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不存在的女儿》的影评10篇
日期:2018-07-24 03: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不存在的女儿》的影评10篇

  《不存在女儿》是一部由米克·杰克逊执导,德蒙特·莫罗尼 / 格瑞辰·摩尔 / 艾米丽·沃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不存在的女儿》影评(一):向左走向右走的选择问题

  我承认,许久以来,我未曾被影音的东西感动过。无意中,打开去年就下载了的The Memory Keeper's Daughter,只是当作闲暇时的观赏,没有对此奢望过多,也许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句话很对,但在看完这部片子时候,我数度落泪。

  整部影片拍摄手法不见得高明,一堆观影人也在喋喋不休比较原著小说与改编电影之间孰高孰劣,瑕疵是有的,对细节描摹的过于简单,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不如原著丰满也是有的,但,打动我了,这点就够了,我不要学着一堆机器人津津乐道于对影片技巧讨论,哦,我错了,谁说机器人就没感情了?Wall-E深情呼唤Eva的声音还在我脑海里萦绕。

  连日接近40°的高温,我已习惯了“加班”,不敢按照正常下班时间走出办公室一步,那明晃晃的太阳哟,我越发想念冰天雪地的南极,世界尽头的奇遇,多好,我奢望在南极遇见那对华发苍苍的华人夫妇。长江流域日全食,汉水流域日偏食,临近下班时分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劈,雨太大,也不敢走,还是等等吧。。。于是,遇见了The Memory Keeper's Daughter,于是,感动中。

  对于人性探讨,探讨的不好,就显得没水准,就显得格调低俗品位低下,何况最近Jean同学一直在看class,与其复述影片内容,那还不如去写电影简介,这不是我的强项

  可是,仍旧忍不住要啰嗦

  似乎,这也是部讲选择的电影。

  假如,故事的最初,David选择了另种可能,告诉妻子Nora实情,妻子是不是不会出轨?儿子会不会不那么叛逆?而Gill护士生活,会不会也有另种可能?我一直觉得,Gill护士的生活里若没有Phoebe这个蒙古症患者孩子,她的爱情她的职业生涯,会更轻松些,Gill不过是风雪交加夜里动了恻隐之心的善良人,她本可以不用承担一个母亲,尤其是残障人士母亲的责任,她原本可以有她的健康可爱的孩子的,若干年后的相逢,David询问Gill为何爱他为何要替他看护和Nora的蒙古症患者孩子时,Gill说,因为爱。做了什么才让Gill如此隐忍的照顾Phoebe这么多年?Everything和nothing而已,爱,有时也很无厘头

  故事里,最痛苦莫过于David,童年记忆里的母亲从没有展露过笑颜,一切源自要照顾患病妹妹,而妹妹还是夭折了,这种类似鬼魅影像一直存在于David的脑海中。深深爱着妻子Nora,不忍她的生活像母亲一样全无幸福,忍痛告诉她,爱女恰逢出生便已夭折。

  这是个善意谎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心里的阴影加上不想再有不健康孩子出生的念头,让他一次次拒绝美丽妻子的亲热要求,妻子的脾气日益见长,怀疑加深,儿子也因为从小缺少父亲关爱变的叛逆,父子关系紧张夫妻关系紧张,

  再次假如,如果此时的David,能做出另种选择,而不是自以为是的陷入到深爱而忍辱负重牺牲与对女儿愧疚自责的自我折磨中,也许,故事的结局,是恶俗的但极具亲情的大团圆结局。

  David,一直活在痛苦中,他身边的人,也因为他的痛苦多少遭受了亲情冷漠暴力(貌似是我发明的这个词?),不能不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David,他错了。我在此没有指责他对女儿病情判断的失误,作为健全的家庭,作为深爱彼此的夫妻,并不是他想当然的认为,只可共富贵,不可共患难患难与共,妻子还是再猜忌丈夫而出轨吗?David还会一直生活在阴影中吗?儿子,是不是也会因为家庭和睦而少了很多叛逆?Phoebe是不是会得到更多的母爱和更好的照顾?虽然,Gill给予了她所有母亲能付出的最多的爱。若一切都能重新选择,那么,恶俗但是温情的大团圆结局是我喜欢的。

