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宅诡影》是一部由吉姆·谢里丹执导,丹尼尔·克雷格 / 蕾切尔·薇兹 / 娜奥米·沃茨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首先不得不提醒那些纯粹是为了看恐怖片找刺激的人,这部电影肯定会让你们失望的,就像这部电影的名字,Dream House,温馨的家庭生活不过是男主的一个梦罢了,在那个曾经是家的地方做的一个梦罢了,最终梦醒了,一切都成空。看了一下,很多给差评的都属于恐怖电影爱好者。再次膜拜翻译君,我已经被误导了好几次了。
当然,对于有些人可能是看到聊斋里面的妖魔鬼怪都会被吓到的,这里面那些妻子女儿的画面既可以说是男主因为对妻女的极度思恋,以及妻女被人谋杀后不但没有抓到真凶自己却反而被诬陷的痛楚而不能够接受现实,自己YY出来的,也可以说是他的妻女因为对丈夫,父亲的不舍而留在他的身边,继续陪伴他。整个剧情基本都很温情,只有很少的血腥画面自觉可以完全忽略掉,结局有点伤感,但是也提醒着大家,梦醒了,梦宅就已经消失了,如同熊熊的大火,燃烧掉了一切,留下的只是那些美好的回忆而已,以及告别过去继续另一段新的人生。
《梦宅诡影》影评(二):Dream House 很有爱的悬疑
看片的中途我去吃了个午饭,所以我真正投入情绪是从三分之一处开始的,今天早上去医院给我的伤口换了个药,然后一瘸一拐的回来,这几天真是整好呢 ,我给你分担了疼痛啊哈哈。
说说这部片子,我喜欢那个海报,两个小女孩有爱又有点玄乎的背影。我以为整部影片会有很恐怖的画面,但事实相反,很有爱,是男主角和逝去的妻子孩子的鬼魂在沟通,最终破解了一起家庭谋杀案。
影片也有多处的转折,看得我有那么些许揪心,还真的误以为男主角是谋杀全家的罪犯了呢,我喜欢这部片子,很有爱的悬疑,诡异而不恐怖。让人看完以后感觉到满满的爱,片中也没有什么很血腥的场面。我喜欢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气氛,片中恰到好处的气氛控制,让我有感受到小心跳PONGPONGPONG,哈哈。
《梦宅诡影》影评(三):名字和海报太误导人了
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受片名的误导,从点开片子就对片子的定向产生了偏差。我就是其中之一,名字和海报真的太重要了,明明这是一部很温情的电影竟然翻译的跟恐怖片一样,把大家引上恐怖片的道路。
因为现实和幻想之间经常穿插,尤其是在后面男主人公知道自己是谁后,就能明白电影刚开始的那一部分剧情和整个故事的逻辑了,不过这个要求对于脸盲症的我来说太痛苦了,记不住名字也记不住脸,只有倒回去看了是不是同一个人才确定,也是没sei了。
很多人说这部片不伦不类,如果把它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的话,真的觉得很释怀,一个突然失去美好生活的人,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执着到最后走出来,我觉得真的是一部挺不错的片子。
《梦宅诡影》影评(四):一部片子,总的有个地方抓住你
今天带着初中的妹妹去看鬼片。小盆友想挑战一下极限,选了一部进口大片,据说看了预告,十分之恐怖。遂从之。
看了十分钟就知道上了洋鬼子的当了。
这绝对不是啥鬼片大片。
。
算了,都花了钱了。慢慢享用吧。
后面倒是感情戏居多。
最后的高潮显然是大战幕后黑手。英雄无敌。但是我定义的大高潮,是他在起火后返回房间绝别爱妻。
更抓住我的地方,是他妻子此时的态度。
这个女人,什么都知道。
这个男人,也知道了。
最后他出去的时候,消防队问,里面还有人么。答,没有了。
他已经放下了。在忠于他自己以后,再无遗憾。
《梦宅诡影》影评(五):相关影讯
有如此A级的制作班底和演员阵容,本片却完全哑火。 ——《好莱坞记者报》
如果没有三位主演的勉力救场,本片几乎完全无法忍受。 ——《洛杉矶时报》
幕后制作
心理惊悚片
