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紫罗兰永恒花园》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4-01 21: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紫罗兰永恒花园》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紫罗兰永恒花园》是一部由石立太一执导,石川由依 / 子安武人 / 浪川大辅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一):不和口味

  一星给画风和制作,一星给漂亮人物,至于剧情暂时没看到,爱情故事我也不喜欢。制作组的诚意我也感受到了,不过还是对这些感觉清新不感兴趣,京都其他作品也看过一些,看了几集就看不下去了。还是剑风传奇,赌博默示录,星际牛仔,甲贺忍法帖那些才看得下去,剧情真的没话说,至于恋爱青春美丽的布景,超好的画风,精美音乐都不是吸引我看动画的标准。应该有好的剧情,强大的人物塑造力,思想内涵。反正我个人是不看画风,只重剧情的。第一集讲诉的内容还可以,不过也就一般了。后面可能讲诉的是一个如同机器一般的人如何成为真正的人吧和对战争反思。立意也不算太高也不算太新,剧情也没有太大冲突,除了画风和作画给我眼前一亮外没有了,剧情和剑风,CB,攻壳,甲贺,妖旋的第一集差几个档次。希望后续的发展能够好一些吧。

  《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二):剧情向内心不满

  目前看到了第9话,如果后续更新文章可能会改动

  刚看这部动漫时是同学推荐的,画面很美,光影色彩无可挑剔,BGM也相当优秀(除了ed沙哑声音每次都猝不及防……)

  不得不承认我看这部番的动机是:军人矛盾心理、面瘫的机械女孩子、她口中的爱、她经历了什么……种种都是能激发无限想象元素

  但是、但是!之后各种刻意而为之的戏剧冲突我都无法接受啊!刻意树立矛盾对立,夸大其词,比如为爱是什么纠结了数集,纠结杀了人和写信合不合适……呼应非常明显,有种要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之感。

  第二集往后,全程关注点就是回忆、回忆……可是每次只有很短的时间支持人看下去的主线剧情少得可怜,而支线剧情,不得不说即使极美丽的画面也无法掩盖着单薄的剧情!每一集是很套路的落泪感动鸡汤小故事,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小故事,第九集最后的收尾呼应简直是满分好作文啊!这满满正能量的鸡汤,不好意思,我并不感冒。

  第8、9集回到了主线剧情,但其中的信息量也是少得可怜,基本可以用之前的回忆拼接而成,看完感到,“我是把剧情复习了一遍吗?”

  所以,如果第10至13集京都在这基础上没有很大剧情突破的话,那这部番可能真的会烂尾了。

  漫迷们不要说我无脑喷啊,我身边弃番的人也不是没有,都是处于剧情单薄的原因

  以上

  《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三):喜欢就看,不喜欢就离开,不要互相强求

  首先,要先认清,这是一部动画

  其次,要知道,这是一部日本动漫

  再次,要知道这部作品,是由京都出品。

  搞不清这些,就没有任何讨论意义。拿自己那套异星要求阴阳怪气的,请团成一团,以某种圆方式离开。

  如果搞清楚了这些事实,那就要进一步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京都出品的,日本,动漫,是,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

  当然,也可能不能满足你。

  尤其是京都。不能满足你再正常不过。

  我常常看到有人挑剔某部作品,节奏慢,故事不知所言,因此不对胃口等等。

  我都能理解,就好像人类本性都喜欢吃肉,某些人就挑食不吃蔬菜,那我也无话可说。我也不会指指点点。

  但是如果你要在那些节奏比较慢,或者偏日常系的优质作品下面打一星,然后大放厥词的话,我看大可不必。

  因为这就像是强迫别人不准吃猪肉的绿绿一样可笑

  你不吃青菜,与我无关,我也不想知道。

  节奏慢,故事主线不明确,情节激动人心,你不喜欢,你不能接受,可是有人喜欢看,有人能接受。

  京都从clannad,到凉宫,到幸运星,到冰菓,到如今的紫罗兰,他的习惯就是这个,喜欢的人,或者虽然不喜欢但是至少不带偏见的人,会看下去,并且公正地做出评价,说出有因有果的判断,观众和作品两不相负。