  但,这是电影,不是寻常人家发生的事,所以,就当故事看吧,我不必在此祈祷,电影的大团圆结局可是违背了悲剧美的原则

  一步错,步步皆错,这是选择的故事。还好,Phoebe后来笑的很灿烂,还好,Phoebe在母亲节当天把送Gill的花束分了一半给Nora,还好,Phoebe牵着龙凤胎哥哥的手,是那么的自然

  留下如我这般的看客,在此唏嘘不已。爱,可不可以少一些自以为是的牺牲,多一些沟通尊重?隐忍和忍辱负重都太过沉重

  感动,就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

  《不存在的女儿》影评(二):照相机里的世界

  上不上相影响个人习惯,比如我,在照片里不是眼神呆滞的静坐示威就是假仁假义的奸笑模样,时间一长连自己都找不到信心。不过随着照相机普及,我培养出另外一个爱好,就是把别人闪耀一刻固定起来。结果,那些照片,有人巧笑倩兮,有人英明神武,有人青春焕发...有人在镜框外咧着嘴,洋洋得意,自以为还原了一个完美世界。

  ------------------------这是一条秘密的分割线---------------------

  大卫先生,一个热爱摄影的骨科医生,他的老爹说照相机这个词来自于拉丁文的房间:“每个人都住在照相机里,一个充满秘密的房间”让我们看看大卫先生的秘密房间吧。上半生守护着一个伤疤,而下半生守护了一场噩梦。1966年冬天的那个大雪纷飞的夜里,他亲手把他的命运打上一个死结,让上下半生紧密相连--而他觉得“我能够捍卫一个家庭,一个母亲,一个儿子的幸福,只要剔除唯一不幸福元素。”于是先天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女儿就被排除在外。

  镜头闪回,凄风苦雨的大卫先生少年时期--失去女儿的母亲,失去妹妹的哥哥。孩子看着妈妈,觉得死去的妹妹带走了妈妈所有爱和笑容,活下来的孩子只能承担妈妈的哭泣和愁苦

  大卫先生的完美计划开始出现混乱的苗头。原本应该送走的女儿竟然还在护士的家里,他只能扔下钱仓皇逃走;妻子知道女儿夭折的“事实”要开葬礼,他竟然无力反驳;他的世界慢慢开始扭曲~~

  在女儿小小的坟墓前,牧师念到“...您泰然自若的看着我们的罪恶...”他看到远处护士愤懑的眼神,跟一群黑色的人相比,她橘色的外套鲜艳啊。葬礼当晚,妻子送给他一只照相机--“谢谢你,大卫,谢谢你”,大卫先生抽筋的脸上挤出笑容“好漂亮的照相机,我来给你们拍照吧”--镜头里面还原成大卫先生的那张纪念照,磅礴的雨,忧愁的母亲和妹妹。大卫在哪里,大卫在哪里,大卫在照相机前哭着看他们。

  接下来的22年,每个人都过着不同的生活。大卫先生事业有成,摄影爱好已经脱胎换骨登堂入室,但是生活呢,当初他捍卫保存不惜用女儿做代价的家庭呢,这厢是妻子外遇,儿子叛逆,那厢是女儿一日日的长大,小小的拍立得照片压得大卫透不过气。他唯一一次最接近女儿的时候是轻轻唤了她一声“菲比”,女儿笑嘻嘻的转过来,看定他2秒钟,突然惊恐的说“坏人!坏人!妈妈不许我跟坏人说话!”他手心里是女儿掉在雪地上的黄色发结,柔软而冰冷,冷的大卫从手到心都在痛。

