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7-18 02: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经典观后感10篇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是一部由钮承泽执导,钮承泽 / 张钧甯 / 屈中恒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观后感(一):好好陪陪自己的心

  这是一部伪纪录片,也就是钮承泽在片中所说的Macumentray,影片导演钮承泽想拍摄的也是一部伪记录片,但是,那部纪录片未能拍成,成就了这部伪纪录片。为了增加纪录片的氛围,几乎所有的镜头都用手提摄像机拍摄,片中所有的人物都剔除了表演光滑痕迹,但还是能感觉到表演的成分现实中的沉默静止呆滞在影片中很少看到,我们能够看到的,依然是一个粗糙的光滑镜面,故事讲述的似乎是滴水不漏,现实生活中的追踪并非如此

  钮承泽在这部影片中的确是用尽心思,影片的开始,随机街头采访片段中,很多人在回答一个问题:“你快乐吗?”大部分人觉得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有很多:生意不好工作难找、工作压力大、政局很乱、社会不景气……影片的结束,所有的人似乎又回到了这个问题,发表自己对快乐、对人生看法,这两段采访虽然跟影片没有直接的关系,却是导演生存环境的折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中的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跟导演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不断碰撞交流,试图达到一种共振,却分裂了故事的叙述

  对钮承泽而言,这部影片是自我分析自我解剖的实验,就像在影片的最后所揭示的,钮承泽剪去长发,似乎要跟过去那种混乱生活方式告别,他扑倒在母亲怀里痛苦,跟母亲诉说孩童时期她所给予他的心灵创伤、跟女友坦白道歉,重新修改剧本,戒毒……一切似乎重新开始,但影片的结束,为了筹钱,他不得不再次跟老板色情场所,又一次面临毒品金钱诱惑,他所抛弃的一切似乎又汹涌而来,他有点眩晕,不知所措,影片至此戛然而止。钮承泽说,当初原本嘲讽政治媒体这两大“乱源”,后来自己经历一些事,发觉“真正的乱源,其实是人的心,政治和媒体只是现象而已,在这样的时代和环境下,每个人都应该好好陪自己的心。”

  影片的开始部分,几个大男人纵论政治,陈水扁、马英九……在台湾政坛叱诧风云的人物在他们的嘴下是如此地不堪,这或许有别于好莱坞的另一种言论自由,在另一块大陆,这样的言论还是不敢想象

  影片中的很多人物,都是实名演出,更增加了影片的纪实成分,钮承泽,屈中恒……这些人在现实中的关系在影片中也得到了体验,比如钮承泽与女友的纠纷,女友张钧甯与修杰楷的诽闻也曾是报章热议的话题

  钮承泽,人称豆子”、“豆导”。他童星出身少年得志,主演过《小毕的故事》和《风柜来的人》。之后一度起伏沉沦,找不着出路,直到改行进入电视圈,拍摄了《吐司男之吻》和《求婚事务所》,后又申请辅导金拍摄了这部《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初试牛刀,显示了非凡的才华,在近几年台湾出品的电影中,这部情非得已可算是异类,却也带来一股新鲜空气。这部影片荣获2007金马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2008第10届台北电影节国际青年导演竞赛评审特别推荐,入围第10届台北电影节台北电影奖,以及2008入围第30届莫斯科国际影展,2008鹿特丹影展奈派克最佳亚洲电影奖等影展。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观后感(二):男人四十,华丽暗疮,情非得以?我了。

  故事其实是这样的:

  “妈,我快四十了也,要创作啊!!”

  一直走偶像派的导演,

  哦,顺便说句,导演是个男人,

  突然要走实力派了,要创作一个有深度的电影

  于是,他就做了一些快四十岁男人有所不为但必为的事,

  错误时间正确的事

  影响深远

  后果严重

  拉赞助,间接拉了皮条,

  寻找爱,顺便关爱女朋友以外,还包括了女朋友好朋友

  四十岁了去咨询心理医生

  得到了一个要坦诚答案

  坦诚,也许是对的

  但是问题是之前他并不觉得不坦诚是不对

  突然之间有人扭转了他的心态,他心软了 ,他妥协了

  而且他也接受了应该坦诚这个决定

  所以他快四十岁之前做了他最不擅长的事

  坦诚

  等等等等

  总之,所有生活的一切给整的一塌糊涂

  其实剧情本身并无任何的吸引,

  男主角长的一张春耕脸。但身边美女无数到是一个的看点

  就连到了最后,绝望的他仍然想证明自己,而想强行占有曾经的女朋友

  却发觉曾经的女朋友蔑视的他,连抵抗挣扎欲望的没有时

  男主角的脸扭曲的时候,更是突出可怜可悲的这一点

  男主角的女朋友叫马麻

  马麻不行妈妈

  男人向女朋友解释坦诚他轧了不少"纯洁男女关系"爱做的事,包括她的好朋友的时候我想笑,脑里就想的哪个陌生台湾字:轧(整一个得了便宜还卖乖)

