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医生》是一部由李小平执导,佟丽娅 / 王耀庆 / 朱锐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产科医生》观后感(一):葡萄的遥望
我记得很多年前,我很喜欢佟丽娅,看到她会有惊艳之感,比如她演的赵飞燕,比如她在《新不了情》中的惊鸿一瞥,比如她在《我是一棵小草》中的那个时尚的有点坏心思的女人,这些在她成名之前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许,女人对于长得漂亮的女人也是没有抵制力的。她长得漂亮,虽说不是那种一眼就能够记住的,但时间久了就能够记住她的那份独特,尤其是她在《舞动奇迹》中所表现地勇敢坚强。后来就没有怎么关注了,只是知道她因为《北京爱情故事》与导演陈思诚结缘并走入婚姻的殿堂。再见,是她今年在各大卫视中的云集出现,有前段时间的《恋恋不忘》的都市偶像剧,也有像葛大妮这样的战争年代戏,更有像《产科医生》这样的医疗题材的专业局。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一种错觉,对于她最近演的几部电视剧都没有那种强烈的看得下去的欲望。我不太喜欢那种小白的无所不能,也不太喜欢像葛大妮那样的“端着”。就好像,她不是戏中的角色,她还是那个佟丽娅,是那个丫丫。某女说,演员如果情绪处理不当,观众是能够感受到那种情绪的。就好比,她和她所搭的男演员总是感觉到缺少那么一份带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CP感,你看的时候,不会想着跟她去配对。
我只看过《产科医生》前面的几集和后面的几集。从人物设定上来看,不太喜欢男女主演的设定。对于女主,编剧把她设定为产科医生的无所不能,就好像只要有事故,女主就会去救场一样,这样让我们感觉到脱离现实生活。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男主应该演过电视剧《浮沉》里面的职场精英,一下子看到他,会有一种跳跃感,会让人想起他之前的角色。
但是除开男女主演,其他的配角很是抢眼,用某女的话说,这是一部靠演技派的演员支撑起来的戏。比如那个护士长,你就会感觉她就是你有时候生病去医院能够遇见的那么一个人。
这篇文字主要是说佟丽娅,一时又扯了很远。有时候看到丫丫,就会想起那新疆的葡萄。新疆的葡萄很出名,很大很好吃,它们挂在树上,一阵微风吹来,本该笑着去摇曳,但是总是表现出一种遥望的姿态,想去看看其他的地方的葡萄是不是也这么好。
这部戏就是围绕着来自小县城的进修医生——女主,人美心善,说得少做得多,技术一级棒碾压市一流医生跟留美归来主任男主的这么一个故事,十分扯淡但还可看。 国内的医疗剧手术跟技术还有医疗场面都很次,如果被扒细节跟话术可能还会出现十分不专业的尴尬场面,谈恋爱的场面才是重中之重,十分可悲。本剧的三对人物的恋爱过程处理方式还算老道,所以相对于片名其实偏重于是恋爱剧。 女主的性格太包子,以看戏的角度来讲这种性格的女人能博取观众强烈的同情心和对电视剧本身求真相望好人有好报的这么一种追求,但现实生活中而言这种性格在职场绝对会被压死,结果应该更像女主妈妈那种。 本剧本人打分不低的原因是里面那对双主任(魏丽丽)的中年情侣之间的爱打动我了。
《产科医生》观后感(三):初识王耀庆
作为一个剖宫产的妈妈,看这部剧是感受良多,第一次听到那么多的专业术语,看到的手术场面逼真,牵动人心,特别是68床的几次手术,既紧张又激动,也可以看出,人命关天,一点小小的差错,少问一句话,都能带来不堪的后果。
第一次接触王耀庆,头几集没什么感觉,但从肖程叫魏主任要么投诉,要么不干,魏主任发飙找曲院长,曲院长叫肖程不要为难何晶时,肖程的那一抹不明觉察的表情吸引了我,演得真到位,小小腹黑但内心不会再愧疚,眼睛声音都是戏,把肖程演戏的淋漓尽致。这时我才知道王耀庆这个台湾演员,还是个舞台剧王子,怪不得演技了得,
