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舞》是一部由马克斯·马考斯基执导,吴镇宇 / 徐若瑄 / 狄龙主演的一部动作 / 喜剧 / 爱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舞》观后感(一):如果有这么一首歌,那它不知是代表什么方式的爱呢?
回别人的帖不知不知写了很多,所以独立发一帖了。
关于最后一个利是封的名字。我个人的观点是:名字不是沙生写的。
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是笔迹。绑匪中第一次出现的三个名字有:阿肠,阿丧二人。可以留意到这两个名字里的“阿”字的左耳旁是明显高于右则的“可”的。而阿查的“阿”字左右齐平。再有就是利是封的颜色和字体的粗细,都可以对比得出最后一封利市跟沙生写的名单不是同一个系列。
这个利是封个人的解读是:阿查本人写的。
习惯一,就是利是封本身。我们知道,这个金黄色信封整个故事里面只有一个---就是阿查跟警官下国际象棋用的那个。他们二人每次碰面都会用这个利是封将下一步棋交到对方手中。而警官在上一步棋已经“将军”,利是却在阿查手上,或许阿查那盘棋已经输了(当然,这不可考),即使那盘棋阿查能逆转,可他也没有这个机会了。但他这个传递利是的习惯是不会改的(整个故事阿查在生活习惯方面是很固执的),同时也是借此机会,回答了警官上一个假设性问题。最后再有一个意思就是,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将这个见证着彼此交情的信物交给老朋友。
总之这里面的感情很复杂。。。一切感觉都道不清,很微妙。优秀的东方人的电影作品都是如此。有心的朋友翻看的时候可以再细心品味。
习惯二,就是名字。这个就好解释很多了。可以套用阿查杀阿德时的话:我现在有子弹,却没有名字。。。这是出于阿查作为杀手的一个职业习惯。笔者在第三次看的时候已经确认了自己的推测。还是阿查杀阿德的这一幕,在阿查从阿德手上拿过名单之后的画面可以发现有阿查写字的动作和音效,而在随后一个画面,阿查把一张红纸拿起,上面是能勉强看到写着阿查二字的。接着,阿查把手枪交给阿德,彼此在红纸上写上对方的名字。大家机会均等,谁输,谁就死。有名字,就要见血。同时,要见血,必须先有名字。也因为这样才有阿查那个经典的假设性问题,写名字的是凶手?还是开枪那个?
整部电影里,阿查作为杀手的时候均是以次为基调。
当然,说道他的"职业原则"在最后酒店救MM那里情急之下杀人的不算,那时他已经做好牺牲的觉悟了,他已经不再是杀手了。我们可以看到,阿查这个固执到过分的杀手,在为了这个心仪的女孩子的时候,会抛弃自己坚持。比如说,星期天杀人,比如说“没有名字”杀人,比如说,他会很没有格调地在大街上狂奔到女孩的家。这些细节,都能体现阿查这个杀手对女孩的珍视。。。
说到阿查对女孩的感情,容许我先说回电影中段,阿查送女孩回家时那一幕。女孩吹了一段口哨(就是主题曲Broken Orange),之后女孩说:有人说,每一种爱的方式,都有一首歌。你知道这首歌么?但是我不知道歌名,又或者其实根本没有这首歌。如果有这么一首歌,那它不知是代表什么方式的爱呢?
这段对话其实直指故事的中心---一个杀手的情感---一个杀手爱的方式
在故事最后,阿查把耳环还给女孩,吹着自己已经练到很熟练,很悦耳的Broken Orange走出房门,(我们知道,阿查一开始吹得并不好。一个杀手学吹口哨。。。呵呵)在口哨响起的时候,这里给了大量特写女孩,原本失神的女孩被口哨打动,望着远去阿查的背影,这刻她才领会到那是阿查给她的答案----这就是Broken Orange所代表的,他爱着她的方式----茶(查)舞 /ONE LAST DANCE 这个杀手最后的一段杀戮的舞曲。到了这里,故事才算是点题。
当然,前面也说了,这里面的夹杂着的情感,其实没那么容易讲清楚。。。这里,我只能点到为止。这个故事当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这样的小细节,让电影在枪火,杀戮,死亡的外衣下有着数不尽的温馨,忧伤,希望,可笑和正义。
有人主张如果最后那封利是不是沙生所写,那么突显不出故事宿命的感觉。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有什么宿命主宰。那么沙生真的在利是封写上阿查的名字,然后阿查死了,其实不算什么。毕竟,这种情况还是“有名字的”。而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的宿命感让人绝望的是,其实沙生根本来不及把阿查的名字写上就已经被干掉(第八个利是封在台面),可是到了故事最后,阿查还是不得不心甘情愿亲手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信封上,然后干净利落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也呼应了阿查对警官问的上吊的问题:一个本身要死的人,鬼使神差地活了下来,可是命运还是让他还是死了。。。这叫做不幸。。。所以警官一进门才会有那一这一段对话:"自杀啊?"