  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走。

  没有必要评论里显示你的浅薄,玷污所有人的眼睛

  你应该清楚,你留下的那些话,很不礼貌,也很可笑。

  而你打的一星,和这部作品的真实质量,一分钱关系也没有。

  《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四):京紫:机巧的联想

  2018年的1月新番中,最受瞩目的应该就是京都动画制作的《紫罗兰永恒花园》了吧。要说为何会被广大宅迷们称为「拳打物语,脚踢EVA,人类圣经,创世神作,业界之鉴,世纪霸权」的作品,可能还是因为这部作品是京都动画历史唯一的大赏作。那么对这部作品的第1集,Luke首先联想到的是什么呢?——没错,就是“机巧”。

  无论是从小在军队接受教育而练就的“无心”,还是战场无畏而被评价的“(人形)武器”;无论是玩偶的映射,还是机械手的特写。这些都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这个女主角,也许并非人类。Luke也是根据这个基调展开了一系列的联想。

机巧少女不会受伤

  想到机巧,首当其冲自然就是「机巧少女不会受伤」,为了魔王舞会,为了夜会争斗,雷真和夜夜这个胜似人类的人偶兵器展开了协同作战。作为标题党,起初是把这部作品略过的,不过随着深入了解发现人偶也能有这么丰富细腻感情特别是对“保护重要的人”的执念当之无愧热血番!

  正是有这部作品作为铺垫,才让Luke对「京紫」这部作品的“自动手记人偶”设定坚信不疑——尽管人设制作的很像丰满的人类,但是核心一定还是机械/人偶,然而……

机关女主

  另一个要说的人偶女主是上一季度(2017年10月番)的卡尔迪娅·贝克福德,开篇就被冠上了“怪物”的称号,然而面容反差的极为姣好。因被融入了“时钟”,而全身带毒,所以极难过正常人生活,也常活在罪恶苦恼中。再加上范海辛的吸血鬼题材设定,整部剧和「吸血鬼骑士」一般是一部女性向骑士主题作品,对“人心”的描绘不可谓不深刻。

  与之类似的,「时钟机关之星」则完全将女主机械化。拥有异常听力的机械维修师男主战斗力爆表的机械女主,这样的搭配简直逆天,很难说是谁占据了主导。而“齿轮”的设定又给剧作蒙上了一层命运面纱

  当然如果不限机械的主体为女性的话,「钢之炼金术师」自然是经典中的经典,这里就不展开了。Luke以为对“人心”的探讨,对“永生”的追求,人与机械的融合,包括这些所有元素的作品里,「钢炼」无疑是极为凝练的!

吉浦康裕

  如果说机巧/机关少女还只是机器少女类型动漫的一个偶然的话,吉浦康裕创作的「夏娃的时间」就可谓是典型了,同样的还有其短篇作品「Harmonie」。很多智能机器人都会面临有关机器人三原则问题,即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

机器人要遵守人类的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条

机器人要保护自己

  这在动漫和英美剧作品(英剧《黑镜》尤为明显)中都有体现。「夏娃的时间」便是从人与机器人的伦理角度来探讨这种态度,是一部深刻的思考类作品,尤其是画面非常精湛。

  吉浦康裕大师在机器人这块儿下了不少功夫,短篇作品「Harmonie」虽然是描述青年男女有关梦境和青春情愫互动,但是细细观察梦境中的情节,会发现,俨然也是对机器人设定的思考,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涉猎下大师的一系列作品,毕竟是参与过EVA制作的大师哈。

  回到「京紫」,作为一个“自动手记人偶”,薇尔莉特的使命就是揣摩基尔伯特少佐最后留下的那句“爱”,第1集在这里跨上的句号让人感到意犹未尽——薇尔莉特真的是人偶?基尔伯特到底怎样了?之后展开的都只是治愈系列的委托任务吗?