肖程和何晶的感情,流水长留,没有一见钟情。特别欣赏肖程对爱情的态度,一旦确定对何晶的感情,就坚决与曲兰说清楚,不拖泥带水,够担当。
内地相当匮乏职业剧,生存之道情非得已,舅舅不疼亲娘不爱不疼不痒,说来有着多重相互交织的原因。首先是掌控遥控器的观众对于专业、职业剧并不感冒,警察、医生、律师、教师等行业多数被脸谱化、妖魔化,要么太过高大全要么便是穷矮搓;其次就是制作上的难题,系列剧更适合于专业剧,但是本国的编剧、拍摄能力还达不到;第三,政策和尺度的把握问题,无论是政法、律政还是医疗,都有着红线、底线问题。简单地说,安全生产最重要,任何一部规模以上的电视剧集从创意到孕育和生产,都是非常艰辛的过程,商业诉求和职业情怀往往以前者为先,职业剧的危险性很是明显。然而,又不可能没有职业剧,医疗剧《产科医生》、律政剧《离婚律师》再包装上轻喜剧的外衣,便是题中应有之义。《产科医生》在最近一大票产科题材剧集里,有两大较为出色的故事线,权谋和爱情,都描摹出了细节,入血入肉。
看惯了《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周一清晨》、《夜班医生》等美剧的观众,自然会对过于家长里短的《产科医生》表示节奏有些缓慢,然而这已经被诸多观众反映有些快,重返证明了当前客厅观众的秉性。《格蕾》讲成长、《豪斯》说神人、《周一》谈伦理、而《夜班》是忙碌,这些医生们在医德担当的前提下,各有明确的特点,《产科医生》多多少少都有医生的成长、神奇的艺术、医德伦理和忙碌与冲动的劳动空间。佟丽娅饰演的何晶,一出场便是以武侠剧的模式切入,一个县城医院的进修医生来到某大学附属医院,显然是三甲医院的第一产科,她遭遇到王耀庆饰演的肖程主任,后者是第一天上任的海归博士。为了戏剧冲突,他们先不是冤家不聚头,接着便是彼此发现医术、医德和为人都并不差。他们这两人犹如天外飞仙式的插入,改变了第一产科以至于整个医院的政治生态环境,产科内部的气氛也完全改变,特别是何晶带来的土法与肖程取经的洋招,彻底激荡了故事给定的场域。
《产科医生》大约每四五集解决一个疑难病症,对于如何日常看护、方案比对、突发病情等的处理,观众基本上可以体验专业产科。本剧,不仅在第一产科内部有小争执,更在医院院长即将退休各位候选人夺位大戏上表达的相当不错,所有的候选者和助阵者,都是经验与激情都有的资深医生,他们本身的传承、家庭和爱情,也明明暗暗的影响着角逐(无论如何医疗剧都是正能量释放为主,全剧可以说是没有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坏人,只好推出一位整天羡慕嫉妒恨的副院长老婆,妇科主任吃了老陈醋,看着男男女女挥舞着棒子),职务高半级的好处昭然若揭,半军事化体制的医院内部的选拔、擢升、攀登要比普通的职场更加残酷,从护士、进修医生、住院医师、主治医生、科室主任等等,每个人哪怕是无意之间的错失,都可能导致患者严重的后果,如果带着情绪工作,不堪设想的意外一再发生,而家属和社会则往往被专业化的鸿沟、信息不对称挡在真相之外。
即便《产科医生》是轻喜剧,观众时而发出主创埋好的包袱,每当婴儿发出那一生中第一声啼哭,观众总是会感动。生命的一切,都从这一刻真正开始。对于很多不求甚解的观众来说,本剧科普意义也很高,即便不去记那么多专业术语和手术方案,无影灯下的剪脐带、看胎盘、开腹手术、大出血、凝血酶、宫颈癌、艾滋病人产子等等,都足以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而绝大多数演员无论年轻还是年老,帅哥美女、有型有款、权威可信,可以说是在一起愉快的玩耍和工作,也对产科做了一次祛魅、解疑、脱敏的课程,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越早进行生理卫生(性与生殖、安全生产)的教育,效果越好。