quot;不幸的死亡"(苦笑)
这就是我对这部电影中的宿命的解读。
这部电影真的继承了港片黑帮片的一贯的风格,集其之大成,在黑色幽默和冷酷无情的黑白江湖的包装下的是无处不在的浪漫情怀。再加上导演自己自信到有点过分的拍摄剪接和讲故事的手法。可谓是继往开来。实在是一部非常非常精彩的“港产片”。看到香港电影到了回归后的10年也能有着这么优秀的作品(虽然它产在新加坡),作为港片的爱好者真是觉得很欣慰。
《茶舞》观后感(二):《茶舞》剧情完全解析(严重剧透,慎入)
+++SPOILER+++
警告:以下内容严重剧透,你真要看下去吗?
5
4
3
2
1
OK~
如果你看不懂《茶舞》,不是你的IQ有问题,怪就怪导演故意将剧情剪辑的支离破碎,甚至设置陷阱误导你~
***********************************
04、【1】阿高、阿肥、阿王、阿德等试图从绑架回来的红毛口里套出“TATAT”在哪里
09、【2】周日零时35分,阿高打电话给查,说收到了利是封(意思是有活干了~),查说星期日不上班
10、【3】高叫大只佬把利是封摆入信箱,任务是:TATAT在哪里
13、【4】高去酒吧喝酒,这里导演用连环照片的形式展示了一种比较新颖的电影语言
14、【5】周日早上,高在公园醒来,碰到他妹;查恰巧经过,对高的妹阿Mae一见钟情
16、【6】晚上,查在家里对棋局,他在一张金色纸上写着:Q+0R4(这是国际象棋的下棋步骤代码)
17、【7】查执行红利是封的命令:向红毛三人套问TATAT的下落;得到信息后,高杀了他们
18、【8】高带查到TE AMO酒吧介绍他妹给查认识,查叫高不要跟意大利人混在一起;查拾到了MAE的耳环。
22、【9】阿高带着大只佬去Janko酒店找TATAT,发现了一个黄色拉坏和2箱TATAT
23、【10】阿查跟警官在晚上碰面,查给了警官一个金色信封,要吃警官的BISHOP(象),还问警官一个假设性问题:有个人想吊颈自杀,结果绳子断了,他摔断脖子死了,这是怎么一个死法?
26、【12】查在报摊看到报纸,知道那个红毛原来是沙生的儿子
27、【13】高查出两个裁缝佬偷走了一些TATAT,取之并吩咐大只佬送到他妹那里
28、【14】查到高家质问绑架事件,MAE碰巧到来,高乘机支走他们
29、【15】查开车送MAE上班,碰到龅牙MM来给MAE送黄色皮夹
33、【16】阿高和阿德把两箱TATAT还给意大利佬
01、【17.1】沙生问到了绑架他独子的绑匪名单,准备派利是封...
05、【17.2】沙生开始写下绑匪名字:启荣、阿肠、阿丧...,就是酒吧的那三个混混
19、【17.3】沙生写下第四个绑匪名字:阿肥
30、【17.4】沙生写下的第五个名字:阿王
35、【17.5】沙生写下第六个名字:阿高
34、【22】阿高和阿德把沙生杀死,高把红色利是封收了起来,放在查家的信箱里
36、【23】高带一妓女回家,阿查在门口等着他
07、【24.1】一帮蒙面匪徒,其中包括酒吧三个混混,闯入一个房间,对一个头发染红的人说:举起手不要动
21、【24.2】蒙面匪徒闯入房间的第二段闪回镜头,阿肥是其中之一
32、【24.3】蒙面绑匪闯入房间的第三段闪回镜头,阿王是其中之一
42、【27】意大利佬问高把第三箱TATAT藏在哪里。那帮蒙面绑匪其实就是高的伙伴:阿德、阿肥、阿王还有酒吧那三个混混。
37、【28】高被杀死,弃尸街头
38、【29】第二天,查带着一束花和一把伞准备来找MAE,结果接到警官电话叫他认尸
39、【30】认完尸后,警官把一个金色信封给了查,然后回答上次他提出的吊颈自杀的问题,说那种死法叫“不幸的死亡”
40、【31】查想将高的遗物带回给MAE,但她不在家,查只好留了张纸条
41、【32】龅牙MM来找查,告诉查高是被自己的兄弟杀的。原来那晚查找高时,查说沙生会找秘密杀手将绑票的人全部放入利是封杀死,包括高和查。但高告诉查他早料沙生会查出谁是绑匪然后杀人,所以在沙生下命令之前,他和阿德已经杀了沙生,并把利是名单放在查的家的信箱里(线索:注意阿高一共放了8封)。高上楼后,一帮蒙面绑匪就闯了进去,杀死妓女,绑起高。龅牙MM说亲眼看到高的朋友打死了他。查以为高的死是因为绑架事件暴露以后,他想一人承担所有责任以保存其他人的性命。龅牙MM说阿高最后还是向意大利佬说出了第三箱TATAT的下落,前提是阿要德保证自己和MAE的安全。但阿德最后食言,杀了高。
