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之盖世五侠的秘密》是一部由许诚毅执导,杰克·布莱克 / 达斯汀·霍夫曼 / 维尔·桑德里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作 / 动画 / 短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功夫熊猫之盖世五侠的秘密》影评(一):中国噱头的美国电影
要不是因为用暴风打开的时候分辨率极高,按100%打竟然占了我大半个屏幕,我会以为这是山寨片。当然,仅仅是一开始的感觉。
猫师傅的弟子们的儿时故事还是比较有看头的,尽管当时和TAOZ坐在一起对着没有中文字幕的电影对白头疼了许久,但还是搞明白了到底在说什么。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部给美国人看的电影,借了中国的噱头也无法摆脱美国大片给人的感觉。从中国人的角度看更像是大马猴穿旗袍---根本看不出美。无论是个人英雄主义还是每个故事最后点题般的告诫人们不要放弃希望与梦想的,都让人从里面不知不觉地看到美国式的影子。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能够一边搞笑一边还能讲道理,这不失为一种能力----令人失望的中国国产动画片至少达不到这个层次。而且这样更能被大众接受,就像‘肖申克的救赎’就没拿过一项奥斯卡,而阿甘则颇受奥斯卡大叔的青睐:一个是用黑暗和绝望告诉人们梦想,一个用轻松的方式告诉人们希望。
但是我们应该反思的是肖申克的救赎至今仍是美国录像带的榜首。搞笑能否真的给人们带来慰藉。而不是哈哈一笑之后什么都不曾留下。
《功夫熊猫之盖世五侠的秘密》影评(二):关于《功夫熊猫》,对某篇文章的反驳
在某人的博客上看到对这部电影的微词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df2bb501009rz6.html,出于好奇我立即观看了此部电影,想对此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抛开文化侵略,这部电影很精彩。生动幽默的情节设置和绚丽的色彩自然不必细说,我想谈谈我自己对影片含义的理解:
1、 我觉得影片能体现中美教育方式的差异:中国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不论对他是否适用,大量的时间被用于弥补弱势项目,自己的优势反倒被忽视得不到发展;美式教育鼓励发现并充分利用每个人的长处,正如片中的熊猫,虽然身材不适合习武,但是他很执著,师傅也正是发现了他对“食物”的执著才想到要从这一方面开始培养他,扬长避短,最终战胜太郎。我想如果换做中国人来拍一部相同题材的电影,中国编导会把大量的笔墨放在“熊猫如何勤学苦练,战胜好吃懒做的毛病,最终练就一身绝世武功”上面,毕竟只有通过努力才能修成正果。这部影片则着重描写了熊猫如何运用自己的优势打败敌人,没有必要强调一个艰辛的过程,学习应该是一种乐趣。
2、 从片中可以看到,熊猫的形象一点也不光辉灿烂,反倒让人觉得很邋遢,他的缺点被特意放大,以至于熊猫胜利后仍然给大家留下滑稽的印象——头顶着锅盖出场,有人说那是破坏英雄形象,我反倒认为这样合情合理:谁说英雄的形象就非得白璧无瑕,容不得一点破坏?英雄也可以有缺点,而且“功”“过”不能相互抵消,成功之后,他还是他,一个呆头呆脑的贪吃的熊猫。
3、 熊猫的父亲是鸭子,我觉得这种设置非常新奇,而且突出了一个主题:父亲和儿子在思维、理想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熊猫永远不可能成为鸭子,热爱功夫的儿子也不会甘于继承“面条世家”的父亲的生活方式。所以尊重孩子的爱好,别逼迫他做不适合他的事情,要帮他实现梦想,或者至少,不要过分阻碍他,因为熊猫不是鸭子。
4、 熊猫的师傅是产自美国的浣熊,我不觉得是文化侵略。大熊猫的师傅是小熊猫,正如中国传说老虎的师傅是猫一样,没什么不合理。青出于蓝嘛!至于熊猫的眼睛是绿色的(我用了放大镜才勉强看出来),众所周知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即使眼睛是彩色的熊猫的根也依然在中国,我看不必吹毛求疵。何况这已经是一只拥有“美国精神”的独特的熊猫了,他的外在自然也得或多或少的体现这一点。
5、“面汤的秘方就是没有秘方”,我觉得这是电影内涵深刻的体现,反倒说明它不是“周星驰”式的完全搞笑,加上乌龟大师暗藏弦机的话语,娱乐的同时也让观众动动脑子,用心领悟禅机。电影没有坐享其成的意味,不是得到秘籍就能拥有无边法力,还需要自己的领悟。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谁都会被片中的熊猫打动。当然没必要像我这样用分析的眼光去看,它仅仅是一种娱乐,同时也宣扬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不甘于平庸,不放弃希望。
原文中提到的“恶搞”与“幽默”的矛盾,我表示赞同。中国在这一方面的认识不够成熟,不光是创作环境没那么开放,编导和观众们恐怕也难有对“幽默”和“恶搞”的明确区分。真想拥有自由的创作空间,达到人家那么自如的表现境界,我们应该做的还有很多。
来自美国的功夫熊猫带有明显的美国气息,可能一时还难以让“爱国人士”们接受,但原文中说的所谓《拳击自由女神》,那才是对别国文化的不尊重。不论此部电影的用意何在,退一万步讲,即使是恶意的,那么泱泱大国,如果连包容别人的玩笑的度量都没有,空守着“功夫”和“熊猫”两样“国宝”,名义上是维护,实际上已经成为市井小民般的斤斤计较,不觉得可笑吗?