《产科医生》观后感(五):8.8产科医生收官 新女神生日快乐
电视剧四星 女神加一星
额每次一部电视剧结局都各种不乐意真想一直看下去
今天产科医生结局了不过前面的还没补完
这个电视剧之后佟丽娅成为我新女神了
不得不再次吐槽下女神为什么会下嫁陈思成那种。。
虽然电视剧各种bug但看的愉快就好了
看看国内的医学剧也挺炫的嘛
顺便真正的如意郎君应该是赵新那样的
不过生活中会有那样的人吗。。
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挺喜欢林娜的
那句 你懂什么啊 真是印象深刻啊
不过就是喜欢她这样子
朱爱萍不应该得到赵新的爱
当时还对那个印象很深现在根本认不出了
看这个之前刚复习过大长今
甚至看的时候还暗暗做了比较
真的不是一回事儿啊
很想说以后再嘲笑棒子的时候先拿出点比得过他们的作品再说
毕竟今天8.8 产科收官 女神生日
真的高兴的那种
祝女神永远这么美吧
END
《产科医生》观后感(六):国产行业剧“标杆之作”和“业界良心”。
该剧是一部医疗行业剧,“行业剧”的使命有其特性,要做到首先体现行业性,然后是角色的个性,最后抵达整体的人性描述,从这些层面上来讲,《产科医生》的完成度非常高,表现出了行业的专业性,角色丰富的个性,还有人性——人性中最好的部分。
该剧桥段大多写实,且人物角色塑造合理,设置贴近现实,将产科题材作为切入点,在医疗剧中实属新颖,镜头上大量的解决各种孕妇问题的表现极具真实感,可见诚意。产科医生采用“凝血酶灌注手术”救治产后大出血病例时,电视荧屏下方打出一行字幕:“凝血酶应用于产科临床目前尚有争议,本剧治疗方式不具指导性。”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让人感慨不已。和那些漏洞百出的“医疗神剧”相比,这样一句提示既具有科普价值,又体现了剧组的专业精神。
我觉得《产科医生》绝对能称得上是国产行业剧“标杆之作”和“业界良心”。
《产科医生》观后感(七):产科内外的善与恶
我是被老婆的一句“快看快看,这片子里的孩子真的都是刚生出来的”引来看这部电视剧的。于是,就拖拖拉拉地看到了现在,剧情虽接近尾声,但还未结束。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部电视剧说点什么。
一个小县城的医生,在一个国内顶尖大医院的产科进修,按惯常的思维来想象,一定是一个被排挤,对欺负的对象,要做事小心,最好谁也不要得罪,多干事,少说话,有机会多表现,给领导留下好印象,争取留下工作。这样世故的人物当然有,那就是朱医生。而剧中同样身份的女主角何医生,则恰恰相反,她简单,干净,目光纯粹,一切从病人出发,也没想过要留下,工作敢作敢当,敢于誎言,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对权威提出挑战,而事实又总是屡屡证明,她是对的。这种人物性格的设置与情节的安排,把何医生这个人物变成了我们眼中那个如镜中花水中月的白衣天使。之所以会这样说,因为,这样的医生现实中太少了。
如果说何医生的无欲则刚,屡屡造就了她能多次获得手术机会,引起其他同等医生的嫉妒与不满,那么隐藏在背后的被手术台拒之千里的真正原因,则是业务水平不精的事实。而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何医生处处遭到了水平不如己的朱医生与林医生的刁难,而何医生的单纯品格也被两人在彼此排挤时所利用。
