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奇迹》的影评10篇
日期:2018-06-25 21: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奇迹》的影评10篇

  《奇迹》是一部由是枝裕和执导,前田航基 / 前田旺志郎 / 大塚宁宁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奇迹》影评(一):换种方式团聚

  中秋后的雨水刷过青苔,令“团圆”有一种久违的清新。尤其是看过‘是枝裕和’的《奇迹》( I Wish)。《步履不停》般的娓娓道来。像寿司一样,一口吞不出啥味来。也是我们被好莱坞大片撑大的胃已体验不出这种细微之美。会犯困会有吃不饱也实属无奈。只让日本的梅酒来解忧吧~柔道般的电影轻轻放罢。重重的回味却在这几天袭来。电影中两兄弟面对四口之家的变故;各自有各自的应对。对“团圆”也各自有各自的解读。就算如此不同,兄弟的情谊始终割不开。或许是象征日本的福冈和鹿儿岛,新干线让距离不再是问题,团聚的心才是关键。这或许就是一种“奇迹”;也是一种“现实”吧,能在一起的是兄弟而不会是夫妻。已经分居的男女如将要拆迁的房子,纵使怎样的重建。也都是违章建筑,终要在某一刻瞬间塌台。或许亚鹏愿意为王菲穿上丁字裤,但菲鹏也做不了几年的爱情钉子户。终在某一刻,或许就是中秋前的几天把婚离掉一家人再换种方式团聚吧。拥抱世界,或许能让我们隔阂少一点,走近一点吧。

  《奇迹》影评(二):让别人去追赶时代 我只想活在我的年代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或者机构会想要拍一部宣传片,他们会找广告公司,或者公关公司,然后领导会说,我想要拍一部高大上片子,要有质感,有故事科技感,炫目的特效,反正诸如此类

  我想每一个在职的或者曾经苦逼过的广告人都听说过这种狗屁不通的brief,这些并不是最蛋疼的,蛋疼的是客户往往在这些狗屁之后会开始这样一种对话模式“这次呢……预算比较有限时间呢也有些紧张,所以呢……”

  我从来不觉得这是这个行业的问题,也不认为这是人的问题,这是这个时代的问题。每天有多少人从各个地铁站蝼蚁一样拥挤着奋力前行,每天有多少辆车在高架上或喷涌着或者停滞着流动。你随便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当红灯上面的倒数开始时,就会有人开始向前移动,似乎就多那么一米的距离也是一个小小的成就一样。

  1804年,利用瓦特的蒸汽原理人类发明运输货物的蒸汽机车,那是最早的火车雏形,那时候时速5、6公里。具象一点的说,这就是现代人走路的速度。时间过了200年,如今时速最快的火车速度是500公里,它一小时走的路程,蒸汽机车要走4整天还多。时间久了,时间也宝贵了。

  是枝裕和的《奇迹》是一片命题作文,受命于JR九州旅客铁道公司,最早是JR想要纪念九州新干线开通的专题电影。是枝裕和接到片方的要求,尽量多的出现列车,就这么简单。于是在层层打磨之后,有了这部以离异家庭的哥哥和弟弟主线的电影《奇迹》

  这是是枝裕和的第二部儿童电影,第一部大名鼎鼎,把柳乐优弥送上戛纳历史上最年轻影帝的宝座的《无人知晓》,那是一部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的悲剧。悲剧有很多种,东西方各不同,西方的悲剧美学始于希腊,希腊人强调命运悲剧,也就是说一切老天早就,一个悲剧的人是终究逃脱不了命运的枷锁的。

  而东方不同,尤其是中国人和日本人。东方的悲剧美学,来源于人祸,因为我们队信仰认同有限,毛主席说“人定胜天“,这是东方人的价值观勤劳并且不认命。人到底能不能胜天这里不做讨论,但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在东方人的现代价值观中,人比天大

  《无人知晓》是一部讲述人祸的悲剧儿童电影,《奇迹》却恰恰相反,讲述了一帮小孩子的寻梦之旅。与他以往的风格一样,细腻地还原普通人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那种情感的流淌就像没有关紧的水龙头点点滴滴落下,似有声又似无声,一旦水珠落地便掷地有声