43、【33】这时查担忧MAE的安危,马上飞奔去找MAE,可惜已经太迟了。德一伙已经去MAE家拿走黄色箱,还顺便LJ了她
44、【35】查去德的家杀之,拿到杀害高和强奸Mae的名单
20、【36】阿查去杀阿肥
25、【37】阿王发现阿肥死了,接受警官查问;阿王躲起来打电话给阿德,告诉他有人要买他们人头,而镜头显示电话那头只是留言录音
31、【38】阿查跟踪阿王并在地铁站杀了他,并造成他要自杀的样子
02、【39】阿查在TE AMO酒吧跟踪三个混混,时间是周6晚上11:37;这时阿MAE走了过来,其中一个混混认出了阿MAE,说“是她!”(线索)
03、【40】阿查问阿MAE为何回来上班,MAE回答没钱用;MAE问查为何在这里,查回答说是为了“干活”
06、【41】阿查提着黄色袋(线索),杀了这三个混混
11、【42】查杀完三个混混后,提着黄色袋回到酒吧喝茶。
12、【43.1】这是警官走进来,问MAE:这三个人今天有没有来过,与什么人来往?MAE说那边那个茶客(阿查)请过他们喝酒;警官跟查说:这个星期六你很忙吖,我以为你星期日不工作....(线索,说明那时已经过了12点,是星期日);又说:现在有三条尸体躺在酒店门口,报告很难写。查给了一支酒给警官,警官给了查一个金色信封(上面写着在他们的棋局里,警官要将查的军),还问: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什么人是一个杀手最容易杀又是最难杀的人。
46、【43.2】镜头转回第12幕:警官到酒吧调查三个混混的下落,看到了刚杀完人的查,两人聊了一会,警官先走,查叫住阿MAE,将一个装满钱的信封给她,说这是高的,而且要送MAE回家
47、【45】回家途中,MAE在酒店门口认出了黄色皮夹和那个意大利佬,提着黄色袋跟了进去
48、【46】查先搞定在车上的意大利佬的那两个手下,又搞定守门口的那个仁兄
49、【47】查进入酒店套房,看到MAE用枪指着意大利佬,骂他是个PK大混蛋...混乱中,枪声响了...
50、【48】查把MAE带入另一个房间,对她说:你枪法真差,这么近也射不中。查把耳环还给MAE,然后他走出套房,这时一个保安冲进来,射杀之...
08、【49.1】酒店门前发现三条尸体,狄龙扮演的警官这时开始出场。三条尸体都有一个装钱的蓝色信封,带着同样的新表(线索),第三具尸除了一张酒吧单(TE AMO的,注意这是误导性线索)、一包烟还有一支手枪
51、【49.2】镜头转回第8幕:警官到酒店门口调查三具尸体,警员194报告说大概午夜稍后遇害,三条尸体都有一个装钱的蓝色信封...这时另一个警员走过来,说酒店套房有个人点名要见他。
52、【51】在套房里,查对警官说“我跟他玩完了”,并递给他一个金色利是封。查要求警官放过房间里面的阿MAE,警官同意,他打开金色利是封,上面写着他的问题“那个是杀手最容易和最难杀的人?”的答案,查自杀。
15、【52】警官在星期日早上观看他女儿排舞,注意他手上拿着一个装红纸的金色信封
*********************************************
1、整部电影的主体故事可以看作是发生在一个星期之内,从星期日凌晨阿高他们逼问红毛三人不获、高打电话找查帮忙开始,到第二个星期日凌晨查在酒店自杀、警官8点在教堂看女儿跳舞结束。
2、电影的剪辑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类似于《低俗小说》(Pulp Fiction);场面调度则借鉴了《梦之安魂曲》《大象》;一些视觉和电影语言仿效自《天使爱美丽》
3、这部片的导演和编剧是Max Makowski,是个巴西人,在香港工作过多年;《茶舞》的资金来源和拍摄地点都是新加坡,但却更像“港产片”。Max说他早在10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就把《茶舞》的剧本写好了,2005年才把它拍成电影,06年参加戛纳影展,但直到今年(2007)年初才正式在新加坡本地上映,内地引进的6区DVD是采用粤语原版(虽然有新加坡口音)。据IMDB资料说,吴镇宇是Max心目中扮阿查的首选;而扮演阿高那位仁兄是新加坡人,他是最后一位确定的主要演员。还有,本片最大的花瓶不是徐MM,而是Harvey Keitel,就是演意大利佬那位,他的大名在西方可谓如雷贯耳,是个老戏骨,看过昆叮的《落水狗》的朋友应该对他很有印象吧~~~赫赫,就是Mr.White嘛