——武辕
2008 6 29
#####################################################
看到功夫熊猫,想起我高中时写的影评,从博客里帖过来了。现在看当年的东西仍旧觉得自己文采很好(得意一下,但现在退步了)。
《功夫熊猫之盖世五侠的秘密》影评(三):五
——耐心(patience)之于螳螂 ——
舒缓、心静、倾听、冷静
待时而动,伺机而发;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勇气(courage)之于灵蛇 ——
谦逊而不过度
不断内省,寻找自身的缺失,明视自身的优势并善加利用,善于使用自己的长处,同时规避自身的短处
——自律(制)(discipline)之于娇虎 ——
专心、细心
——同情(compassion)之于金猴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这是最重要的
另:有一份平常心,有一份悲悯之心,有一份不争胜之心
看完功夫熊猫就觉得意犹未尽,怎么这就完了呢。昨天看了这个小外传,不得不对dreamworks佩服的五体投地。画风,配乐都很喜欢。故事...也就是小童话亚,有人不喜欢小童话么。有人说人设不好,我都觉得都很可爱啊,谁能想象出大侠里面居然有“螳螂”一角...但是人家就是想到了,偏不要哺乳动物,昆虫、鸟类、爬行类样样俱全。完全out of expetation。赞叹的要命。
其实我觉得这电影是2D的,2D的好亚,我就喜欢2D的。这个片片估计还能拍好多集(jack black自己说能拍9个...)。赶紧期待着。君不见,史瑞克还拍了好多好多集呢,那个人设...还没这个好玩呢。去年的功夫熊猫和wall e都是神作阿神作。花痴一个。
《功夫熊猫之盖世五侠的秘密》影评(五):萌点11个。噗哈哈哈
萌点着实滴不少亚——
1 话说当螳螂大师还是一只小虫虫的时候……
3 螳螂大师被鳄鱼帮主陷阱抓住:有种放我出来!看多快能摆平你丫!
鳄鱼帮主淫笑ing:偶还是关着你吧~这样就可以考察你能多快滴衰老~
4 螳螂大师用牙咔咔咔地咬栏杆= = 太萌了
5 "Staying still for a really long time"technique=坐禅入定 (汗,好强大的翻译)
6 毒蛇大师毒牙一碰就能让15个大猩猩战士倒下!外加一位中等体型的鳄鱼!
7 仙鹤当年也在“力大武院”!不过是传达室人士!
