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邋遢大王奇遇记》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18-05-26 20: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邋遢大王奇遇记》经典影评10篇

  《邋遢大王奇遇记》是一部由钱运达 / 阎善春执导,范楚绒 / 谢添天 / 罗玉婷主演的一部动画 / 儿童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邋遢大王奇遇记》影评(一):在今天已不是合格的电影产品,必败

  美影厂,永远明白自己值钱资源人物品牌,而不是具体的某一部片子

  新版《黑猫警长》的失败不够吗?就是《大闹天宫3D》也无人问津吧。

  拿《邋遢大王》来说,确实蕴藏着巨大商业价值——那就是经典动画人物。前传、续集、真人版、和别的人物混搭(类似《复仇者联盟》)都会成功,唯独修复不会。

  那只是个集体记忆,在今天不是合格的娱乐产品。别拿《泰坦尼克号》举例子,即使《泰坦尼克号》是今天拍出来的,也是合格的大片,这是其怀旧的前提。《邋遢大王》真没达到人家水平

  美影厂已经多少年没拍出合格的动画电影了,又打起了原封不动修复的主意。没钱可以合拍、融资、授权都可以,何必要这样呢?

  《导演阐述》中有这样几句:

  quot;尽可能忠于连续剧原作,不拔高,不搞现代化,不哗众取宠。"

  “不打算为了商业炒作而请明星配音。一切以有利角色表演为准。 ”

  “重新设计几个较活泼的片头供挑选。但不宜过分花梢,以免与当年的沉稳风格相去过远。 ”

  对老艺术家我固然崇敬,但是这几句话看的我真是心酸。说心酸因为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对美影厂还高更高的期待!对中国动画电影还有更高的期待!

  在美影厂已经没落到如此地步的今天,还去请退休职工“出山”。只能说明——不思进取

  《邋遢大王奇遇记》影评(二):重逢经典——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动画片

  参加豆瓣观影CLUB的同城活动幸运地获得了两张电影票,正巧下午没事,就去了上海影城。

  到影城的时候大厅里已有不少的小朋友家长们在忙着领票。我才知道原来这场是首映式,看阵势大部分都是参加活动拿到赠票来观影的。

  首映式上编剧、制片、导演和小白鼠的配音演员都到了,看到白发苍苍的阎善春导演,我想或许像他们这样的老动画人在二十多年前从未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吧,自己的作品能够在大荧幕上展现。

  有人说这部影片注定是美影厂的再一失败之作,我并不赞同,这些动漫形象都是八零后记忆瑰宝,他们陪伴着八零后度过了孤单童年。有人说发行修复版的影片不值得一看,应该合拍或改进。如若真的在这片子里加上喜羊羊之类的角色,八零后还会看吗?还能找回记忆中的邋遢大王吗?

  作为一个九零后,我没有看过这部动画片的连续剧版本。但是透过这部影片里,我却看到了二十几年前中国动画的发展水平,包括绘画剧情

  事实上,这种水平在现今看来或许已经相当落后,远不如国外动漫,我甚至能说出其中的种种不足比如说整部动画里背景毫无生气,只是类似幕布的存在;比如说除了主角大部分配角的形象相隔不远;比如说色彩运用犹如水彩和油画

  但是,请别忘了这可是二十几年前的作品!二十几年前的作画工具并没有现今的工具多样且方便。这是一代动画人的心血结晶,我们应该用宽容姿态来看待它。相较而言,如今的动画片真是让人蛋疼。由于国家对国产动漫的补贴政策,类似高铁侠之类的奇葩动漫层出不穷,长此以往二十几年后还会有人看所谓的山寨国产动漫吗?!

  在剧情方面,我更觉得教育氛围浓厚,在有趣的剧情中寓教于乐。甚至在这片里我还学会了如何用四根线穿过九个点……(╮(╯▽╰)╭)剧情的复杂跌宕起伏比某部红遍大江南北、在大荧幕上圈了不少钱的弱智动画片要好得多。弱智的影片真的会严重影响下一代智商啊!