  有关重伤120天后的基尔伯特少佐的生死,从下面几个细节可以推测:

克劳迪亚中佐在回答少佐生死问题时的握拳 “相隔两地”的映射 到“死”都不会说出的话

  感谢耐心看完这部「联想」的伙伴,如果看过了第2集或者看过原著的,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略有不屑——因为,其实,京紫的主角们,并非真正的“机巧”,这些“自动手记人偶”只是一个职业很喜欢这样有颠覆性的设定。原本Luke是打算看完3集后再来写漫评的,不过如果每集都有这样的惊喜,那么趁着被导演制作带“歪”的时候写下感想,Luke觉得亦是一种乐趣,你们觉得呢?~

  .S. 鉴于Luke电脑显卡不够强,没法为大家截取4K画质的图片,不过以上「京紫」图片都是2560×1440画质的,欢迎保存为壁纸。

  《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五):绮丽画卷,东京失实,爱之救赎

  在京阿尼的努力下,这也是一部充满色彩的绮丽画卷,风姿花传,观众会看到美好。其实我知道为什么设定主角是幼女。这背后是个悲伤的故事,所有唯美,都是对悲伤的救赎。

  我曾以为,这是一个创伤压力症PTSD和失实症DR的姑娘,在大家的帮助下,重新感受世界,看到美好的故事。爱是需要学习的。在京阿尼的努力下,这也是一部充满色彩的绮丽画卷,风姿花传,观众会看到美好。又或者,在这个电子时代,纸质书信代表的“永恒”。

  好莱坞年复一年地篡改着审美商业片是直白狂暴的表达艺术片是扭曲浅薄的逼格。京紫,在审美上确实值得很多人说成“人类圣经”。美得令人窒息的女子,繁花绚烂阳光耀眼、雨后天晴、港湾夕阳马车星空,最好水平的画面。优雅倔强的音乐。强大的声优阵容。子安的声线太适合这种温柔的(特别)绅士。石川由依对 2B 的表演水平,足以掌握Violet。

  之前看过原著,没多想。直到第5话,Violet说自己大概14岁…哎??这就引人思考了……少佐是个萝莉控,得报警!一把年纪还在寻爱的人很多,为什么14岁的幼女就得懂。《中二病》里,小鸟游16~17岁,对比一下。如果是讲感知的故事,Violet的美貌、黑科技义手、战斗力、黑历史并无必要。少佐二阶级特进,妥妥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搞权谋的利己主义者,更是会让大家有好白菜被猪拱了的感觉…汉字文化圈确实长期存在代笔,一方面达官贵人懒,一方面是文言文粗通文墨和饱读诗书差别太明显。日语虽然措辞比较汉语简单很多,但是男女不同,对地位不同的人措辞也不同。但是…西方拼音文字要简单。

  其实我知道为什么设定主角是幼女。这背后是个悲伤的故事,所有唯美,都是对悲伤的救赎。

  维基百科:失实症(请原谅懒人)

失实症(有时简称为DR)是一个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或经验改变,让人觉得周围环境奇怪或不真实。其他症状包括感觉环境不自然,缺乏感情性色彩和深度……失实是一种主观体验虚幻的外部世界,而自我感丧失是一个自我的真实感丧失。

  2014年电影The Giver《记忆传授人》又译《赐予者》,相当直观地描述了缺乏色彩和深度是什么感觉,得回色彩和饱和度又是什么感觉。

  ilibili的TimeCompass指,PV里的文字是维基百科feeling词条里的。

Perception of the physical world does not necessarily result in a universal reaction among receivers (see emotions), but varies depending upon one's tendency to handle the situation, how the situation relates to the receiver's past experiences, and any number of other factors. Feelings are also known as a state of consciousness, such as that resulting from emotions, sentiments or desires.

