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海石湾》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6-08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海石湾》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海石湾》是一部由马占冬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海石湾》观后感(一):《海石湾》:错位的时代年华

  海石湾,兰州的卫星城。所有和大城市相邻处,夹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落在上一个时代和今天的中间。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身份感。这就像片中主人公老赵的身份,他自己说自己“不伦不类”。各种相互矛盾的身份混杂在一起,他是工人阶级一员、无业游民黑道赵哥、文艺青年……

  他还说自己的生活,就是没有生活。说人过了青春期,就完了。而他的青春期即将结束。他带着那种不成熟流浪气质艺术家秉性。却超越成熟的旁观,把一种揉碎的底层痛苦,如歌如诗地献给装在摄影机里的时间。他仿佛来自落魄大户人家,本不该来此处,渡此生。此刻看破了、心凉了,骄傲感已成为吞云吐雾间那一种自我嘲讽的佐料。幽暗抑郁,加上悲观感,和一种心中的纯净相互渗透。他是他的梦里误入歧途的卡夫卡、是说个没完没了的乔伊斯、也是暗夜陋室里的爱伦坡。他是他贫瘠小屋里丰饶的书架。也是他荒废的外在世界里,唯一的幸存者

  赵哥,是海石湾的赵哥。黑道白道都有朋友,他开着一家空洞般的酒吧。偶尔比划着木棍出现在破败的厂区。海石湾像是他的城堡。摄影机安然跟随他,获得某种自由。穿越那些熟悉的中国空间,观看者都拍起脑袋,一种根植于触感和记忆力量被渐渐释放

  海石湾自成一体,这里有完整的生活基础设施。在计划经济时代,这里像是斯巴达人骄傲的外围军团。如今这里不上不下,难以自处。不属于乡村,也非城市。三线工厂的聚集地、下岗工人甜蜜苦涩梦乡

  “三线”的概念来源于六十年代中苏交恶。中央政府处于对国家安全考量,有计划地将一些工业企业迁移到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一种国家安全的考量,来自某种巨大的地缘战略部署。同时也来自于一种危机感,一次全国性的大疏散。把工厂和技术人员转移到荒郊野岭,这是一种派遣而非驱逐。都有点自我牺牲味道,但难不成可以不牺牲吗?有句三线标语是这样讲——“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骄傲来自于牺牲,而这牺牲完全来自于家国命运的一部分个人生活,从来都和家国命运错位共存。这几乎也是我们历史的“遗产”。

  这些三线工厂,还有依此形成的卫星城镇,就像是放牧人帐篷,也像是勘探队员临时的家。风尘仆仆,带着匆忙。被派遣驻扎在不熟悉的地方,并且扎下根来。许多年过去了,膨胀的城市中心已镶起金边。而这里的人们浑身的骄傲感已然泄掉,并且荒废。奉献时光,却被时光蚕食到如今的模样。现在的三线老工厂或者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国企,都像是被遗忘孩子,不伦不类的成长,变得贫困茫然市场经济转型之后,有些地方的荒废程度令人震惊。突然的倒闭、关停、合并大潮,使这里从温暖集体,变成了最底层。一群颓废的人们,不得不直视生活的残酷。某种理想主义,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寿终正寝

  但关键中的关键,《海石湾》里并不直接言说这些。以上这些宏大画卷,在影片中连影子都没有。只有在影片结束时,我们才恍然看到一张张老照片。照片上的人们就像是幽灵一样,原来他们与我们一起观看了整部影片。你发现老赵们的生活是一个“结果”而已。一个没有任何挽救余地的结果。但同时,这个结果又在指出个人生活本身。强调社会荒芜之下,人作为主体不可避免的溃败。老赵说妻子无论把家收拾的多么像是皇宫,到最后剩下的还是吵架。老赵也说,父亲咽气时自己哭不出来。只是埋起头,为毫不相关的人演一出荒诞戏。人与人艰难相处困难,也许远大于社会结果。或者说两者相生相伴,决定了这个国家日常生活的常态。老赵总是梦见老虎,他的父亲属虎,这让他很沮丧。在《海石湾》看似个人的视角里面我们能发现:人们心灵内部的焦虑远远大于外在世界那绵长的波动。

