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王》是一部由凯利·阿斯博瑞 / Lorna Cook执导,马特·达蒙 / 詹姆斯·克伦威尔 / Daniel Studi主演的一部爱情 / 动画 / 西部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马王》这部动画片,第一次出现还是在我小学一年级时,前前后后这么10年多,我至少看了她不下20遍。每个分镜、每句独白、每段配乐我都无比熟悉。这部电影中无数镜头造就了今天的我画的马。作为我唯一一部看过两次以上的电影,今天,不知道第几次再看她,才萌生了写写感受这个想法。
本来很抵触,就像喜欢吃的总不喜欢分享,最稀罕的电影也不想拿来分析、拿来分享、拿来写影评。然而深有体会的“每次看都看出不一样的东西”这种体会,实在难以压藏。
不用多说,《小马王》这部动画片讲述自由灵魂,讲述永不屈服的意志。相信看这部动画片长大的小孩儿一定都会活得漂亮。最最令人深刻是被带到军队在西部的基地,第一次看到驯服后的马,整齐划一地走阵型,那一刻实在太震撼。还有spirit解放拉火车头的群马,所有的马都重获自由奔向自己的家,那一刻又让人无比动容。
除此之外,这部动画片也通过这一件事反应了征服西部的历史。从影片刚刚开始,独白就讲到“至于西部有没有被征服,那你要自己判断”。上校在驯服spirit时也说“没有驯服不了的野马”,就像没有开发不了的土地。然而就是这匹另千万士兵失手的野马,最终却同意让土著人小川骑,影片隐晦地讽刺了外来军队/开发者的鲁莽、愚昧、和失败。
片中spirit对小川的态度有极大的变化,从故事情节上来看,spirit先是从上校手中救了小川一命,小川为了“报答”它踏上寻找它的漫漫长路,并最终将它从火海中解救出来,spirit为“报答”这次救命之恩,再小川后来脚踝中枪后毅然决定让他骑在它的背上,逃离上校的追捕……
然而,野马和土著这些与自然共存的生灵,怎么会因“救命之恩”才去“报答”呢?在他们的世界观里,没有分得这么清楚的恩情相报,只有“你对我好,我便对你好”。在小川第一次放任它自由,让它回家时,它就不再对他有任何敌意了。它想回家,而他让它回家,这就是拯救它的生命,也解释了后来spirit作为一匹马的行为。最后它终于允许他坐骑,也是因为它深知即使他骑在它的背上,它也不会失去它的自由。
irit大概是虚构的一匹马,即便非此,也早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可是正如片中所讲,它代表了整个马群,整个西部,以及所有不甘屈服的灵魂、的精神(spirit)。不死的不止是spirit、不止是西部,还有西部的spirit。
《小马王》影评(二):难以驯服的自由之心
继续补看02年以来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及提名影片。今天相继完成《怪兽屋》《冲浪企鹅》《星银岛》,最后是《小马王》。
两日来,一共完成了9部。动物为主角,两部讲述企鹅,一部讲述猫咪,在我心目中评价并不算高;再就是讲述蜥蜴的《兰戈》以及讲述野马的《小马王》。很巧,两日观影,都在无意中把个人观毕认为最好的一部放在了最后。
如果说要在这两部片子中分出个高下,个人更偏向《小马王》。其中一个原因是《兰戈》中的动物形象太丑,你可以说我肤浅;而《小马王》中,漂亮到无以复加。更因为绚烂的美国西部风情画面(科罗拉多大峡谷、科罗拉多河、纪念碑谷、黄石公园,等)和动听且深情的音乐,且故事也不错,综合起来就胜过《兰戈》了。
两部片子,都可归为西部片。不同者,一个主角拟人化,能讲话;一个不能人言,只能内心独白。相比于《兰戈》中惯有的西部游侠拯救小镇居民的故事,《小马王》加入了民族对立:美国白人骑兵队和印第安土著的冲突。背景更设定为西部大开发修筑铁路。片中有马拉火车头的剧情,当即想到了《战马》中,拿主角战马来拉大炮。