  男人向妈妈哭诉的时候我也想笑,他们不爱我````小朋友们欺负我

  社会的错,心理医生的错

  当他在叨叨絮絮的时候,我总是想笑

  永远都是别人的错

  有句话叫:男孩要走多长的路才能被称之为男人

  我看着哥们够呛,起码都是一长征

  影片最搞笑的还是去看那个心理医生女人

  医生说:你要是不按照我说的去做,我想我也帮不到你。

  真是佛是你鬼也是你,怎说都是理。

  人类在没有出现心理医生这个行业的时候

  其实地球也是照转的

  现在我明白了什么叫: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这部片子其实整就是一个:无病呻吟

  你丢他到索马里饿上几天

  你让他回来再谈下他的理想

  他的理想就是一块馒头

  男主角为了他的理想而尽一切努力

  但是金钱方面,看来还是计划了一部分资金

  让他可以泡吧喝酒,吸粉泡妞,交际应酬

  我会去想,如果换做是一个生活中的快四十的普通男人

  他会是怎样?

  3班倒,2点一线

  背着老婆存点私房钱买烟喝点小酒?

  偶尔窥视下夏日大街小姑娘的后腰蕾丝边?

  为了自己的理想终于攒够了钱给自己买了套《马克思列宁理论全集》?

  影片的最后,

  马麻说:我开始不相信男人

  我想:得了,所有的都齐了!

  我靠,就是因为有这种男人败类存在

  老子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上前颤抖的问句:姑娘,有男朋友吗?

  MD,现在还得多问句:姑娘,有女朋友?!!!

  据说,本片受到很多业内人士欢迎

  一个影片你要是喜欢

  我想那是因为有共鸣

  所以我想在业内欢迎,也是有业内的道理

  谁都需要

  但是做人不要贪心,也要学会珍惜

  影片末端,丫跟我玩变身`````````?

  丫的龌龊过瘾后才想清纯

  是不是太晚了点?

  末尾,我突然想到一个小故事,刘德华说过,拍过很多与性感惹火有大胸无大脑有关,大俗票房导演王晶

  quot;你以为王晶拍不出所谓有深度,有思想的电影吗?王晶毕业于中文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王晶曾说过,他自己是什么不重要,最重要是观众眼里,他是什么才重要."

  最后

  我觉得本片不能说特假

  但是我不觉得它是一五一十

  片子一开始就在装的让观众觉得它是在真实

  但本质

  其实还不过是

  狗皮膏药下的华丽暗疮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观后感(三):情非得以之深夜看片

  喝完一大杯热奶茶之后,果然非常亢奋,于是干脆深夜把《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拿出来看。

  最近看了好几部台湾文艺片,其实风格大同小异。就是上上司曾经在我博客上的留言:有些人是生活,而我们不过是活着。这些电影主角都是小人物,但又不满足于自己的生存现状,寻思改变,最终好些的被现实弄得晕头转向倒霉可能就是头破血流了。《情》中的钮承泽应该属于后者吧。

  其实我很长时间内将屈中恒认作钮承泽,得亏这部电影将两人摆到一起。我现在知道了,原来钮承泽留了长发长得像……阿昌。

  电影中屈中恒有一句台词:钮承泽所有电影的男主角都是钮承泽。电影中他们自己演自己,所以就出现了,钮承泽对丁宁说,你看你也搞了这么多年,上综艺节目还总是被欺负……他对张钧甯说,你还和言承旭接吻呢!一生气就说,这部戏找暴龙来演,找周迅,我让大齐跟周迅说下。结果周迅其实还真有参演,不过被剪掉了。钮承泽带她参观工作室,最后谈的时候周迅说,豆哥你有忙我一定帮,不过我觉得你没有想好自己要什么……

  电影中有很多台湾文艺片的熟面孔,比如《练习曲》中的中年单车男,比如《一一》中的胖弟弟。这家伙在电影中还揶揄吴念真:我这里有他的一个本子,他要重出江湖了!

