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食尸鬼 真人版》是一部由萩原健太郎执导,洼田正孝 / 清水富美加 / 铃木伸之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 / 恐怖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食尸鬼 真人版》影评(一):真正残忍的从不是杀害
为了让非漫粉观众融入电影,而放弃了节奏,导致在有限的电影时长里有很长一段是在架构世界观。苍井优开头那段乖戾的变身,还原度挺高。
但金木的人设被改得很凌乱,他在人类与食尸鬼的世界夹缝中,试图重新定义自己的存在。生存的本能、自我的挣扎、对弱肉强食的矛盾……这些表现欠缺。最后大战,将漫画里金木被极度凌虐后爆发,改为他与人类白鸽的对战。漫画里原本他一直坚持不去认同弱肉强食的观点,到最后让自己变得强大而反虐,这段几乎是第一季他挣扎的高潮,血腥度十足。但电影里由于对战对象的改变,更多是他对人类认同食尸鬼身份和存在的反击,以及对开始迷恋暴力的矛盾和伤悲。
杀害很多时候是一瞬间的事,但金木对吃人的克制来自他原本为人的属性,和他希望共存的幻想。人类对食尸鬼一刀切的杀伐,以事务官大叔为极端代表,他否认食尸鬼存在只想将它们杀光。人类作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物种,不能容忍其他物种以其为食,也恐惧这种被狩猎的生活。但人吃人,也从不是新闻啊。
《东京食尸鬼 真人版》影评(二):要不是五毛特效,早被这部吃人的恐怖片吓吐了!
今天推荐的这部片评分并不高,口碑也不算好,即便尺度大、血浆到位、话题足,也没有太惊艳。
《东京食尸鬼》 I 2017
豆瓣:6.1
君君鉴片
《东京食尸鬼》
时 长:120min
推荐指数:★★★★
这是一部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真人版电影,与14年的真人版《寄生兽》一样,讲的都是一个傻小子在变成半人半怪之后,成长的故事。
男主金木暗恋咖啡馆女神,却在约会途中被女神一口咬掉了一块肉。
金木懵逼了,咋回事?我女神咋还吃人肉呢?
还没缓过神来,女神就亮出了她的超级酷炫“大章鱼爪”。
他们住在东京,长的与人类一样,攻击人时不仅眼睛会变红,还会从身体里长出“手脚”。
但同时也继承了女神食尸鬼的习性——只吃人肉。
平时吃的食物,现在吃一下都要了半条命。
自此,金木这个半人半怪的“混血儿”开始在人类的世界艰难求生存。
但有一群自称“搜查官”的人总想着毁灭食尸鬼,他们制造对付食尸鬼的武器,还把死掉的食尸鬼秘密送去做实验。
与这批人抗衡的,是一个食尸鬼群体。
这个群体隐蔽在一间咖啡屋里,与人类和平相处,金木最后也投靠了进来。
他们并没有主动吃人的习惯,而是选择自杀而死的作为主食,吃前还会祭拜。
对人类而言,食尸鬼是不应该存在的生物,必须完全毁灭,否则这个世界就乱套了。
即使有些食尸鬼从没害过人,却还是被无情杀害。
在这部影片里,必须要承认是的,人类主宰世界,食尸鬼是弱势群体。
他们彼此不安,彼此威胁,紧迫感让每一个生物都觉得死亡或杀戮才是生存下去的两个选择。
对彼此深深的恐惧和强烈地想活下去的欲望,就注定了另一方就必须死。
为了生存,人类与食尸鬼间终有一战......
第一,特效太五毛。
漫画中光彩夺目的食尸鬼武器——赫子和赫包(类似于人类的第三只手),电影里成了低配版的加勒比章鱼。
还有人类引以为傲的对抗食尸鬼的武器——昆克,看起来也就值三毛钱吧。
(像蛇一样扭动的顶级武器)
第二,剧情进展太慢,略显拖沓。
主角在人与食尸鬼之间的性格转变处理的也很突兀,比较套路化,没有新意。
但君君凭着细微的观察力,依然感受到了导演想要呈现的关于人性善恶本源的探讨,只是篇幅很少。
什么是正义?
影片中搜查官们毫不留情的疯狂残虐食尸鬼,以贯彻自己所坚信的正义。
过着并不干扰人类社会的隐居生活,他们理应得到生存的权利。但最后呢,母亲被搜查官无情杀害。
对比之下,食尸鬼就是绝对的“恶”,搜查官就是绝对的“正义”吗?
