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18-01-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经典影评10篇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是一部由Philip Martin执导,大卫·田纳特 / 安迪·瑟金斯 / 丽贝卡·豪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影评(一):那些帮助我们思考的人

  看过以后,猛然想起小时候我也是想当科学家的,高中还一个劲的用质能方程推出一些结论结果还是对的,比方说速度接近光速,质量趋于无穷,不过大概现在是当不成了。

  一天到晚和机械设计手册打交道,各种各样的国标嗡嗡的飞来飞去,我只剩下头昏脑胀而已。天才与常人的区别就是天才脑子里的东西简单而又分明,莫扎特如此,爱因斯坦亦是如此。而吾等,装满“前途”、“工作”、“爱情”、“金钱”、“名望”、的臃肿的脑袋,就只能扮演螺钉的角色。不过我认为编设计手册,编写各种字典的人与写质能方程的爱因斯坦同样伟大

  如果能活到80,那么我的人生刚好过了1/4,该专心致志地干点什么了。至少,不能老这么穷~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影评(二):相对论背后的相对性

  不是很懂物理,所以看这部片的意义首先在于DT,不过看之后就与演员无关了,好的演员让人进入角色,忘记自己本身。

  当科学政治同时出现,作为一个置身事外的观众,我还是没有办法说它们二者是完全无关的,套用相对论这个名词,联系和区别都是相对的。

  Einstein片中说科学和音乐是有相通之处的(希望不是我对英文字幕的误解),在我看来这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无国界,音乐是人类的音乐,科学也是人类的科学,偏偏语言和国籍限制了这些本该脱离世俗发展项目,一旦纠缠到复杂多变的政治里,单纯的公式就有了不一样代表性。

  术业有专攻,作为某一个特殊领域的权威,科学家懂政治的不多,即使他们热血澎湃的以为自己做着正确的事,别人看来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效果,在此,正确与否就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

  譬如制造毒气的Fritz Haber,在毒气这点上我们大多数人认为他是罪恶的,但站在另一个立场上,他也是爱国的,战争表现爱国情怀的一种方法就是尽最大可能解决敌人,Haber做到了;又譬如Eddington,他拒绝与德国断裂科学联系在当时同僚看来是极大错误,然而从科学无国界这个角度理解,他所作的研究比国籍重要多了,更何况这也不代表他不爱国。

  电影是没有绝对结局的电影,在一段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我看到战争的负面性,然后,开始好奇相对论的真正意义。继DW对时空概念的大量灌输后,时间简史成为目前最想读的一本书,虽然很可能,我根本看不懂。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影评(三):沉默信仰

  这是一个跨越战争与空间的科学家之间的思想交流。爱丁顿让爱因斯坦名声大噪,却在电影的最后一幕握手微笑

  故事要表达的内涵丰富,战争、立场、宗教、同性之爱、出轨、科学与真理……很多矛盾艰难险阻,而这部电影却处处表达得极为克制,每一步每一个情节,都点到为止,充满了英国气息的沉敛和宁静。让人看着,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即使是较为外放的爱因斯坦线,也无法逃脱这些气氛——爱因斯坦的张狂和有趣、反叛和骄傲,也无法抹杀影片的基调。

  喜欢他陪孩子在河里穿上玩耍的场景,鲜活、古怪且幽默。但这种令人会心一笑的气氛很快就结束了——他回家了,看到了妻子态度变得敷衍冷漠。于是这个人开始不可爱了……他私生活的作风令人讨厌,对妻子对孩子有失责任,心疼他的妻儿。

  我是因为David看了这部电影,他身上总是糅合了极其鲜明的矛盾特质,眼神总是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他的眼神坚定、沉默、内敛、固执悲伤,在一些时候,还带着青涩、胆怯、悔恨和骄傲。把爱丁顿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通过这样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偶尔几个镜头会让我想到他演的Doctor,那个快活、疯癫、可爱自由、悲悯而忧郁形象,我果然还是更喜欢他笑得可爱的样子

  英国人的克制真是无处不在,他们似乎天生就能驾驭好这种分寸。

  英国德国两条故事线风格差异明显,爱丁顿的沉郁内敛与爱因斯坦的自由任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两位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工作的认真都令人敬佩。

  最喜欢的两个镜头:一个是同事质问爱丁顿他的儿子死在战场上,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些?而爱丁顿却不能理直气壮地说我深爱的人也死在战场上,但这件事比这些要……他只能沉默。

  另一个是他和同事在非洲拍日全食的照片,只有5分钟,天空深邃壮阔,而镜头里只有他一言不发有条不紊地换底片的声音。没有音乐,没有天空的壮丽镜头,只有轻微而有规律的换底片的声音——探索科学似乎就是这样,枯燥而繁复,看起来简单——其实这些都通过了无数艰难的探索、演算、假设、积累。