  美影厂的领导说,下一步的计划是出《大闹天宫》、《黑猫警长》等影片的第二部。我希望下次不止是修复,而应该有一些细节的创新。冲着这些老牌形象,八零后会愿意掏钱重温记忆,带着孩子们分享自己童年的快乐,前提是美影厂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以下是一些观影建议

  (1)片中有大量的老鼠聚集镜头密集恐惧患者慎重考虑

  (2)洞穴镜头常有,幽闭恐惧症患者也请慎重考虑。

  《邋遢大王奇遇记》影评(三):从《邋遢大王》等经典动画说起

  再看这部儿时的经典动画,可以发现,中国的卡通业并非没有人才,而是随着时间流逝,愈加畸形的评审方式口味,国家对内容愈加低龄化的引导,使之不断退步和退化。现如今的国产动画连应对幼儿童的需求都无法满足,还扔掉了最重要消费群体——已经成年并有经济基础、有消费倾向的70后、80后及90后。正所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怎么说呢,方向上的根本错误,使得中国动漫的竞争力越来越差,卡通业偏离大力发展的道路越走越远。卡通的基础在于剧情,就和电影的编剧一样。恐怕某些广电的老顽固们还固执地认为,动画就是糊弄小孩子玩的。那么,老美的皮克斯和梦工厂远了咱们不说,近邻日本的动漫产业有多大,这么多年广电不会看不到吧?

  现今中国动漫的制作人、作者和导演们,炮制出的那些所谓动漫,剧情连基本的合理性都没办法做到,更不要说精彩;再加上粗制滥造画面音乐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你们漫步影院,会自掏腰包去看自己制作的片子吗?看着曾经的经典,你们就不脸红?

  有老本可吃,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幸福

  《邋遢大王奇遇记》影评(四):情怀党给“好评”,工业党给耳光

  小时候看的小邋遢,除了那首主题歌,情节全然忘记,只依稀觉得有点重口味。今天几乎是以看新片的心情,和一群孩子重温一遍。发现以今时今日的眼光看,《邋遢大王奇遇记》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儿童动画电影,制作者底蕴深厚、匠心独运,在寓教于乐的同时,甚至埋有不少伏笔、隐喻,值得解读玩味。

  关于政治,独裁的鼠王、狗腿子军师和密探、敢死的卫队、怕死的奴才、温顺的臣民,威权政治中权力架构从上到下的元素都齐备了。骄纵的女儿庸俗女婿、铺张的婚礼,则具备以独裁者为核心特权家族一切特点。鼠王那个爱闻汽油的特殊癖好,总让人不能不联想到独裁者总有几个变态奇怪嗜好,你懂的。制作者或许无意向儿童灌输“独裁统治”的有关概念,却因为在现实环境形成的“刻板印象”,而“情不自禁”地在影片中反映出来,今天看来仍具现实批判意义

  关于阴谋,有考眼力的长短尾巴双胞胎姐妹互换,短尾巴一朝得势,即刻被大王钦点为“老鼠学校校长,她在老校长面前顿时耀武扬威。这样的情节,活脱脱就是80年代《讽刺与幽默》上的漫画!这一段剧情,有密谋、有欺骗、有“领导”随心所欲的人治,甚至有几分“老同志日薄西山无奈与自嘲。功亏一篑专家,毕其功于一役,“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崩溃,又让人对他的执着专注感到怜悯。暗笑制作者也是深谙中国潜规则,多少年来一样的竞争法则,一样的游戏玩法,在这里告诉你社会真面目是什么样的。

  关于历史,地下宫殿入口处的赑屃、跌入地底最先看到的四大天王塑像,追捕中各种随葬的青铜鼎、陶俑、汉代风格的古棺,都清楚准确地交待出“古墓”的特征,也可见制作者的用心(非专业人士就不苛求动画背景的制作技术了)。在一场追逐戏中,竟然在背景里看到了说书俑,就是城乡知名读物《故事会》的那个LOGO。

  关于益智,怎么用四条线贯穿九宫格中的九个点,轮滑原理的运用,醋能祛除霉菌,黑死病的介绍,贯穿得生动自然,对家长来说,也是要花时间琢磨下的智力题。

  略有遗憾之处:关于勇敢,小邋遢像喜羊羊一样计谋百出,能文能武,不管面对威胁刀子气势汹汹的敢死队,他都无所畏惧地面对,是个很好的榜样,但有点过于拔高了。关于友情忠诚的猫狗,也会使“张冠李戴”之计解救主人,只是小白鼠的死没有展开不够人性化,有点冷漠了。