4、现在网上各大BT、Emule论坛上流传的“影片简介”信息是都是错的,相信那些白痴DVD碟商在引进《茶舞》时候根本没看过(或者没看懂)母片。YSDG版本的DVDrip的字幕也有很多是错误的,相信也是因为Rip自6区DVD的原故。如果你听不懂粤语,单是靠看字幕,可能会在某些细节的理解上受到误导,顺便再凸-_-凸那些白痴碟商。
5、很多朋友对主题曲很感兴趣,Leto也是。主题歌Broken Orange是由John Swihart、Pakk Hui还有导演本人Max作的,有人说演唱的是谢霆锋,但其实是Pakk Hui,不过声音确实很像。阿查开车送MAE的时候,他们吹了一段口哨,也是主题曲的调,不过其实不是宇哥和徐MM吹的,替啊查吹的是John Swihart, 替啊MAE吹的竟然是MAX -_-#。还有字幕结束时第二首口水歌:“女朋友你很靓,女朋友你很正....”作曲和演唱叫Deninis Zhou Chong Qing.在Janko酒店那对SM男女,男的用吉他弹的就是这首歌。
6、电影结束,不要马上走人或把播放器关了,因为字幕完了后还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bonus scene
*********************************************
OK,问答题时间~
Q:首先,TATAT是什么?
A:TATAT究竟是什么东东,这个问题不重要,可以是毒品,可以是赃款,电影并没有明确暗示。当然,可以非常确定的是,TATAT不是人!
Q:第三箱TATAT是谁偷的?
A:TATAT本来只有两箱,就是高从Janko酒店805房找出那两箱;当高闯入房间时,他发现了在地上有个黄色拉坏,后来查出两个裁缝佬偷了一些TATAT,放在一个黄色箱里。那两个裁缝佬是大笨贼,偷东西手脚不干净,还叫酒店的人帮忙把箱子提出去...所以阿高很容易就找到了他们。高叫Jo(那个哑的大只佬)把黄色箱送到他妹哪里藏起来,顺手杀了那两个裁缝佬。
Q:阿高为什么要把绑架事件的利是封名单放到查家里的信箱里?
A:阿查之前不是拿着报纸质问高是否知道红毛就是沙生的儿子吗?查显得非常生气因为阿高把自己牵涉进去了,他知道沙生肯定会查出绑匪是谁然后找秘密杀手杀人,也就是说,查也可能会被其他杀手杀死。阿高和阿德把沙生杀后,高把利是封名单给查,就是向他说明:名单都在这里而没有派到其他杀手手上,连写名单的都已经死翘翘了,你已经绝对没有危险了。
Q:阿高为什么每次都在公共场所醒来?
A:呵呵,这个要问导演,高从公园醒来、从学校醒来,我们只大概知道这是因为他要做社会服务,不过我觉得这个设定是导演故意的,就是两个字:搞嘢!~~~~
Q:阿查为什么要杀阿德他们?
A:阿查杀人复仇的动机有两个:他们食言将阿高杀死;他们LJ了MAE。后者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在整件事上,MAE是无辜的。查其实是爱憎分明的,比如当他接到认尸电话时,仍然十分镇定,只是用力剁了几下手上的伞,因为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事实的真相,以为高的死就算不是“死有余辜”,也可说是“合情合理”;当他送MAE去医院时,导演适时给了一个表情特写:那个咬牙切齿的样子吖~~~呵呵
Q:酒店门前那三具尸体是谁?是酒吧三混混吗?
A:那三具体尸体就是查追着MAE入酒店时,杀死的意大利佬的三个手下。他们也是阿高和啊德送TATAT给意大利佬时,守门口不让高进入的那三位仁兄。至于第三具尸体的TE AMO酒吧单,其实是个诱导型线索。
Q:阿查和狄龙扮的警官每次碰面都交换一个金色利是封,为什么?
A:阿查和警官是好朋友,他们在下国际象棋,每次他们碰面,将下棋步骤写在金色利是封里。
Q:谁开枪杀了意大利佬,阿查还是阿MAE?