  老赵甚至也是一位业余作家。他在生活的贫瘠里挣扎般地写道:

  “所有的快乐转瞬即逝

  变得毫无意义

  因为你

  无法否认末日存在

  无论你走在哪里

  就像你投放在大地的影子一样

  终身相随

  在太阳光辉

  我点燃了最后一根烟

  兰州城像一座镀金的岛屿

  俯卧在举目可望的前方

  翻滚着万丈红尘

  《海石湾》的魅力,首先来源于它的人物。其次,也来源于这种感知力。把时代的雨水滴落在个人的额头。一种细致和一种宏大,被并致在一起,所生出的感动足以把任何单层面的,教条般的,学术性的观察忽略。我们突然能够估量到底层有多大?痛苦有多宽?生活有多深远?而这一切,都由一部52分钟的小品样式作品撬动。

  这部纪录片只是在讲一个男人故事芸芸众生里的一个。却也在说芸芸众生熟悉的生活历程、社会记忆、个人生活。

  我想,纪录片的准确性并非严丝合缝理性搭建。纪录片的准确性就是“在场”本身。看的出来,这是一次有点仓促拍摄导演马占冬十多年前就拍摄了它,老赵是导演老马的发小,海石湾也是老马的海石湾。他本能般拿起摄影机,心无旁骛,用直觉扫射现实。他的发小们,仿佛直接的指给他看,他离开后的世界的状况。所以这又像是来自个人的一次回望。除了情感或者距离之外,导演马占冬的拍摄也好像一次错位的“问候”。

  借由纪录片这个媒介,借由拍摄者身份本身。历史人性在这里代替历史理性,还一份情。说一声,对不起。但同时,这种吊诡但强大道德力量像是灵光附体。让人终究避免了一劳永逸符号化,而只是一次白描速写。老赵在片中说:“我觉得许多古怪艺术都是误入歧途,它们永远都没办法深入残忍真实里。”真实是什么呢?真实可能是多元,是非准确,就是感性的在场。

  《海石湾》也用最真实,最个人,即时发生的,无道德感的方式轻巧地触摸了纪录片的美学——“迟来的道歉”。这一切被纪录下的时间已然发生,也就意味着无法弥补。一切时间的责任都无人承担。影片本身好像是替人受过的自我牺牲者。用笨拙的,简陋的,往往又是个人的方式,回到现场。回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统一的情感历程中,社会发展序列里。用所有木已成舟的挫败结果,在播放的行为里确认了一种超历史又超时间的胜利

  在片中有一段来自“小姐”和客人之间的歌曲调情。

  “黄河哟 流着慢悠悠

  一壶血泪向东流

  索非亚 十三岁嫁了人啊

  受尽了人间的苦与难啊……”

  多年以后,所有颓败的、荒芜的、柔弱的、焦虑的事物终将不朽。时代、集体、国家、意识形态都将依赖真实人的每一滴眼泪苟活。纪录“小”品,如果它触摸到了这荒废时代里荒废着的人的手。那就为“大”,为大中之大。

  《海石湾》 < Lao ZHao >

  导演:马占冬

  影片简介

  三线二代人老赵的故事。面对曾经理想与现实困境,老赵在春节前面临的无奈选择。在家庭、个人生存的困境中,老赵似乎逐渐沉沦,这个从父母年轻时就奋斗过的地方,却没有给他任何生活的希望。朴实善良本性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理想追求,使老赵内心深处充满苦痛挣扎。夹在社会街头生活与内心对生活最后的一丝渴望中,老赵最终陪母亲走完了背离故乡一生。并彻底离开了海石湾。“人活的就是一个青春期”

  三线人的命运如早已凋零的工厂一样被国家历史遗忘,个人的局限与现实制约,在轰轰烈烈的中国城市化的变革中,被彻底淹没。

  (原文载于《荷兰在线》)