好莱坞有很多惊悚片不讲述恐怖的情节、不展示血腥的镜头,但却常常能够成为“骇人的教科书”,这样的电影总是会在心理层面上营造出一种恐惧、悬疑和令人心神不宁的氛围。其中的代表作《沉默的羔羊》和《闪灵》自然是这种心理惊悚片的典范。在这种影片的“启示”之下,吉姆·谢里丹决定用影像上的风格和一种象征性的镜头把这部电影拍摄成一部“心理惊悚片”。
对于影片的风格和惊悚片的类型,导演吉姆·谢里丹说:“这是一部心理层面的惊悚片,而且我也会在影片中使用多种手法,包括叙事的和视觉上的特效来营造一种特殊的、惊悚片的感觉。影片中有一个谋杀案、有一个精神病人。但是在影片的讲述中,你不会知道谋杀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不会知道谁是凶手,谁是精神病人。而且影片会把这个悬念一直保存到最后。可以说,这是一部典型意义上的心理惊悚片,因为影片中没有太多的对于死亡的直接展示,多的只有对于未知世界和未知事件的探寻。可以说,主角们慢慢走进恐怖事件的漩涡之中,就是最恐怖的剧情。观众们尽可以期待影片故事的发展,剧本中设置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转折,这个转折会成为整部电影最漂亮的一个情节。总体来说,这部影片的故事比较复杂,转折,剧本中的迂回和细节都非常出彩。尤其是一些人物的设置,都令人感觉到大卫·卢克卡(David Loucka)的剧本有某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内容。当然,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剧本中的那种神秘的氛围。有一点点关于谋杀的情节、一点点鬼魂,但是这些只是某种恐怖情绪的外化而已,还远远不是影片的主要的恐怖来源。”
影片的这种依靠叙事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恐怖范围的导演手法,获得了演员的赞同,蕾切尔·薇姿说:“吉姆·谢里丹是我见过的最为独特的人,他的讲述故事的手法和营造氛围的方式令人吃惊。也就是说,他一直在通过讲述故事、推动情节发展来塑造心理的惊悚感,而不是靠尖叫、死亡和血腥来塑造。这是我前所未见的拍摄影片的方法,而这部电影也因此沾染上了极重的吉姆·谢里丹的特色。”而娜奥米·沃茨则这么评价吉姆·谢里丹。她说:“吉姆是那种不停地使用故事元素推动影片发展的导演,他不会仅仅只展示惊悚。在恐怖之余,他还能把角色性格讲述得极其丰富,不得不说这是他的一种导演水准和技巧,可以说他是一个最会说故事的导演。”
英伦演员阵容
英伦,以及英联邦的演员这几年在好莱坞大放异彩。这部影片几乎可以算的上是一部英伦班底的影片了,除了导演吉姆·谢里丹来自爱尔兰的都柏林之外,片中三位互飙演技的主演:丹尼尔·克雷格、蕾切尔·薇姿和娜奥米·沃茨也都来自英国本土或英联邦国家(澳大利亚)。他们有别于好莱坞演员的演技和风格,为影片加入了不可磨灭的品味和特色。
对于自己手下的这些演员,吉姆·谢里丹说:“他们都是极有个性和特色的演员,和很多年轻的好莱坞演员不同,他们的特色往往会成为角色的一部分,而不是凌驾于角色之上。丹尼尔·克雷格非常敬业,他简直从不休息,从来到剧组到影片杀青,他都在忙碌和工作,一直在钻研剧本和人物。他的敬业精神和对人物的痴迷程度令我吃惊。在和他合作之前,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简单的动作片演员。可是没有想到,他塑造起这种带有精神分裂倾向的角色来也非常在行。娜奥米·沃茨是电影中戏份最重的女演员,她的台词不多,但是心里活动和知道的事情却是最多的。所以这需要她有极强的演技才能把人物塑造好。我认为她做得很不错,他用自己的表情和眼神创作出了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形象。而且她的表现完全成为了影片的重点,甚至可以认为她是影片中的转折和伏笔。”