9 力大武院的结业考试是过机关拿旗子:It was simple! Simple but impossible!(啊的一声某野猪被pia飞)
10 娇虎和金猴这两段不知为什么我看得很悲壮……不总结笑点了。只是在多米诺骨牌倒下成阴阳图时我说了一句:OMG谁人打的太极拳?然后想如果香蕉皮以光速攻击人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11 可怜的牛头人、犀牛和克洛克达尔们(海贼王后遗症,看见鳄鱼都叫克罗克达尔)总是群众演员……坏蛋A,坏蛋B……
《功夫熊猫之盖世五侠的秘密》影评(六):中华文化在美国人笔下呢喃——评功夫熊貓2
剛剛看完,趁熱寫點東西。
时隔三年,美国梦工厂推出了在08年异常火爆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第二部。在故事、剧本的结构与创意上来讲,新片相对于第一部及至好莱坞所有大片都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与创新。讲述了那个看起来笨不啦叽的肥熊猫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下,打败了一个反派,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到了自己家族悲惨的经历,自己是谁,怎么与爹妈失散。顺便在片尾阿宝爹与熊猫家族在遥远的世外桃源出现这一画面中预示即将到来的功夫熊猫3。膨胀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已经被说烂了的团队班底对于成功的重要作用,并且不无画蛇添足地弄了点爱情段子,捎带没完没了的续集。无论怎么看都是好莱坞习惯调制的鸡尾酒,一种对美国文化的软输出,让你一方面乖乖地拿出钞票,一方面在电影院里笑得前仰后合,终极目的是提高全世界人对美国文化的认同,便于构建一个统一的文化秩序。
必须要承认的是,在功夫熊猫2里,我看到了从花木兰以来,美国导演与电影公司对于如何用中国文化元素,反过来赚中国人钞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文化予以扭曲改变的能力在一步步加强。这种能力的加强,看似是一种讨好,实质依旧是对金钱的渴望以及一种文化陷阱,恰如那个告诉中国人抵制功夫熊猫2的洋人所说:斯皮尔伯格那么恨中国,他主导的梦工厂怎么可能会拍一部向中国人示好的电影?对于这种在中国市场吸金能力的加强,体现在了这部续篇的种种细节之间,并最终表现在了剧情主线上。
记得小学的时候《花木兰》上映,彼时年幼的我竟然能轻易感觉出那部片子对于中华文化矫揉造作的地方,对于历史传奇的生硬表现。而如今,我却很难在《功夫熊猫2》中找出太多技术性破绽。在第一部中,导演对于中国街景、山水、建筑的呈现给人一种明显的平面化的感觉,没有太明显的层次感,数个小点连成主线,带出一个简单的平面,新奇有余,工夫却没下足。而在本片中,对中国山水意境细致入微的表现;富有立体感的清朝江南传统建筑民居群落,形如黄鹤楼的“宫殿”,木构高阁的屋檐下符合建筑形制的巨大斗拱;以柔克刚的太极之道……包含美学、建筑史学、宗教学在内的种种中华文化元素被本片的制作组学了个底儿掉,当然,魂儿却不是中国的。在边看边想中,我总结出的,正是这片影评的题目——中华文化在美国人笔下呢喃。
美国人几乎有些示威性地,展示着他们对我们的了解。五侠下山赶往凤凰城的路上一会儿雪山一会儿沙漠,是否有些像红军长征?从烟花到火药的故事尽人皆知。当那只白孔雀沈王子竖起了大炮指向牛和鳄鱼,并叫嚣式地咆哮中国功夫意思,我将统驭这个国家,似乎是在指向中国人的伤疤——19世纪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转念一想,其实这只孔雀也就是凤凰城中的王子,却抛弃功夫,改用利炮,是否有些像中古师从大唐,近代学习欧美的日本或是全盘俄化的某G?倒是挺心疼里面被大炮轰击倒塌的楼阁和小桥。美国电影人已经熟练掌握了,如何取悦中国人,甚至如同京剧老戏骨一样,可以轻松地计算出在哪一分哪一秒能收获观众的笑声,而中国的商业片导演,则大多还在装傻似的摸石头。
当美国人在疯狂地向我们展示他们有多么了解我们的时候,他们把手伸进了我们的口袋。鄙夷地看着原本宁静的山水田园建筑聚落被钢筋混凝土与污浊的天地水系所取代。在极其厌恶中国人的斯大导演带领下,一批洋人在向我们兜售美国化了的中华文化。而中国导演仅能日复一日地拍出《蓝猫淘气三千问》一样的屎作。即便是现在敲击这篇影评的我,为了让更多的人方便阅读,以丑陋的简化字代替传统的正体汉字记录现在所想。
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那些水墨画、剪纸艺术的动画片,真的是美感十足、韵味十足,你能感受到那些电影人、动画作者对本民族文化深沉诚挚的热爱,以及从骨子里散发的对国学的理解。一个作品是否成功,并不必然等价于它糟践了多少钱,制造了多么好的视觉效果,而是取决于制作者的内心。心诚,事乃成。反观现在这些垃圾动画片,垃圾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让五代时的皇室居住在清朝的故宫里,《赵氏孤儿》穿越般地在春秋时代引入骑兵大战,还有电影里古人那些莫名其妙现代思想。六十年来,文化沦亡,用一颗充满铜臭庸俗化的心灵,无论再怎么砸钱怎么装,没文化就是没文化,恶心人就是恶心人。
美国人用《功夫熊猫2》又一次给我们上了一课,所以尽管知道斯皮尔伯格他们没憋好屁,我还是掏钱去看了这部电影,并且看得蛮享受,笑得很开心。什么时候中国导演们能让我心甘情愿地走进电影院看动画片或是电影?我觉得等国足冲进世界杯四强的时候应该差不多~
《功夫熊猫之盖世五侠的秘密》影评(七):盖世五侠
(一)螳螂——patience
螳螂在笼子里终于明白了他一直缺失的东西
于是耐心地装死 成功骗到了鳄鱼 逃出笼子
“Mantis had finnally found the secres to excellence of sele”
quot;The mind-blowing power of patience."