  意译是:同样的物质世界的刺激人们并不必然有同样的反馈。感知的结果依赖于每个人处理情境倾向,情境与人过去的体验的关系,以及任意其他因素。感觉也被称为是一种意识状态,例如从情绪情感意愿而来的。

  如果过去没有丰富多彩的体验,很难理解世界的丰富多彩。如果没有经历相似事情,很难知道事情的轻重。如果就是咬定不开心,那就是会不开心。记忆虽然宝贵,在特殊情况下,也会走样。

  后记里面,晓佳奈写道(翻译/优伶)

虽然是以一个人活下去开始写作……虽然还不知道会在怎样的未来活下去,但是即便被伤害也想要温柔以待……在死之前再一点点、再稍微,创造出一些好的事物。思考著这是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呢,就是这样的每一天。

  所以,这是一个现代都市女性,在做过和经历很多迷茫和烂事之后,存在主义的自我救赎之旅。《东京女子图鉴》很值得一看,描述的就是“失实”,失去现实感的那种感觉。美好的东西也提不起兴趣,丑陋的事情泰然处之,说谎不带皱眉头。很多人很喜欢;也有很多人本能地抵触。就算打着女权、精英或者什么旗号,其实假的东西是真不了的。

  如果14岁的自己,有勇气,有美貌,有朋友,懂得珍惜,也被珍惜,没有受委屈,没有走弯路,是不是自己后来的人生,能美好很多?如果自己做不到,Violet酱或者路过的哪位也有这样的福气的话,是不是也能让自己看到希望?

  这也意味着原作有问题,因为原作者就如Violet一样,感受不到的她期待的那些东西。她并不是彻底了解,真正的美能够多么幸福。所以只能用单元剧,每个单元也都是有借鉴模仿经典之处。虽然很温柔,也很真诚,但是绮丽得并不真实了。

  而且我想告诉有缘看到的朋友们,做实事、做好事,从来都不晚。

  京阿尼的改编水平化腐朽为神奇。

  第6话,原作里的学者就是个害羞的boy,颜控而且比较猥琐。(等一下,16岁就算学者了,就能负责古代文献?)改编成单纯的喜欢了。而且抱歉,原作者没见过彗星…也没去过天文台观星。原作讲快天亮或天黑的时候彗星更接近太阳,尾巴会变长。何等残念的地心说。还讲夜空是漆黑的世界。真相是,京阿尼画出来反而是对的。好的天文台,适应黑暗之后,裸眼看到几百颗恒星毫无问题。 望远镜的赤道仪也显出当地是高纬度,有极光勉强不算太离谱。

  第7话。开头的戏剧台词,并不是随便的。是个伏笔:“人做了蠢事就要受到惩罚”“我只能背负这份罪孽活下去,以这一生”。至于斗王强者,斗气化翼。我只能说,除非有舞蹈底子,做过特训,凌波微步必然会尴尬。然后进入回忆篇。

  第8话,其实看不下去,玛丽苏缺乏生活的硬伤。10岁就能开无双杀一船人;让13、14岁的女孩子上战场;热兵器时代,将官还把肉搏战高手当回事。一直描述Violet的军人气质,却作战中不服从命令,独断行事。部队展开不足,战术素养差,这就懒得说了。少佐一个中队(连),居然没有支援武器(机枪、掷弹筒、迫击炮)都是步枪兵,还去攻坚。

  第9话。编剧也意识到了原作三观的缺陷,并且确实地做出了改变。很高兴看到和我的见解相同。期待有个王子(少佐)复活,来救赎自己,是愚蠢的幻想。救赎Violet的,根本不是少佐,而是Violet经历和奋斗的每一件美好的事情。回应了第7话的伏笔。过去的恶行消除不了,但是善行也会永远留下。那么做很棒的事情,就是了。

  换ED就对了。茅原的歌声,高贵有余,真实不足。老实说,一点都不sincerely。对于失实者来说,每份东京式的虚伪和傲慢,都是玩弄自己的未来。每份京都式的体验和温柔,都是一份储蓄下的机缘。

  第10话,写信给未来,收到过去的信,在日韩不算是新鲜的设定了。有科幻设定的佳作很多,触不到的恋人,解忧杂货店,你的名字, 信号。命运石之门,仆街,回到未来也算类似的。我也都挺喜欢的。那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传承,还是一种祈愿。