因为食尸鬼“不是人”,会对人类“有威胁”,所以无论如何都要驱逐干净。
如果这也算是正义,那这种正义和罪恶几乎已经要画上等号了。
什么是善恶?
影片中的男二是名搜查官,他很想保护人们不再经历任何来自食尸鬼的威胁。
所以他很努力的工作,认为彻底消灭所有食尸鬼就是对这个“错误”世界的修正,这就是他坚信的善。
而我们的主角是个半人半鬼的异类,从软弱受压迫到决心变强反击,从一个平凡而弱小的人类,一下成为了拥有强大能量的“混血儿”。
如果食尸鬼所做的事,一定是错误的。 但我也不认为,你们是正确的。如何生存?
对于只想安生在这世上的食尸鬼而言,吃人就是他们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从生物进化论等理论来看,食尸鬼与人类是猎物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
而现实中人类却是食物链的最高端,人类猎杀其他生物作为食物,如今人类也成为被猎杀的对象,这是多么可怕和好笑的事情。
所以,对被吃的人类而言,食尸鬼的存在就是一种罪恶,想来也是可悲又可笑。
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从食物链顶端摔了下来,可不就是电影里那副欠揍的模样?
《东京食尸鬼 真人版》影评(三):真人版电影与动画之间的区别
东京食尸鬼已经不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翻拍自漫画的电影了,就我之前看过的暗杀教室,寄生兽及进击的巨人来说;在我看来一部真人版能不进行剧情的改编还能看到漫画的影子已经是值得赞扬了。但刚刚看过了东京食尸鬼,原剧情没有改编。动漫中金木研是个可怜的小受,再一次又一次的折磨后,觉醒了。但在真人版中,男主每次都在人性兽性之间挣扎,用眼神传达了那种忍住欲望渴望得到救赎,可悲,无助,卑微却坚定的意志,说来矛盾但这种参差不齐的违和感看的我真的很有代入感。“你们的世界是错误的”到底亚门和金木说谁说的是对的,我只知道食种的原型也是人类,人类有可能也不会比食种好到哪里;在我看来都是想好好活着,每个人都有渴望活着的权利。
.S:片尾金木的眼神,拍出了漫威宇宙的既视感。
《东京食尸鬼 真人版》影评(四):影評
期待了很久的片子,作為一部動漫的真人版,喰種和銀魂都是讓我期待了很久的。
演員:
在還原度方面剛開始看金木可能有點不習慣,甚至和很多其他的飯一樣抱著「哈?他和金木小天使根本不像啊」的想法,多少有點排斥,可是很快在和利世告白那一幕開始我就肯定了他了。演技爆表!那種羞澀又內向結果遭遇女神示好的小男生樣子簡直了,在之後的內心掙扎和各種自我存在意義的拷問我覺得金木都是整個片子的亮點,在最後和亞門的打鬥上也是相當出彩,真是不得了呢,看到最後會有一種「他就是金木吧」的想法,可見演員樣子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演技啦!
