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世界》是一部由大卫·奥赖利执导,朱利安·巴拉特 / Pearl Brilmyer / Adam Buxton主演的一部动画 / 短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曾为摇滚天团U2及流行女王Lady Gaga效力的德国动画师大卫欧瑞立David O’Reilly,日前发布了继膺奖佳作《Please Say Something》后的最新短篇作品《The External World》,贯彻其简约而怪诞及充满批判性的黑色幽默风格,讲述一名小男孩在高压下学钢琴的奇想【栗】程。此片早于去年9月在《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作首映,并先后在《2010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动画展/OIAF》及早前落幕的《2011圣丹斯电影节/SFF》获得肯定。而纵使网友们对于动画绘制的部分,僵持于【另类】及【粗糙】的两极反应,乃至有人直批其具【攻击性】的呈现手法让人备感不适,然而编导却一派轻松应对艺术的主观考验,且直言此片是走【非普及】路线。
大卫欧瑞立(David Oreilly)制做过女神卡卡以及U2的音乐录影带,个人独特的动画风格在《Please Say Something》这部动画短片中充分体现,这是他最新的动画短片- 外界(The External Worlds),接连得到渥太华国际影展与日舞影展等等奖项。
《外部世界》观后感(二):应该不迟吧
当初点开这个片子的时候 是从一个友邻看过的 觉得图片好好看还是德国动画就点开了 其实他只算是在德国得奖吧 四处漂泊的导演儿
再然后上三维课的时候 建模绑骨骼我上了他的官网发现这个动画的粗模都可以下到 然后你可以调动画发出来艾特他 兴高采烈的和老师也说了一番 当时我很怕的老师从英国留学回来也听过他说哦是那个啊 的了很多奖的那个动画啊 当时得意洋洋的觉得表扬oreilly在表扬我一样
再然后就是Her和MTN了
因为要做一部很长的片子又想要及时做完 就想想拉片拉一拉结果发现根本不是一个叙事片的结构 你看的时候很爽很过瘾很喜欢结果你要去分析的时候才发现这些错综复杂的结构交织根本不需要什么狗屁的理由这就好像他自己说的 <风格这东西,只要能给作品设定合理的完整的自圆其说的概念,就随你折腾>你就会觉得 <欸,其实这个人已经对自己设定出来了自己的风格。>
就这部片里面的
大都会俯瞰
街区的live house
音乐厅
黑白养老院
异能
彩色电视
地下铁里形形色色的人
tv喜剧
黑色幽默电影小清新配色
3游戏
日本动画人物
僵尸异化
郊外风光
异能
气泡人
intermission
医院病人
游戏获得金币蘑菇或者是go fuck your self
以及你可以把他归类为另一个平面的异向世界里
可是好喜欢
《外部世界》观后感(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痛,所以我们才会流泪
看到这部片子里的小男孩练琴被抽真的很心痛。导演只是用了很冷静的重复来展现被暴力的压抑和无助,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每次都会加重暴力武器,先是手,再是咸鱼,再是手枪,最后小男孩的压抑到达顶峰终于忍不住爆掉了他老爸。没被家暴过的小孩可能不会懂,那种想杀掉父母的冲动,绝对是真的~
穿插在小男孩练琴片段的不同物种的故事也让人脑洞大开,有自杀的用血染红浴缸,有被屎拉出来的另一坨屎嫌弃它的生产者,有动不动就撞墙碰壁的超级玛丽,还有哭个不停的小女孩……每个人都有自己悲伤的故事。
所以当最后大家聚集在一起聆听音乐时,(也是一种隐喻,隐喻我们观看艺术),内心引发的五味杂陈,都是因为对苦难有所承受的共鸣吧。
想起霍洛维茨弹奏《童年情景》时,台下观众泪流满面的样子,明明是明媚清丽的简单的曲子,但是每个人的面孔都显得那么严肃。那种凝重是因为回忆起人生饱经苦痛和幸福而又想化身孩童重来一遍的期许和无法达成愿望的遗憾吧。
《外部世界》观后感(四):外部世界,还是内在世界?
其实,说自己真正能看懂的人,我觉得都是在放X,导演或许都不能理解他拍出来的是什么。
感受,本来就是个仁者见仁的事,看完后,你有感觉,有不同寻常的感觉,这个片子就不错。
片子开头和结尾,就是一个弹钢琴的孩子。
从不停的错误挨打,到最后完整的演出,让所有人落泪,形势上很像我们当初写的高考作文,开头结尾呼应,三段结构严谨。
或许导演也觉得,中间太乱,太杂太抽象意识流,回归一个主流结构,让人至少能有点我从异世界回来了,别迷失到非人思想中。
开始看,觉得好像电视,我们拿着遥控器,不停的换啊换,一个又一个没什么意义的片段,充斥点SEX/死亡/暴力什么的,然后慢慢发现,这些片段能连起来,甚至是互相联系的。
仿佛一个个小故事,最终让我感受到的,是世界。
是的,就是世界,我看完以后强烈的觉得这是一部讽刺世界的短片。
现实的一切微小的,杂乱的,丑恶的 被放大夸张,不就是那一个个片段么?杂乱无序但又暗含联系,也好像我们生活的支离破碎的世界,但又跳不出这个地球。
这不是外部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
无论如何,至少,我们都会被某些东西所感动,我们依旧有理智。世界就是这个样,不是么?
《外部世界》观后感(五):治愈力
周围是一些说着意大利语的意大利人,和一些说着英语的其他国家人。
而我的意大利语和英语都不大好,世界在我眼里就像系统过热产生的glitch。
然后我看到了这个动画。
这个动画就是100%我眼中世界的样子。我眼中的世界就是100%那么无序。就是100%那么荒谬。就是100%那么不可知。
这些100%的无序,荒谬,不可知里......透出一种100%的幽默。
而这100%的无序,荒谬,不可知带来的幽默,又是100%的真实。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眼中的世界被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以一种亢进的形式多维度展开在自己面前,不可思议。
从此,我就知道我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