  《海石湾》观后感(二):无处安放的青春

  “《海石湾》拍摄的就是今天所谓的南区。但在它存在的相当长的历史当中,“海石湾”就是205厂,这个厂就是海石湾。三线企业选址的原则,靠山,隐蔽,使它在六十年代作为建厂的地址,一直到九十年代末它的所有一切都是为这个厂服务的。北区现在的红古区政府是后来外搬过来的,因为它原来所在地煤矿挖完了。是不是一座新兴的卫星城?可以参照我们的国际都市宣传就知道它其实是什么。当然变化必然的,是好,是坏?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看了。记得我妈妈跟我说过,当年随我父亲刚到海石湾,一下火车,一脚踩在近乎没脚的黄土里,她当时就哭了,那时她刚21岁多点。生活了20多年,离开后她基本没有提过这个度过她最好年华的地方。但对我们这一代,总是有些牵连在那里,仅限今天的所谓南区。”

  -----摘自导演的访谈录

  不知是主办方的无心插柳还是刻意为之,今天看这部片子是在《塔洛》之后。开场也就三分钟不到,从那首流行到烂的通俗歌曲开场到后来大量的俚语,持续且间断性的笑场,使上场电影残存的黑白色的静默一下子便化解掉了。导演通过鲜活个体展现重工业为产业支撑的三线内陆城市在转型中的困惑。通过对于宏大叙事的解构,镜头重点最终还是落回到了社会整体转型下迥异的个体,落回到了老赵以及他的小伙伴们(这个词今天也引起了笑场)个自的抱负、迷津与反抗,各自的爱恨情仇中。在不断的笑声中,老赵身上的矛盾感也愈发强烈。他抛弃了所有他热爱的一切。从体制中的骄子逐渐变成了一个放荡不羁的,以反抗体制姿态为傲的“大哥”。是什么促使了这一切?

  老赵算得上是个好学的青年,正经的路也尝试过。然而限于转型初期体制外出路匮乏,在小镇环境中学识得不到及时的拓展,再加上他所说的“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太久”,社会转型中的阴暗面残酷的抹杀了老赵青春文艺的心,他选择了“做大哥”这一条叛逆之路。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做大哥也只是老赵给无处安放的激情找的一个出口。老赵的心里似乎有一股子猛劲,有一把火,似乎只有做大哥才能让这股激情得到释放。然而,他的文学修养以及他的些许抱负总是使他又不甘于仅仅做大哥,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不甘,他的背影总是给我一种失落感觉。他后来飘到了北京,但此时的他已然错过生命中富有激情的时光。他说,他的人生就是没有人生。的确,负担着时代与个人经历的双重伤痛,承认他的青春在酒席失败婚姻和未实现的作家梦中就这样结束,实在太残忍。与其如此,还不如犬儒一点,干脆否定人生的意义比较痛快些。因此,老赵的犬儒主义并不完全是个人的选择,而是在社会的种种背景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他的身上有着时代不可磨灭烙印。我想也许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整整的那一代人吧。

  同样是在访谈录中,喜人的看到导演对于社会学视角的青睐。这部作品不就像一份对于那个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田野调查么?八九十年代中国内陆城镇是极具特色的。在那个巨大转型的时代,伴随体制的垮塌,资本的入侵以及文化的大量涌入,个体的命运似乎从未这样有张力过,各种反体制的声音层出不穷。那时人人受到一线城市的影响,常常谈起去南方下海,谈起一夜暴富从而彻底提升社会地位。而青年们则是热衷于谈论文学与艺术,并且热切的通过铅字与唱片,来幻想大洋彼岸的世界。一部分的小镇青年顺着这股新的潮流走了出去,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导演贾樟柯。然而大部分这些青年却没能走出,与一二线城市那更多的可能性相比,资本并没有进入这个被体制抛弃的地方,他们的自我意识与张力似乎被钳制在这种看似无限的滞后当中去。