A:电影中似乎没有明确暗示,但我认为是阿Mae,查对Mae说:“你枪法这么烂,这么近都射不中...”不过是安慰她而已,因为此时刚杀人的MAE惊魂未定,而阿查已决心要为MAE顶罪。假设开枪的是查,他范不着要在房间故弄玄虚,直接向外面的警察认罪就是了。正是因为杀人的是MAE,查才要狄龙过来,因为查知道只有他才能让MAE脱身。
有人说阿Mae不可能杀人,因为她拿的枪是阿查的,而阿查的那支枪是没有子弹的,但是因为查刚用了那支枪杀了酒吧三混混,所以枪里还有子弹是可能的。
Q:查为啥要自杀?
A:很简单,替MAE顶罪。就算他不自杀,只要他(替阿MAE)认罪杀了意大利佬,他还是会被判死刑,因为,新加坡是世界上刑罚最严厉的国家之一。
Q:查在最后给警官那个信封上,“阿查”是谁写的?
A:是沙生写的!阿查复仇的时候,拿着高从沙生拿回来的利是封名单(从衣服口袋里抽出的那些),沙生一共写了8封,“阿查”是第八封。
之所以强调这个情节,是要凸显一种宿命感,沙生虽然死了,但他下的杀人令还是得以实现,虽然过程比他想象中曲折得多。
补充:
Q:阿查在地铁里杀人的时候在一张纸上写什么东西,又撕烂一张黄色的纸,最后将一张白色的纸塞给死者,这是什么意思?
A:黄色纸是阿王在阿肥家里时警官给他的口供copy,上面有他的签名;阿王后来把它扔到垃圾桶,一直跟踪他的阿查拾到,模仿他的字迹写了一份自杀声明,然后在地铁站将阿王推落车轨,导演还特意给了那份白色纸的自杀声明一个特写。
Q:查是先杀阿肥还是先杀阿德?
A:阿查虽然有阿高放在他家信箱里的利是封名单,但这仅仅是参与绑架红毛事件的名单,而不是参与杀阿高的名单,虽然,这两批人是同一批人!但阿查是不知道的,所以,他是先杀阿德,拿到名单,然后再杀其他人。导演在最后解释阿查杀阿肥、阿王、酒吧三混混的分画面时,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阿查分别从口袋里抽出了“一”“二”“三”三个利是封,这的确是沙生写的,阿查最后给狄龙那个金色信封上的“阿查”这个名字也是沙生写的,但阿查杀人时是根据从阿德写的名单来杀的。
补充2:
Q:(意大利佬审问阿高时),和阿高一起被绑的两人是谁
A:那是阿高的两个手下,其中一个就是阿JO(哑巴大只佬),还有一个曾在电影开始阿高审问红毛三人时出现过。
Q:电影里总出现的那个金色发光的桃心代表什么?
A:金色红心在电影出现过三次,阿查杀酒吧三混混一次;阿查去逼问红毛一次;阿查自杀一次;每次出现都预示着死亡。从电影语言来讲,这是在加重影片的超现实主义色彩。
*UPDATED To 2007.05.01*
y Leto Chu
《茶舞》观后感(三):茶舞之歌
这片已经看过很长时间了,我一直很喜欢电影里的主题歌,真得很不错,也很符合男主角的性格,同样给人以冷漠,不羁的感觉,这正是此片令人很惊艳的地方
初看时,故事情节有点乱,后来才知道,这是导演故意在简接时,把顺序弄乱的缘故.只要再细细回味,整个故事就清晰多了
roken Orange
主唱:Pakk Hui
作:John Swihart、Pakk Hui Max
如果紧闭双眼 深层清晰
浓茶中可见闪相
残亮至死
凭是我的工作
旺是我价值
这一些灿烂
夺目彩色经已不关注
没法看清楚了
在两息之间
只可以活着
代表残色的爱
《茶舞》观后感(四):Heaven is 100 meters away
电影的名字有点混淆视听,
只因几天后就有一部大制作大阵容的电影即将上映,
叫门徒.
而这部原名叫<茶舞>的电影在这里叫做<血门徒>,
勉强与黑白画面,浓重墨色中显眼的那一封封过年的利是封以及每次杀完人后的鲜血起呼应作用.
马上新年就要来了,就在你收到新年的利是时,
会不会突然想起来,
原来,利是封也可以用来作为杀人命令下达的一个载体?
想到这,会不会突然打冷战呢?
吸引观众一路追到最后的悬念在结局来临时突然显得不重要了.
虽然结局是那么出人意表.
黑白光影的画面的不断切换,
似曾相识.
让我想起老杜的黑帮电影.