  兄弟两人因为爸妈离婚而分隔两地哥哥是个像家庭主妇一样劳心劳力的小大人,他最大的心愿便是一家四口团聚,为了这个心愿绞尽脑汁机关算尽。弟弟是个没心没肺的傻小子,甚至在生活中还一直照顾懒散父亲。一个在鹿儿岛一个在福冈。

  虽然是个离婚家庭的故事,但讲的都是芝麻蒜皮的小事,风格上很像小津的《早安》,大人的世界尽管复杂,但在孩子眼里都是最简单不过的天真

小津安二郎《早安》剧照

  片中有一个情节作为轻羹手艺人的外公自己的酒友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吃和果子,于是自己想去尝试一下,但一个老头子去年轻人的店里买零食说不过去,于是让孙子帮自己一个忙,假装孙子要吃,自己就有充足理由去买。幼稚爷爷味道如和果子,这就是生活的味道。

和外公偷偷吃和果子

  片名叫《奇迹》是因为在孩子间有传闻,鹿儿岛开往福冈的新干线“燕”和福冈开往鹿儿岛的新干线“樱”在路途中会相交而过,在两辆时速200多公里的新干线会车的瞬间,许下愿望,便会发生奇迹,愿望实现

  百般努力无果的哥哥决定要利用这次机会许下全家团聚的愿望,并且要求福冈的弟弟一起去完成这个奇迹。于是两个小队开始筹划这次奇迹之旅。哥哥利用外公的那次出手相助要求外公帮助他们逃学。弟弟则直接多了,因为父亲没有约束直接带队出征。

  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设定,哥哥作为一个操心的小八婆,身边都是好基友。看到漂亮老师会故作聪明地偷看然后被发现,许下的愿望也会从娶好看的老师变成娶更好看的老师。而浑身艺术气息性格的弟弟身边全都是好看的小姑娘,但弟弟却全不入眼。

偷看长泽雅美

  两帮熊孩子见证了新干线的交会,各自回家,各自生活,在大人的世界,仿佛没有什么特别事情发生,在孩子的世界,那大概人生第一件大事想想,这就是有《少年时代》调调的《伴我同行》。

  引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推拿》的作者毕飞宇对红楼梦的一句评价

一个生命繁华回忆里面,往往就是吃喝玩乐,没有“伟大”的事情发生。

  小田切让在片中饰演了一位废柴爸爸,在不停地被辞退和找工作中,在老婆无休止地抱怨指责中,磨平了身上所有的锐气洒脱。终于在离婚之后,再次拿起吉他。在大儿子和老婆心中,他是扶不上墙的烂泥、长不大的孩子。然而在小儿子心中,年过三十的摇滚男人却是个大英雄

  前段时间看的一集《奇葩来了》,当中李开复有一段关于人工智能演讲大意是,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工作都可以用人智能来代替,但文艺工作不行智商可以迎头赶上,科技可以与时俱进,艺术和文化个人感受积累,然而我们每天匆匆忙忙在追逐的,却往往是有时限价值

  想想年近而立,做了许多事,也没敢做自己。之前不会,现在其实也不会,年纪越来越大,勇气越来越小,脚步越来越快,情怀越来越少。

  说回开头的那些话,每天在路上,我为什么要走那么快,火车开在路上为什么要看不清两边的风景。南后主李煜说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月夜

  慢一点,再慢一点,好好理解,感受,留在自己的时代。

  IGHT

  《奇迹》影评(三):与世界和解

  无论《步履不停》《无人知晓》还是这部《奇迹》,都在讲述一个话题——人生巨变及其带来的伤痛:中年丧子;遗弃;父母离异。伤痛,渗透并改变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生活形态。三部电影都无一例外色调明亮琐碎家常,但漫不经心的铺陈和克制释放感情,会在某个时刻人心头一震。与前两部不同的是,《奇迹》有着更欢快基调,在“如何继续生活”上提供了一个更为明朗方向