  看字幕发现受访人里居然有郑元畅,赶紧又返回去找!就像我在《一一》中重找戴立忍一样。我是看了三遍才找到他这个花样美男,因为真的太难发现了。戴着帽子眼镜,没有化妆,根本就是另外一个人……这电影我要一定要让项老师看!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观后感(四):为了生活,你快乐吗?

  有些电影,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再看一遍。

  比如今天要聊的这部《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出自我非常欣赏的台湾导演钮承泽,人称豆导。

  豆导被多数人所熟知的作品主要是近几年的作品:爱情题材的《爱LOVE》、讲述台湾黑道兄弟情的《艋舺》,以及揭露军中性工作者的《军中乐园》。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是豆导2007年的早期作品。

  也是小燚最喜欢的一部。

  这部电影以半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钮承泽本人面临的来自事业感情的双重困境

  从一个电影人的生活看无常的社会环境,看人性的扭曲与挣扎。

  而在小燚看来,这不仅仅是导演钮承泽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的困境,也是很多创业者所面对的共性问题。

  电影开场从钮承泽和几个朋友喝酒开始。

  和所有男人的酒局类似,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兴奋讨论众人物,陈水扁、郭台铭、邱毅、马英九......全都在他们的谩骂讽刺名单中出现。

  脏话从每个半醉半醒的人口中不时传出,豆导的拍片计划也在几人的玩笑诞生

  他构思了一个捉弄公众人物的剧本,这其中涉及到拔下立委邱毅的假发,开车冲撞总统府等突发事件

  他希望真实记录下旁边见证人的各种反应,他觉得这将是一部创意十足的纪录片。

  钮承泽是个行动派,很快就投入到了前期工作中。

  他拉来了朋友陈希圣做制片人,接着就找了知名艺人屈中恒做男主角。

  一切看起来很和谐

  但是准备开拍时,听说自己还要投资的男主角撤了。

  拍摄需要大量的资金,钮承泽为了筹钱,想尽各种办法

  这是台湾导演拍一部电影的必经之路:广结人脉、找人投资、抵押车房、东拼西凑

  他找母亲借钱,用尽各种理由

  他找圈中好友帮忙,甚至还提到了周迅。

  为了拉投资,一位有钱的老板,人家指定要某某女性作陪,于是钮承泽拉下脸请来了。

  为了让钱尽快到位,他甚至在饭局上明示暗示女星献身老板。

  结果落了一头灰。

  他很后悔

  这是一个导演的日常工作。

  而他的生活也鸡犬不宁。

  因为拍片缺钱,他的状态非常不好。

  常常借助酒精和毒品度日。

  为此女友没少和他吵架。

  真正爆发是因为他和一个小明星车震,被狗仔拍到。

  于是女友也离他而去。

  他算是彻彻底底地失败了。

  干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公司资金越发紧张,他的员工和他也不是一条心。

  有人在发愁怎么发下个月的工资,而有人却开始打算未来去哪家公司应聘。

  还有人嚷嚷着中午要吃顿好的,做个假账报销,骗过老板。

  反正公司都要完了。

  反正钮承泽要完了。

  钮承泽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很荒唐,很莫名其妙,很不快乐。

  他回到家,妈妈煮了他最爱的酸菜宽条面。

  没挑两根面,他嚎啕大哭。

  小燚看得也非常动容。

  有些电影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你看着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宝岛台湾。

  可是你不由自主就会联想到自己的一些经历,感触也好,共鸣也罢。

  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麻烦

  它们看似状况不一,其实本质上都是类似的。

  豆导是一个有想法又真性情的人。

  尤其关注他以后,看他上《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等节目,对他更加敬佩。

  因为《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拍的真的是他自己,有些抵押房产、向家人借钱、拉投资、找黑道上朋友帮忙等等都是真的。

  而且豆导拍电影确实是一波三折,当初想要和周杰伦合作电影来着,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合作成,后来周杰伦自己也当了导演。

  没什么对与错,只是运气不好。

  豆导已经释怀。

  他很平静地和主持人聊起一些往事,说到开心时还像个孩子,动情时又默不作声。

  小燚曾和朋友说过,看豆导的电影,适合配酒,最好是白酒。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小燚看了不止三遍。

  不同的时间看,又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这部电影的最后,豆导拍摄了很多人对于快乐的定义。