  敬所有超越国界、利益、追寻真理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影评(四):爱因斯坦的眼影

  这部影片是一部科学史的记述,一部反战片,一部英国与德国民族心理的透视片。

  这个故事在任何一本科学史中都是必须提到的,绕不过去。爱丁顿也因此名垂青史。起码名垂科学史。

  当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许没有爱丁顿,同样会有其他人来证实。总有那么个人会来成全历史。然而在这个影片之后再大谈什么科学精神似乎乏善可陈,而另一个主角却是从未缺席,God。由前些日子冯象讲约伯记联想至此。

  上帝总是喜欢与他的造物们开玩笑,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同样也免不了一颗童心,这绝对没有亵渎他的意思。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牛顿。有一天上帝说,那还不够,于是爱因斯坦出场作为代言。就连爱丁顿启程去非洲之前,他的妹妹依旧提醒他,要听上帝所说的。信仰,是个可疑的。可是,难道信仰不应该是上帝给予他的子民的嘛?这是个有趣的悖论。

  上帝总是这样,他偶尔灵光闪现,又消失无踪。人们被生生抛在世界上,何等之悲催和坑爹。进而,或许坑爹上溯到源头,也就是坑上帝吧。just a joke.呵呵。

  还是很BBC,结尾还不忘在此强调,是英国计量学家爱丁顿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Starlight will bend!

  :什么是个人对国家的责任?

  ,片中的爱因斯坦涂着浅紫色的眼影,是我电脑显卡的问题嘛?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影评(五):This is much more!(相对论中的善恶问题)

  很多人会说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爱是超越性别超越国界的,人类不应该有战争,我们要有大爱要善良BALABALA〜。这一切似乎是那么正确而又是无用的。我们总是在电影中被感动,在现实中慨叹善良是愚蠢。因为一切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的信仰是很难站得住脚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推翻。

  稍有理智的人都会在公众场合鼓吹爱和和平,或真心或假意。假意者带着对自己没有被“爱”的愤恨和曾经被侵略的不满,却在背地里说,换作谁处在强势地位都会那么干的,言下之意,自己也不例外。

  但这部电影说的是物理学、爱因斯坦、相对论。这让一切都使得它和其它同类型的电影变得不太一样。至少对我而言,因为我从中还看到了问题的答案

  物理学家玻尔说过,相对论、量子物理这东西世界上没有人懂。这话还是比较中肯的,他可以说他知道如何用公式推导出这些理论,他知道如何向你解释他的理解,但他依然不敢说自己懂了。因为所谓的不确定性原理就和我国的玄学有相似之处,懂的人不是神也至少是个半仙了。就像那句著名的“上帝掷骰子”所描述的,那和我们每天在佛主面前摇签桶有异曲同工之妙。

  ---------------------------------------------------------华丽丽的分割线---------------------------------------------------------

  下面说点真正和电影有关的。

  我其实和很多人一样,很早就知道“爱因斯坦生活在纳粹时代,但因为他的人格高尚不想参与战争而逃到了美国”这样的故事。但一直没想过这和他研究的理论可能有什么联系。直到前不久听到古典在罗辑思维演讲中提到对爱因斯坦的一个的采访,这个采访别出心裁地没有问爱因斯坦和相对论有关的问题,而是问到“你觉得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是什么?”爱因斯坦经过十五分钟左右的沉思回答到“是世界是善还是恶的问题”。

  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面世之前,科学界普遍相信牛顿三大定律已经解释了宇宙中的一切,世界的规则已经被人类所掌握,从此物理学不用再往前发展了。想想如果自己处在那样的时代会是怎样的心情吧,认定世间的一切都是确定的,都是按一定的轨道往前走的,而且自己已经知道这条轨道是可计算的,是不是就理解了有些人对生活的绝望以及纳粹的狂妄自大?幸好幸好,爱因斯担及时推导出相对论,破除了这一迷信。一个出色的物理学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拯救了世界。

  世界是不确定的。一切的规则都有漏网的概率。

  人类不知道世界是善是恶,但至少我们现在确知我们无法掌控它。是这种无法掌控感教人心存敬畏,对权力产生威慑,令恶者适时止步,让善者网开一面。这不正是世界善的体现吗?

  生活中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说,中国人很多都是唯物主义者,不信鬼神、不信轮回,所以无所敬畏,做出来的事情可以没有底线。我想说的是,也许适当的科普就能改善这一问题,因为在科学理论中,“上帝”一直都在。

  在被生活欺骗,前路迷茫峰回路转之前请坚定地相信。你说呢?

