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公主》是一部由金子文纪 / 吉田秋生执导,志田未来 / 林遣都 / 田边诚一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莎拉公主》观后感(一):无关剧情的随想随感
1.真正的贵族,即使身处逆境,一颗高贵的心也不会改变,宁可抱着尊严死,也不会卑躬屈膝地求饶。可惜现实中的人们大多都是只富不贵的暴发户心态;
3.所谓坚定的立场,换个角度就是很脆弱的东西,所以人们都害怕犯了错或者失去原有的地位优势之后,别人不再喜欢自己。这就涉及到爱一个人的定义,到底爱的是什么的问题,能不能把这个人的社会属性和这个人分开。不过我至少知道一件事,只在乎你社会属性的人不是真的爱你;
4.认识到这个世界的脏丑恶以后还能爱这个世界的人,是我最喜欢的那一类人;
5.你以为诋毁别人欺负别人是优越感的体现吗?不,那是自卑感的体现;
6.她说,反正没有顺利的事,只好相信前方的路;
7.当重复独立事件发生次数足够多时,即使是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这个简单的概率论观点用在生活中是非常可怕的,比如,基因恶性突变的概率,火车脱轨的概率,还有,一个足够完美的人遇到难以逆转的打击与挫折的概率;
8.没有钱,被辱骂,诸事不顺,心为形役,都不够可怕。没有人说话没有人疼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9.正确的标准不止一种,站在自己角度达成的理解永远有限,不要自以为是地对别人好,所以我说我不会安慰人了;
12.最后想引一句柏邦妮的话结束这个随感
“生之艰难。就是意味着,这世界有许多你不可不遵循的原则。我慢慢知道了,也开始执行了,我变老了,青春一去不返。我为了维持自己不受磨损,为了自己在将来的日子,不因为金钱和地位,受到这个势力的世界更多磨损,我必须投身这场永不结束耗费全力的战争。”
《莎拉公主》观后感(二):莎拉公主
这个设定的故事本身就已经决定剧集的发展和结局。我记得小时候看过秀兰·邓波尔演的同名电影,如果看看志田未来拍得也不错,毕竟她是我比较欣赏的演员之一。
剧集当然是大团圆结局,事实上我只是觉得设定的父母双亡对黑田萨拉来说过于残酷了些,毕竟父亲是在剧集开始时死亡的,而非故事发生之前。那剧集中的种种设定更多也许是对黑田萨拉的考验。正如剧中所说:人们起初对她好,除了自身确实出色外还是有相当原因是因为钱。而正是种种磨练才使得黑田萨拉真正成长起来,“公主”不仅仅是称谓,而是一种做人的态度风骨,正如贵族不是天生的而更多是自我修养的结果。试想如果不经历磨砺,黑田萨拉又怎能真正掌握巨大的财富以及收获真正的爱情。
圣母不再受待见甚至悲惨地沦为被羞辱和讽刺的对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时至今日,圣母俨然被视为装13的一种格式。其技巧性太强,凡人装圣母通常只会显得虚伪矫情,惹人嗤鼻。以德报怨不再受人推崇,过分善良绝对是另有目的。只因自私和报复欲根植于人性,以德报怨与理相悖,只能解释为一些人为了彰显自己而乔装伪饰,即通俗的装13二字。所以还是先贤说得好: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才是今时过于富有主见的观众所赞和的思维方式。至于以怨报怨,有时也可以为人所理解,特别是在小说戏剧的特定环境下,比如以悲惨身世为背景的腹黑角色,以怨报怨式的复仇活动甚至可以使其魅力四射人气爆棚(前提是手段要高明)。
我不是来为圣母声讨平反的,而且请相信我绝对是一个天然的自发的“反圣母主义者”。楼主早在小学时代还没有网络指引的情况下就开始心怀罪恶感地默默支持某些大奸角和坏女人,为扇圣母耳光扯圣母头发的精彩桥段偷偷喝彩。在那个一去不复返的圣母当道的时代,绝对崇尚真善美的单纯年代,楼主绝对可以被视为心术不正。
有人说:“莎拉给我的感觉不是善良而是腹黑。”是否腹黑,楼主看不出来。但是楼主赞同沙拉的善良绝非单纯的善良。
莎拉的母亲有一句遗言贯穿全剧,甚至可以提升为主题思想:无论何时,都要像公主一样活着。不过薰子(莎拉母亲)在莎拉和千惠子的回忆中无时无刻不在主张和发扬她的公主主义,实在很容易招致观众的反感。
高贵奢华、万千宠爱,这是狭义上的公主。千惠子对薰子爱恨交织,对那套公主理论更是敏感到歇斯底里,多年来都没有走出薰子的阴影。她在莎拉失去一切后,复仇似的折磨莎拉,宣泄心底压抑太久已经变形的恨。她怒不可遏的尖叫里有一丝莫名的快意:“你以为你还是公主吗?”莎拉昂首、努力维持公主的骄傲:“院长大人您错了。每个女孩都应该是公主……”一语未尽,掌掴倒地。
像公主一样举止谈吐优雅大方、神情态度从容自信,内心柔软善良,待人宽容厚恤。这才是薰子和莎拉一直追寻的公主。“每个女孩都应该是公主”,每个女孩都应该自信、骄傲,不能妄自菲薄——“私なんかって言ってはだめ!”。所以,用“圣母”来定义莎拉的善良似乎有些偏差,她的善良和宽容是来自对完美品格的追求。仇恨和报复欲只会拉低人的格调,真正高贵优雅的公主绝不会让它们玷污自己的内心。
莎拉母女的偶像——法兰西末代王妃玛丽•安托瓦内特也是一个侧面证明。
女孩太虚荣太喜欢比较,其实何不放低这些无谓的竞争,更加致力于自我的塑造。高贵和优雅发自自强自尊的内心,互相倾轧只会让你低俗丑陋。
此剧虽然幼稚,但是男生是看不懂的。他们永远无法理解千惠子对薰子的那种复杂感情。楼主本想写一写千惠子与薰子,可是刚打腹稿就觉得词不达意阻碍多多,女生之间的友情估计十万字的博士论文也无法阐述明了。
志田妹妹演技过关,清新自然。其他小朋友也很可口。楼主内心潜藏的怪大叔,最喜欢穿校服的小女孩了。
另外,此剧人人以淑女自居,对话中礼貌周全、发音清晰、词句规整,是练习日语的好材料。
《莎拉公主》观后感(四):莎拉公主
2010.7.9
是为了林遣都才看这部电视剧的!遣都,长的确实好看!不过希望能演绎一些更有深度的角色!肯定是个好苗子!也算是治愈系的吧~呵呵~这部戏呢,正如有的人说的,每一集都在被人虐。也是想表现在困难面前绝不低头,虽然有的时候会迷茫,有的时候会疲惫,但还是要抬起头挺起胸大步的向前走,因为过去和旁边都是痛苦吧,也只能期待未来了。不过日本人是不是这样呢,都是比较中庸的,不喜欢太出挑或者是太笨拙的,这样的人会不自觉的被排挤。但是不是很多国家都是这样呢?!不喜欢或者不会承认别人比自己强,看到别人好的一面强的一面会不自觉的嫉妒,在慢慢变成恨。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价值观,有自己觉得正确的想法。不过也是,人和人的思想怎么可能那么的精准呢。不过,即使思想不一样,也要学会尊重他人,这就是我从这部电视剧里学来的。……不过这个结尾还真是拽的要命呢!呵呵,突然又有钱了,然后一切都变好了……还是有钱重要啊~不管是什么品格,钱还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