小马王,有两次解救“同胞”(驯养的不能和野马视为“同胞”吧)。更有那飞身一跃,让老对头美国骑兵队队长也为之拜服,按下了手下抬起瞄准的步枪,并对小马王点头示意“前仇”一了,而小马王也点头。
印第安男孩对小马王说:你是无法驯服的。
irit : Stallion of the Cimarron 影评 _DoubleS金琳 2002的《小马精灵》是由Dreamworks和universal studio制作和发行,聚集了制片人 杰佛瑞·凯森伯格,导演 凯利·艾希贝瑞 ,编剧 约翰·福斯科联手打造的西部冒险类动画电影。 从剧情上讲,整部电影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以一匹马的眼光描述了美国西部拓荒史。其中吸睛元素之一是选取了马作为讲述拓荒史的媒介,既包含了美国追求自由,宁死不屈的西部精神,又有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崇尚理想。 而从制作手段上剖析,这是一部少有的2维和3维结合的传统数位动画,制片人凯森伯格认为,电脑是无法取代传统动画手绘特色,而电脑又不是传统的敌手,故此,而生一种两者的结合产物。而当你细细品味本片时,你丝毫不会感受到两种手段的突兀,如,Spirit和马群一起奔驰(3D),而Spirit从马群奔向山坡(2D),当虚拟摄影机拉远时,他又变成3D。转换的惟妙惟肖。 而对于角色,为了免除喜剧色彩,导演设定了剧中的马匹并不会说话,他不像《Zootopia》那样幽默,风趣,但是他更加真实,不做作。你更会去体会动画魅力中肢体的语言。 终于讲到了我最喜欢的配乐和歌曲方面,由于故事缺少对话和旁白,音乐成为表达故事人物内心情感的一把利剑,制作团队请来了词曲制作人布莱·恩亚当斯和配乐大师汉斯季默。布莱说了一句话“我们基本上是在创作一部音乐剧,表达一匹马的情感,我按照故事创作,所写歌词必须明确,通过歌曲为Spirit注入生命”。这是音乐的魅力所在,我坚信,音乐和美术是不分家的。这同样是我志向所在。 但是,现实是,也可以说是影片唯一的缺点,他的名气一直比不上娱乐性强大众化的《Zootopia》和《马达加斯加》,这两作品风趣而又幽默,贴近观众生活,属于观众理解层面;而相比《Spirit》,如果你之前没有了解过美国的西部拓荒史,理解本片的意义不大,就像你向外国观众介绍梁祝的时候要备注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要给他们一点影片背景,所以本片所限定的观众接受群体很小众,在亚洲市场一般名气不大,因为观众看不懂或者不够通俗,并且公司片后的产业链和宣传途径做的不太到位。如果是我,我一定要在影片开始前宣传好西部拓荒史,要知道如果有了一部好的作品,商业的头脑一定要转起来,绝对不能因为观众的不理解,埋没了一部良作,如果你想要卖作,商业和艺术你一个也不能落下。 所以要知道,艺术是一种高于生活的东西,真正的艺术正常的麻瓜是无法理解的,这看你要什么,你是要经济价值,就要了解市场需求,具备一个商人头脑的艺术制作者。如果你是一个艺术追求者,就什么都不要管,没关系的,跟着心走,义无反顾﹉
《小马王》影评(四):享简单
这些天看了很多电影,绝大部分与爱情有关,我似乎总想从这些电影中找出些解答,很多时候确实有很能触动我的地方,我对爱情的看法变得更加现实。而就像那首歌唱的,变得现实,也许好也许坏,各占一半。尤其当我看完“残爱”系列以后,想法变得很乱,开始觉得爱情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捉摸不定,那我们还能把握些什么?