(二)蛇——courage
蛇爸爸的毒牙大法闻名遐迩 他一心想让孩子继承
可是女生生下来却没有尖牙 爸爸非常失望
小蛇只能在家跳舞 为博爸爸一笑
可是因为没有尖牙 小蛇不敢去参加外面的活动
直到爸爸和大猩猩决斗时 面临危险
小蛇奋不顾身出门 战胜了大猩猩 营救了爸爸
“That night,Viper found courage,a power far more potent than venom.”
(三)灵鹤——confidence
老虎一直鼓励灵鹤参加选拔
“No No NO”灵鹤没有自信
老虎,“You'll never know unless you try.”
最终灵鹤找到了自信 参加选拔 并进入武馆
(四)娇虎——discipline
大家都害怕老虎 觉得她是一个怪物
老虎很难过一个人躲在角落里 说“A monster no one wants”
浣熊师傅 :“you are not a monster.you're a little girl”
“you must learn to control your strength.”
quot;this game requires discipline,precision,a still hand and a steady heart."
最终老虎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力量
(五)猴——compassion
猴和乌龟决斗时 输了
乌龟救了猴
猴:“you saved me ,why?”
乌龟:"Monkey,you have shown me great skills.But I also sense in you great pain."
猴回忆 小时候因为踩到香蕉皮摔倒 裤子掉下来 被一群小朋友嘲笑
长大后就以扔香蕉皮让人摔倒 同时脱下对方的裤子为乐
(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理论 成年人的大多数行为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
往往有问题行为的成年人 在童年的某个时刻留下了阴影)
猴沮丧地要离开村庄
乌龟:"Stay.Use your skills for good,young warrior.Find the one thing that you were denied so long ago"
猴:"My pants?"
乌龟:"Compassion."
《功夫熊猫之盖世五侠的秘密》影评(八):功夫熊猫2观后感
非常感谢活动主办方,在爆笑和沉思中领略了阿宝的魅力。爆米花、绿茶现场免费领取,很人性化的一次活动了,对了还有UME影城的人性化服务。不过坦白来讲影城的设施与其他相比,影布小的惊人,3D眼镜厚重,音响效果一般,而且眼镜很暗,全镜片很人性的是只有四分之三是有立体效果的,不能不说少许的遗憾。
影片基本上围绕阿宝的身世和扫除孔雀王的两条线索展开,我看的是中文配音,说实话,除了悍娇虎外,其他很平,不过台词很萌。
影片不按常理出牌的语言比比皆是,我最早接触这些语言的是爱情公寓,比如:我有那么浮浅吗?答:有,然后就没了,这样的说话模式让说的人无语,看的人意料之外,当然还有故意错误理解对方的话的意思,扩大笑果,今后此种搞笑语言模式必将流行,只是现在缺少一个王者,犹如只有当无厘头遇上周星驰才开始张扬与天下。
阿宝在悟到绝世武功时,参透“平静”的奥秘,所谓的平静也正是活在当下的一个绝佳写照。
活在当下的人无异是幸福的,因为在一定意义上所谓的不幸福是对过去的耿耿于怀,和对未来的不可把控,当然这些只是对没有活在当下的人而言。
总之影片还凑合,适合再看一遍,成人深思,儿童爆笑的影片,不过最好还是看英文版的O(∩_∩)O~
《功夫熊猫之盖世五侠的秘密》影评(九):这个番外有看头