  工业党批判,因为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认为上海美影厂不争气,如今只能炒冷饭,恨不得上去抽国产动画制作者几个大耳光。确实,喜洋洋与灰太狼,比之《邋遢大王》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但那是“忧国忧民”的工业党的事了,情怀党怀旧,只为了还一个欠“邋遢大王”多年的“好评”,为多年前就出现成人、儿童共赏的经典内涵动画片致敬。

  在我观影的县级市电影院,一百人的影厅,十几二十人的上座率,几乎全是家长带孩子。除了一个孩子提前退场外,其他人全部看完,期间好几次哄堂大笑结束时很多小朋友在说“还想看一遍”。有诚意的动画电影,不论年代,成人、孩子,都值得看。

  《邋遢大王奇遇记》影评(五):CULT动画邋遢大王

  十几年后重温这部《邋遢大王》,觉得放在现在来看也算是一部经典的CULT片。想当年这部动画真是风靡80后这个群体。

  小时候真的好喜欢邋遢大王,觉得他的爆炸头以及玩世不恭态度真的好帅好帅~作为一个5,6岁的什么也不懂的小女孩,这种放荡不羁男生真的好吸引人;现在回头再看,小邋遢的魅力真是在心中当然无存,看的时候我还跟旁边的友人说:切~这不就是一个小痞子嘛!而且现在看来,小邋遢就是小滑头一个,无知无畏的男青年一枚。小时候,对充满神秘色彩的老鼠王国充满着好奇诡异的地下王国里不仅有老鼠和偷来的东西,还有骷髅,财宝,棺材完全是一部探险片的感觉;现在回头来看,觉得导演把故事场景设定在一个这么诡异的古墓里面完全没有为小孩幼小心灵考虑。小时候,觉得邋遢大王智斗老鼠的场景很过瘾,还有他们四个好朋友染上霉菌病毒的变成彩色的情节好好笑;现在看来,小邋遢被群鼠围攻的场景那叫一个恶心,染上病毒变色那场那叫一个恐怖。从电影院出来,不禁思考为什么十几年过去以后,同样一部动画片会有着不懂的感受。在买电影票的时候,旁边一小孩子吵着要看《喜洋洋灰太郎》,而孩子妈妈让他看《邋遢大王》,我想现在的00后们都不知道邋遢大王是何许人也吧,于是劝孩子妈妈带孩子看喜洋洋。其实心里也是觉得这部动画片有些恐怖,可能不太适合小孩子看吧。

  现在想想,也许是是因为小时候的自己也是一无知少年,对各种未知的神秘的东西充满着好奇。而这样一部动画片也满足着我们年少时的猎奇心理。十几年长大后的我,已经被教育成了一个安分守己听话懂事乖孩子,再看这种CULT动画其实已经带上了有色眼镜。为什么小时候这么喜欢的东西现在再来看就有些恶心恐怖的感觉了呢?只能说那时候初生牛犊,勇气无限;成年的自己,小心翼翼的活着,活的心态都变了。

  好怀念小时候的自己,年龄成长,丢掉的属于自身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邋遢大王奇遇记》影评(六):好像跟邋遢没什么关系

  首先感谢奉孝再感谢豆瓣又一次赐予我免费观影资格……

  其实对上美这几次重制有点不满葫芦娃我有叫朋友们集体捧场,黑猫警长忘记了,大闹天宫3D也是豆瓣请我看的……如今再到邋遢大王也重制,未免就有点太过的感觉,不过小八说重制是为了保护版权,因为版权要到期了;嘛,不管是不是,这个先放到一边。

  就我观影的这个场次,影院里小朋友不多,大部分是像我这样的二逼青年还有怀旧的中老年。

  我印象中我应该是看过这部电影的……结果看下来之后才发现,原来只是我以为我看过而已。

  开幕就是一个肉肉的小萝莉唱那首经典的小邋遢的歌,裙子好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齐B小短裙?好像叫董洁来着?