蕾切尔·薇姿在影片中扮演的是克雷格的妻子,一个从曼哈顿来的女孩,对于自己的角色,蕾切尔·薇姿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女孩,对乡村的生活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的,但是这栋她梦中的房子让她留了下来。应该说,她是影片中最无知、最是局外人的角色,似乎所有人都知道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可只有她一个人被蒙在鼓里。她很无辜,也很无助。在表演的时候,吉姆就让我表现出一种无助和天真。克雷格和沃茨都是很出色的演员,他们的表现非常精彩,尤其是克雷格的敬业和专注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出演了数部惊悚恐怖片,有“尖叫女王”美誉的娜奥米·沃茨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神秘的女邻居。娜奥米·沃茨说:“我看了剧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惊悚片的故事,而且最吸引我的就是这个叫做安娜的女邻居。这是一个很神秘、很有来头的女人。观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她是谁,但是她似乎又知道关于这栋房子和拿起谋杀案的所有细节。我觉得这是一个带有希区柯克色彩的人物,这很奇怪,但却很吸引我。这个角色和丹尼尔·克雷格和蕾切尔·薇姿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以至于到了影片的结尾,所有人看到真相的时候,都会恍然大悟。”
·丹尼尔·克雷格和蕾切尔·薇姿因本片定情并最终结婚。
·吉姆·谢里丹表示说自己在制片厂的干预下失去了对影片的控制权,而且他对影片最后的剪辑版本很不满意。据称,丹尼尔·克雷格和蕾切尔·薇姿对影片也很不满意,为了让制片放修改影片,他们还曾经用不参加影片的宣传向制片方做出“要挟”。
·影片原计划在2011年的2月18日上映。
·影片2010年2月在多伦多开拍。
·布拉德·皮特和克里斯蒂安·贝尔都曾经是扮演威尔的人选。但是这个角色最终却落到了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的手中。
·艾瑞克·范·洛依是影片原定的导演。
——————————关于低分————————
评分少得可怜,感叹豆瓣网友的欣赏眼光之高。后来又想,如果怀揣着对刺激与惊悚的期待,现在的分数已经嫌高了。
它不是恐怖片,是一部以悬疑为表现形式的“心理+温情”片。
它的低分要归咎于失败的商业运作。以为取个有噱头的片名,拍张令人无限遐想的海报就能笼络大批恐怖爱好者掏腰包,可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只有两个结果:一是扰乱了观众群的判断,错过了真正可能喜欢它的观众;二是让恐怖爱好者用差评搞砸它的口碑。
真替导演惋惜。
我是不敢看恐怖片的人,因此一度错过了这部电影。后来有个朋友推荐,说这是你的菜。
果然是我的菜。有两处流泪,一处是最后的火中告别,相信不少人都和我一样泪如雨下。另一处是邻居家的女孩克洛伊对他说:能告诉她们我很想念她们吗?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戳中泪点,可能是感动于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真诚的友情。想来她们曾经差不多同龄,只是她长大了,而她们永远停留在那一天。
可能正是因为我对恐怖片的抵抗(不是心里抵抗,实在是胆子太小),导致我错过了一些同类更好的片子,所以并不觉得此片的剧情狗血或简单。我一直带着悬念看完,再留着泪结束。其实和剧情相比,更让我动容的是情感。一个男人对妻女深沉无畏的爱,对真相即使恐惧却依然坚持寻求的执着和责任感打动了我。主人公的喜或悲都能引起我的深刻共鸣,我认为这就是影片的成功。
————————一些剧情争议之我见——————