  但如前面写的,作者心理压抑,缺乏生活。母亲的信如影随形几十年,不会在随机的时刻出现,未免残忍了。人生在世,有父母相陪,当然很好很好;但是大家都懂的。以很多心理学家的学说来考虑,很多事情,适度让小孩子早点正确地明白,还是健康的。生活在谎言里,遮着掩着,脱脱拉拉几十年,终究有撑不下去的事情。(哎?好像上两集都在讲这个事情好吧。明明紫薇才14岁也是少女)。差不多也到极限了吧(赶在复活节复活某君,什么的)。

  第11话。再也不想让任何人死去。可不要食言哦~呵呵

  《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六):理性观影 客观评价

  首先这部动漫的评分只有8.8,在日本动漫分数虚高的豆瓣肯定是低了,我去看了一下曾经评论也是两极化的冰菓的评分也是8.8,我想说,京紫难道不比冰菓强,在观看冰菓的过程中曾多次因为剧情尴尬而去跳剧情,而在京紫中我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许多人对于京紫打低分说京紫没有内涵,在废萌当道的现在,京紫的内涵和以前的攻壳和黑礁这种当然比不了,但是难道不比龙女仆和干物妹强?还有人因为京紫吹太过恶意低分,你们看动漫是看动漫本身还是看他的粉丝群体。居然还有人说格局太小,本身就是就是小说改编,小说就是这么个格局能怎么办。到现在还有人吐槽画质的,你确定不是来搞笑的?有些人不喜欢是见仁见智,然而有些人纯粹是在鸡蛋里挑骨头。

  最后客观评价一下,首先大家吹得最多的画质,画质真的很好,看“这云,这天,这水,这眼睛”,。然后是剧情,很喜欢这种单元剧的类型,每集是独立的故事,但是又有一条主线。然后就是人设,有人说太过于突出主角,弱化了配角,我看下来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各个配角的性格都是一目了然。最后是大家都在吐槽的剧情,虽然剧情有些瑕疵,但是瑕不掩瑜,观影体验还是很不错的,看了bilibili评论对于原小说的科普,更是感叹京阿尼的改编水平。

  故事整体比较慢热,在现在快节奏的动漫圈算是一股清流,没有卖肉,没有废萌,平淡的向观众叙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是日后补番的一大选择。

  《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七):花了那么多的钱,真是可惜

  京都还是老老实实做日常和校园吧

  整个紫罗兰给人一种强行点题的命题作文的感觉,而且,还写跑题了。

  本来是应该讲述紫罗兰理解爱,结果越讲越偏,主角的成长并不是循序渐进,而是看不到量变,直接质变。远的不说,就拿最近的兽娘动物园,你看看人家是怎么刻画主角的成长的,毫不突兀,浑然天成,从第一集到第十一集,主角看上去还是那个主角,但是可以慢慢感受到其成长。而紫罗兰,貌似每一集在性格上都有飞速的成长,并且事件的编排都是强行走套路,不自然,逻辑漏洞太多。最终导致在煽情的时候,根本无法感同身受。个人认为,需要靠回忆杀来完成煽情的剧情,都是编剧监督能力不行的一种体现。兽娘动物园第十一集情感爆发,kabang没多少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回忆杀的镜头,然而却能给观众最强烈的震撼。这,就是监督之间的能力差距,不服不行。

  著名哲学家赵四说过,世界上没有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两顿。

  感觉紫罗兰的编剧是对这句话理解颇深,世界上没有一封信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两封。整个剧情的推进,居然都是靠写信。哥哥妹妹不和怎么办?写一封信就好了。女儿和妈妈有矛盾怎么办,写一封信就好了。公主王子怎么恋爱,写一封信就好了。战后PTSD恢复不了怎么办,写一封信就好了。编剧把信当成了解决一切的万能钥匙,给人一种强行点题的感觉,很生硬,很违和,甚至符合各种烂片的套路。

  站花大价钱买了这番,找了自己的UP主狂吹。但是作为观众要有自己的脑子,不要人云亦云,还是要学习一个。

  最后叹息一下,这么多钱砸一部烂番,真不如多出几部兽娘动物园。。。。。。

  《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八):只能感动自己的幼稚童话

  不得不说制作真的是很棒,引用b站知名广告区阿婆主的名言,啊!那光!啊!那水!