而我一直是喜欢动画片,喜欢童话式的故事的,我并非不知道它们是不现实的,但总爱沉浸在一片美好和祥和之中,或许傻,但想来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开心就好。或许人总是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我憧憬着爱情是美好的,所以我宁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那些丑陋的细节,尽享爱情的甜蜜。至少,我还相信爱,我还期待爱。或许我还是没能弄明白一些问题,但想来,现在这样的状态也要比过分现实而后绝望的心情要好。
我不知道自己身上是不是能算受过爱情的伤害,但我为爱掉的眼泪真的不少了。可我还在期待,期待总有那样一个人在不远处等着我,总有一份情在等待我去开始和延续。那些美好,不能只发生在童话里。我要我的童话。
《小马王》影评(五):马儿是草原自由的灵魂
当人类完全沉浸在自己大量开垦工业进化的时候,我们从未体会过其他生灵是怎么想的。虽然只是一部动画片,但是在八十多分钟里,有过温情的瞬间,也有过激烈的抗争和自由的奔跑。
对于所有生灵来说,所有的建设都是破坏,而对于马儿来说,所有的豢养都是奴役。因为没有哪种动物能像它们一样,在风的追赶下狂奔,任鬃毛飞扬,动画在这一点写意上,把马儿的随性飘逸都彰显得淋漓尽致。
淘气的小野马从出身就肩负了整个族群的领袖,小时候的他淘气不堪,从山顶滑下,弄得族群中其他的马儿一身雪。渐渐长大,似乎能看到他愈发认真,比如狮子偷袭小马,他会首当其冲的上前去营救。
我们看到他不羁的一面,比所有马儿都健硕,比所有马儿都更难以驯服,但是这样的男人还远远不够。在小雨的带领下,他开始更多的关爱别的动物,小女孩被他摔倒在地,他会温柔的用鼻尖顶她。当自己心爱的小雨被湍急的溪流冲走,他能奋不顾身的去追逐拯救。
看到两匹饥寒交迫的马相互依偎在一起,我突然觉得人类竟然如此幸福。我们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让我们可以相互依偎,还能相互拥抱安慰取暖。
小野马与鹰一起玩耍,从小有飞翔的梦,最后在山顶的纵身一跃,知道一定能飞跃过去,但是内心也如同小溪一样,捶胸为小野马呐喊。在骑兵举枪射手他们的时候,头领按下了那支枪,人与马四目相望的点头,就像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欣赏,让人由衷为一个野马暗喻的男人的成长而感到欣慰。
他为了族群而活,为了爱而活,也为了自由而活。
动画的每一首原创歌曲,就像唱到人的心底,就好像一种信念和精神,渴望奔跑渴望着彻彻底底的自由。
《小马王》影评(六):喜欢 sound the bugle
为我哭泣
无力继续
只有放弃
再也没有力气
我已疲惫
让我躺在这里
号角响起
我不在意
无路可走
也无路可退
从远方的家传来风的呼唤
呼唤着我
不要忘记啊
你要抬起头
坚强起来
不要忘怀
听我的吼叫
响彻在那云霄
明天的自由
终将属于我
《小马王》影评(七):我大步向前,头也不回,像不安的河流,要奔向海洋,像飞翔的小鸟,自由的飞翔。。。。
音乐真美,这部卡通在情节上和华美的程度上我觉得实在没有办法和星银岛,辛巴达相比,但是看了还是感动,无法抑制的对自由,蓝天,草原的向往和遐想。看到马儿在草原上和飞鹰嬉戏奔跑,真希望自己就是那只飞鹰,那匹马,草原上微风吹过,青草无边,蓝天广阔,有什么能止住我翱翔的翅膀,飞奔的步伐?听它的歌儿,,多美,每一首都那么美,“放开你的手,别再来烦我,一边凉快去吧。。。。别再来烦我。。。","要想征服我,亮出你的力量......”“我大步向前,头也不回,像不安的回流,要奔向海洋,像飞翔的小鸟,自由的飞翔。。。。”,有谁能不爱这些歌呢?
向往童年的那些在青青草地上自由狂奔,在高高山岭上放怀高歌的日子,就像小马,向往它的家乡。。。。。
《小马王》影评(八):被低估的好电影!