关于母女三人到底是鬼魂还是幻觉,我更偏向于幻觉,确切的说,是他的潜意识。
大家可以看一下,妻子的情绪完全是在跟随彼得对真相的认知。彼得完全不知道真相时,一家人其乐融融;
彼得从精神病院归来,知道真相时,妻子在勉强地否定,说他在发烧。这当然不是一个失去记忆的女鬼,而是彼得的潜意识在和他的表意识在搏斗。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彼得更进一步确定他的身份后,有了想象中的女儿中弹死亡事件。这时候女儿是他表意识的投射,他开始接受她们已经死了这个事实,而妻子这个潜意识又出来干扰,说她们被咬伤了,溃疡了,用各种理由拒绝接受;
决定查明真相后,他重新踏进房子,这时的彼得已经清楚她们存在的原因,他正是想利用他的潜意识找出已经被他遗忘的真相。这是一次他与自己的对话;
至于大火中妻子对他的唤醒,那其实是只是浅度昏迷的彼得对自己的唤醒;
最后妻子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但是,你是知道的。意思就是,在情感上我永远和你在一起,但是,将不再以幻觉的形式出现了。彼得是明白的,所以出去后会对救火的人说里面没有人了,这是他彻底觉醒的象征。
如果她们是鬼,那么有很多东西无法解释。
1、三个鬼魂不可能和他一起失忆。
2、房间为什么忽而破败、忽而温馨?如果她们有这个法力,最后可以直接打死大BOSS了。
3、女儿中弹死亡事件无法解释。
基于上,我相信她们只出现于他的想象里。但我也有一个疑问:最后的地下室的门会开,风铃会动是为什么?门开倒还好解释,可能是风或门的回力,而风铃动的轨迹看起来确实很像妻子在救他。最后我宁可相信其实不过是导演的故弄玄虚,因为导演实在没必要将一部本来不错的影片用鬼魂来下降一个档次。
还有一些更高深的说法,比如整部影片是彼得辞职后回家构思的小说。这个我不太接受,辞职的时候同事们就都在叫他威尔,难道那时候就已经是他的幻觉?
————————对好评者有质疑的人,看这里——————
认为所有好评的人都是五毛党的,我有些话想对你们说:这世界上任何存在都必会有人喜爱,就像再不堪的人都会是爱人眼中的天使。如果你恰好觉得自己并不完美,却恰好有人真诚地爱着你,就请你相信这一点。
不要随便置疑别人的真诚,因为这种置疑轻佻而廉价。
《梦宅诡影》影评(七):作为杀手,方向感很重要。
因为看到别的推荐实在闲得无聊就下下来打算看,刚好又赶上半夜睡不着,结果以为至少被归为惊悚类型或许会high一下,结果看完之后直接就无语了。
这部电影教育了我们选择新家位置之前还要考量周围邻居是否家庭幸福,否则一个不小心摊上个雇佣路痴杀手杀自己老婆的变态邻居就会悲催的遭遇灭门惨案。.
其次,如果你有点文笔,那么至少在整个故事结束的时候,你可以混到个畅销作家当当。
好吧,其实准确来说杀手不算是路痴,只是两家作为对门,杀手叔叔是要多么的左右不分才能造就整部电影的故事啊~~~~~~~~
:不过母女三人是真心的美啊。算起来也算是最没有法力的鬼了。
《梦宅诡影》影评(八):有些爱 是可以爱到灵魂里的
根据海报和片名来看,很明显这部片的噱头和卖点应该是惊悚恐怖的桥段
我也是冲着这来找点刺激看的
可是大失所望啊
整部片子惊悚不足却温情有余
大概的分布是这样——1/5惊悚恐怖+2/5心理悬疑+2/5温情家庭
看了第一遍都没怎么看懂,然后又反复琢磨翻看了好久才大致明白整个故事的始末
三维世界太纠结 最后其实整个故事都是威尔写的小说
而且明显感觉惊悚片段过于简单 心理悬疑过于肤浅就将真相披露
不过几个主演丹尼尔·克雷格、蕾切尔·薇姿、娜奥米·沃茨等倒也算是看点
还有两个小女孩 超萌的
观后唯一的感受就是
有些爱 是可以爱到灵魂里的。
《梦宅诡影》影评(九):一种爱情,叫爱到灵魂里!
梦宅诡影,我搞不明白为什么网上会有这么多差评,其实我想说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片子,当然前提是你怀着一颗欣赏的心情去看。
我订了票之后,才随意浏览了一下网上评论,当时心就拔凉拔凉的,都有点不太想去看了,但还是去了,因为身边的朋友说“去吧,当喜剧片看”。
但是看过之后我的第一想法就是一定要到网上给个好的评论!