  不知道为啥……我看着邋遢大王还觉得挺美型的……我的脑袋一定是哪里不对,邋遢大王衣服领口好开,露锁骨不说还随时准备露香肩(。

  灵感来源应该是爱丽丝梦游仙境吧,密探老鼠的缩小药真是比ATPX都还好用啊!

  还扯到了黑死病和细菌实验什么的,碉堡了?(烧汽油爆炸是不是太重口了)

  除去一开始邋遢大王吃蛋糕和喝橘子汁(虽然我怎么看那都比较像汽水)的场面联系后面的剧情,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能跟邋遢扯上关系了。感觉这个片叫混世魔王奇遇记或者懒鬼奇遇记也无所谓……

  吐槽的就是明明邋遢大王一只鞋子没了和只带了一只气球走的,一进地下王国的入口就自动穿好鞋子和拥有了两个气球了。

  无论是短尾巴还是长尾巴,两只小白鼠的身材都好好。可惜短尾巴死了,不死也没办法,因为她是老鼠嘛。所以阿黄和大灰狗就和邋遢大王就成功回到了地上世界变回原样,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邋遢大王能文能武,会一笔画智慧锁,能一把小刀战群鼠,还能忽悠老鼠婚礼,还有2个忠心的翅膀,还能义正言辞的嘴炮“偷东西就是不好!”“我不吃偷来的东西!”,邋遢一点而已你们又有什么不满,嗯?

  背景全是彩铅画的,很有风格。因为地下王国其实是古墓的设定,所以背景有很多镇幕兽和好看的陶俑,还有七彩斑斓的棺材。连入口都是驮碑的那种龟……

  故事到“哈哈哈我们成功出来咯!”就结束了,说好的带出毒药给人类社会研究的立功呢???

  《邋遢大王奇遇记》影评(七):有的美好,还是留在记忆里吧

  也许是看电影与看电视的区别,或者说现在与儿时看待本片的心情与角度有落差,记忆中的《邋遢大王》似乎并非在影院中看到的这般。

  如今能回忆起那些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的场景,总带着午饭后电视机柜下暖暖的阳光,还有午休前暂时抛开学习念想的小自在。而十多年后,坐在冷气很足的电影院,幽幽的只剩下大银幕的光,偶尔听得邻座几句窸窸窣窣的闲聊,而原本属于电视的画面硬生生被拉扯放大了很多倍,其实这感觉从一开始就已经不对了。

  就电影的整体性来说,原本共130分钟左右的电视动画被剪成了86分钟的电影,虽不影响整体剧情的表达,但桥段之间的剪接稍嫌生硬,尤其是在后半段,有明显的破碎感;至于剧情,确实没什么好挑剔的,毕竟观众们也希望看到最原汁原味的样子,只是这些完全是拼凑而来的“经典桥段”,实在是让人找不出非登上大银幕不可的理由。

  近两年从《葫芦娃》、《黑猫警长》到《大闹天宫3D》和现在的《邋遢大王》,这些耳熟能详的国产经典无一例外打着或数字修复或3D转置的“技术”手段从荧屏转投银幕,反观如今的中国动画更偏低龄化、受众面更窄的趋势,与其说现在的国产动画充斥着一阵重兴经典、重整旗鼓的怀旧之风,倒不如说是已无法制造更多经典的江郎才尽,而不幸的是——这个现象短期内仍将延续下去。

  现在的我依然可以准确地哼出《邋遢大王》的旋律,我依然喜欢这部动画以及所有陪伴过我成长的其他国产经典,这些光影都承载了我人生中最天真烂漫的岁月,但是有的美好,还是留在记忆里吧,毕竟我已经难以将心境调回如当初傻傻地守在电视机前的单纯,更无法只用记忆与怀旧情绪来填补这跨越十几载仍无任何进步的国产动画。

  《邋遢大王奇遇记》影评(八):奇遇生活

  首先感谢豆瓣观影Club和广州飞扬影城天河店提供的免费观影体验。

  城市化的许多东西不喜欢,大鸡笼的房子,挤当当的交通,大片大片温热的水泥地板,扑扑而来的地下商场或是空调的热风。但是,再一次在豆瓣上抢到票,找寻着电影院,在为房子的事情闹心许久之后,又闻见爆米花的味道,踩过软又绵绵的星星月亮蓝色夜空般的厚毯子,终于又在标准化大墙幕前软椅子上架起蹄子,看着刷刷的广告(乱入:杨丽萍孔雀舞的联想广告好漂亮!)等待影片开场的时候,差点儿就热泪盈眶了。无论哪个时候哪个地方走进放映厅,像是所有的人生经验洗白,所有空间和时间的感受清零一样,剩下的就是各种奇遇生活的呈现。