其餘的角色我覺得都還不錯,還原度都蠻高的,除了亞門這個角色我覺得塑造得並不夠以外,演員方面選得相當合適,真不愧是原作者選的人呢。
故事以及講述故事的技巧:
這個部分大概會扣一點分,首先整體的故事其實是「利世約會篇」-「吊打西尾篇」-「獵殺笛口篇」,那就分開來說說這三篇
「利世約會篇」(轉變)
和漫畫開頭一樣,這篇交代了金木從人類變成喰種的原因和過程,和動漫不一樣的是,在他被動手術的過程裡加入了他的過去,可是整體故事比較拖沓,也沒有一個有很多時候在我看來故事可以濃縮,剪輯也不是特別俐落,感覺導演和編劇應該在擔心觀眾看不懂,所以留了很大一段理解時間。雖然在我看來完全沒必要,因為感覺至少可以擠出來五分鐘左右,至於為什麼要擠出這個時間稍後再解釋。但是這一段,導演就耗費了三分之一有餘的時間來講述我個人覺得是多餘了點。
「吊打西尾篇」(掙扎)
這一段的時間出現了白鴿,其實在更之前就出現了,同時也為下一部分埋下了伏筆,吊打西尾的部分是真的很精彩,其實特效也沒有這麼五毛,國內那些號稱大成本大製作的還不如這個。扯遠了,不過的確能看出來的確很用心在製作這個片子。這一個部分的節奏回來了一點,可是在細節處理上並沒有特別出彩,特別在吊打那一段簡直不要更還原,有時候一恍神還以為在看動畫。氣氛渲染到位,感覺導演終於開始講故事而不是給觀眾進行人物鋪墊了。這一段裡,白鴿的部分其實我覺得可以相應增加一些節奏,比如亞門的過去,因為在原作裡,亞門是一個很關鍵的人物,可是在這裡卻完全淪為一個打醬油的,導演/編劇似乎是把這個故事裡的boss理解為了真戶,但是其實應該是真戶和亞門,這樣子才能夠在結構上和金木董香形成一個鮮明對比,就對原作的忠實度也會提高不少。所以,剛才省下來的五分鐘這個時候擺在這裡簡短交代一下亞門的背景故事,會讓這個人物更加豐滿,也可以讓他後面說出「這個世界,因為你們喰種全部都混亂了」更有說服力和爆發性。
「獵殺笛口篇」(覺醒)
其實整個故事就是在講這個吧,可是細分下來的確就是這樣的。故事其實從笛口母女離開,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出金木開始將自己更加傾向了喰種的角度開始思考問題,觀眾跟隨金木也會開始將自己的角度傾斜。個人認為這個部分是整體上衝擊最強的部分,也是導演徹底敞開來講故事的時候。其中有好幾個淚點,的確對觀眾產生影響。比如笛口太太被殺的時候,雛實的哭聲被金木緊緊摀住,又比如雛實大哭著吊打真戶,再比如最後雛實在吊打了真戶以後哭著問金木自己是不是再也沒資格活下去⋯雛實的確承包了一大部分的淚點。如果說金木小天使的掙扎是讓觀眾看得心疼,雛實的哭大概是讓人覺得母性大發的吧?畢竟是個小姑娘啊。她比任何人更有資格活下去吧。
笛口獵殺篇的最後增添了金木和亞門的打鬥,這個部分在原作裡我記得並沒有花太大篇幅講述,可是這裡卻把他們的矛盾激烈化。在我看來是冷靜和偏激的鬥爭,也是金木作為喰種的一個蛻變,相信他在嚐到了亞門血肉的時候應該是物理上感覺很滿足的吧?可是這個地方因為沒有亞門的過去,兩個人的打鬥在內容上顯得單薄了不少,感覺就像兩個超能兒童在打架,如果這場掐架變成兩個成年人的打鬥,相信就會精彩不少。
Overall
我覺得整體故事都可以更上一個層次,講述的內容上和剪輯的節奏上都可以更加緊湊。比如在開頭,關於喰種的介紹只是寥寥幾行字,這個時候如果加入一些畫面,比如利世吃肉的畫面,是不是能夠更加豐滿開頭,以及讓觀眾的觀影體驗更上一層樓呢?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遵循原著都要覺醒嘴炮技能,可是電影和動畫的不同就是,電影一旦嘴炮模式on,就會有尿點的即視感,而怎樣把嘴炮和電影感結合在一起,可能還是需要時間去考量斟酌把握的。可是作為一個世界觀,我覺得已經做得不錯了。
其實我更想看的是壁虎篇呢⋯⋯金木小天使進化就是那個時候了。
《东京食尸鬼 真人版》影评(五):绝佳的电影,糟糕的漫改