香港电影有时会突然在电影中的酒吧场景中出现灵光一现的背景音乐.
比如之前的<公主复仇记>中突然出现little airport的<在动物园散步才是正经事>,
又比如这次那首不知何名的歌,旧文艺的调子唱着"女朋友你好靓~女朋友你好正"
原音太有趣.
即使是徐若瑄不灵光的广东话,
我想这个老外导演对广东话有很特别的情节吧.
但我以为徐并不适合这个角色~
我不知道还有谁比吴镇宇更适合演有点文艺腔的黑帮杀手戏分,
黑白两道有时有种相似的气味,
所以我也不知道还有谁比吴镇宇更适合演多年前那部爆裂刑警中的刑警.
他驾驭起这种或警或匪的片子总是这么游刃有余.
说起来,我像是没有看过吴演过单纯的文艺爱情片,
无法想象甜蜜蜜如果由他来演会怎么样.
这部电影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幕他手里握着徐无意中掉落的耳钉,
出神地设想应该如何归还她的对话,
车窗外突然出现的声音让他失神惊慌到耳钉再次掉落,
到了电影的尾声,他静静站起身,
打开铁盒子,把那只孤单的耳钉取出来,
不发一言地摊开徐的手,放到她手里.
我想此时,他对自己下一步的打算已经很清楚了,
那一幕更带着决然的悲伤气息的.
电影除了光影出彩之外,便是精彩到似梦呓般碎碎念的对话.
"今天最happy就是因为我请你们喝,最hurt就是我要杀咗你们".
杀手劝阿高别与意大利黑手党做事:"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世界就会很清楚什么是魔鬼,但是你不要出界,你一出界,你就会分不清什么是天使,什么是魔鬼.你可以去了解另一个世界的人,但不要进去另一个世界"
阿高的辩解:"我帮意大利人做事,而你帮我做事,我是黄种人,所以你是帮黄种人做事的"
杀手的自我反问:
"你了解我吗?我从来都不带一只有子弹的枪在身上,也从来都不饮酒的"
杀手在被暗示到那单案子人是否是他杀的时候:"义卖是有钱人用去赎罪的,我又不是有钱人"
小女孩与杀手的对话是精彩,但是就太不合乎情理了.
以我这个理性的o型血的人来看,并不看好这段对话.
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那段呼应得几乎一模一样的狄龙与徐若瑄这个酒吧女侍应生的对话,
"请问你有没有见过这三个人和谁在一起?"
"他们是什么人啊?"
"他们是做过很多坏事的人"
"没喔,不过那边那个客人(指吴)请他们喝了杯柠檬茶."
还有狄龙与编号194的警察的对话
"他们说他们什么都看不到喔"
"或者他们真的什么都看不到咧."
"194啊?"
"恩."
"三个蓝色的信封,入面装着吾少钱喔"
"第三个啊吾同D,佢有一包烟,仲有一支手枪"
狄龙这个警官在电影从电影的开始就不断地向吴镇宇这个杀手抛出一个又一个的假设性问题.
第一个假设性的问题是
"什么人是一个杀手最难也最容易杀的人?"
终于,
在电影的结束前,
吴镇宇对他做出了回答,把枪举向自己的脑门.
我认为电影中偶然闪过的那句有名的劝人别在飞机上打广告的公益用语,
Heaven is 100 meters away
最为适合戏中吴镇宇的注解,
以它作标题应该不为过吧?