  可惜啊可惜,碰上这么个玛丽苏又傻白甜原作,还有石立太一。

  当第三个预告片放出时,我非常期待,毕竟有这个画面,剧情再烂也能忍啊!

  但事实告诉我,有点,难忍。

  看到所谓京都大赏的具体情况后,我心里就咯噔一声,当我找到原作的时候,第一篇作品看完我就,不敢对剧情有太大期待了。

  说难听点,就这故事水平,我还不如去看起点晋江的狗血文。

  本来还期待京阿尼一向的魔改剧情,第一集也算吸引人,第二集也还好,虽然隐隐有原作的玛丽苏气息,结果第三集开始,玛丽苏的气息越发浓郁,捏着鼻子也无法抵御(幸好没有像原作里每个故事会点明出现的男角色都会爱上女主这么尬)

  能感觉到制作方很努力以原作故事为基础,运用各种手法打动观众,但可惜,这种努力,最终只会成为白费力气的自我感动。

  另外一个b站阿婆主说,京紫是未来的动画,具有英剧的内核。

  关于他所说的京紫属于全年龄向动画这点我同意,只是对于大部分成年人来说,这剧情有点小孩子过家家。不说剧情经不经得起推敲,这根本让人提不起想法找剧情bug,毕竟谁会去推敲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情呢。

  至于具有英剧的内核我就不同意了,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英剧有所差距。

  毕竟,英剧不是专门给儿童看的童话剧。

  

虽说忍不住吐槽,但看在这画面的份上,我还是忍不住给了四星

  《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九):很鲜明的反战作品

  虽然没看过小说原著,但是在开始看动画以前,去日本amazon看了一圈小说评论。其实有犹豫要不要干脆买个kindle版小说看看,可是又觉得先入为主也不一定就很好……

  个人观感,紫罗兰这部作品和N年前的《水星领航员》其实可以合并同类项。都属于治愈性日常系。当然了紫罗兰小说下卷的战争回忆部分肯定不是日常系范畴,不过女主角生活工作的时间线上应该算是以日常为主了。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水星这部动画的,恰巧它也有自己的原作,虽然是漫画作品。水星和紫罗兰不一样的地方应该是女主角的人设类型,前者是个对生活充满爱的可爱少女,后者是典型的战斗三无少女。所以引发读者思考和共鸣的方向也大相径庭。水星的女主角对生活的热情和共情高常人数倍之多,所以会引导观众发现以前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注意的微小细节,进而重新体察生活的乐趣。而紫罗兰的女主角刚从战争状态中回归普通世界,身负各种战争创伤,她自己是无法体会到常人喜怒哀乐的,共情能力需要打问号。当然这并不是说她就没有共情能力,只是她还无法自主地去感受生活中的感情变化,并明确地用语言进行归纳和表达,这是她贯穿全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观众需要做的,是观察女主角从遍体鳞伤的拟似机器人回归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并最终确认自己对少佐的感情正是少佐对自己说过的“发自内心的爱”这一回归人性的成长过程,这种共情方向明显同水星不同。非要说的话,紫罗兰的共情大概需要观众更大的耐心。

  小说最后少佐还是平安归来了的,希望动画不要魔改。至于之间会出几季,我个人没什么太大意见。这类型的作品出多少我都吃得下去所以完全不担心。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应该会在水准之上,但对慢调治愈系这个类型没有太大兴趣的观众也不必勉强自己。想追的话放松心态,就当在看一个漫长的心理复健故事,应该会比较好。

  《紫罗兰永恒花园》观后感(十):狂热粉丝口中的人类圣经只不过是睿站圣经而已。

  先占位,我还是等13话出来了之后再更新吧。

  我很好奇最后一话石立聚聚还要怎么作呢。(笑)

  少佐怕不是已经凉透了呢。

  +++++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紫罗兰永恒花园》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