  ---------------------------------------------------------------PS--------------------------------------------------------------------

  有人说其实爱因斯坦不相信量子力学,晚年是一个坚定的保守派,还说“上帝不可能掷骰子”。那么看一下下面这段文字,来自“百度百科”:

  “然而多年以来,许多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物理学家都对这个故事提出了质疑。深入研究爱因斯坦所说的原话之后,他们发现爱因斯坦关于非决定论的思考远比大多数人认为的更激进,也更细致入微。“正确理解这件事情成为我们的一项使命,”美国圣母大学的历史学家唐·A·霍华德(Don A. Howard)说,“深入发掘文献资料以后,我们看到事实与一般叙述截然不同,这令人吃惊。”就像他和其他人证明的那样,爱因斯坦其实承认了量子力学的非决定性——理应如此,因为就是他发现了量子力学中的非决定论。而他所不能接受的是,非决定论是大自然的基本原则……

  ……他在试图解释随机性,而不是通过解释消除随机性。”

  我想没有人会轻易否定自己辛勤与智慧的结晶,这句话只是表达他对革新的一种谨慎态度,就像我们遇到吃惊的事情感叹一句,“不会吧!”,并不能代表我们否认事实。颠覆物理学大厦这种事如果没有一定理性的约束,一不小心可能就变成了“大跃进”式的发展。对于我们不能理解的理论,与其盲目鼓动大家相信,不如努力去证实它。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影评(六):《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还是DT出彩

  一部BBC与HBO联合出品的电视电影,虽然都是大牌,可仍然不应该寄予过大的期望,制作规模的限制还是让这部片子有很多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地方

  在荧幕上呈现一个伟大的科学家,选角的把关是成功的第一步,不得不说这片的爱因斯坦选角很糟糕,更糟糕的是片中对这位人物的设置也是很偏离实际的。本来全片围绕着相对论艰难诞生过程来叙述,却以爱丁顿的视角出发,此时爱因斯坦仿佛被架空,能为这个角色博得更多的关注无疑只有两点需要做到,一,编剧把人物设定好,二,演员把他演好。

  可惜了,这两点,他们统统没做到。再加上对科学理论的轻描淡写,对背景环境浓墨重彩。这片根本就不像科学片。我期望值过高了。

  不过幸好DT没让人失望,不仅是因为占了爱丁顿不被大多人熟知的便宜,然而最重要的是影片主路线是跟随着爱丁顿的,在加上DT一贯的自身魅力,他与角色一起出彩是自然而然的事。

  还有要提到的是,本片里所有女人都太美了,欧洲韵味里的柔软,典雅,圣洁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镜头不多,感觉依然是强烈的。

  等待一部真正关于爱因斯坦与他传奇人生的电影吧。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影评(七):一声叹息

  有时候我们会说历史会给出公正的评价,有时候我们会说历史是胜利者写就,有时候我们会说历史不过是观念的产物……但是有时候我们仍旧忍不住捡起那些被大多数人所知道的历史所丢在轨道两遍的东西,望着那列一往无前的火车,发出一声叹息。

  如果不是因为主演是David Tennant的缘故,大概我无沦如何也不可能看到这部片子的,但是居然因为是他的新片,所以就顺便下了看了。说不上是多么值得大书特书的片子,挖掘了所谓人性但是点到为止的恰到好处不愧是英国电影的分寸,还有……加入的由于众所周知的时代原因而无疾而终的同性相爱元素,倘若是美国片不知道要煽到什么程度,而这里面,不过是在面对着同事质问说“在这场战争中我失去了儿子,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说这样的话”之际,怎么也说不出那句“这场荒谬的战争让我失去了心爱的人,但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比战争或者国家都重要得多”,默然良久。

  这里有战争期间国家之间的冲突,有科学研究和政治站队的冲突,有当时社会对于同性恋情的看法的冲突,更有着一个人的宗教信仰和科学信念的冲突。挖掘下去的话大约可以渲染很多东西。尤其是Eddington这边,写他的悲悯和毅力,写他那阴差阳错未能出口的感情被报纸上的讣告所击碎。他并没有 Einstein那么强大到无谓,那是专属于天才的那种强大,(或许除了女人)没有任何人能够影响到的强大。Einstein藐视礼法和权威的态度或许大半是为了故弄玄虚做出一副愤世嫉俗科学家的模样,但他能够更容易地做到愤然离席甩手而去,他可以发火,可以做任何奇怪的事情,因为他是天才,因为他就该做奇怪的事情。没有人会奇怪于他只吃煮鸡蛋,或者过了一会儿又把鸡蛋一个个扔下去来给孩子们演示万有引力,任何观众都只会会心一笑,说我们心里的古怪科学家就应该如此——最多,最多,给他增添上一点人性说他也会恋爱,尽管那与其说是恋爱不如说是音乐通感大讨论。但是他不会犹豫,不会彷徨,不会小心翼翼地守着禁忌的感情无法出口,更不会在面对吐到脸上的唾沫的时候掏出手帕来轻轻擦拭……这样的淡定太英国了,太学院了,太让人心疼了……