《茶舞》观后感(五):0.1公里
看完影片总觉得“血门徒”俗烂的名字很难配得上这部影片。
阿查之舞还不错。
总的感觉是清新,不是内容而是整个影片的风格,一直以为是香港本土新新类导演,上网才看到是出自老外的手笔。将传统黑帮片改用文艺片的叙事手法,独特,新鲜,看来港片总喜欢在黑色中暗涌迸发光芒。
影片插叙的风格或许会更让人在相似的地点中眩晕起来,并在眩晕中达到高潮,艺术的本身不过就是满足后寻求兴奋再满足。而影片就尝试着将所有视觉元素混合起来,用烈酒的味道到人得到满足。
阿查,杀手。理性的可以在每次结束人的生命后自觉心安理得,可以清醒地告诉即将选择上路的人自己是从不喝酒,从不在手枪里上好子弹,但他也清醒的知道,最后一张信封里的人名一定会是他。他与探长下棋,探讨一个准备自杀的人误杀自己这种让人喷饭的问题,或许最了解他的人非探长莫属。阿mea的出现让我看到结尾后会深感惋惜,阿查不适合爱情,因为感情怎么可以被理性支配?阿查也是因为感情才走上了通往天堂的那条路。
天堂据此不过0.1公里。
因为血门徒俗烂的名字让我忽视了他很久,但这就是缘,每当碰到中意的影片自己真的很兴奋,像晚自习忽然宣布从此取消一样。但愿金马上能够看到他的身影,看到最后的领奖台上演一出“查舞”。
《茶舞》观后感(六):寻觅那首歌曲因爱的代价(电影《茶舞》观后感)——(转)
用凌乱的方式讲述一个故事,一直就是艺术家们所希冀的方式,但是当观众把有些破碎的记忆重新拼凑以后,还能得到如此完整的影像,这就让我不得不认为这是一部上乘之作了。
不知谁把影片的名字由《茶舞》改成了《血门徒》,把好好画龙点睛那一笔点上去的“龙眼”竟然擦改成了“鼠眼”。从阿查(茶)到其喜欢喝的奶中加茶,再到电影所蕴含的深沉(犹如茶)但不失明快(犹如奶)的气质,再到电影主题曲《Broken Orange(一种茶)》。
无论从视觉的冲击上的角度来讲,还是内容的深刻程度上来讲,整体感觉电影浑然天成,与其说这部电影仿佛一块美玉——每一刀都是经过精心的雕饰镂琢,不如说这部电影仿佛是就是阿查自己冲的那杯奶加茶——在彻骨的幽香之后,让世人深深体会了一回醍醐灌顶的滋味。
一个恪守着自己行为准则的杀手阿查,原本一直冷静深沉的看着并参与着黑帮世界腥风血雨的仇杀,但当他在公园看到阿MAE时,当阿MAE调换了他冲奶茶的方式时,他也就此变得不同了。任何人一旦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有了感情,便会在感情的驱使下站在对方的立场中,从而迷失了自己的公允与严谨。这从阿高死后阿查的一系列报仇行为就能看得出来,若仅从正义的角度去理解阿查的行为,就把他看的太伟大了,他是个杀手,虽然有其行于天地之间的原则。可能就是因为阿MAE的出现,以及几个人(阿德,阿肥,阿王,三个小混混)对阿MAE的迫害,才使得阿查失去了固有的平衡,从而努力求得以心灵上的宁静。而对于心志如此训练有素的阿查来说,这巨大破例(三个小混混是在星期日凌晨被杀的,而阿查的星期日是休息日)与牺牲就是因为很简单的一个字——爱。阿德,阿肥,阿王没想到阿查会为阿MAE杀他们,警官也没想到,阿查会爱上他自己所认为的棋子。当阿MAE对阿查说:“有人说,每一种方式的爱都有它的一首歌,你知道这首歌吗?是我最喜欢的歌,但我不知道歌名,或者根本没有这首歌,如果有的话,不知道是代表哪种方式的爱呢?”而阿查当时吹出来的,阿MAE说差一点。当这种了解与被了解,提问与被提问的关系出现在另外一种场合时,阿查却显得咄咄逼人,当杀阿肥时,他故意把身子转过去,当阿肥扣动扳机时,阿查摇着那个用小盒精心装着的阿MAE的耳钉,告诉阿肥说:“你了解我吗?我从来不会带一支上了子弹的枪在身上,我从来不喝酒。”当阿查终于吹出了阿MAE心中的歌曲,而阿MAE那泛泪的眼神目送着阿查关门离去的身影出现在荧幕的一瞬时,我想无人不为之动容。因为接下来的那一刻,便是他为自己寻觅到的那首歌曲,所付出的爱的代价——从而也回答了警官的那个问题,一个杀手最难也最容易杀的人。
听说茶舞,是以茶的生产、饮用为主题和内容的舞蹈艺术,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叶文化现象,其内容多以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为主旋律。而电影中所诠释的茶舞或许是一种因为爱情而做出牺牲的一种求的真善美的人性。如 主题曲《Broken Orange》所唱得一样,如果紧闭双眼,深层清晰,浓茶中可见闪烁,橙亮之色,红是我的工作,黄是我假借一些灿烂,夺目彩色经已不关注,没法看清楚了,在两色之间,只可以活着,代表橙色的爱。
《茶舞》观后感(七):阿查之舞,亦是殺手之舞,殺手的命吧
這樣的結尾同開頭,是不是讓人得重新排整劇情順序,
比如:接到這些利是封和阿查開工的時間是在阿高的“大事情”發生之後、
最後阿查告訴阿sir自殺其實可以不幸死亡,就像他自己本不想自殺,但最後做個件最難辦有最容易的事(他身手好、就連自殺也不失手、不是自殺就很難死)、
算是殺手的宿命吧(不殺無辜?同 為愛而死)
始終不懂阿高為何塞從一到八的利是封、按理來說他和阿德合作時並不知自己會被“兄弟”殺,所以沒必要放郵箱里(其實也對,但是死人的事要親手交代阿查比較好,即使在黃車子旁的時候殺手一個都沒開殺)
但這卻讓他們統統都按死亡名單進行了、 很是恐懼
作者的意圖是什麽呢,新穎? 我好奇是哪位導演,看了下,外國人
其實說來說去,, 在我認為,就是“最複雜的是同時是最簡單的事”,沒什麼大不了,殺手如此 世界如此 真亦假來假亦真..
