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秘史》是一部由尤小刚执导,黄秋生 / 殷桃 / 叶璇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杨贵妃秘史》观后感(一):《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
侍儿扶起娇无力, 始是新承恩泽时。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 春从春游夜专夜。
金屋妆成娇侍夜, 玉楼宴罢醉和春。
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 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 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 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天旋地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临邛道士鸿都客, 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 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 升天入地求之遍。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渺间。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 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
含情凝睇谢君王, 一别音容两渺茫。
回头下望人寰处, 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真的是一个字一个字默下来的
《杨贵妃秘史》观后感(二):人间花开千百回,不如太白酒一杯。
写于2010年7月3日(那些年的渣渣观后感)49集,真的不少,让我一直浸在这大唐的魂魄里无法自拔。
其实,我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观看的,杨贵妃的戏我看的还不止这一部,但其内容有很多都大相庭径,截然不同,于是越看越多疑问,越看越是无法求得甚解,故此大作最大充其量也仅供娱乐之用。
李白与贵妃的关系?贵妃的心归何人?贵妃死于何处?又是何年去世如何死的?天哪,让我快点死去,去见这些故人吧,历史太多被扭曲,而我只想知道真相,我要见太白兄,我要见贵妃,我要见李隆基,我有一千个一万个问题,我想知道,想得很难受。
在完结的前几分钟,我知道这段时间贵妃的陪伴要告一段落了,心有不舍,泪从中来。不由得又想起昨晚和赖皮一起作的拙诗一首:
《无息叹》 人间花开千百回,不如太白酒一杯。 三笑姻缘妹成妃,东望江海恨难追。
黄秋生的皇帝演的很不错,那种悠扬绵长的气质让他演绎的很好,一向只看过他凶神恶煞的样子,这样文雅而又温柔的男子,本身没想到会要他去演。但他的确亮了我的眼睛
殷桃的杨贵妃是我目前为止觉得最像的,个人感觉。不知道为什么, 就是一眼就觉得,她就是杨贵妃。
一直以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都被大家知晓。
而思想严谨的人会认为那是不伦之恋,只不可能的事情,一切都是假的,一个贪图美色的老头,和一个爱慕虚荣的小女生。
其实,每个人都有对爱情独特的见解,我们不是当事人,只不过是从不知道被窜改了多少遍的历史故事里得知,有这么两个人,有那么一段情。
或许,我也可以猜想, 梦回大唐。
之前跟着朋友去了一趟西安,就是曾经的长安。 其实我一直都不明白, 为什么要给这些个城市改名字,长安,多好听的名字,何必改成如今摸样。
那座城里,我没有感受到任何关于他们的曾经。好像,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早已将他们都给消磨殆尽。
我们在返程的时候特意转道去了 马嵬坡,这个传说中红颜香消玉殒的地方。
据史书记载,这里的那个茅草屋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些残破的土墙,还有一棵树,突兀在人们的视线里。
会不会就是在这里,这棵树上,吊死了那个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
闭上眼睛,好像当初的一切就真真的发生在我眼前,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雀金钗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我不喜欢白居易,很久之前就不喜欢。可是这首长恨歌确实我的最爱。
不得不说,他把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写的很唯美,没有那些肮脏龌龊的猜想,只是赞叹爱情。
或许,其实,真的就有那么一段爱情,跨越了时间,年龄,地位,只因为两情相悦,就像不顾一切厮守一生。
只不过,周围的人,那些处心积虑的想要抓住机会得到利益的人,是他们玷污了这份爱情。
或许,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情。
只不过是历史留给大家的一个误会。
或许,杨贵妃并没有多么美,不过是因为某人眼里再也容不下别人。
杜牧写这首诗的时候,我相信,他的心里不是抱怨,而是深深地感叹,感叹他们的爱情。
《杨贵妃秘史》观后感(四):虽然不符合历史,我却宁愿选择相信
历史上的唐明皇和杨贵妃究竟如何,后人已经不知道了,毕竟杨贵妃虽是四大美女,却总被骂做上红颜祸水,毕竟李隆基刚当皇帝时确实是挺不错的,就是后面越来越抽风,总得找个理由吧,杨贵妃就成了这个理由,但是这里,我不想谈历史,只是想说说电视剧里表达出的两人爱情故事。真的是很感人,一个儿媳和一个公公,能成为彼此真爱太不容易了,最初的二人是因为音乐相识,玉环本来就是音乐大家,要不后来也不会编霓裳羽衣曲,就连梨园这个戏曲代称,也是因为二人而来,如果在盛世,两个人的爱情一定是一段千古佳话,可惜大唐气数已尽,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平时两个人的相处真的就像一对平凡的夫妻一样,说话是那么自然,尽管中间也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吵架,但是最后还是走到一起了,兜兜转转,还是彼此最适合。还有好评的是服化道,衣服真的是太唐朝了,殷桃其实在我心里不算是美女的,因为她演了很多生活剧和抗日剧,我以为她不适合古装的,但是杨贵妃真的好漂亮啊,尤其喜欢她贵妃的造型,特别雍容华贵,简直就是画像上走下来的,发髻高高的,身材也好,不像范冰冰的杨贵妃,瘦成那个样子,一点杨贵妃的感觉都没有。
《杨贵妃秘史》观后感(五):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发现这片子的起因,是BS-A的《中国纪行之西安》。由于这部纪录片大量援引《杨贵妃秘史》片段做陈述,而这些片段所透露出的细节使我不禁萌生“秘史可能是佳作”的想法。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不惜耗大力,从PT上慢慢拖。。。
观后初感:这片子拍得着实不错,甚至称得是上佳。
别跟我提剧情狗血荒谬:《秘史》从来不等于正史,在这一点上较劲就没意思了。
情节铺陈开阖有致,台词对白庄谐并重,这部片子从剧本这一点来看已经具备相当的可观赏性。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高仙芝还真如唐书所载般“美仪容”啊,一出场就先声夺人,眼球不得不为其容光所摄。更别说演员和历史人物出身契合度如此之高的安排了,此角甚妙!
除此之外,诸王子,朝臣中,也很有几位养眼的角色。
谢阿蛮的美瞳,很是过粪,站在杨玉环身边显得有些畸形。
布景方面,虽然宫内的近镜头一带就看出来是摄影棚,但外景还算不少,特别CGI的运用,明显不下于《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嘛,你说是不。
综上,剧,人,景三方面皆有可观者,认真计较,近几年来古装宫廷题材作品里,此剧就算入不了三甲,也绝对是五强之选,我就不明白豆瓣怎么打出这么低的分数,误导我直到今天才有缘一睹真貌:是个美人!
题外记(不是高清爱好者可以忽略)
朝日台截取该剧的片段,和湖南卫视高清台播出的画质,完全是两个档次。BS的细节好太多。。。这两部作品我都下了1080i的片源,比较还算是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