首先不得不承认,原作真爱粉应该会对这个作品比较失望吧。从人设上而言,masa很适合这个角色,但他并不像金木研。最满意的表演应该是优酱,虽然戏份不多但真的演出了那种让人背后发冷的变态感。hinami的演员是个非常清纯可爱的小萝莉,虽然和我设想的形象不太一样但还是很喜欢。
另外会让原著粉感到不满意的是特效。其实真人的特效真的不差,但就是没有原作里的那种暴力美学。原作里的赫子真的很美,利世攻击小天使的那一段真的是太惊艳了。然而,真人电影没有,也不可能。论血腥程度,真人版完全不输于原作,但这些血腥场面带来的更多是不适,而不是视觉冲击。
但如果我们怀着第一次看东京吃货的一周目心态和眼光去看待这部作品,这真的是一部绝佳的商业片。
特效场景没有原作的那种震撼和美感,但做的并不差,该有的都有了,真的是可以感受到经费在燃烧。对于主题的探索不深但毕竟只有一季不到的剧情,这种深度可以了。演员的演技也可以用爆炸形容。这部真人比较侧重于细节的刻画,因此也非常考验演技。金木研前后性格的转变刻画的很好,影响最深的场景是阿英来家里,他蹲下装作不在家,坐在台下真的是能感受到那种惶恐和无助。抛开人物原型不谈,masa真的很好地塑造了一个有一点懦弱,却又善良温和的男主。董香吃有人送的便当的那一段看的真的揪心,眼中的那种愧疚和绝望真的一览无遗。
我个人认为,全篇最精彩的是中间部分金木研对自己的存在的疑问以及和其他人的相处。开头优酱的演技很棒,但剧情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后半部分,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金木研的转变太快,好像自带主角光环一秒钟变强无敌开外挂。这部分确实欠缺一点过度,而且与前面比较慢的节奏相比给人一种进度条撑不住了的感觉,但我觉得如果从商业片的角度去看待这一段,非但没有影响节奏,反而把整个电影从慢到快带燃起来。很多欧美大片也是这样处理的,并没有什么违和感。结局确实仓促了一点,但给人一种未完待续的感觉,所以还蛮不错的。
片尾曲大赞。
总而言之,这是次不完美的漫改,但是个不错的电影。我总喜欢把这部和银魂的真人作比较(当然了,二者风格类型完全不一样也没有什么比较的价值),我个人认为银魂不是个好电影,主要买的是情怀,像我这种脑残粉才会爱得不行,对于新观众而言简直是一场不知所云的cosplay灾难。而东京吃货的真人和原作差距,或者更恰当的说是差别不小,但它把故事的前因后果中间发展讲的都很完全,细节拿捏到位,详略得当,效果和演技都可圈可点,单看是部不错的商业片,可能没看过原作的人会比较喜欢吧。
我觉得现在的漫改真人面临的窘境是,大多数观众都是为了情怀而贡献票房的粉,所以要尽量还原,然而又要照顾新观众,不能让他们看的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于是,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平衡就成了考验创作团队的一道难题。至于这部呢,或许忘掉它是东京喰种,以一种看待一个全新的故事的态度去观看会有更好的体验吧。
《东京食尸鬼 真人版》影评(六):挣扎到了,灵气不足—评《东京喰种》真人版
2017年下半年是日本漫改电影的又一井喷期,从《银魂》《亚人》《JOJO的奇妙冒险》在到《齐木楠雄的灾难》《钢之炼金术师》,继续延续着日漫电影在日本影坛独特的地位,《东京喰种》这个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新晋漫画也免不了被真人化的结局,这部真人电影虽不像火星异种一般让人不忍直视,但也是槽点满满,即便有着苍井优、清水富美加、佐佐木希三大美女坐镇和大泉洋等一众老戏骨的强势加盟,这部电影实际上并没有掀起诸如银魂一般的热评狂潮。