  电影已上映十年了,现在看这些话,依然会感动。

  人生实在没有一定要开心啦,不开心的时候就享受,感觉不开心就好了;愤怒或者悲伤、沮丧都是珍贵的感觉,我觉得都要去扎实的感受到,这就够了

  ——蔡康永

  对于我来说,我要在死之前,好好享受每一天

  ——小S

  不快乐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那倒不如选择快乐

  ——手工艺者

  不快乐就是因为,你想要的东西太多,但是大部分你想要的东西都得不到,所以你不快乐

  ——大学生

  像我们这样抱在一起就很快乐

  ——路边青年情侣

  得到掌声也是一种快乐

  ——郑元畅

  我一个人的作为,解决那么多人的困难,那时候我想不是我快乐,大家也快乐

  ——政府官员

  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好

  ——一位母亲

  有些人苦得半死,可是他可能因为今天吃到一个鸡腿就变得很开心

  ——ELLE

  其实快乐跟不快乐,都是你自己去选择的,有时候不快乐就是一时的

  ——路人

  我觉得人生很多事很难讲,有时自己拼命想追求的事情,想找路,最后发现路根本不是那样走;你看到的是另外一片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结果、不一样的风景,那未必是不好

  ——老板

  我发现人之所以不快乐,都是因为自己心里的贪嗔痴,不是任何外在因素,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不快乐负责

  ——导演钮承泽

  最后,说说我自己。

  燚见这个公众号从2015年3月25号,到今天,也两年半了。

  两年前,没有想到今天的自己会创业

  而我的工作和电影始终没有任何交集。

  就只是凭着业余的兴趣,一些点滴积累,每周五分享一部电影。

  认识了很多朋友,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有你们,我很知足。

  我会继续坚持,这是燚见最大的快乐。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观后感(五):What On Earth I Have Done!

  第一次看到此片的海报时,害我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有点恶心,有点做作,连毛都露了,还要摆出一副很逗的表情,我说钮承泽你这第一回当导演也不用不着出卖色相吧,何况你一个40岁的男人了,老大不小的,既没长着一副偶像派的脸,也没有什么傲人的健美体态,如果这“激情出演”仅仅是要跟海报上的“0%保留度”和“坦诚相见”相呼应的话,我觉得还有很多的表现手法。发了那么多牢骚,其实我只是不想你第一部执导的电影因为这样的一张海报而吓退了一帮准备买票进场观影或者买碟的观众,因为毕竟连我这宅男都知道这几年台湾本土电影的不景气,甚至还有人喊出“中国台湾电影已死”的话,一定的票房与卖埠的收入才是豆导你能创作与执导下一部电影的动力与保障啊。

  其实冲着钮承泽这三个字,这部片子我是不会错过的。认识钮承泽是从他的《求婚事务所》开始,《求婚事务所》是我这7年内完整看完的为数不多的港台电视剧。后来一查又发现,另一部我的大爱电视剧《来我家吧》也是由他所执导,这个发现让我当场醍醐灌顶,五体投地,毕竟能在台湾众多垃圾电视剧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再加上当年风靡港澳台的《土司男之吻》,豆导一跃成为台湾偶像剧之父,风光一时无两。言归正传,作为新锐导演的钮承泽第一次投身大荧幕,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请当红偶像来演剧情片,而是自导自演了一部伪纪录片,影片中的演员都以本名出演,以求給观众更真实的感受,日常化的对白能让观众暂时忘记他们正在观看的只是一部披着纪录片外衣的剧情片,对话的部分也被处理地比较恰当,既很好地表现出每个演员的身份和角色,更带出他们各自的性格,或暴躁,或圆滑,或执着…… 电影就是在这样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之间真诚地呈现了当下台湾社会,特别是娱乐圈的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金主饭局、酒店吸粉、山顶车震、涉黄涉黑、这些或许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和人所共知普遍存在的现象了,难得的是钮承泽以电影这一媒介直接地呈现出来,出演了一部制作人的娱乐圈生存悲喜剧。片中的高潮出现在钮承泽向甯甯坦诚的那一幕,那一刻犹如绷得无法再紧的弦,两人的演出都很到位,钮承泽坦承时表现出的心情的反复,内心的挣扎;甯甯得知一切后的歇斯底里,愤怒和哀痛,一瞬间就把我給牵扯进当时的紧张漩涡中了,让人无法想象坦承后会发生的一切。尽管坦承后事情并未见得有所好转,但却是豆导人生转折与救赎的起点——起码在他看来是如此。面对分崩离析的剧组,人心涣散的同事,还有黑帮老大的意外离世,无常的人生让跌到人生谷底的豆导有了新的人生觉悟,真诚与坦承成了他的救命稻草,也是他通往新生大门的钥匙,从此他戒烟戒酒戒女人,洗尽铅华,剪掉长发,并重新給电影确定了新的方向与主题,发生在他身上的转变神奇地应验了那句经典的“四十不惑”,一切似乎都在走上正轨,连和甯甯的关系也有了重归于好的希望,看似该大团圆之际这个社会还是没有放弃娱乐钮承泽,似乎只要他一天待在娱乐圈内,就逃脱不了被娱乐的命运,与赞助商的应酬再次让钮承泽陷入两难的局面,好不容易改变的生活似乎又一夜回到解放前。一管两百万的条件再次让豆导在两个扭动着蛇腰的大波妹的簇拥下发出扭曲的叫喊…… 原来他的人生救赎终归只是一场黑色幽默,自欺欺人。让人哭笑不得之余,留下的只是更多的无奈与嗟叹。