《茶舞》观后感(八):茶舞——不小心错过的好电影
导演: Max Makowski
主演: 吴镇宇 / 徐若瑄 / 狄龙 / Joseph Quek / Harvey Keitel
制片国家/地区: 新加坡 / Singapore / 香港
语言: 粤语 / Cantonese
官方网站: http://www.mediacorpraintree.com/onelastdance/index.htm
上映日期: 2006-01-25 >更多
又名: One Last Dance / 阿查之舞 / 血门徒
imdb链接: tt0445609
这是一部很棒的片子,导演疯了,我醉了,如果当年遇到这部片子不是名字叫血门徒的话让我一看就以为是门徒的跟风作品,根据十几年的观影经验就觉得必然无聊,结果我发现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这主要归功于给影片翻译的人,我更喜欢他的另一个名字——茶舞,一个身上带枪但从不装子弹,而且从来不喝酒的杀手的故事,整个电影就好像是在舞蹈一样,镜头切换到了极致。炫丽加华丽,里面的每个人貌似都是哲学家,都在思考,充满了自我。
“为什么当警察?”
“因为当警察简单,法律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就不用自己想了,做人最重要的是晚上可以睡得着。”
“在我看来一个女人不是鸡,男人不是杀手,肯定是太丑,要么就是根本拿不了枪。”
一个小女孩对阿查说的话。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只要回答就好了,我不是要答案儿时通过问题看你这个人。”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发生的故事。是不是会很有意思。好电影,茶舞。
《茶舞》观后感(九):色彩
一部很棒的片子,有老外来怕的中国人的片子, Max Makowski 一个会广东话的老外,在IMDB上搜了一下拍摄过的片子只有TABOO并且评分只有可怜的3.3。但是茶舞完全的欧洲拍摄手法,加上吴振宇和狄龙这个老油条演的一个在黑白连个世界游走自由的老警长,完全把意大利黑手党的故事搬到了中国,影片不停的切换和重复着镜头,扑簌迷离的感觉,换句话来说就是晕,但是这却换来了更多的好奇心,连续看了两遍,导演和他的茶完全都是不按照常理出牌,非常cool和非常gentleman的茶,眼神和动作替代了过多的言语,没杀一个人都像在创作一件艺术品,一个枪里面从来不装子弹的杀手,在他的枪上和影片中不断出现的那个心的标记,每次的出现都有着不同的意义,Krzysztof Kieslowski风格。镜头的快速切换和人物乱纷纷的来去和众多舞者让观众眼花缭乱,查的舞步却逐渐清晰,理智、冷酷和优雅,擅长一个沉默的温柔舞步。影片的色彩应该是值得一提的,强烈的色彩,湖南的效果,胶片的质感,真的很棒,尤其是一部中国片子。
《茶舞》观后感(十):意外的惊喜
冲着吴镇宇来看的这部电影,不得不说这是个意外的惊喜!
刚开始看着很无聊,因为没看懂,只好先暂停看豆瓣影评.....
发现电影故事顺序是乱的,瞬间又有了兴趣
越往后看越明了,加上影评分析,懂了个大概
不得不说,吴镇宇的表演真的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从无间道2、一个烂赌的人生、Laugh gor之变节......到这部电影,我一部一部的追过来,发现吴镇宇的演技越看越有味道
--惟一一次他失去镇定在桥上狂奔,那么旧的桥段,却让人心折不已.
--徐若宣问他哥哥是否平安,他脸上的千言万语.原来表情可以说那多话.他的脸并不是地道的英俊,但那样的眼睛,那样的姿势.
--以为已经穷途末路了,然而推开门,却见他架着腿坐在大厅中央,眉毛都不动一下.
--坐在钢琴上,一伸脚把auther的转椅转过来,一伸脚也伸得那么帅.(哈,摘自dodo的影评,自己偷懒不想写啦)
还有他在最后安慰阿MAY,摸摸她的头,哼着阿MAY教他的曲出去的时候。
他从未说过爱,但所有人都能看得到他爱的那么深。
影片中导演镜头切换的方式也很特别,很喜欢!
么么么~爱吴妈,好庆幸还有这么多精彩的老电影我没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