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是一部由李长欣执导,邓紫衣 / 雪村 / 卢映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台》影评(一):依然周傑倫
早在電影的宣傳期,就打出周董自導自演的旗子,很多粉絲期待六年後的新高。可就在看完影片的時候,真心想哭了,周董,可不可以別憂傷。那麼美的心艾,非得跟著在車上玩命。這讓光中的小心臟承受不了啊。你說傑倫耍酷是本性,這個可以理解,倫家可是那麼柔弱的小姑娘,於心何忍呀。。。
說說影片。生活在天臺,沒有榮華富貴,有的只是不斷地歡樂。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有多少人還能依然堅持著最初的那份單純。很多人會說,那不過是理想罷了,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所以呢、這就是我們在一次一次摔倒之後就逆來順受,在原地打轉的理由嗎?不是每個夢想家都能像傑倫一樣能把生活用來圓夢,畢竟,我們中大多數人是折騰不去的。可是,至少我們可以守住自己的心吧。
看電影之前,本以為周董會像前些天的某時代一樣使用大量的奢華場,沒想到傑倫果然是傑倫。既然是音樂人,怎能少的料音樂。依然是最初那個唱雙節棍的小子,依然有當年那個哼哼哈嘿的嘻哈調,也,依然憂傷。和六年前不鞥說的秘密一樣,結局是個給觀眾留白的畫面。
愛與不愛,都是審美。只能表示,這部影片滿滿的都是我喜歡的元素,無論是婉轉的音樂還是復古的場景;無論是為兄弟兩肋插刀,還是簡簡單單的愛我所愛;六年的時間,成熟了,沒變的是依舊追夢的心。想起朋友的一句話:希望多年之後的我們,成熟但依然單純。送給所有愛傑倫的粉,謝謝這個而立之年的小伙,帶給我們的感觸。
《天台》影评(二):国内电影《天台》必须要支持的!!
有人看过《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吗?非常意识流的一个电影,但是评分极高,就是一堆人在屋子里说话聊天,很多哲学问题都在里面展现得很好。如果你们连《天台》都理解不了欣赏不了,那估计看那个片子,就疯了,觉得为什么国外评分奇高的片子这么烂。
所以国内电影《天台》必须要支持的!!电影用简单的镜头反映了一个人人熟知却从未直面过的社会现象“炒作”,这是导演一次大胆的尝试。比起有些电影冠冕堂皇的奉承、夸夸其谈的捏造社会历史、东拼西凑的故事情节来说,《天台》是创新的!它应该得到它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天台》影评(三):一堆各色的看客和几个有感的台词--<天台>观感
主题是有,但是没有集中到点子上,所以就显得有点不知所云了,还略嫌拖沓.
片子折射了社会现象,倒是有点意思.芸芸众生面对女孩跳楼时的态度,简单一个词就是:旁观.换个词就是冷漠.
群众--有的为女孩担心,有的胡乱猜测,有的好奇拍照,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找报社报料
记者--出于职业的操守,期待楼上的人快跳,只想着抓拍到落地的照片交差,甚至还现场练习从楼上到楼底如何快速跟上下落的物体.
心理咨询师--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最后撂下一句:我的客户来了.
大楼经理--总以为女孩是为了钱在威胁他,一次次的提高价码来劝阻女孩.
这一段看得倒是有点思考,好一堆各色的看客
另外女孩的前男友和前男友的现女友也让我感触,前男友顾及现女友的感受,不答应去现场劝阻跳楼女孩,被现女友指责无情;来了现场进行劝阻,又惹得现女友吃醋,人啊,总是这么感情复杂,你们到底要什么?
quot;这年头想得到的多了,如果你没得到,只能证明你付出的还不够."这是劝阻女孩跳楼的一段说词,简单直接
quot;爱我就不要管我"是跳楼女孩的唯一台词,爱你放心不下你,怎么可能不去管你?这个管不是约束你,只是希望照顾你关心你让你过得快乐.