  似乎还记得那只尖嘴的老鼠,还记得那些样奇形怪状各般武艺的老鼠兵,尤其是那只妖冶漂亮的小白鼠。但是现在再看邋遢大王已经全然变样了。看到了许多邋遢身上有的机巧和有心思,看到了许多庸俗脑子的机械和阵仗,甚至看到了许多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英雄般的愤慨和激烈,领导人物的号召利用和兄弟帮衬,还有终于都还来不及有几帧为小白鼠掉眼泪的画面,就匆匆而来的死亡战斗。

  殊不知最美的,是邋遢刚缩小时徜徉于大花大草的植物之中,是小白鼠枕着收音机说她最喜欢的是人类的音乐,是那些聪明的小鼠仔们不辨是非的好奇和求知。没有马达加斯加的鲜艳和梦想,没有大闹天宫的音乐和精致,邋遢实实在在地教了我们一种中国的大经验:遇到坏人,要勇于斗争,最后一定会胜利的。但是多少父母在热热闹闹之后,会如此告诉孩子呢。兴许会说,看吧,邋遢喝了脏了的桔子水,就被坏人带走了。以后不干净了,就要去老鼠窝当细菌实验品了。

  影片没变,观影人的心思变了。影片重温,是告诉我长大了。所有对人和事的感受再也不像从前了。但是我还是很心疼影院后头被吓到的孩子哇哇的哭声,很美好旁边小朋友忙不迭地看大屏幕,脑袋从左扫到右,从右扫到左。

  生活如果称得上“奇遇”的话,也许就是这样。一个月前从重庆出发,走着走着,就远了。然后又抢到票,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家广州的电影院了。

  《邋遢大王奇遇记》影评(九):《邋遢大王奇遇记》:一次痛心大于快乐的怀旧

  曾经的《邋遢大王奇遇记》是一部非常好的电视动画,如今的《邋遢大王奇遇记》却难称是一部精彩的电影动画。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特指70后、80后)跨越的其实不是人间与老鼠的地下王国,而是一段20年的时间,是如今的繁冗的生活与那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最让人感慨的是,中国动画曾经辉煌的缔造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现在只能沦为把旧片子翻出来重新剪辑拼接的地步,贪婪地吮吸着先辈们留下的那最后一点血液,却对给后人带来新的作品与希望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在《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大闹天宫》相继被重新搬上大银幕之后,《邋遢大王》终于也被编辑成电影动画上映了。难道这种吃老本式的重拍,就是上海美影厂今天最大和最引以为傲的创意?

  为什么说《邋遢大王》是优秀的电视动画却不是称职的电影动画呢?因为它虽然有一个连贯的主线——邋遢大王来到老鼠地下王国,他要寻找回去的路——但原本每集10分钟的剧情却各有矛盾冲突和不同的重点。比如有的剧集讲长尾小白鼠的好心,有的剧集讲短尾小白鼠的阴险,有的剧集讲老鼠公主的矫情,有的剧集讲老鼠科学家的愚钝……在每集电视动画片的小情境下,它们是完整的,但是如果一部电影,每过几分钟就出现一个新人物,而这个新人物之前没有任何征兆和铺垫,之后又很快结束了使命,那么这个电影看起来就不像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是一个流水账。

  《邋遢大王奇遇记》就把电视动画改编成了一个流水账式的电影,它机械式地按照原先的剧情顺序发展,没有能让其人物、逻辑、蒙太奇剪辑成为一个整体。比如,一个简单的假设是,它能否以老鼠王国正在开发能毁灭全世界人类的病毒,要寻找人体实验品作为剧情的开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邋遢大王为开端呢?这样就把影片的主要矛盾一开始就明确了出来。再比如,小白鼠的出现实在有些突兀,能否从邋遢大王一踏入地下王国的土地,她就关注上了这个来自人类世界的男孩,以一个黑影的方式被镜头反复交待。这样当她形象曝光的时候,观众也能有个心理准备。