因为是真人版电影,就免不了要和动漫作品进行诸多比较,而这部电影对于动漫的改动也着实不小。除了从神代利世的到金木的主线剧情基本没有变化,西尾学长和月山家族的戏份或删或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青铜树组织和安定区各人物的刻画也显得轻描淡写,可能在于导演想要将近一个季度的动漫融于两个小时的电影中,主线推进的很快,但每个人物的故事则在有限的时间内被完全弱化,董香和西尾与人类的友情爱情,金木和永近英良那种超越于友情的相互扶持也在电影中完全看不到,至于“反派”人类CCG的情感线就更弱了,对于亚门的决心一笔带过,其师傅大泉洋饰演的病态教官也只剩下对于喰种的愤怒,仿佛毫无情感的冷酷生物,让没有看过原著的看官们误认为人类相比喰种才是更加无情的存在,但其实不论是漫画还是动漫,每一个人还是喰种,都有着他们活下去或者复仇下去的理由,偏执搜查馆(大泉洋)对于妻子女儿的爱完全不亚于其斩杀的笛口凉子对于女儿的爱啊。
也正是原作者对于人类和喰种的双面刻画,让我们抱着对于他们的同情而深刻理解到,无论是人类还是喰种都有权利生存下去,无所谓战争,也无所谓仇恨,只有真正放弃隔阂,才能消除纷争,实现共存,这不仅是高槻泉和有马贵将的临终期待,也是金木现在决心奋斗下去的目标。从这一点上来看,这部作品与进击的巨人有本质的不同,然而电影中为了衬托金木而将人类阵营完全舍弃不可不谓颠覆了原作者的初衷。
当然,或许是篇幅所限,导演将全部的精力集中于金木这一条主线,但其实,金木这一条线也缺乏使人物更加丰满的展示,整部电影中,金木从恐惧自己的身份到在人类与喰种的纷争中保持缄默再到下定决心拯救这个崩坏的世界,转变的毫无任何铺垫,性格变化极其生硬,缺乏过渡。这一点也正是因为缺乏支线情节的衬托所致,要知道,金木这个人物的性格其实是很会受到周遭人影响的,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董香、笛口雏实等人直接促成了金木的蜕变。
至于演员的诠释来看,金木在影片前期的恐惧的神态已足够到位,但却显得过于懦弱,缺乏骨子里那种坚毅的性格和铁一般的觉悟,董香相反,外冷内热中的冷展示到了,但内心那一抹的温柔却没有完全表现出来,至于亚门和老师则完全沦为配角,没有心理活动也没有感情流露,所以实际上要求演技反而有些苛刻了。唯一让我觉得感动的是苍井优的演技,神代是一个很复杂的女人,作为人类她要表现出外表清纯却也有着一丝妩媚,而作为暴食狂的她在夜晚又要凶险毕露,残暴尽显,很明显,苍老师(不是那个苍老师谢谢)做到了,这也给予那些表示苍井优只会小清新角色的指责以猛烈地回击。果然一部电影还是要靠老戏骨才能撑起门面。
最后,关于特效,这个特效制作的实在是有点恶心,这种电影其实最好不要太过于写实,那些触手拍的跟哥斯拉身上的汗毛一样就有点过分了,使得原本漫画中金木的血腥却又有点忧郁的迷人荡然无存,整部电影只剩下恶心与不适感。
《东京食尸鬼 真人版》影评(七):《東京喰種》電影觀後感
人是地球主宰, 人可以選擇吃有生命的動物, 人唯一不吃的是人。
電影開端以男主角的眼睛大特寫轉為臉頰特寫, 這樣的轉折是電影帶給觀眾男主角金木研從期待遇到的對象由遠至近的情緒醞釀。 金木研與朋友永近英良用餐, 朋友取笑不敢結識心儀女子的研, 這時一個同他一樣喜歡閱讀作家高槻泉著作《黑山羊之卵》的文雅美女出現, 她的名字是神代利世, 金木研失魂落魄的撞倒美人, 她的書跌落餐廳白瓷磚地板, 他陪個不是, 美女沒有抱怨, 他以大家都是高槻泉讀者打開話題, 他們約好他日再見, 這時鏡頭拉近了男主角木無表情的看著以紅字標示字句, 然後攝影機逐漸拉遠了金木研的讀書背影, 男主角冀望了很久的約會他不是應該難為情的嗎? 他的肅殺神情是電影暗示將會的吃人殺局。