  片子原名为I wish(我希望),围绕着主人公航一“爸爸妈妈和好”的希望下,其他孩子的希望,爷爷的希望,爸爸的希望也一并呈现。片中有两处很有意思,一是为了表现面对分离不同的态度导演用“那天,我做了一个梦”这样的小学生腔,表现了兄弟俩大相径庭梦境;二是用访谈式的镜头让孩子挨个讲述梦想,拙朴有趣

  “希望火山爆发”——这是孩子对父母离异的不接受;是由反抗产生幻想。说透一点儿,这实际上是一个希望落空的故事——火山不会因个人愿望而爆发;死去的小狗不会因主人留恋而复活;成人的世界更不会因为孩子而改变。

  但这更是一个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接受现实,往往是我们面对生活的第一步。航一是幸运的,在他最迷茫的时候,有生命中重要的两个男人了告诉他最重要的事情。

  爷爷告诉他"火山喷发,是因为它还活着。"——这其实也是是枝裕和对于苦痛看法。撕裂有时,缝补有时,它是生命中必须去面对的课题

  爸爸告诉他“我希望航一能成为一个关注世界的人,而不是总盯着自己的生活。”——我猜,这是枝裕和的人生观,也是对于自己孩子的希望。

  影片中最让人触动的,还是许愿的那一段。所有人大声疾呼的时候,航一想起了鹿儿岛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据说川内伦子在拍摄中担任剧照摄影,那么,我想这最高潮一瞬的几十幅画面应该都出自她手了?一如既然的静物,又处处带着季节与人的痕迹,与之前闲散的家常生活对应了起来。航一在此刻回味起了先前被自己忽视的周遭——生活里最动人的那一部分。(对于我来说,好像对摄影有了更深一点的感悟;对于“物哀”有了更细腻的一点感受。)

  航一没有许出那个愿,他妥协了。这妥协,是与世界的和解,与自己的和解。他将眼光投向了周遭的世界。

  世界远不是完美的。但我们可以接受它,可以轻拿轻放,有一天可以放下。如果有一天景象发生了变化,那一定是我们的心开始变化了。

  《奇迹》影评(四):奇蹟觀後感

  活火山環伺的島國, 一對父母離異下的兄弟, 哥哥跟了母親; 弟弟與父親同住. 兄弟深信縱使路途遙遠, 他們總會重聚。

  居民見慣了位處視線可及的長年積雪火山, 其潛藏爆發天災不知何時波及住民? 櫻花仍然適時盛放, 生機勃勃, 迎接四季之首; 深色沉淀炭燼噴吐棄物, 意指根源不知什麼時候盛怒, 噴射血紅火焰, 破天滅地。 當地人早已明白自身處境, 生死不是自己作主, 是天, 所以爺爺對友人感恩說周圍鋪了大量死火山灰, 視野朦朧, 他們若無其事的慢步, 珍惜平安無事的一天。

  孫子航一沒有爺爺的豁達, 他十分期待與分居的弟弟龍之介會面, 他繪了火山爆發圖畫, 希望願望成真, 小孩表達心願畫作在地下水道給予同行孩子看, 說要是火山真的噴射岩漿迫家人撤退到福崗團聚就好了, 下水道光線不足, 陰暗巷道僅餘光線映照航一的小麥色臉蛋, 牽扯他內心的魔性, 小孩子侃侃而談天災降臨令位處兩地的分離兄弟一家重聚, 在小孩子的直覺是理所當然, 在旁聆聽的朋友沒有責備他涼薄冷血, 只顧家人幸福不理鄰舍死活. 活火山噴出的灰燼不論蓋了半邊天, 或是有如鵝毛輕拈掌心, 死亡可以近在眼前, 亦可以是不知末日的預示, 爺孫同住在島嶼作息的居民都有遭毀於穹蒼的悟道, 爺爺要在有生之年老朋友製造糕點, 他跟足配方, 孫兒吃了樣品, 爺爺問孫兒味道如何? 孫兒不答太甜、大淡, 他說了[模糊], 白色小吃賣相普通, 沒有染有引人的人工色素, 甜品是爺爺回應天的答案: 生命可以長久, 亦可以瞬間消逝, 他要在餘生實現夢想, 儘管糕點不會大賣, 這些不要緊, 老爺子打開掌心, 參透火山灰燼是生與死的交替, 婆婆與媳婦亦欣然接受潛在天險, 她們同同好一起跳草裙舞, 吃爺爺製造的甜品, 接納及釋放是家人要持守的信條, 無論即將推出市面發售的成品是大賣, 抑或滯銷, 達成夢想的過程是貫徹信念、堅持的甘甜