  因此,正是这种前提下,老赵身上的戏剧性与矛盾,正是那个时代的矛盾与映照。比起其他小镇,海石湾还要更特殊些。正如开头的摘录所介绍的那样,海石湾是一个完全政策建构下的产物。体制把一个个鲜活的人运送到异乡,最终把培养成了一群具有定式化思维无私奉献的人,美名其曰为,光荣。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曾一度为了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体制转型,资本入驻的时代,工人阶级被资本抛弃的同时,被国家所抛弃。他们的贡献,似乎也被选择性的遗忘了。然而历史就是这样的沉默着,直到有一天,一个从海石湾走出的青年,决定要为父辈伙伴们说点什么。这部纪录片有着很强烈的人文关怀,这也是我非常喜欢它的一点。如果我们选择不记录回忆便仅仅停留在当事人脑海中,而一切将归向不可逆转的遗忘了。记录是一种对遗忘的干涉。唯有记录,我们才能对抗这种遗忘,这也是对那个时代最大的尊重。哪怕这是一个距离我们很远的时代,哪怕这代人在社会的逐渐定型和国家的富强中,最终都有了不错归宿,我们也应尊重他们那个理想主义的、失落的,带着些许酒熏气的青春。

  :特别感谢一下英文字幕的翻译,非常出彩。许多句子把中文比较隐晦的潜台词翻译出来了,而且翻得既俏皮有趣谢谢

  《海石湾》观后感(三):你的浪漫主义的梦什么时候才死

  在影片一开始放映的时候,我觉得这片子挺无聊的,就是跟着一个小镇上的小混混拍他的无聊的生活。也就是白天无所事事到处晃悠,晚上和朋友喝喝酒,唱唱K,但是看到后来,拍他在家里一本本介绍自己书架上的书时,我慢慢理解了他的无奈,也似乎理解到了导演想要拍摄这个人物的意图。

  他一本本地说,这本书怎么不好,那本书怎么不行,如果真的所有书都不好看,他为什么要买为什么要读为什么要把它们摆在书架上?他否认的不是书,而是他自己曾经的梦想。——文学?艺术?什么破玩意儿。他早已和过去的那个自己相去甚远了。

  我想到很多年前看Benjamin的《地下室》他写小航曾喜欢的漫漫曾经是一个喜欢画画儿的姑娘,可是很多年过去之后小航再见到她,看到她已经拥有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一个人住特别豪华的房子,家里摆满了各种画册,但是她再也不画画了。

  十几岁的我无法理解那种悲哀,而现在没人理解我的悲哀。

  已经不再想用言语表述。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我要怎么跟你解释我为什么需要一把枪。

  《海石湾》观后感(四):三线城市失落的文艺青年

  作为一个兰州人,在巴黎看到电影里再熟悉不过的画面、听着人们的说话声音和方式,是如此自然亲切,但又带着一种旁观和距离感。可以看出在拍摄之前,导演和他的镜头就已经完全融入了影片主角老赵的生活,使得他在酒后毫无顾忌和不适感地对着镜头,戏谑自己的情怀,倾诉内心的失落和痛苦。

  老赵是一个标准的文艺青年,破旧的书架上放着萨特、爱伦坡,听的音乐是黑旗和披头士。在兰州这样的三线城市的工业区,这样的人实在罕见。可是与哲学、艺术相对于的生活,是妻子离开后留下的难看的窗帘,经营不下去的“文艺”酒吧、衰落破旧的工厂和夜晚与小姐一起唱歌的歌厅。

  造成他如死水一般生活绝境的,是几十年前家人支援三线、建设祖国的热情与信念。时代大转变下的三线城市被人们遗忘。电影中老赵的生活环境在兰州和周边郊区再普遍不过:依次排开的砖混居民楼和远处环绕兰州城寸草不生的荒山。

  虽然生活看不到任何积极的希望,老赵也在不断的失望中与生活“和解”,不再继续做个“好人”,在黑道的边缘游离。可是他还是有良心的,说起溺死女婴的父母,剥夺孩子做人的权利,他是痛苦的。因为年长,也有些才气,老赵在朋友们中间找到仅存的尊严,他每天晚上都和朋友们一起喝酒瞎聊,调节歌厅里的纠纷,营救处在危险中的歌厅小姐。等喧闹结束,带着酒意,步履凌乱的老赵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对着旁边的居民楼乱喊着:起床啦,撒泡尿再睡啊!