看过了电影
又仔细看了下海报
有点心酸
用尽各种噱头
但其中一定是无奈的
总之这是一部可以让人自然而然的去思考的电影
转眼间变脸的警察
已经具备了好看的元素
只是无论什么方面都差了那么一些
可能我本身就对DV抱有偏见
只是感觉画面有点脏
剧情有穿帮的硬伤
然后到了21楼雪村出电梯
女孩继续坐到顶楼
另外最后真相大白的时候
总让人觉得有点失落
一个很有悬念的事情
之前一直在渲染
可是到了最后就那么轻易的说了出来
少了亲身窥探的乐趣
不免觉得头重脚轻
电影是要靠动作的
言语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天台》影评(五):尼玛不想提这个万年老坑了
在电影中看到了黄渤的名字,
10分钟后有点无语的感到浑身发冷
20分钟后身边的人已经开始问了‘尼玛那女的还不跳下去?’
你能不能不要把电影拍的这么无聊?
我勒个搽?
开始的紧张感全因为拖戏拖没了
真有种想把那女的一脚踢下去的感觉!
最最让人浑身发冷的是
那女的是被人雇佣的。在广告牌上方表演跳楼
尼玛你这个创意敢不敢更加无聊一点?
这个电影适合夏天看。
越看越冷
越看越凉
看完电影后居然都说不出看了什么。。。
该死的万年老坑
没来得及看完,就迫不及待地想骂几句了,根本就是部拙劣的广告片,压根就不是电影,这样的影片最好不要被公映,不仅影响中国电影的声誉,而且会招来一篇谩骂。能想出这个题材拍部片子,或许也无所谓被骂了。或许本意是想抨击社会的假恶丑吧,但我觉得这招不太高明,反而把中国电影的名声也搞坏了。中国的编剧该加加油,花心思写点儿精彩的剧本了,别用这样的东西糊弄观众呀,起码也要对得起那点儿投资吧。
不知道www.movieee.com是什么来路,虽然无形中我也给它做了回广告,但是,我想如果不能传达好的东西,广告做得如何花哨,都是没有生命的。
看《天台》我完全是因为黄渤被吸引进来的。当然,还是先要感慨一下发行方的恶俗炒作,为了借《疯狂的石头》余温不惜在海报上注明这是继石头之后最搞笑的大众电影。
要是没上面那个噱头,我会把分数再打的高一些,几个明星演员的加盟阵容还是看的出来导演在娱乐圈颇有人缘的,很明显,抛开技术上的投入,资金已经不允许这种小成本电影在演员上投入太多了。《天台》的剧情很容易让我和《狙击电话亭》联系起来:同样都是在一个狭小空间展开,从社会学角度入手,也试图把多种元素调动起来就某些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导演李长欣和几位主演都是新人,网上资料少的可怜。看的出来剧组还是很有创造意图的把很多中国化的内容延续进去。但是如果继续比较下去《天台》的问题暴露的也很明显,如果说女主角从头到尾只有两句台词是个卖点的话,更多透漏着些须无奈。本来空间已经被压缩到很小了,一个姑娘要跳楼,无外乎三种情况:感情问题,工作问题,或者统称为生活问题。刑警队长不停的问来问去,小姑娘回答了故事肯定讲不下去,《狙击电话亭》高明之处也正在于提前限定一个情景:人质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可以开口却又不能告诉警察怎么回事,既合理又合法。说开了还是节奏把握的也欠缺火候,跳楼者被塑造的太空,太苍白。这也不能怪导演,艺术就是个讲求生活阅历的行当。连阿巴斯那种世界公认的大师都是过了不惑之龄才被世界所熟知,指望中国导演各个都是天才也不太现实,不妨多给他们些信心和鼓励再说。倒是最后女主角在天台脱衣服那段实在过于狗血,最后穿个三点式站在天台顶上我就已经有点倒胃口了。我甚至联想她要用一个后空翻安全着落,女主角还真就这么干了……既然如此,再加上先前海报不负责任的宣传,也怪不得我们的观众骂娘了!