  发妻已经变前妻,在妻子46岁生日那天,他很想送个surprise给她当礼物,比如在便条纸写“亲爱的,我们的女儿没有死,Gil把她带大了”,又例如“亲爱的,我把我们的女儿送走了”可是怎么写都是错,怎么看都是罪恶。他的人生就像这便条纸,错行已然书写,他却不依不饶的涂掉,一笔笔的涂,欲盖弥彰的涂,直到满目疮痍。他死在了她厨房里面,手中拿着工具,正在修理那漏水的排水管。发色灰白,他孤零零的扭曲着身体,也许...这个世界他再也没有什么可失去。

  他冲印了每个人的幸福,除了他自己。

  《不存在的女儿》影评(三):生命的意义与承担

  坐在电脑前看这部电影,看到泪流满面,差点哭出声音来。我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会如何,但在电影里,我无法承受死亡。活着,比什么都有意义。我再一次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为人父母的责任。我始终认为母爱和父爱应该是无私的,不求索取的。我也希望今后能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做一个无私的母亲,而不是用亲情绑架孩子的自私母亲。孩子的快乐才是我最大的快乐。如果我有一个残缺的孩子,我该怎么办?曾经也想过为什么一个生命要拖累别的生命的生活。如果一个人得了绝症,要付巨额的医药费,也不一定能救得活,他的亲人真的就该为此负债累累,痛苦过日吗?我也会狠心地想,与其这样拖累别人还不如死了算了。

  可为什么我们要成为父母?一切只是上天的一个偶然吗?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一种责任。我们要用爱筑起一道高墙保护我们生命里的天使。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是一个天使。父母更应该是孩子的守护天使。

  也许我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强,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脆弱。我们要尊重每个生命个体本身的意愿。所以,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孩子,那就算全世界背弃我,我也会一个人好好把他抚养长大。

  有的时候无论是这样选择还是那样选择,我们都逃不开一些东西。

  ————————————————————————————————

  想到看过的这样一段话:

  如果相爱是错

  我愿意一错再错

  如果失去你是幸福

  那我宁愿选择痛苦

  因为没有你

  就算幸福也是痛苦

  (亲情友情爱情在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

  《不存在的女儿》影评(四):不知不觉被惹哭

  看着看着还是眼睛湿润了,本来以为就是这么湿湿润到结束,但是看到男主角修水管--发病--妻子回来了。。。眼泪还是流下来了,还在想为什么会哭的时候结局来了,泪腺被彻底触动~

  也没有特别明确的泪点感觉就是不动声色的被触动,所以觉得这片子还是很厉害的~

  几个演员也很合适~男主角和妻子确实如所说的看去是一对璧人,很漂亮有早前好莱坞明星味道,护士小姐,红龙里就对她印象深刻,特别是那双眼睛~儿子总觉得五官有点重,不过在父亲的照相机里总是很美好~女儿不知道哪个孩子演的,无论如何都很厉害。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女主角那两次穿红色衣服穿梭在黑白衣服和黑白照片中,以及伴随的音乐~有点形式但不觉得做作~

  也许触动我的是这片子里伴随爱的隐忍、沉默无奈~最后大方的结局,不飙泪也不行~

  《不存在的女儿》影评(五):镜头里的秘密

  影片从开始就讲道“家是从拉丁语‘照相机’得来的,所以,每个人都住在相机里,在一家秘密的独室里……”

  一个人,要守一个秘密,真的很难,还守了一辈子,真的很痛苦。大卫失去了女儿,他的相机,就是他倾诉对象,直到影片的结尾,他的儿子才明白,为什么爸爸会拍很多不认识女孩子,因为她们都是正常的,“妈妈你失去了一个女儿,他也是……”

  人人都有秘密

  儿子守着妈妈的秘密

  母亲守着自己的秘密

  丈夫守着妻子和女儿的秘密……

  镜头去顷诉秘密

  众人都在维护秘密

  ……

  有时候,爱,也会做想当然和做错事,任何错,如果是以爱的名义犯下的,真的会让人很伤心很伤心吧!