想起在《只有医生知道》这本书的附录部分“协和医师的前生后世”里有一段对手术医生的精彩描述:“一台妇产科手术多由四个医生完成,主刀、一助、二助和三助。我们通常戏谑地称主刀是VVIP(very very important person,极其重要的人),一助是VIP(very important person,很重要的人),二助是IP(唉,就是个屁),三助直截了当,就是个P(屁)。后来,三助又有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名儿‘小三儿’。”这段文字让人印象深刻。在竞争激烈的大医院里,谁主刀,谁能做一助,甚至谁能上台,竞争的激烈程度绝不亚于战争的残酷,而只能当“小三儿”或是根本无法上台的医生,无遗是最痛苦与无耐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确实水平不够,二是没关系没背景。从电视剧中可以感觉到,可以做一台手术,尤其是一台有影响,有难度的手术,它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是无形而有极具诱惑力的。
有一个段子讲:一个有钱人问另一个有钱人,你有没有去过什么奢侈品大卖场?另一个回答说:医院算不算?问的人一怔,点了点头说,算。也许需要大把大把挥洒金钱的地方最能看出人之善恶了。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在要这里接受人性最真实的考验。
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来到世界的第一个地方,是医院;他们离开这个世界时,也多是要回到这个地方。
抛开金钱的纠缠,仅是从生命的角度来的看。医院,是一个生命起步的始点,伴随着拍打声和哇哇哭语,医生成为了生命的第一个接待者。接下来,妈妈的奶水,爸爸的肩膀,自己努力地生长,都给予生命更多的力量。于是,生命忘记了那第一个接待它的人,这是一种带有喜悦地遗忘。一个医生曾经说过:当病人离开时,我希望他们会慢慢忘记我,因为这样就代表着他们变得健康。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愿望,可是每一个人终究还是要回到医院,喜悦地忘记,变成痛苦的想起。
产科就像世界迎接生命的前台,微笑,端茶倒水,告诉父母,你的孩子会很健康,你们的路还很长,要幸福,要相爱,要一家人在一起;产科又是生命起点的第一步,人生的第一步从这里迈出,以后无论前方黎明或黑暗,鲜花或荆棘,你都必须走下去。还有一种谁都不愿看到的情况,产科变成了人生的终点。当一个产妇因为大出血或是难产而离世,一个生命还未开始却要终结,或是两个生命不得不同时终结时,从大喜到大悲,这种心理的复杂程度在古往今来所有的哲学书中都找不到让人满意的解释,而每天面对这一切的医生,他们的人性里,该是怎样一番景象,真是难以想象。
人性的复杂不仅仅体现在手术室中,在手术室外,人性同样面临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曲院长为了能在工作分配上得到帮助,与主管分配的校长女儿结了婚,而因此却辜负了与自己彼此相爱的初恋情人,也就是何医生的母亲。而当年何医生母亲之所以会被下放到县城的医院,也是因为主动承担了本是曲院长导致的医疗事故,曲院长却并不知情,更不知道何医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而知道这一切真相的郑院长为了竞争觊觎已久的正院长的职位,旁敲侧击,从中生是,想做收渔利。而主线中的肖主任与何医生的爱情,更是遭到了众多的艰难险阻。但爱情的力量让他们的心灵一次比一次接近,直到走到对方的心里,任谁也无法阻挡。其实这也是所有希望探讨人性的电视剧的贯用路数,只是披上了“产科医生”这样一个与生命的原始性如此接近的一个外衣,则难免让人对这部剧抱以更大的期望。其实大可不必。