  弟弟龍之介住在福島, 他幫想借創作音樂成名父親售門票、唱片, 對於哥哥宏願他以一貫燦爛笑容支持, 他的朋友各有夢想, 他們相信開往福崗和鹿兒島的雙行列車交滙時許下心願就會成真, 小學生怎能付高昂車費? 有的把珍藏漫畫及玩具出售二手店籌集資金, 捨棄過去花了不知多少唇吞, 省吃儉用, 以及用功讀書考取好成績雙親獎賞的戰利品, 追求不明朗的奇蹟是日本人對現況的恐懼, 他們終生活在地震、海潚、火山天災; 核能洩漏人禍, 因此大人小孩千方百計都要達成夢想, 分別是大人不斷試, 例如爺爺糕點; 不住等機會, 好像龍之介父親樂隊在酒吧演唱, 等待知音人發掘的一夜成名; 小孩子聽了傳言, 相信高山發出的心願呼喊令分離父母兄弟團圓、愛犬死而復生, 成功試鏡。

  定鏡凝固的數項事物: 掌心灰燼、安息袋子的狗, 以及兒子畫的位於搶眼位置的父親, 是生命片塊, 既定了的心願天自有定斷, 順天命而行, 看到的, 體會到的, 是合神心意的啟示。

  居酒屋老闆娘女兒回家, 陽光射進內室, 母親聽到女兒腳步聲, 問候一聲後再度入睡, 女兒眼珠發亮, 志高遠大的望向前方, 母親睡覺隱喻她的夢想或許達成; 女兒立下心志要在試鏡脫穎而出, 夢想可以一代一代的傳承, 奇蹟是努力不懈的回報。

  atrick Chan寫於2012年4月22日

  《奇迹》影评(五):《奇迹》浅谈:轻羹之味,满眼满目的温柔

  基本信息:

  导演:是枝裕和

  类型:剧情,家庭

  片长:128 min

  评分:8.7(豆瓣)7.4(IMDB)94%新鲜度(烂番茄)

  彤老师尬评 8.1/10

  《奇迹》这部片子,可谓是命题作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此片是为了纪念九州新干线开通的专题电影,而实际上讲一个被框住的故事是很有难度的,尤其是对方占主导的情况下(譬如一些弘扬主旋律的电影,必然需要在许多方面做出取舍)

  总体而言,《奇迹》是以一种“纪录片”的形式拍出了经典剧情片的感觉。这种感觉在看到主体都是孩子而明星们甘当绿叶时尤为明显。此外本片对于儿童内心深处的探究也可谓细致入微。

  故事非常简单,片中的孩子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企盼着奇迹:希望画出更好的画的早见,期待成为演员的惠美,憧憬老师的真,早先想成为棒球手后来希望小狗复活的佑,更不用提渴望团圆的哥哥与永远乐观的弟弟,小小的心愿对于小小的人儿来说非“奇迹”不能达到,恰逢此时新干线建成,传说在两车交汇的一瞬,若能大声呼喊出心愿,便能够产生奇迹得以实现。为了各自开始筹划,凑钱,精心挑选时间“出逃”几个小朋友的冒险之旅也不可谓不令人莞尔。许愿的事在家人眼中其实早就不是秘密,但他们心照不宣,若无其事。于是,小秘密继续珍藏,小算计继续得计,各自狡猾,各自满意,双方各取所需,自得其乐。包括在弟弟和惠美那边也是如此,没有呼天抢地,没有责罚教育,小朋友们的奇迹之旅,就这样大人们的安之若素中成功,留下了甜美的回忆。一切就像什么都没发生,又像什么都发生了。