  很有诚意的一部作品,影片中护士吉儿两次出场的红色风衣,让人印像深刻,第一场出现在菲比的葬礼上,在众人肃穆的黑色中,红色的出现成了吉儿对所谓葬礼的不屑和对大卫行为不满的宣泄,第二次是在多年后,吉儿出现在已成小有名气的摄影家大卫的影展上,红色,只是想吸引大卫的注意,却让我感到难过……

  很意外的结局,可能预示着: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意外,不在任何人的意料中,因为,你不是上帝,没有发生的事,是没有资格去下结论的。

  《不存在的女儿》影评(六):存在或不存在

  这电影不错,可能是跟题材有关系,我觉得挺好的。

  这是我第二次写影评,离第一次写好多年了。

  我想说,如果这片子我10年前看(那时候还没这片子),或者08年看,也许我都会觉得处于人道主义,出于女人本能,出于爱,堂而皇之的说,任何一条生命都是有资格存活于这个世界的,我们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鲜活的生命。

  可现在,作为一个2岁孩子的母亲,我想说,一个孩子的健康比任何事情重要,可那是一个唐宝宝,你该如何面对?我们是在中国,作为一个母亲怎样让唐宝宝继续生存?是倾囊竭尽,还是直接放弃?存在或不存在?

  这是个真实的事情,爸爸的一个朋友家80年代生了一个先天心脏病儿,医生说这个孩子活不过10岁,然后外婆在母亲还没有见到孩子的时候就亲手葬送了这个宝宝,再然后他们后来又有了个健康的儿子~~~妈妈的一个朋友80年代生了个痴傻儿,医生说不要给孩子喂奶,可孩子母亲受不了,于是那个痴傻儿活了20年,家里所有都是为了这个孩子~然后那个孩子活了20年,只活在屋子里不能或在世界里~~

  于是,我现在看了这片子什么感受也写不出来,不能说爸爸是自私的,不能说妈妈是慈悲的,不能说护士是伟大的。我只能说,他是隐忍的,她是可怜的,而养育唐宝宝的护士是幸运的(因为那个唐宝没有夭折并且带给她另一段幸福)。

  于此,影评结束~~

  《不存在的女儿》影评(七):关于戴维对整部剧的影响。

  一直想看今晚终于看了。故事从飘着大雪的晚上开始,我一直觉得景色是能反映某些心理作用的。戴维从接生男孩保罗的喜悦与幸福到观察到女儿菲比是有唐氏症的悲伤与痛苦,完全像是外面下雪天的寒冷。他选择对妻子说谎,但是没有想到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在后来的几年几十年都会幻想女儿的存在。其实戴维一定是痛苦的,一方面对妻子说谎,他知道夫妻之间应该是坦诚的但是却因为无法说出口而且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不知道该用什么理由去说,所以一直不碰她,我想原因可能有几点。1.害怕妻子生出来的孩子可能又会患有唐氏症。2.对妻子的愧疚。(这可能就造成妻子心理及生理上的空虚,所以会有其他的男人。而戴维对此也没有办法。)另一方面,他知道女儿存在却看不见找不到直到卡洛琳吉儿来找他。他看见女儿就笑,笑得很幸福。让人遗憾的是他到死也没有告诉菲比他是他的父亲也没有和菲比正面笑着谈论。整部电影以照片储藏室为开头,片中多处有用照片记录的镜头。女儿不存在却用另一种方式存在,因为父亲的一个决定,让整个命运改变。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时间过得太久,可能想要重新开始已经不可能了,但是一定还会存在某种方式一直继续着。但是可以说电影太短了,总觉得结局不应该是这样,可能作者想让观者自己联想,但是断的有点快。另一个就是戴维死得非常出乎人意料。电影前部没有铺垫,没有哪里显示出戴维对于那个病的痛苦与绝望。所以电影总体唯美流畅,是一部蛮好的片子。毕竟可以体会到接下来应该会是两家人和睦相处的。

  《不存在的女儿》影评(八):不存在的女儿的房间

  从对面大楼玻璃射过来的阳光,很有冬天的味道,不怎么暖却很明亮.让我以为今天的太阳西升东落.