  如果换了是我,在这早已混浊不清的娱乐圈中混日子,一再碰上无孔不入的狗仔,随意消遣艺人的媒体,还有如此艰辛操蛋的电影工作,还真TM受罪,我肯定也会禁不住大喊:”What On Earth I Have Done!”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观后感(六):吸不吸??

  吸不吸

  一边是罪恶一边是安宁

  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希望

  剪了头发有什么用

  如果你希望就此改变你也太天真了吧

  找了心理咨询师有什么用

  道歉有什么用

  做做样子谁不会

  自己就是圈子里的人

  装什么清纯

  清纯确实是用来装的

  没错

  人生有很多剧本

  你选一个去演

  可不可以不照着剧本?

  人生苦短

  何必

  苦苦相逼

  那个其实也有很多痛苦却愿意装思想的

  明明自己只看书却天天在电视上娱乐白痴大家的谁

  说

  真切地去感受就好了

  我是个顺其自然的人

  就这样过吧,快乐的时间多一点就好

  好看的台湾电影哟西

  很久没这么专注地看电影了

  呵呵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观后感(七):安静下来,看着自己

  有时候真想有架摄影机对着自己,记录一段时期以来的自己。这种幻想不是源自于想成为焦点的虚荣感觉,更多的是想认识自己。说起来,人还真是不长记性,除了那些最痛苦的、至快乐的点你回放着、重播着,更多的,即便也是你自己的东西你都没有印象了。

  试想一下有个纪录片一样的东西,是关于你的,是以你为中心的,你开心、你难过、你风光、你丢脸、你骄傲、你自卑、你愤怒、你彷徨、你寂寞、你空虚,甚至你的卑鄙、下流,都逃不过。这东西你一定很想看,有些事你很想回顾想缅怀;但你一定又怕看,有些事你不想再去面对;其实你最怕别人看到,一定有什么事你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你可以搞出类似,广电总局阉割版、导演剪辑版、未分级版以满足各种要求。

  鈕承泽导演在电影《情非得已子生存之道》中算是表达了这种感觉。他以一种所谓伪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了自己一段时间的生活状态,剧中的人物就是他本人,尽管情节可以虚构,但整个模式完全是成立的。两个截然相反的自己,都是自己,当他安静下来,看着自己,他才认知真正的自己,但他发现生活要继续,仍要面对“生存之道”,真的是“情非得已”。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观后感(八):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

  其实我已经想了很久,关于出卖和牺牲,我一直抱着一种内疚在做这一切,这种内疚深到最后针对的人是自己,但是我想只好这样,其实并不是需要多勇敢,而是需要承认自己无法创造比生活更好的。

  邓肯大约说过只要你愿意以自己来写一本书,那其实你就可以成为卢梭,你的书就可以成为忏悔录。

  今天看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我又一次看见了这样的方式,狠狠的把一切不快乐都碾成胶片,没错,只有痛苦无穷无尽,但我始终倾向于阴暗的高空有强大的平静和满足。即使是像黑暗中的舞者那么残酷的主题,我们都可以捕捉到她的孩子眼睛明亮后的喜悦。所以我一直用一种等待的方式在看这个片子,我不在意最后是不是什么都人仰马翻,而是在意是不是在一切人仰马翻的时候钮承泽还是对他将要进行的电影有无限的期待和喜悦,那不是不能回头的硬着头皮,而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不能不去表达的狂热。只能说,这些感觉直到最后都很模糊,我想让绝大多数人感受到的一定先是这个社会规则的操蛋,或者最后感受到的还是这个社会规则的操蛋。