男女進餐, 利世以近來多吃為由不碰碟子上的三明治; 研大口吃著義大利麵, 他吃的急, 肉醬占在他的嘴角, 利世笑著提示他抹去, 愛情電影不時有的情節是男子癡情瞅著女子一時不察的把咖啡泡沫或是食物醬料抹在嘴角, 女子發現後噗哧一笑, 並示意對方奶白或鮮紅占著地方的尷尬處境。 男律師(Michael Douglas)一臉好色瞅著女子(Glenn Close)咖啡泡沫留於嘴角失儀《Fatal Attraction》(孽緣)後引致的情孽殺戮的相近描寫同樣出現在電影《東京喰種》, 相異的是1987年上映的美國影片以男女一夜風流的難以收拾到2017年上映的日本影片以男子單戀女方她卻以男人是食物的生存獵殺。 金木研嚥下了他人生的最後一道菜, 二人在僻靜地點散步談天, 男女背後燈光漸漸消失, 利世主動擁抱金木研, 對於首度與男性約會的女性而言她膽子是大的, 她抱緊的不是她示愛的情郎, 她指甲摩挲她視為肉食的背部, 她的頭逐漸的, 逐漸的挨近金木研肩膀, 她張口一咬, 研的首次約會泡湯, 神代利世脫下裝扮文靜的眼鏡, 雙目現出食人魔特有的紅瞳黑眼白(赫眼), 她彎下腰肢, 裂口嘶嗚, 人血染紅牙齒, 她捕食人的長條管子(赫子)刺穿獵物身體, 魔物舌頭不住的舔吃生肉臉龐、唇舌, 她是如此的饑餓, 她恨不得馬上吞噬, 燈光照亮的人獸交纏是研驚懼怪物的人性, 以及他在即將變異前在世的最後一道光; 覆蓋利世身上的光是她無懂白日以人的形態融入人的社會生活, 日光一逝, 她以獸的形狀打開本來臉目生吃人類的食慾蓋天; 蒼井優演的人獸轉折出色, 女演員何曾於銀幕這樣放肆的張牙咆哮? 蒼井優演了多年文藝女子, 她今次的突破演出是震撼的, 以後的鬼魅怪獸片片商不妨考慮破舊立新的女演員。
喰種只能吃人肉, 他們吃人類食物時嘔吐可以區分人與怪物可以理解。 然而, 他們可以喝咖啡暫時止住飢餓的設定電影沒有解釋, 人肉不是隨時隨意取得, 喰種不能像人一樣可以拿著肉食蔬果於適當場合進食, 他們能夠喝咖啡是漫畫作者石田翠給予物種的慈悲, 日本咖啡店是當地的一道風景, 當地人通常相約朋友到熟絡咖啡店品味提神飲料聊天, 這是日本人生活的習慣, 所以喰種藉喝咖啡約人類於咖啡廳交談, 混入人的社交圈子, 瞭解人類。 物種可以借詞不吃服務生端上的點菜(他們可以假裝的吃, 代價是躲在洗手間挖喉吐物而已), 一旦連咖啡不能喝就是斷絕異類與人類的交流大道, 這樣, 位處[安定區]名為[古董]的咖啡店更形重要, 店主芳村功善以經營咖啡店收容無地立足的同類喰種, 店主給努力壓制吃人欲望十分難受的金木研沖泡的咖啡是同為天下淪落人的同感, 電影近鏡下的黑咖啡接觸男主角唇邊的吮飲響徹音效是突出店主給予的關懷施贈不只止了他的飢渴, 飲料還救了他的心, 他的命。
電影限於篇幅, 喰種搜查官真戶吳緒與亞門鋼太朗的描述只限上司下屬的搜證、捕殺; 真戶帶上的戒指說明他是有家室的男人, 他的感情歸於人界, 他對喰種下手絕情; 亞門的出身背景電影沒有描述, 他給我的感覺是他是個子高, 刻苦鍛鍊棍棒格鬥技術同異類戰鬥的熱血男子, 他讓我留下的印象是他不能與同僚再到拉麵店吃眼鏡同事推介大蝦拉麵的傷感, 代表人類正義化身的鋪墊不足。
笛口雛實目睹慘遭殺害母親; 亞門同事靈堂死者母親拉開包裹屍身的滿目噙淚, 人同喰種都有父母親朋, 他們都為守衛各自所愛的人、種努力戰鬥, 他們有錯嗎? 不是, 錯的是這個世界。
金木研察看破碎鏡子的照出映像是那個存在他身體的利世, 研的發狂大肆伸張赫子赫然止住, 他驚訝觀察進入進食狀況的前度暗戀對象倒影, 鏡子反映的影像不斷張開血紅牙齒微笑, 電影的鏡子是一種語言, 它告訴觀眾的是男主角的不由自主命運, 你是我, 我是你, 我們是一體共生人與喰種的混血新種。
atrick Chan寫於2017年9月1日
《东京食尸鬼 真人版》影评(八):《东京食尸鬼》总也绕不开《寄生兽》
虽然很不想做对比,但看完全片还是觉得与《寄生兽》太像了,不论是从主角人设(人类和异类群体的纠葛),还是战斗系统(增生武器),到最终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日本社会做个影视作品真是太较真了,不亏是进入了全民反思人性黑暗的阶段,全片主旨还是较深刻的,人类社会中的道德+智慧两个维度下,同样会生出罪恶之花,纯粹的恶,一点都不比怪物们好。
另外说下男主,本片的金木和《寄生兽》里的男主(叫啥来着忘记了),人设本质上还是“孤独”,为毛日本电影总喜欢刻画“孤独”呀!?“孤独”生出一切因果。
唉,建议大家还是少看些日剧日影啥的,这一周七天看下来,估计心理上要压抑的不得了……
《东京食尸鬼 真人版》影评(九):“即使会伤害他人,我也可以活下去么?”