  就在这样的一天,看了久仰的<不存在的女儿>.我一直没有机会看小说的,看了电影之后这样的机会更加渺茫了.不过,我想影像更适合这个故事."相机"一词源自拉丁文的"房间",每个人都活在相机里,活在自己孤独的房间.在事宜月的最后一天,我走进本属于不存在的女儿的那间房子,看见了整个故事.从一开始的背景音乐就和蓝色生死恋的那首超悲的调调有一拼.我截了戴维和他妹妹的照片,那双哀伤的眼睛和他们母亲手中紧紧抓住的郁金香.那是一个雨天,空气里都掺有泥泞,将我的妹妹埋葬.不过戴维一直爱着诺拉,艾儿和卡罗琳真得很般配,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嘛.我不是说诺拉是坏人啊,被月亮控制的天蝎的我非常理解!有些人是用来睡的,有些人是用来爱的.还有那位双胞胎哥哥,完美的保罗.我看到中间的部分去洗脸,然后看着镜子里的我,突然觉得,我是不是应该被当成傻子生出来好一些呢?起码我不会变的像现在这样恶毒卑鄙工于心计什么的.结论是,聪明的我当然不会抛弃自己,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而戴维,却抛弃了自己,抛弃了本属于自己的善良,赠给他一无所有的女儿.卡罗琳是位好母亲.

  阳光在对面的玻璃上爬行,然后渐渐的,不能到达我的房间了.我才开始想念,不怎么温暖的阳光.我才知道,得到本不该属于我的,是一种恩赐.我想念我不存在的女儿.戴维并不是这样一个人,她想念女儿的原因也不是因为后悔.他不能后悔,因为对诺拉的爱一直没有停止.他把自己关在暗房里,冲洗一张又一张的照片,似乎每一张都是为了给自己的女儿看看.她却一张也没有看到过.家庭关系本来就不是那么牢固的,正是他是一个整体,才有崩溃的可能.即使戴维是爱她的,最终还是离婚了啊.嗯,爱可以说出来,却表达不出来的现象很普遍啊.不是不爱,也不是爱的不够,即使撑破了也挤出不来得好像一个黑洞.在爱的试验里,就连质量守恒原则,也会挥散在空气里.郁金香开的很美,美的离死亡那么近.

  我想要说的真的就只有这么多了吗?memories keeper.真是诗一般的名字,我能在十八岁之前收到相机这样的物件作为十八岁生日的礼物,很是快乐.我用了快乐这样一个简单的词,却不想我的快乐像快乐王子那样血腥与牺牲.我要简简单单的快乐.相机是一间孤独的房子,在我住进去之前,我要带上所有的快乐.戴维先生,您忘记了您的女儿."我送走了我们的女儿"...窗外的树在阳光背景里是一个黑影,那个位置,本属于我...不存在的女儿.我还是固执的认为,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爱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他们在演绎一出悲剧吗?我却看的这么温馨这么陶醉这么满足.即使再哀伤的音乐和画面,都不能抹杀我这样的感受,反而反衬了午后阳光里收拾花园的那位母亲.

  以及另一位母亲.