  悲剧是可以编造的,最难编造的是幸福,是不经意的躲在悲剧后的幸福,那只能是个人真心拥有的东西,否则他的作品无从呈现。

  这算是不错的电影,除了我不喜欢他假借路人之口传达的简易价值观,除了女主角的声音之外,我觉得至少看着不会睡着,至少有可能会觉得生活不易,至少满足八卦的人性,让伪纪录片来告诉你这个圈子叫娱乐。

  快乐不是因为想要得少,不快乐也不是因为要得多,我憎恶这样的观点,因为除去一些清心寡欲的得道高僧有资格享用这句话之外这句话更像是教育所有人安贫乐道的一个借口。快乐是因为你爱生命,快乐是像梵高一样不在乎一切的表达,哪怕这样表达本身就是失去也从中获得不能比拟的快乐,我讨厌人为扭曲活降低快乐的意义,那只能证明人很懦弱。

  说了一堆,我只是想说,钮承泽可以把这些痛苦杠上电影,可以让许多人看见,这本身是快乐。如果你想要的很多,迫切的,持久的,不能控制的,我想,其实你比较容易快乐,因为你不大可能走到尽头,尽头没有快乐。钮承泽,你说呢?

  看完以后,不要培养自己对生活残酷的认识,我们的认识已经够多了,而是应该去稍微喂养下奄奄一息的梦,在动物和神之间行走,还是应该对光辉有始终的渴望。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观后感(九):让人很无奈的现实

  一开始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觉得片中粗口太多哦,三句话有两句半都是“TMD”,渐渐看下去却觉得片中的豆导的无奈却是那么真实的存在。

  一个中年男人在面对事业上的压力、夫妻生活中的无奈,一切的欲望,黑暗还有一点点的所谓的快乐,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无力感。

  快乐是什么,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毫无疑问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快乐买单。

  最喜欢片中豆导在一切的压力与无奈面前回到妈妈家中,在吃了一两口面条后在妈妈怀里彻底崩溃,大声哭喊着“为什么我的人生会这样”。在豆导的哭声中渐渐黑幕。

  那一瞬间,一种沉重感,一种窒息感慢慢从内心深处蔓延开来。

  每个人都会在这哭声中发现自己内心的脆弱,每个人都是一个需要别人安慰的人。

  以为影片就此结束了,但是豆导却依然逃不开现实生活的真实。也许影片安排豆导为了200万的税款挣扎时,是要我们认清楚现实毕竟还是现实,不管一个人把生活想得多美好。

  也许思想有点太悲观了吧,呵呵,不过仅代表个人观点。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观后感(十):Happy ?还是深度!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在今年的‘金马’上知道了这部电影。当看到导演上台的时候,有些惊奇是他啊。百度一下,知道是位多才艺人,只熟其面,不熟其人,‘黑金’中他也有参演。其它的就是娱乐节目中见过。也惊奇在娱乐界想红的人多,红的却不多啊。台湾的偶像剧也看的少,‘流星花园’是台湾偶像剧的又一次雄起。电影的开场偶像剧导演们都来了。他要从偶像剧导演做转型了。

  做为演员,同时也想到了另一位演员高捷,脸熟,名不熟,他就像是杜琪峰与任达华,王家卫与伟仔,蔡明亮与李康生一样,侯孝贤喜欢用他。我没有说杜老大御用的林雪和高捷来比,至少在美感上不是一个档次的。李康生开始自己导了,风格的压抑有老师的风范。老蔡不拍了,候导的戏少了,高捷也少见了,演员难,看了之后也明白导部好电影也难。钮承泽导演,陈国富监制,陈国富不做导演很多年了。

  “没法拍那种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钮承泽在这部电影中的话,所以名字从见到的‘情非得已之武昌街起义’变为‘生存之道’。导演的生存之道,还是娱乐界的,都有些‘情非得已’!

  电影的开场与结局很有内容,只提一个,原来‘艳照门’早已发生。原来,‘Happy,才是生存之道 ’为自己的不快乐负责。

  场景:夜店!如果城市没有夜店提供我们的夜生活那是无法想像的。在城市人的生活中,那里是最直接的快乐之源,也是‘Happy的生存之道’。都说这几年生活过的艰难,朋友聊天就提到了小姐这个行业,认为她们挣钱容易,结果有哥们说:得了吧,这年代物价涨的暴,可小姐们的价钱这几年一直很稳定,竞争力又那么激烈,繁荣娼盛也难做啊。

  献给 妈 及 马麻 (爱你和你爱的人). 不快乐了,就捞回一点本,做一个有深度的人就好了......

  快乐与深度,你选择哪个!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