  一切就像什么都没发生,又像什么都发生了。这像极了生活指向中俗世意义和诗意层面的两端,一方面,火山没有爆发,小狗没有醒来,轻羹未得到褒赞,另一方面,画作已然进步,演员梦可以成真,爸爸又有新作问世,生活总是难如己愿,然而却不减精彩美妙。呼喊奇迹到来只是一瞬间的行为,童真却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各个细枝末节。列车轰隆驶来,在大声呐喊中,在两车交错间,每个人都留下了自己难以磨灭的成长的印记,甚至哥哥的沉默都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理解。遗憾未必无爱,残缺也总关情,蓦然回首一恍惚,只是当时已惘然。快慢不一难求完满的情感,就这般不动声色,若有若无地婉转、传递、绵延、承袭。那些看起来幼稚单纯甚至可笑的愿望,也因为执着与认真而熠熠生辉。

  概括起来《奇迹》就像梦一样。如梦如幻,就仿若长长坡道上被无限拉长的人影,远方山峦起伏,歌声回荡细致绵长。有夕阳落下。无论是剧情,镜头还是人物的言谈对话都仿若回到了那个没有焦虑的年代,田园牧歌如同真实为人们所经历享受。也许平凡之中隐藏着悲哀,然而谁又能笃定悲哀之中没有希望呢?

  《奇迹》影评(六):平淡但让人回味

  1.电影味道和轻羹有些相似,味道淡淡的,但很让人回味,剧情很平淡,很多细节,但总能触动人心。2.更喜欢弟弟的性格,不管生活怎样,过去怎样,都开心的面对每一天,笑着向前看。哥哥有些多愁善感,虽然是想着努力着能够重新回到一家四口的日子,但生活的太累,可以多为自己想想,不过最后还挺好,发车时看到了一个四口之家很幸福,但因为站台爷爷说火山爆发死了很多人,再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让他沉思,还有弟弟的一些举动好像也很珍惜现在的生活,分开也未尝不好。最终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选择了世界。3.小孩子都好独立,没有溺爱的成分,孩子可以成长的快乐,喜欢他们两组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讲愿望,为了看到两车交会,为了许愿,一起努力筹钱,去实现愿望,也许以后回想这些会很可笑,但是仍很享受曾经有这样的经历,也曾为梦想而疯狂,最后爸爸好像要红了,也是给人以慰藉,努力追梦。4.爷爷的匠人精神,坚持不要添加色素,坚持原本,现如今的轻羹年轻人做的五花八门,但爷爷仍旧保持祖上传下来的传统,之前看过《晓松奇谈》的工匠精神,真的很佩服日本人的始终如一,从一而终。5.好奇日本的离婚率是不是很高啊,。。。

  《奇迹》影评(七):一瞬间成长

  影片故事,一个四口之家,爸妈离婚,兄弟俩一个跟爸爸一个跟妈妈。父母刚离婚的半年里,哥哥总是联合说服弟弟制造父母复合的可能。他们去了新干线2列列车的交汇点许愿,带上各自的好朋友,希望奇迹发生。

  性格相同相吸,哥哥成熟懂事,每每想着家庭的重合,在站台看着一家四口的场景好生羡慕。弟弟乐观活泼,照顾着爸爸的生活起居,自父母离婚,他很快适应,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热爱生活自己种菜。

  兄弟俩也有许多过往的美好,也许在一起时时常吵闹打架,但当再次见面时,他们相爱相视一笑,把所有的不快都融化了。

  瞬间他们都长大了,就在许愿的那一霎那。各自有追求和理想。太棒了!

  是枝裕和的电影总是那么平静,连离婚都都没有刻画悲伤,让观者参与其中,自行感受。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动作眼神语言,都那么真实有力。

  最羡慕的是日本的孩子思想超成熟,感受大人的细腻。

  事已至此,无需强求。接受现实,激发成长。

  《奇迹》影评(八):是枝裕和之旅第一站——奇迹站

  是枝裕和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关注的导演,但是他的电影在今天之前我一部都没有看过,为什么会关注他?当然是因为美丽的长泽雅美姐姐出演了是枝裕和导演的海街日记,当然这部电影我也还没有看,我选择从他们第一部合作的电影《奇迹》开始。我很庆幸,也很感激,庆幸的是差一点错过如此优秀的是枝裕和,感激的是如果没有长泽雅美我这辈子可能都不会看到是枝裕和的电影。