  总之,对于有着众多脍炙人口的形象的美影厂来说,不是不能将它们改编,而是要创新地去改去编,要让老片焕发新意与新的青春,无论是角色、剧情还是叙事结构方面,而不是一味地用一个旧的方式再重复一遍旧的故事。

  作为一个同《葫芦兄弟》、《黑猫警长》一样留给我们无限怀念的动画片,《邋遢大王奇遇记》的文本有着不同于上述两部影片的独特价值,那就是主人公不是刻板的典型形象,而是一个成长过程中的人。影片着力刻画的,不是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样的意识形态教条,而是一个最开始很邋遢的小孩子,怎样变得懂事、珍惜友情,怎样变得不邋遢,在这个过程中顺便摧毁了老鼠世界的阴谋,完成了英雄的蜕变。邋遢大王不是高高在上的,而就是你我他。

  影片中最值得一提的角色还是善良的小白鼠。它的存在让非黑即白的世界观有了一种新的色彩。应该说,上世纪80年代的动画片中有这样的意识形态突破是很让人诧异的,这就好比在《葫芦兄弟》的蛇蝎洞中有一只蛤蟆兵竟然是好人一样让人感到奇怪。虽然我们看到了导演在人物构造上寻变的努力,但这种寻变在当时表现起来也还是比较生硬的。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你只能被动地接受在以偷盗和霸占为文化的老鼠世界中,有这样一只另类老鼠的存在,但你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另类会出现。

  当然,从现代商业动画的角度去看《邋遢大王》,也还是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的。首先,邋遢大王这个形象不易于衍生产品的开发,因为哪个小孩会买个邋遢大王的玩偶放在家里呢?这个选题的教育意义,还是大于其商业价值。第二,邋遢大王的故事不好往下进一步延展。他叫邋遢大王,已经从邋遢变为了不邋遢,那么如果有第二部续集的话,还能怎么编呢?总不能再让他重新邋遢一次吧。也就是说,邋遢大王这个名字虽然辨识度很高,但是既影响了其商业延伸性,又限制了其剧情的进一步拓展。

  在80年代这部动画片诞生的时候,导演们是不会考虑这么多的,当时也没有这个氛围、没有这个必要进行如此众多商业化的考量;但是如今,上海美影厂在市场经济时代还把这个选题搬出来,还考虑不到其市场推广的困难,那就是不应该的了。

  观看《邋遢大王奇遇记》,那种本应快乐而温存的怀旧感,最终不及对上海美影厂的没落与其自甘没落的痛心。有的小孩子看不懂过快发展的流水剧情,问妈妈:影片什么时候完啊?我却想问问上海美影厂还能称之为“动画人”的那些人:没有创新的吃老本,什么时候完啊?

  《邋遢大王奇遇记》影评(十):怀旧的风险

  我是个不太讲求吃喝的人,饶是这样,心上还是留着些略显久远的味觉记忆。偶尔回想起来,感觉美滋滋的。那是小时候坐着外婆踩的三轮车,买来的一个烧饼,那是用农村的大灶烧饭后贴在锅底的一层饭巴。虽然有时难免产生一种冲动,想再吃一回那样的烧饼,那样的饭巴。但也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更有可能是把那份记忆中的美好给毁了。

  这次重温《邋遢大王奇遇记》的经历,恰恰是没有止住怀旧的冲动,得到了个反面的教训。

  由于这次的影院版只有八十六分钟,而电视版的《邋遢大王奇遇记》分13集,每集十分钟左右,共约一百三十分钟。在去影院观看首映前,我先在线重温了一遍电视版。看完之后,都有点怀疑自己真的看过这部动画么?自己对这部动画,一直以来,留有深刻印象的是如下两点:一、邋遢大王拼命想逃出老鼠洞但死活都逃不出去,以至于被逼地喊出自己再也不邋遢了。而现在看电视版,感觉在邋遢大王设法逃跑的情节中,他其实是一直处于优势的。或许是自己长大了,才有这种感觉。如果小孩子看,则会觉得邋遢大王直到婚礼放鞭炮前,一直处于劣势。当然,也可能是我记忆有误。二、就是临近结尾时的婚礼放鞭炮。这点倒是和记忆没有出入。