以下几点感受:如果你当成惊悚片看,的确不够恐怖;当成动作片看,的确不够劲爆;当成悬疑片看,的确是高潮来的快了点!
但是,这明明就是一部心理学影片,一部温馨的“人鬼情未了”,一个精神层面的爱情。如果一部影片,让你迷惑过、明了过、感动过、哭过,那你还有什么好指责的呢!看电影本来就像是听别人讲故事,如果你本身就不愿意接受这个故事,怎么样才能算讲的好呢!
看完影片你会懂得一种爱情,叫做“爱一个人爱到灵魂里”。哪怕你昏迷不醒,哪怕你已精神失常,哪怕你已经记忆空白,爱就是那么永恒!也给你这样的信念:有爱就有希望!!
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拍砖。但是我相信,如果你看过禁闭岛、美丽心灵、蝴蝶效应、返老还童或者triangle,而且还比较喜欢的话,你应该也会喜欢这部影片。
其实影片最后也是留有悬念,值得品味!
《梦宅诡影》影评(十):电影过年之2011
From Sandy
最近特别担心自己的欣赏品味下降许多,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的几部电影都无一例外的被我划在了“烂片”的范畴里。其实,我不止一次地说过,一部电影作品的完成饱含了众多幕前幕后创作人员的心血,所以不管他最终定位怎样,都不应该肆意地“言辞侮辱”。所以,这次我还是调整了下情绪。
首先,我选择了邻国日本的一部《铁拳》:
铁拳:血之复仇
TEKKEN:Blood Vengeance
(2011)
选择这部电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儿时对于街机游戏的记忆。其实,在多年前迷恋这款游戏时便意淫过这些光鲜的人物设置背后应该会有一个非常牛逼的剧情才够意思,于是,带着这种高期望值却快进着观看完这部电影后,一种想要“骂娘”的冲动油然而生。不仅没有剧情,人物的角色设置也是非常草率而没有例外,突兀的打斗情节还不如直接在街机上看游戏画面来的自然。而最最最希望看到的CG技术也令我大跌眼镜,以为这是国内哪家动漫制作公司的手笔,不想这还真是那曾经出过《最终幻想》系列,号称漫画业全球领航的日本国的产品,而我宁愿相信这一切也许只是2011年那场大地震的余震所带来的灾难而已。
其次,观看了《时间规划局》:
时间规划局
In Time
(2011)
其实早就期待该片了,不仅仅因为它有坏坏的帅的贾斯汀,还有它那巨强大的剧本大背景设置,再加上导演的良好口碑,我的期望值又无形中提高了许多。结果影片一无是处、漏洞百出,除了一帮25岁的俊男靓女的穿梭,却不见气势磅礴的时代背景,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只是一小波时间守卫者和这两名几乎毁掉整个世界格局的男女主角间的警察抓小偷游戏。很不严谨的剧本创作态度很大程度上让我怀疑这部商业作品本身的定位就只是骗钱工具而已。“时间”的扩大化概念确实具有很大的魅力,同样这样的世界观如果经过慎重的编剧过过脑子,应该会产生不错的电影作品而且也许会是一个系列作品,可惜了,一道很好的食材,却给炖出来一锅大杂烩。
最后看了《梦宅诡影》:
梦宅诡影
Dream House
(2011)
这是唯一一部还能勉强接受的作品,可能这与我先以为是一部恐怖片的观影初衷有关。《dream hourse》你就给直译成“梦宅”好了,非得加上“诡影”,弄得我一开始就以为是一部恐怖片。不过类似韩国反转剧的剧情设置虽然能引入入胜,但老套的剧情设置却是该片的命门,前半段是罗伯特德尼罗的《捉迷藏》,后半段其实才是本片真正的剧情重点,只可惜前半段那样疑神疑鬼拖沓的叙述直接把游离出该片的主题之外,也许导演害怕单薄的剧情,但如此浓墨重彩的前奏帮倒忙了。不过一众大牌主演的演技却成了该片的最大亮点,温情情节感人至深,男女主的对手戏也能刻骨铭心。所以,总体看来该片实在难以归纳在惊悚片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