开篇3D CGI show时间太长,一般前十分钟是抓人眼球的重要时间,而这里要到20多分钟才明白它究竟在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另外它的特点——动物主角的无声,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理解不好的人或小孩子可能无法很好的理解马儿们在表达什么。这样,他们看不懂就会觉得故事无趣……
然而事实上,这部电影从30分钟以后几乎越来越精彩,而且只要你的理解能力足够,哪怕你是小孩子你也完全可以【感受】到马儿的感受!
打破前面悠缓的节奏,后面的部分精彩重重——尽管是一部2D动画片——但是竟然会看的人屏住呼吸、睁大眼睛、合不住下巴,为主角担心!不仅如此,它也非常的感人,我完全没想到会看出热泪……
然后将到画面。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对头发(主要是印第安人的黑发)和马鬃毛的绘画,特别是在风中和在水中那种潇洒飘逸的表现,将追求自由的主题演绎的淋漓尽致!此外也必须提到影片里的 CGI。片子开头雄鹰带领观众飞跃西大荒的画面就是典型的3D画面。还有后面主角SPIRIT在火车里看着外面的雪花飘成群马让我略吃一惊,因为让我想起2013年的FROZEN。
故事上,SPIRIT的意义和以往大多数动画还是不太一样的——你会发现成为经典的电影总有它与众不同的故事——它没有讲一个歌颂英雄成长然后历经困难战胜恶魔之类的英雄主义故事,更不是美国老掉牙励志故事什么屌丝突然变身富帅的东西。而它讲的是,一个关于回归和追求自由的故事。它换了一个角度去理解当年的拓荒,然在自然的立场,真正站在野性的立场,站在原住民的立场(原住民,native,也包括native animals)……当然,不能说一匹马给印第安人就好过给美国军队,但这里让我们换了一个视角(特别是让美国人换一个视角……什么“伟大的拓荒”……)。
但一样东西的优点有时就是它的缺点!
写实的不说话动物表现手法,可能让很多人理解不能;有点“反拓荒”味道的故事也可能触动一些人的神经。加上影片确实没能把握好节奏——如果前面10-15分钟能剪辑一下、紧凑一些,在之后紧张连连的部分加入几分钟轻松,那么电影会非常理想,也许名气会比现在更大、票房等也会更好些(豆瓣的评分应该都是感情分,比如我这个,IMDB竟然只有6点几分……所以评分什么毫无意义,一部电影好坏自己心里有数就够了!)。
《小马王》影评(九):freedom
崇尚自由的人和男人必须看这部片子。
注:我只喜欢两维的动画。
我曾经认为狮子王是最好的动画片,但看了小马王之后才知道没有什么能与它媲美。整片的对白几乎没有,马是不会说话的,所有的感情完全靠眼神和行为来表达;在某些镜头中,马是两维的,但背景是三维的,实现的两维与三维的完美结合;还有音乐,连布赖恩亚当斯也感到不可思议他会创作出这么理想的曲子。片中的音乐有力地将美国西部的广袤与磅礴表现出来,而here I am和I Will always return更是把Spirit的性格和内涵有张力的表现出来。
《小马王》影评(十):一匹脱缰的野马,一堂男人的课
很久以前就有人力荐要我去看,一直没看,直到现在大一国庆假期闲在寝室里才看完。看完后觉得确实很棒,看的是国语版,台湾腔调,可惜的是插曲也用国语重新唱了,听起来有点怪怪,有时间要重新看一遍英语原版的。
小马王是只不可被驯服的野马,象征希望,它有一颗自由的心,坚强而勇敢,能屈能伸敢担当,它向望前方,向往家园!
当小马跳过悬崖后,上校明白到,它有着不可被禁锢的灵魂!到小马再次在草原奔跑,追逐雄鹰的时候,它得到解放,重获自由!
整部动画故事简洁而温馨,适合和亲密的人一起看。(以后希望我能和我的儿子能一起回看这部动画,两父子哈)
对白,独白比较少,故配乐插曲会比较多,但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