简单的说,这是喜欢《功夫熊猫》的人不可错过的一部短片。有意思的是,你既可以称之为《功夫熊猫》的后续,也可以称之为前传,因为故事的起因阿波教授徒弟发生在打败雪豹成为大侠之后,而主线却是阿波讲述的盖世五侠成名前的故事,所以,不妨借用现代网络文学所流行的说法——番外,而五侠终于得以在属于自己的小之又小的故事里扮演了一回真正的主角。
所谓秘密,并不是有关五侠的八卦,而是延续了《功夫熊猫》寓教于乐的性质,以幽默诙谐的风格阐述成功的要素以及面对挫折的秘诀,不同的是,这次大胆的运用了最直白的方式,将哲理通俗化、浅显化。无论耐心(patience)之于螳螂、勇气(courage)之于灵蛇、自制(discipline)之于娇虎、同情(compassion)之于金猴,还是自信(confidence)之于仙鹤,每个故事都是简单直接的叙述从坠入失败低谷到攀登成功高峰的过程,再借由阿波进行总结性发言,给予启迪的线索,但因为五侠秘密的看点不尽相同,又拍得十分童趣,笑点接二连三穿插其中,摒弃了叙述过程冗长沉闷的诟病,显得老套却不乏新意,说教却不至教条,可谓老少皆宜(当然,相比正传是幼稚了点,所以受众群应该是小朋友和常年紧绷脑神经的人士,短小精悍且不用动脑,哈哈乐就够了)。
似乎长大以后看过的动画片,不是《圣斗士星矢》之类的动画连续剧,就是《马达加斯加》之类的好莱坞动画大片,若不是此片,我恐怕不会想起自己在小时候也曾看过无数优秀的国产动画短片,至今历历在目、如数家珍。然而,现在的事实是,外国动画片的制作能力和表现能力都在不断提升,国产动画片却在不断倒退,这是众所周知的动画电影人亟待突破的瓶颈。动画片的一大忌是政治性和目的性太强,立意过于宏大深刻,创作过于严肃严谨,无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虽说寓教于乐,但若缺乏娱乐性,若观众无法轻松观看,动画片与科教片又有何异?另一大忌则是制作方和投资方的野心太大,缺乏纯粹的童心和真诚的态度。可叹的是,如今不但在商言商,该言艺术的也在言商,创作、制作、发行、宣传,无论哪个步骤都那么眼高手低、浮躁功利,动画片的本质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如此,最终的市场反响和口碑远低于期望值又有何冤枉?回头再看那些“魔幻史诗巨片”、“大型励志动画”之类自吹自擂的溢美之词,在被窝里闷头YY多好,还鲜格格搬出来大肆宣扬,就不嫌丢人现眼么。
阿波告诉了我们盖世五侠之所以成为盖世五侠的秘密,那么《功夫熊猫》等外国优秀动画片的热映,是否能给国产动画片一些启示,使国产动画片的质量得以改观呢?
《功夫熊猫之盖世五侠的秘密》影评(十):五侠的出场顺序是有讲究的
发现编剧确实很懂中国文化。
故事讲的是阿波给小兔子们上课,讲讲盖世五侠成名前的八卦,讲的顺序是螳螂、灵蛇、仙鹤、虎妞和金猴。仔细一琢磨,这顺序是有讲究的。螳螂是自学成才,没什么背景,所以最先出场。灵蛇她爸是地方性武林高手,以毒液闻名。所以灵蛇是是名门之后,但是因为没有毒牙,所以没有继承其父亲的功夫,基本也是自学成才,第二个出场。仙鹤的成长故事有点扫地神僧的意思,他毕业于著名的力大武术学院,和著名高手花豹美玲(May Ling)关系很好,所以仙鹤是名校毕业生,受过系统训练,第三个出场。虎妞是个孤儿,幼年时住在保孤院脾气暴躁,难以控制自己的力气,是小浣熊师傅(Master shifu)有目的地加以训练并最终领养,由于小浣熊师傅的关系第四个出场。最后压轴出场的是金猴,少年时因为裤子掉下来的阴影而调皮捣蛋但身怀绝技,因为由乌龟大师加以点化而压轴出场。
由以上描述可以发现,五侠在这部小番外里面的出场顺序不是由各自的实力决定,而实际上是按照五侠的出身、背景以及由何人点化决定的。比如虎妞的实力明显强于金猴,但是虎妞由小浣熊点化,金猴由乌龟大师点化,而乌龟大师地位高于小浣熊师傅,所以金猴在这部短片里面压轴。这种安排真是深得中国人排座次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