  影片结尾,火车渐渐离开夹在群山之间,污染笼罩,立着几个大烟囱的海石湾,穿过沿线低矮破败的农村,老赵念出自己小说的结尾:“生活,就是没有生活”。可是纪录片拍摄结束后,当老赵的母亲,那个年轻时从东部迁来支援三线,每天去劳动局为自己一个月100元退休费讨说法的老妇离世,老赵还是离开了这里。我们不知道已经四十多岁的老赵,在新的生活里是否可以找到人生的出路,只希望他可以活得更好。

  18岁离开兰州上学之前,我的内心总是有些厌恶自己生活的地方。虽然这里也有北京上海的电影院、KTV、购物中心和高级餐厅,但是不管住在那里都可以看到黄土山,冬天的空气中笼罩着污染和沙尘,街头总是被小贩占领,混乱肮脏。可是现在才开始慢慢理解,错的并不是这片土地和之上灰头土脸应付生存的人,我甚至无法说出一个导致贫困的罪魁祸首。这就是几百万个像老赵一样,甚至比他还卑微、还麻木的人生活的全部,也是我全部的童年记忆。在老赵所说的这个“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人们都在挣扎,探寻自己的价值和转瞬即逝的快乐。也许现在的我无法再心满意足回到那里展开自己的人生,但是我也不想逃离。如果有一天我可以为这里做一点什么,那会是多大的安慰。

  《海石湾》观后感(五):海石湾

  大的社会环境的压迫与一个小人物的挣扎与无奈。短短一个小时的纪录片,记录上世纪那批支援三线建设的人们的后辈的一个故事,献完青春献终生,献完终生献子孙。

  影片没怎么着笔墨于背景交代,所以年轻一辈很难去代入其中,也就难以理解主人公的生活与遭遇。于我而言,看的中国纪录片并不多,也没有亲身经历体会这部纪录片背景的时代,所最初的观感更多的是一份何不食肉糜的陌生与隔阂,格格不入的世界观,那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与生活。

  记录片固然是导演与特定观众之间的共鸣与沟通,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者会看的热泪盈眶。但纪录片魅力不该止步于此,我想导演的用意也不仅仅是记录下那个时代下的人,虽然这仍是主要目的,但他没有像那些关注于时代与群体的纪录片那般,去用长镜头阐述那个时代的风物,去花篇幅描写更多的生活于那个背景下的人,去帮助观者更明晰的体会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和是一群怎样生活的人。他所更多关注的是一个人,是我们的主人公老赵的人生,他身上固然有着那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但其个人的特色却尤为凸显。老赵在片子里曾经谈到过他的写作观,说他写的小说一定不会去着重表达什么涵义,而是要去关心小说中的人,只有人才是最重要的,我想导演把这句话放到记录片里,是他也有这样的共鸣吧。着重于时代群体与着重于个人的纪录片各有其魅力,就像辛德勒的名单与钢琴家一般。两者我都很喜欢。

  回到电影,回到老赵,一个出生长大于甘肃海石湾这个三线城市的厂二代,青年时也是一个热血的文艺青年,热爱工作,热爱阅读与写作,一次工作疏忽,背锅被两代人工作过的厂子开除,也是这个厂子,连为之工作一生的母亲每个月一百块的生活费也发不出来。他所写的小说也四处碰壁,无人问津。找不到生活的方向,老赵对自己曾经的人生也产生了怀疑,他开始相信“只有两条路可以发财,升官和黑道。”没有背景升官,走上了黑道,开了一家破旧的小酒吧,也成为了混社会年轻一辈的赵哥,“我不会像以前一样了,我会去做许多坏事,但良心还是在的。”抛开了曾经的底线,去私通厂工偷取木材,却还放不下良知,欺压良善。“艺术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就像SY一样。”他对自己挚爱的艺术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可是一次醉酒归来,却翻着书柜里的群书对着镜头如数家珍,也不止一次的谈到对黑旗的热爱。“人活的就是一个青春,青春不在,这个人就死了,我想过要去死,可是又没有胆量去死。”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死了,妻子也在年前离开了。于是行尸走肉,没有未来,及时行乐,醉生梦死,却矛盾的活着。