  在我看过的所有以孩子的视角讲故事的电影里,《菊次郎的夏天》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现在《奇迹》成为了第二喜欢,喜欢的原因有很多,我就随便说几个好了。

  第一,孩子的世界。我也曾是个孩子,所以片中孩子们做的事说的话都让我想起了曾经年少时的幸福时光,是枝裕和对于这些细节的安排十分巧妙,一下子就把我带入到了主角们的世界里。

  第二,对于奇迹的理解。从影片一开始我就在想是枝裕和所说的奇迹到底是什么,我首先猜测的是在孩子们的努力下父母和好如初,一家四口终于团圆,但是随着剧情的展开,我发现除了哥哥航一以外其他的人好像都对此豪不在意,每天都元气十足的弟弟,白天工作晚上玩音乐的爸爸还有始终不能原谅爸爸的妈妈,他们使一家团聚的理想变得如此遥不可及。除此之外,爷爷、惠美还有航一的两个小伙伴都有困扰着他们的难题,当我以为在新干线列车交汇的一刹那这些问题最终都可以得到解决的时候,电影就此结束,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什么都没有发生,轻羹还是白色,小狗没有复活,收留他们的老人到底是不是惠美的外婆,一家团圆还是那么遥遥无期。可在影片最后,弟弟龙和父亲的对话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答案,这就是“世界”啊。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总是有坎坷,总会有遗憾,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的人生反而变得更加精彩而有意义。年少时偷偷喜欢的女孩子现在在做什么呢?

  第三,演员。不得不吐槽的是本来是冲着长泽雅美姐姐来的,结果正脸都没漏几次。但是兄弟俩的表演真的是令人惊艳,活泼可爱的弟弟和像大人一样为这个家操碎了心的哥哥给这部电影增加了不少亮点。

  《奇迹》影评(九):我放弃了家庭,选择了世界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还是前几日电影节的时候。当时坐在荧幕舞台的幕布后面,斜着45°角歪着头把电影看完,弄得眼中的人物都是扁平的,只能依声寻觅画面。当时这部片子的字幕不是我主敲,但是由于始终放心不下所以放映过程始终有些忐忑。不过后来进展顺利我也在与观众共同的笑声中完成了整部电影,因此觉得十分得温暖,完全治愈了最近由于字幕啊片子啊各种问题带来的烦躁与不安。况且此片是本次电影节我负责的最后一部,就像自己的孩子那样万般不舍得,在片尾曲缓缓响起观众屡次鼓掌的背景下,都有种流泪的冲动。

  后来电影节结束在写那该死的实习报告时和恺霸聊这片子聊了一会儿,因为到底是哥哥可爱还是弟弟可爱这个问题而讨论了好久。其实要我说,我倒是愿意两个都喜欢。你看哥哥那装老成的样子,圆圆的脑袋刺刺的游泳头,让人忍不住想把手放上去感触一番。弟弟则是那么天真烂漫,刚出场就因他那高分贝和激情洋溢的声音而震慑了我,而且多乖多懂事啊,小身体好可爱的!后来看演员介绍我才知道原来两兄弟是真的亲兄弟,这让我又十分感动,导演可真会挑人。

  除了兄弟之外,我还特别喜欢爷爷,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日本的老头要么是av里那种猥琐的样子要么就是万般得慈祥与可爱。你看小丸子里的爷爷不就是那么好玩儿么!然后在一边努力做山药糕的时候那种执着的精神很是温暖啊。而且演员语速特别到位,那些个叹词用得恰到好处。在很静止的画面中爷孙两个一起在摩天轮吃着山药糕,再平常不过的场景,却让我尤其感动。日本电影擅用象征手法,恋物情节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后来看到影片的重要物件快速地切换于屏幕上,令人肃然起敬了起来。想在心中说句,嘛~也就是这样了吧。

