞噬了,让我突然觉得好似离我近了一些,那四处飘荡无魂无魄的黑影,更能触动某一种真实,好似书写想象的作者、描绘过去的画家、将心中所感表达出来的语言……尽管写出来的不如想象中的美好,描绘出的不如真实的过去那么切实、而语言又总是失真,可是却是将它们展现出来的方式,那些在那美妙的夜里蹿来蹿去的黑影,将那样的美妙通过我的眼睛深深的刻印进了我的心里,那样的美妙好似真实的存在一般,让它的美不再似櫈子那过份的香味一般刺鼻,显的更加的温润、柔和。
如果没有那个邪恶的王后,我们不会记住白雪公主;如果辛德瑞拉没有那个可恶的继母,我们也不会知道她的存在;没有狼,三只小猪怎么也无法走进童话的世界;没有那颗豌豆,我们也无法鉴别真正的公主……就像王后成全了白雪公主、继母成全了辛德瑞拉、狼成全了三只小猪、豌豆成全了公主一样,黑暗则成全了夜。
电影的结尾说:你不怕它它就不存在,但其实因为有了它才让整个夜真正的活了起来。因为有了对它的恐惧才更让我珍惜光亮和阳光,因为无数次从恶梦中惊醒,才让我更能够懂得在阳光照进房间的时刻醒来是多么的幸福,你可以当它从未存在过,因为它不过就是夜的背景,但夜却是因为这样的背景才更加温和的展现着它的美好的。
《夜之曲》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它是一个童话,一个有着“黑暗会吞噬一切”这样可怕背景的童话,但它因为有了这样的背景才可以是一个童话。
《夜曲》影评(九):狂想曲
由于最近在学西班牙语,而又找不到好的学习资料,所以这部动画电影看过多遍。
记得小时候住在农村,晚上满天繁星,树影摇曳……那时并不像现在大城市里到了晚上一样灯火通明,出了大门外的院子便已经一片黑暗,充满未知的恐惧,让人不敢涉足。而出了家门便需要带上手电筒。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束婆娑朦胧甚至可以称得上虚弱的光线从远处照过来的,我便惊喜的大喊“月亮下来了,月亮下来了……”然后我就踩进了一条阴沟里,从此在额头上留下一道疤痕,可那其实只是某人举着手电筒赶路而已,我小时可能也是浪漫主义的呢。哈哈……这部电影便幻想了一个在小孩子睡去以后在外面的无边黑暗里发生的种种事情,为什么猫晚上不睡觉,因为它们要负责用叫声让小孩们睡觉、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入睡前还躺在床头,醒时却在床尾……还有那晚上的交响曲,这就像一个狂欢的派对,告诉你黑暗其实很美也很快乐。
抹去对黑暗的恐惧,你才能真正享受并拥有它。
《夜曲》影评(十):夜曲星球与弧矢七星
宫崎骏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龙猫的痕迹,风声里隐约听到它们奔跑的声音。《夜曲》也是一样呢,也许你会说,角色不够有个性,故事没什么起伏,笑点也不够有力……但就算是这样,我还是跟着小小的蒂姆同学一起经历着夜晚的探险,跟他一起笑得好开心又害怕地缩起身子。不知为什么,只有动画片能让我忘记自己全然放松。清晨醒来的蒂姆,不一定相信夜间发生的一切,但是我相信。这是一部适合在晚上看的动画片,一个一个的惊喜像一个又一个胀破的气球,在寂静中发出那一声令人愉快的“啵”的声音。
你以为夜里发生的一切都是偶然的吗?不,树枝的摇动,窗扇的开合,夜里的声响都听从于“低语者”的指挥棒;每一个小孩子都有一只猫守护着,它喵喵叫着让孩子入眠;做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梦,是由文笔蹩脚的小精灵写在纸上;有三个美发师姑娘,在床边叽叽喳喳讨论给孩子换一个什么样的发型;雾精灵屁股上的钨丝发出亮光,它们爬进高高的路灯里;星星的背后有一个开关,可是它们自己够不着;坏家伙“皮”在孩子们耳边发出嘘声,全城的孩子都发现自己尿床了于是一起哭起来……夜曲星球的领导者,叫做摩卡,是不是因为他一到晚上就开始吃咖啡豆呢。总之这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比起平淡无奇的白天,夜的世界多有趣,虽然不能被人们发现。
我们的小男孩蒂姆,是个胖乎乎但眯眯眼的小家伙。他很怕黑,总是等到孤儿院的其他小孩子都熄灯以后,把床移到窗边,看着弧矢七星的光芒才能睡着。可有一天,他的星星不见了,他爬上天台,发现了管理孩子睡眠的猫倌和他的猫群。猫倌身形庞大,跑起来却像猫一样敏捷。猫倌拿这个不睡觉的孩子没办法,带着他和汤波莫利----一只贪睡的懒猫一起去找摩卡。摩卡不管星星消失的事情,他们决定自己去星星守护者的灯塔查明原因。一路上经历各种曲折但都有惊无险,但是北极星告诉蒂姆,没有星星守护者,这时候,黑影吞噬了城里所有的灯光和天上的星星,又开始吃月亮……摩卡对夜曲星球的公民说,黑影是蒂姆带来的,是他对黑夜的恐惧。当黑影迫近,伤害了猫倌和雾精灵的时候,蒂姆终于勇敢地举着北极星站出来对它说,如果你要的是这个,就来吧,如果我不怕你,你就不存在……这时候黑影消失了,弧矢七星又开始闪烁。夜曲星球经历了漫长的一夜,黎明时,孩子回到小床上微笑着睡去,没有人知道他是拯救了世界的小英雄。
早上刷知乎日报的时候,看到一篇《千与千寻》的影评,说,外表是非主流的胜利,骨子里依然是主流。夜曲星球的故事,也不过如此,是一个战胜自己的故事,说它是小男孩的幻想也可以,但它又是如此动人。恐惧谁都会有,这并不可耻,小男孩的执着和倔强,还有最后关头的勇气却并不是人人都有的。
看的第一部西班牙电影。人物设定没有往漂亮或可爱靠拢,甚至猫倌丑丑的有些吓人,但是画面很细腻,尤其是夜晚的各种光,真美。蒂姆想要学猫倌一样爬上栏杆坐着,因为个子矮扑腾了半天,猫倌伸手像抓一只猫那样从后领提溜起小男孩把他放在栏杆上……哈哈我都替他郁闷。还有,小男孩一个人赌气地坐在墙角,小小的眉眼皱着嘟着嘴,这时候大懒猫走过去蹭蹭他的脸,他就又笑起来抱着猫说谢谢你,汤波莫利……按照猫倌说的,“一个不睡觉的娃加一只懒猫简直是绝配”,可这时候他俩都太可爱了。
还是用一句诗来结尾吧,卡瓦菲斯《但愿你的旅途漫长》: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是的,我们还在爱着彼得潘,我们来自B-612星球,我们希望听到龙猫奔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