在我看来,其实听到雏实讲出题目里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这部片子就可以算成功了。它的核心,嘛,如果真的有想表现的这个东西的话,大概就是这个了。
东京……的确是我的入坑作,我很喜欢它。但客观上来看,它的确不是一部神作——那种架构、深度什么的,种种专业人士都能头头是道的优秀,它很具有冲击感,但它的确不够优秀。西瓜像个糟糕的医生,找到了被遮掩的伤口,撕开一道最可怕的口子,把病因指出来,却冷眼旁观不去医治,甚至最基本的消毒都不做,你不知道他会不会,但时间一长,不论他会不会,他都是不会。大家都肯定看完有些朦朦胧胧想要说点什么的感觉,但最后只会背那几句不怎么有道理且特别中二的台词。电影给人的感觉,和漫画一样,这后面肯定,也有西瓜的手笔在那里吧,我想。
我不懂专业知识,我对电影的一切半点不了解,我只是作为一个纯粹的观众,一个读过点原作也看了动漫的普通观众,觉得你们把它说得一无是处实在有点过分。也或许是我脑残。
我也感觉这个剧情的分割连接,没有什么特别的艺术性,但演员们太努力了,努力得让你舍不得否定这部剧本可能没写好的电影,它好得很普通,所以我就给了四星。但如果你们批评男主的演技,我就骂你们。我不是特别了解masa,我也没看过多少他的电影电视剧,但他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我都懂他要表达什么,他紧张的时候微微颤抖,说话的语气挣扎着尽量温柔。
可能不是他演得不好,而是你们选择性忘记了金木头发还是黑色的时候的样子。这是我原谅你们批评masa演技的唯一理由。
嗯,电影没选白发金木。我其实很费解。因为如果不是真的想要表达些什么,把名场景堆砌一番,对于商业化来说已经足够,大家对白金木的热情之高涨,官方我想应该不瞎。加之男主这个灵魂人物是作者钦定的,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西瓜想借电影表达一些漫画没有表达或者表达不清的东西。当然这只是我片面之词,你要说官方抽风我也无话可说。
那,假设真的有,电影想表达什么呢?嗯,不得不说,电影一样没有讲述清楚,这样一下显得那么努力的演员们都太可怜了一点。他们像是被剧本捉弄一样,几乎是拼命的去表演,但他们始终讲不出真正该讲的话,因为剧本没写。反而和那个错乱的世界有一种微妙的契合。当然这也是我一家之言,如果你没有感觉出来,那就骂我强词夺理好了,我不介意。
我曾经想过,西瓜想塑造一个纯粹理想而荒诞不经的实验室,这个思想实验室自然是要讨论人性。人活下去都一定程度上是在啃食他人的生命,那么当这种剥夺达到多大程度,会和活下去产生矛盾呢?人活着太累了,不仅需要食物,还要正义,还要很多很多的正确,我们不断给活着绑上各种各样的筹码,但一旦和最初的筹码产生冲突,我们又几乎都丢盔弃甲,这样的我们,和为了活下去而食人的人形猛兽又有什么区别?但是剧本的确很中二,像个被抢走玩具的孩子哭喊着说出来的梦话一样。
不过另一面剧本其实很认真,很认真地补全了很多很多东西。
比如ccg怎么一步一步追查到雏实一家的,虽然不能硬着去分析,但不那么苛刻地去看也算是很完整很细致的一个过程了,我很喜欢这一段,这一段只在电影里呈现的这么完整。又比如金木到底有多温柔,添加了很多小小的细节,其实远比看到的,他挣扎的场景要多的多。会觉得这个人身体里有根柔软的芽,你毁灭他,他就是无尽的杂草不死,你帮助他,他就为你开花。
剧中像是为了讨好观众,一直在说那句“世界是错误的”,不过好歹剧本也说,“或许我们是不对,但你们也不是完全正确”,这个,比那什么“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听起来顺耳多了是吧?多了那么点挣扎的气味,还有些委屈的样子,这里真的很能够感觉到那股温柔。
金木的智商也一直在线啊……只是你们没看见而已,他弱质,但不弱智,这是真的。我说电影。
“世界是错的”。
世界是不是错的我不知道,漫画前面金木说是,后面说不是,矛盾是不矛盾,但解释也不够清楚。而且,世界是不是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它真的是错的,我们要怎么活下去。这才是我真心想知道的东西。
剧里看起来给了个很正能量的答案,因为电影在一切都没有滑入更深的黑暗的时候停止了。
或许一开始西瓜也并不想讲什么大道理,他只是反反复复剥夺金木生存的条件,然后又强塞给他活下去的理由,像是恐吓一样,说,活着,活着本身就很重要了。虽然为活着而活这个无解的命题从古代就产生一直没解决,他也不惜用黑暗捍卫生命。
所以金木还是活着,他黑化了,就最小限度地活着。
“即使会伤害别人,我也可以活着吗?”