  这类片子是最适合夏天看的了,清新无比。鹿儿岛这个地方我除了在秒5里看到一般很难有所接触,但是这部电影让鹿儿岛这个地方又活了起来,就像情书让小樽伤感了起来是同样一个意思。最终哥哥没有在两辆列车交汇时许下愿望。弟弟问为什么,哥哥很坚定地回答道,因为我放弃了家庭选择了世界。其实连他自己对世界都无甚了解,可是在同伴们纷纷呼喊出心中的愿望时那种失落和慌乱让哥哥手足无措,我想那个时候他体会到了世界的奇妙与伟大,所以才奋不顾身选择了世界。因为,世界充满了未知和奇迹,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是被震撼到了吧。

  电影节结束后我又重温了这部影片,感谢电影节让我对电影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感谢这最终回,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以后内心愤懑定要看看这部片子,会让你重拾遗忘的梦想,会让你精神百倍。

  《奇迹》影评(十):聆听你的纯真与期望

  因为从福冈和鹿岛两地出发的新干线列车“燕”和“樱”会在某时交汇,而飞快的速度下它们的擦肩而过也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因此在那一瞬间许愿,就可美梦成真,如同流星划过天际一般;这就是电影里的主角航一所相信的“奇迹”。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做起了完整的计划,卖书筹钱、欺骗老师、装病逃学、结伴同行,只为能够见证奇迹,许下愿望。但当所有的同行伙伴们都大声喊出自己的心愿时,这个忧伤的少年却在此时沉默,他没有许愿,却收获了更为宝贵的东西。

  航一的父母已经分居,航一和妈妈住在娘家鹿岛,而弟弟龙之介则跟着爸爸住在福冈,因此从这两地分别出发的列车能够有交汇的瞬间,无疑给了航一一线希望。尽管父母的情感早已濒危、彼此也不相往来,龙之介更是喜欢上在福冈的全新生活;但固执的航一还是希望能够一家四口团聚,而我们都知道这个愿望能够实现才是真正的奇迹。航一希望父母能够和好如初,可他的爸爸却毫无此意,他希望航一能够关注这个世界,而非仅仅这个已经破碎的家庭;龙之介起先更是不理解航一的行为,认为他自私,只在乎自己的心愿;但在好友的劝导下,他还是决定向哥哥道歉,并且和哥哥一起去见证奇迹。航一在这个短暂的旅行中,或许已经明白了事实的残酷,爸爸妈妈不会再和好,弟弟也终将有新朋友,而航一自己也必须放下固执,选择这个世界。

  整部电影的情节并没有过多的起伏跌宕,它们都熟悉得像是我们都曾有过的生活,一家三代各有各的生活圈子和烦恼,开糕点店的爷爷会为了制作美味的轻羹而烦恼;奶奶会满腔热情地学习新舞蹈、结交新朋友;妈妈会在婚姻失败后重新找工作生活,和老友相聚;而那个怀有音乐梦的爸爸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与执着,尽管他还需年幼的儿子照顾。而航一、龙之介兄弟俩的朋友们也都有各自的梦想,成为演员、棒球选手、画家、蒙面骑士等等。他们都是平凡的人物,拥有的也都是我们曾有过的梦,但在这些平淡无奇的情节中孕育出来的温柔情怀与细腻真情才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

  或许那些孩子以后都会明白,许下的愿望不会轻易实现;但当他们站在离轨道不远的小山坡上,面对疾速而驰的两辆列车,大声喊出他们的心愿时,我们还是会被深深地感动。我们自身的记忆也随着他们的身影而逐渐涌上心头,那一组生活化的剪切镜头更是电影的神来之笔,快融化的棒冰、咬了一口的糕点、浸在水里的游泳裤、折叠整齐的校服、为了练棒球而在地上画的格子、已经死去的心爱小狗、擦得铮亮的自行车铃铛、冒出头的小嫩芽……就这样我们也随着那一帧帧画面的回放而迅速地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当这些生活的碎片在瞬间连续涌现时,那就是每个人的记忆,是昨日的凝望与回顾,也是未来的某刻感动。

  相信奇迹的是电影里的孩子们,被感动的却是我们;只因你我心中皆有个纯真的孩子,从不曾消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奇迹》的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