再吐槽一下这部电视剧的制作水平,其实能隐约看到一些韩剧的套路。一个善良,美丽,历经苦难,愿意做出各种牺牲,让人百般怜受,让所有优秀男士心生爱恋的女主角。两三个心怀私利,勾心斗角,心肠虽未坏死,但处处与人为恶,不断暴露人之劣性的一面,让观者恨不食其肉,剥其皮而后快的阴损毒辣的女配角。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位内外兼优的高富帅游走在几个女人之中,最后,历经千辛万苦,高潮部分最好要接近死亡的边缘,活过来后是佛家渡一切苦厄的心态原谅一切恶人,结尾处有情人终成眷属。坏人改过自新,人生观无比正确。——好了,以上的形容自降一格才对得上这部《产科医生》的道道。这可是国产剧。
又想说一下中国电视剧的制作水平了。有一位中国通的日本学者在他的一本书里说过,今天中国的技术进步已经追上了日本的90%,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但是剩下的那10%无论如何更是难上加难的。中国的电视剧在制作水平上与韩剧也是近似情况,我们的爱情剧、伦理家庭剧的制作水平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目前来看,无论如何是拍不出像《来自星星的你》这样的韩剧的。
《产科医生》观后感(八):编剧请不要在雷人了好嘛
秉着支(tu)持(cao)国产医疗剧的原则去看了一眼北京卫视的产科医生。怎么说呢,比之前的感动生命抄袭我格蕾人物设定、甚至是原版台词。。强了很多。不过依旧是槽点无数。主角人物设定是院长老情人的女儿,这和格蕾一模一样。。不过据说情节等主要”借鉴“了日剧的白色巨塔。
主要看了第二集,先是一群医生围着看留学回来的医生做的高科技手术,不过一点都没营造出氛围,手术开始前一群老院长主任聊了什么什么女婿之类的/流汗之后手术成功,一群医生去吃了庆功宴,然后欢迎院长讲话一群人鼓掌,接着欢迎大主任讲话一群人鼓掌,最后欢迎新上任主任讲话一群人鼓掌。。。好吧产科医生的主线是医疗政治和爱情,格蕾也是差不多呀,但是人家故事节奏很紧凑,医疗剧嘛,自然是各种奇怪病例为主线的,不是看你们一大群老医生坐在一起吃饭勾心斗角想着我怎么能当大院长的。。
接着再说病例,产妇在台上大出血呢,麻药怎么没跟上,还能让人家在手术到一半跟人家医生说不让切子宫。还有,主任和主角做手术发生分歧,先不说你们在那聊着手术台上在大出血的病人,一个主任竟然被没什么经验的医生说动了,去做风险极高的那一种。喂,有没有点经验和原则。。而且手术成功了!!好吧主角只能说你太幸运了。。。如果是格蕾,手术台上发生分歧,主角这么执着一定会被轰出手术室的。。拜托真实一点好吗。
不过总体来说一集国产医疗剧才吐槽这么少还是不错的,不过我还是继续追格蕾吧,看国产医疗剧伤元气。
《产科医生》观后感(九):虽然一边骂着狗血,一边憋出内伤,还是紧追着看完了
这剧的演员,特别是青年演员,都还是很到位的。因此不得不说拍成狗血剧很大程度上是编剧的责任。前几集看着还是不错的,医务的成份很大。越往后越是洒狗血,尤其是曲兰回国以后,所有人都要等事情闹到最糟的地步才把实话说出来,不作死就不会死,显得矫情了。
佟丽娅这个角色是浑然天成的。看了这么些医务剧,能让我一下就联想到“白衣天使”的,一个是佟丽娅,另一个是《心术》里的杨紫。佟丽娅的两个表情我印象最深刻。首先是笑容,那种阳光与亲和是自然而然的。然后是倔强的表情,让人觉得她本人就是这么一个外柔内刚的人。因此,拿捏这样一个并不复杂的角色,对于已经出演过年龄跨度很大的角色的佟丽娅,应该不算太难。虽然她皮肤不白,可是真是美啊。
王耀庆让我有点惊喜,因为看了很多集压根就没意识到他是失恋33天里那个大款。换了一个书呆子的发型,带上眼镜文质彬彬的,真有点读书人的味道,也有读书人的风骨,一扫总裁印象。谁说他和佟丽娅没有CP感,那么多集的暧昧简直是真真切切的。
朱医生和赵医生这一对演员不错。窃以为朱医生是年轻一辈里演的最出彩的角色,徐百卉的表情真是太丰富了,又不显得做作,她的物质、现实、过分的伶俐表现的淋漓尽致。朱医生这个角色虽然可怜,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编剧善心大发给了朱一个完美的结局,又给朱安排了一些苦难,为她的不善的行为找到借口,但朱的很多行为不能用她的苦难解释,比如在何请客吃饭的时候狮子大开口,或者撕掉患者的检查单延误病情,这是本性的问题,人就算经历过挫折磨难,很多本性难以改变。而赵医生在剧中感情戏偏重,演的还是比较让人舒服的。