不论是以“正义”为名的“正道”,还是以“爱”为名的“邪道”,其实都在伤害别人。
然后,其实都活着。总有人希望他们活着。
这就是那个答案。仅此而已。
我再重申一遍,如果有人批评演员特别是男主,我就骂你。
以及,我永远喜欢野田洋次郎。
《东京食尸鬼 真人版》影评(十):主角演技炸裂,全剧瑕不掩瑜,期待第二部【有轻微剧透,慎入】
之所以给这么高的分,完全是冲着想看第二部去的。女一女二选角问题太大了——我同学都在说“女神利世完全被毁掉,要是第二部还选个残疾人来演就买张飞机票到日本去锤死导演”——这句话足以说明这次的选角问题多大。
打光和特效也有问题,等会儿再讲
打高分并不能说我就是视障影评,这部作品的缺点和他的优点一样明显:
1.女主的选角让我一度怀疑那个女主角谁谁谁来着(清水富美加)还有男二谁谁谁来着(铃木伸之)是不是给导演塞了钱才拿到这个角色的。讲真的,英是金木呼声极高的好朋(基)友,他们俩的故事曾让我的腐女朋友撑住看完了第二部的东喰,而现在,她在附二洗眼睛。
2.镜头能不能好一点?董香与泡面头干完仗之后,的确是极其狼狈,不过……算我求你,欧巴桑,别抬头好不好……战斗场面的剧情可能是为了突出金木那边吧,感觉董香这边完全是被(在)压(划)制(水)的状态——打到一半的时候,董香眼前有个洞,明摆着像陷阱,你还非要去钻,你这是在干啥?生命最原始的冲动吗???
3.伏笔过少。有的伏笔,你加句台词,多摄一个镜头就可以让看完第二部的人在二刷第一部的时候有莫名的爽感,并且也能让人期待一下第二部。然而呢……导演可能是想着,第一部已经这样了第二部就不会再有了是吗?= =凸
高分理由很简单:
1.对于我这个死忠漫画党来说,改编的非常好,因为这种改编把一个故事讲好了,讲全了,并且让人有一种想二刷动漫然后再回来作比较的冲动(并且我也的确这么做了)!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揭示金木的使命(让人理解喰种,也让喰种融入人类,找到适合喰种生活的方式,寻找人与喰种之间的平衡点以达到和平,停止争斗)。动画中,金木就是在与亚门的打斗中顿悟了这一点。然而在真人版中却没有体现
2.文章的主旨还是很明显的:和平——找到人与喰种之间的平衡点以达到和平,停止争斗
3.最后与亚门的打戏
不!是!一!般!的!燃!讲真的这个结尾让我联想到了第一季动画的结尾,主角与壁虎之间那段燃爆了的打斗!并且里面有很多镜头也是借鉴了动画的镜头,
看这个尾赫的张开状态,有没有觉得特别熟悉?
电影:
动画:
还有就是“骨折的正确用法”:
动画:动画中金木的脚被抓住,然后直接来了个托马斯回旋骨折一脚爆了壁虎的头
电影:在电影中金木被亚门的库因克压制,也是用将手臂骨折的方法脱离禁锢
总之,电影中还有很多挺有趣的地方和细节,需要发现
总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加油啊!!我是真的很想看到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