  身为一个局外人,我总想不通为什么他不逃离这个小镇去大城市拼搏自己的梦想,就像我想不通1900为什么一直不下船一样。是麻木懒惰或者锐意尽失吗?亦或是视野的狭窄?还是习惯了一种生活后很三观难再去与新的世界匹配?即使了解了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也很难去真的了解一个人,无法从他平静的面容里透视其波澜汹涌的内心世界。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

  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人依存于社会而生活,无可避免的也要受到社会的影响。有些人会尝试逃离社会,回归自然,比如瓦尔登湖畔的卢梭,可又有几人能把世事看的如此淡泊,所求仅温暖足以呢?大多还是想“以时髦的方式烘烤自己”。人与社会这个大命题,不想去谈也谈不清楚。还是回到当下与自我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本主义日渐凋零,贫富差距愈加显著,阶级固化,阶层间的门槛也不断提高,跨越一个阶级壁垒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从乡村到城市,从三线到一线,从无产到中产,再到上流社会。在社会的洪流里挣扎与拼搏着,想着让自己与家人过的好一些,再好一些。不让自己的孩子甫一出门便被落下十万八千里,给他的人生以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至少比我多的可能性。前不久外婆心脏病住院时,我就在想着,如果以后我的父母妻子孩子或者岳父母生病了,作为一家支柱的我能够提供些什么,能抗的起一个家的所有风雨吗?寒门出贵子,鲤鱼跳龙门,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好在如今门槛虽在,机遇也较之以前多了太多太多。界风起时,顺潮而动,错过了互联网的红利,希望能够在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的时代分一杯羹吧。

  《海石湾》观后感(六):海石湾,我出生的地方,我离开的地方

  海石湾,红古区政府驻地,每个身份证号码为620111开头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交集的地方。

  曾经在海石湾南区菜市场的旁边,一个一半是家一半是店的30平米大小的典当铺里,是我懵懂孩提时期,美好的家。

  我想讲一个故事。1999年的一个夏夜,就当我和母亲正在睡梦之时,一阵猛烈的敲门声砸在我家的铁门上,母亲心里预料到有事,立刻穿好衣服问所为何事,外面的人说要典当东西,要我们开门!

  那个年代的海石湾,正是大批的老赵们下岗失业的时期,他们流入社会后,入黑道的抽大烟的当小偷当劫匪,无恶不有,海石湾简直就是一部美式电影中深处西部荒原的绝命小镇。就是那样一个时期,那样一个夜晚,我家来了一个亡命的劫匪!

  在母亲拒绝了开门的要求后,他立马用了手头不知是什么工具,开始疯狂的撞击门锁。此时,四岁的我,已是吓得不敢直视大门,用被子蒙住耳朵,瑟瑟发抖。要知道,那时候的海石湾,入室抢劫真的很多,老是杀人,老是死人!

  可是我也不懂即将要面对的是什么,但此时此刻只有恐惧,已将我全部占领。而在一个受惊的孩子面前,一个瘦弱的母亲,能做出什么呢?

  我只见她从后门跑了出去,而小小的我,吓得躲进了被子里。

  不一会,砸门的声音没了。

  又过了一会,母亲回来了,不过我不知道了,这会我已经睡着了。

  而后几天,父亲从另一个区坐火车回来,带着我们一家三口,坐着火车,永远离开了海石湾。

  很久以后,当我长大了,有一天问起我的母亲那天的情景,母亲仍然心存忌惮的,讲给我经过。

  半夜了,好困,明天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海石湾》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