曲院长和尤主任这对夫妇,老演员塑造的角色形象都很鲜明。特别是尤主任,让人看着极其不爽,天天耷拉个脸,好像人人都欠她几百万,可又欺软怕硬,瞻前顾后。不过从剧情来看,这个尤主任的形象很符合剧情设定。曲院长与尤主任吵架,然后搬到办公室居住的桥段,两位演的很好,真的很家常。剧情最后,曲院长跪在胡亚婷腿上哭,和向尤主任表白的场景都很感人,应该算是曲院长最出彩的片段。
胡亚婷,也是女主的妈,这是最让我讨厌的一个角色。这人大概是有牺牲癖自虐癖吧,三十年前牺牲了自己,三十年后又要牺牲自己女儿,什么情况都不明就让女儿放弃感情,以自己的牺牲来剥夺别人选择的权利,其实是很自私的。
魏主任、贾主任、郑院长三人也很有意思。魏主任也代表了某一类人,不仅仅是在医院里。这类人有能力,没背景,又不会花太多心思放在交际上,因此升不高,她在工作中是领导是大女人,在爱情面前是需要人保护的小女人,她有她的无奈和怨念,她会据理力争和抵抗,但不会害人。可是魏主任在剧中明知道郑和曲在争院长,还将曲的软肋告诉给郑,这不厚道了。郑伟有别于一般电视剧反派,从来都不是坏的把坏人俩字写脸上。他城府较深,善于借力打力,他在剧中无中生有的坏事做的并不多(严格来讲就器材受贿一件),其他都属于嚼舌根。贾天书让人恨铁不成钢,但他成了左右剧情走向的不定时炸弹,最后扯出郑院长的坏事,让人又爱又恨。郑院长不是纯粹的坏人,更有一手好手艺,对待魏主任,也是真的好。
林医生、曲兰这对大小姐,曲兰是真让人厌恶,用兰妈的话说就是“犯浑”,不过演员确实演出了这股“浑”劲。林娜这个人物本身从头到尾并没有什么成长,白眼翻的太过用力了,显得刻意。
周护士长等小角色也有些出彩。不过周护士长年龄存疑。她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就算保养好,最多35-40,可是剧中的手术是三十年前,难道周护士10岁就在当护士?然后翻了下百度百科,她竟然就是张国立《京城大状师》里的段楚君,当年娇滴滴楚楚可怜的大小姐,很好看。
这剧情的曲折显得刻意,看着电视替主角着急。他们为什么就不说呢,很多剧情都是,说出来就好了,偏偏不说,真是憋到内伤。敢不这么矫情,敢痛快点吗?
《产科医生》观后感(十):观后影评
这部片子总体看来,就本人自己认为,虽然某些人物和情节也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包括医生和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就像剧中的赵医生,让人觉得她是那种喜新厌旧的人,但是从现实生活中考虑,一个最底层的医生想要发展,没有权势钱很困难。以及家属对医生的一些不满也真真正正反映了现实中的一些他们的心理。剧中的很多情节也确实让我感动。但同时,剧中对于何晶这位主角的表现太过夸张。第一,一个县级医院的进修医生,在无权无势无背景的情况下,进入省级医院,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可以上台手术,而且是极具挑战性的手术,这种情况确实只有在电视上可以看到。第二,剧中太过突出何晶的主角的工作能力,任何困难的手术,只要有她的存在,那么必然会有成功的惊喜,甚至连外科手术都可以,急诊医生都不用,现实中谁会来为这其中的风险买单?主角,要表现多方面的突出能力,这无可厚非,但在医疗行业,不是什么事情主角都可以做的。在这个行业里,正能量是需要真实、有理有据的。每个人对一部片子有自己的观点,这不片子有好有坏,但因其主要表现医疗行业,就这一点而言,烂片,很适合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