看到《天台》我倒是想到了和朋友去年拍东西的很多经历,也非常能理解这种小剧组背后的辛酸和艰难。如果从百分比上划分,编剧对于这种小成本的新人作品占的比重是最大的,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左右。故事吸引人,剧情进行的足够流畅,观众至少有耐心看下去。其次是统筹和剧组的拍摄剪辑阶段,而且这个往往是需要前期做大量功课,细致到有什么空镜头可以不用化妆赶在一天之内全部拍完,今天要有多少人参与大概进行多少时间买多少水吃多少盒饭等等诸如此类的琐事。再加上百分之三十的话,剩下百分之二十是留给技术工种来做的,还有百分之二十,属于未知因素。《天台》最让我感触良深的依然是镜头,画面效果相当贫乏,女主角上楼的段落就象一把榔头毫不留情面的向我内心砸去:大家犯的错误都一样——用学校的东西来看,景别没问题,构图也很工整,差在那里?差在我们没有太忽视生活,只关心自己,忽略了身边所有人的感受。10倍变焦和12倍变焦这两组简单数据的区别反映在屏幕上是所有人都能发现的,纵使拿着个市面上淘汰下来的150拍出来几个堪比好莱坞,借个轮椅在闹市搞段向新浪潮致敬的镜头,一切都是空谈罢了。生下来就畸形的婴儿存活率不会太高的!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60ec09010087uk.html
《天台》影评(八):i am f*cked...
如今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这话貌似一些思想政治老师万年不变的开场白。。),信息爆炸意味着什么?不单单意味着技术发展的快速进步和全面普及,同样意味着豆丁一点大的p事都能通过“炒作”弄得满城风雨,让那些想要出位博关注的家伙们如鱼得水,因此随着信息的爆炸,垃圾性质的信息污染同样充斥着我们的耳朵。现在的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甭管臭事坏事,出名了这事就是好事,这是对“炒作”这一商业手段的曲解,可却如同瘟疫一般,在人群中挥之不去。
说实在的,出了名的确能发达,我在这里提供一条自己总结的靠出名的发展路线,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首先,比方说,放个响 p,最好你周围的人都能认同这个p是他们这辈子听到的最响亮的,然后大作文章,在各大网站上建立自己的blog,以任何吸引眼球的标题撰写文章,比如说: “科学家无法解释的现象-某男放p音量竟达130分贝(其实可能科学家根本没兴趣理你)”,或者“牛人欲申请吉尼斯世界最响亮p的纪录(一厢情愿而已也可以)”等。等到骂声感叹声楼下一片之后,寻找无聊电视节目制作组采访自己,示之blog文章以及楼下海量跟贴叫骂内容,让媒体觉得你有采访价值,一旦接受采访成功就到一半了,可以在采访中叙述放p经过之后顺便提一句自己想要进军演艺界或者想出书,然后自己去找个经理人和一个写手,帮助你联系唱片公司、出版社以及开始准备你的个人传记,等到他们联系好、写好书之后,ok,你可以不用动脑子了,因为接下来你的经理人会帮你安排一切,签名售书啊,慈善活动阿,等等等等...恭喜你,你发达了。
本片可以说就是写了这么一个典型故事,炒作么,严重扰乱社会治安?这不是坏事,还省得自己去请媒体来采访呢...但问题在于,博主在看了电影之后,却有一种同影片里上当受骗的警察们相同的郁闷感觉...
当时看这片子的时候我是奔着雪村去的,这男淫挺有意思,当“年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抓偷阴井盖的贼”之后似乎就没声了,我挺想看看这几年卧薪尝胆(事业受阻?)之后雪村到底咋样了?没想到整部片子下来咱活雷锋的戏我算算五分钟都不到,更别提黄渤了,原来数百亿里面的过气大腕这里成了个小摄像,5个镜头都不到。。。而这俩人的名字都排在本片的绝对主演邓紫衣的前面。。。真的让我有种“哑巴吃黄连”,哦不对,更恶劣一些, “哑巴吃苍蝇”的感觉。
抱怨说完了,现在来简单评价一下这片子。
依照鄙人的看法,这片子挂羊头卖狗肉也就算了,本质上作为一部悬疑片的话,完全可以拍得更紧张一些,可惜我在整个一个多小时里面紧张的时候也就没几次,都是因为跟着镜头从高楼往下看给吓的...不是我恐高,每个人从这种角度没遮没拦的看下去应该都会有几分害怕的吧?除此之外也没别的了,一点也不悬疑...这片子的场景压根就没几个,主要都在大楼楼顶,这倒让我想起了曾经的那部《电话亭》,可惜...两部电影的差距不是一点点...希望李导演在以后的片子里能再接再厉...试刀之作能拍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最后小声说一句,在影片里事情的真相揭开之时,我经不住长长地“切~~~~~~~~~~~”了一声,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我同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