  在故事的最后,两把郁金香,两位母亲.不存在的阳光,不存在的蓝天,不存在的夏季,不存在的湿润,不存在的温暖,不存在的饱餐,不存在的美丽,不存在的安静,不存在的生命,不存在的故事,不存在的电影,不存在的浴室,不存在的书柜,不存在的音乐,不存在的爱情,不存在的呼吸,不存在的美食,不存在的甘霖,不存在的随便什么东西.才写到了第几个句子,我就开始后悔了,我明白,在一切美好消逝之前,也会有悲伤夹在里面.有时候,就连悲伤的不存在,也会让人心里空落落的.

  感谢<不存在的女儿>,它还存在.在今天被我看见.艾儿第一次在卡罗琳家的那个早晨,卡罗琳对他说早安时他在做早餐.好吧好吧,天使都是智障,我才不稀罕去什么天堂!就让故事里的这群傻逼,***都给我滚到天堂里去吧!操!

  othing. is. Everyting you can do.

  《不存在的女儿》影评(九):无奈的残忍

  从开始到结束看的都很压抑。父亲的决绝和护士的不忍都可以找到现实的影子。

  父亲发现女儿先天缺陷之后决定让护士送往福利院,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白发人送黑发人或维持现有幸福完美的生活。护士去过福利院之后看到孩子们的生存状况之后不忍把小女孩留下,决定自已收养并远走他乡。

  多年以前,经常有人因为想要儿子或生了有缺陷的孩子,遗弃在路边。觉得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自已少了烦恼,孩子也许有个好归宿。可是那些父母可曾想到有多少小孩撑不过寒夜或酷暑?

  有一天暑假我打开大门,一个躺在纸箱的女孩静静的躺在那里,一双清彻的双眼盯着我,我当时就傻了…因为历史政策原因,我家无法收养,于是抱给了邻居家。我一直无法忘记那双眼睛,也一直把她当妹妹对待。可是另一个女孩就没这么幸运了,被放在路边,结果野狗先发现了她……

  我想说那些放弃自已孩子的人都自私到极点,这种人无法被原谅,无法被救赎。此人注定终生活在罪孽里。我无法原谅片中的父亲,也无法原谅现实中类似的人。

  《不存在的女儿》影评(十):不存在的女儿 一直存在的爱

  这一生第一次写影评,实在是对这部电影有着太多的感慨了。晚上没课在PPS上找的一部电影。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开头就吸引我了,泛黄的六七十年代的感觉,第一眼就有回忆过去的感觉。导演这方面的处理是令我折服的。

  当主人公举办画展时,那位曾经替他送走小女儿的护士,说到:“我曾经那么爱你!”这句话出乎意料也在意料之中。这位护士一直都保守着这个秘密,在雪地里遇见的那位卡车司机,导演这里安排的又是一妙笔。

  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唐氏症的孩子,保守着一天巨大的秘密是需要勇气的。这个男人的出现,给了她勇气,她不必一个人面对了。

  这部电影处处紧扣着“爱”这个字,大卫对妻子的爱,大卫对女儿的爱,护士对“女儿”的爱,卡车司机对护士的爱。

  可以说,这些爱中没有自私的,这也是这部电影感人之处。大卫作为一个医生,爱上了摄影。跟他失去女儿有很大关系吧,沉浸在失子之痛中一辈子了,摄影陪伴着他。

  有人说大卫是自私的,为了自己妻子不受伤,忍心让别人送走自己的女儿。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大卫其实对妻子的爱是更多的,他曾亲眼目睹过自己母亲失去女儿的那种伤心欲绝。不愿意让自己的爱人来承受。当他去找那位护士时,护士问他是否要见自己的女人。大卫只说了一句,上一次的分别已近够艰难的。可知,大卫对女儿的爱也是撕心裂肺的。

  电影最后通过小女孩淡定表情和话,画面定格在两束鲜花中。这里应该是整部电影感情升华的地方,小女孩像天使一样,不计较生母对自己的抛弃,不忘记养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一改国产电影的悲情痛苦的结局,留给我们观后对人性的思考

  这部大作,不愧获奖无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不存在的女儿》的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