  今天看的影院版,是在电视版的基础上做了删节处理。也许这样做是考虑到放映的效果。因为,人双眼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是九十分钟。不过,我感觉还是处理的不够好。删节处理的结果,是有些剧情明显不够连贯了。再有,就是处理掉的几段内容,恰好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虽然只做减法的处理方式,明显比《大闹天宫》的3D化处理要好多了。

  下面把我记得的若干删节的主要情节列一下:

  1、邋遢大王在鼠王密探的指引下,第一次见到老鼠王国,他帮想玩摩天轮的小老鼠们装好了电池。电影版里删去了这段。

  2、邋遢大王遇到乞丐鼠时,见到绿毛鼠部队,躲进了罐头里。乞丐鼠藏有邋遢大王的罐头献给了绿毛鼠司令。电影版在这一后直接跳到了邋遢大王假扮洋娃娃靶子。删掉了电视版里,绿毛鼠司令打开罐头看时,发现罐头里没有邋遢大王这段情节。

  3、短尾巴小白鼠带着邋遢大王找出口时,有一段过水沟的戏,在邋遢大王过树枝做的独木桥时,故意使坏把树枝独木桥给踢掉了。电影版里没了这段。

  4、老鼠大王向邋遢大王介绍自己手下的特种鼠:背上发箭的绿毛鼠能向人类投掷标枪,嘴长锯齿的黄毛鼠能锯毁人类的坦克,尾似弹簧的红毛鼠能像导弹般摧毁人类的飞机。电影版里没这段。

  5、老鼠大王抱着地球,幻想自己成为地球球长,向群星发号施令。电影版里没这段。

  6、邋遢大王第一次逃出老鼠洞,红毛鼠不紧不慢地追捕邋遢大王。电影版里删掉了红毛鼠向鼠王的密探夸耀自己本领的段落。

  以上这些被删掉的段落,我觉得1和6可有可无。3、4、5被删掉,就非常可惜了。3中的情节相当于是个铺垫,让人对之后的情节有个准备,即短尾巴小白鼠假冒长尾巴小白鼠把邋遢大王骗到鼠王的王宫里。删掉3中的情节,感觉节奏就紧了。4、5的想象不算特别新鲜——让人想起《大独裁者》和《小王子》,但是也算有趣了。2中的情节删减,就有些叙事层面的不通顺了。其实,叙事上的不通顺,感觉电视版中也有。比如莫名其妙地就蹦出一只小花猫和一条大灰狗,而且它们似乎是邋遢大王的宠物。不过,看了导演阐述,知道电视版《邋遢大王奇遇记》改编自同名童话,作者的最初构想是三部曲,最后要在第三部点出这一切都是邋遢大王在公园里的一个梦。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最后童话版和电视版都只推出了第一部。这样的话,叙事上某些地方的不通顺倒是有意的了。然而,就这点来看电影版的话,只做减法的改编方式似乎是太偷懒了。或者导演打算先把电视版的搬上屏幕,如果反响好的话,再推出第二部,第三部。首映式中,上美厂的厂长也说正在计划推出《大闹天宫》和《黑猫警长》的第二部。

  这次看大屏幕,更明显的感觉到国产动画普遍的呆板及不注意细节。看背景公园里的花草画得毫无生气。至于细节,邋遢大王用衣袖抹脸上的食物残渣时,残渣一开始没变化。小白鼠挤橙汁给邋遢大王喝时,橙汁溅到邋遢大王脸上时,没有留下痕迹。想想小时候,更喜欢看日本动画,现在看来,就是因为日本动画更注重细节,注重想象的真实性,因而即使里面的打斗纯粹是幻想,也让人看得心情紧张。 说到细节,这部动画,有一点很让我喜欢,就是古墓里的场景设定,诸如陶俑、壁画等,色彩感很不错。

  说了这么多不好的话,也主要是从大人的角度考虑。就小孩子来说,这部动画还是非常不错的。邋遢大王的形象也算是对中国传统动画中的好孩子形象的颠覆。只是有些孩子似乎觉得这部动画有点恐怖。在观影途中,我耳边不时响起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妈妈,我怕。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邋遢大王奇遇记》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