  显然我并不能完全把Eddington和Doctor的角色分开,不必说他们是同一个演员,一战时期的学院派装束,贴身传统剪裁条纹西装,金丝边眼镜,与 Human Nature那一集里面几乎是完全重合。我尝试着不把Doctor的角色代入到这个电影里面来,尽管这很难。(尤其是当他说“我很爱英格兰”的时候,同一张面孔说出来的“Only Britain is Great”很难不浮现出来。)我理解了DT为什么要在09年之后不再出演Doctor,因为即便是他给第十任Doctor注入了生命,在那之后他很快就只能有这一个角色了。这对于一个舞台剧出身的演员而言简直是梦魇。

  总体而言整部电影我更关注的,并且也更偏爱的都是英国部分。正如电影的名字所表现的那样,这两个人在故事里直到最后一幕才第一次见面并且握手,所以几乎可以很容易把故事分成英国和德国两个部分两条线。德国部分对我的审美而言太歇斯底里,太爱憎分明,立场的选择太容易(总而言之就是不够暗黑优雅深沉)!我更偏爱隐忍、克制和眼神的倾诉,而不是直白的宣泄和质问。我爱蕴含着无限潜台词的“我爱英国,但这是比此更高的事情”,而不是无所谓的“我从前是德国人,现在是瑞士人”的洒脱态度。只有天才才配得上那样的洒脱,那不是普通人可以拿来做的借口。

  为了简短给朋友概括这个片子,我用了下面一句话:本片就是讲Eddington如何顶着世俗的偏见,叛国的威胁,恋人战死的悲痛证明了相对论,——然后被世界给忘了的。如果不是DT粉丝或者英伦学院风大好,或许并不建议看这样主题似乎并不明确,冲突似乎并不激烈,也不知道最后说出来了什么没有的片子。当然,我本人非常非常喜欢这片子……那是另一回事。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影评(八):几个不妥之处

  片中时间开始是1914年,爱因斯坦早在1905年即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关于光电效应的研究成果应该也已经发表,在影片就已经开始名满天下,而且不仅仅是在科学界。但在影片里怎么搞得好像很不为人知似的。末尾的字幕,说是爱丁顿发布了他的观测结果验证了爱因斯坦理论的正确,爱因斯坦才从默默无闻变得。。。更是不知从何说起。

  另外,爱因斯坦在片中不止一次和普通人提到光速(扔袜子,面对投资人等等)不变的问题,按说这个问题已经得到确证了(迈克尔孙的光速测量实验),他没必要总为这个问题纠结,其时他思考更多的是引力(gravity,片中翻译为重力,也不妥)问题,应该不会总提到自己9年以前的成就。

  关于爱丁顿,末尾字幕提到了他的的其他工作,包括之后为信仰之类的工作,希望我们不要忘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段纯属画蛇添足。爱丁顿自己在片中也说到(大致意思,原话记不清),作为一名测量家,验证广义相对论这样划时代理论的正确或者错误,是他毕生的理想和最值得自豪的事情。事实也是如此,提到广义相对论,很快就会有人想起爱丁顿那次着名的日蚀观测,爱丁顿已经借此在物理学史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总之,爱丁顿在片中,除去那一点隐晦的同性恋之外几乎处处正面而光辉,爱因斯坦只是一个疯子式的自私的科学家,和爱因斯坦传记中所描写的相差甚远,印象中不至于痴狂到如此程度,他对自己妻子和家庭不负责任确是事实,但似乎没必要在这部包容这许多内容的影片中过于渲染。据说是英国BBC拍摄,呵呵,也没必要这样吧。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影评(九):爱因斯坦的日食缘

  科学松鼠会地址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6776

  (本文已发表于新民网)

  没有哪个科学家能比爱因斯坦更"震"了,以至于霍金写《时间简史》的时候拼着销量减少一半的风险也要写上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作为平凡人的我们,跟三五朋友吹吹爱因斯坦,一定让众人仰慕一把。这不,谈资来了,今年是爱丁顿用日全食观测验证广义相对论90周年,以拍摄科学纪录片著称的BBC(英国广播公司)为此而拍摄了《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足以满足我们在舒适的享受中了解科学的小小心愿。

  影片从风景秀丽的非洲海岸开始,爱丁顿亲自帮助工人一起将望远镜吊到山顶上,另一位科学家、当时的皇家天文学家戴森(Sir Frank Waston Dyson)则以标准的绅士精神"帮忙"喊加油。

  1919年发生在非洲的这次日全食,是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次"巅峰对决"。 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从苹果落地到发现新行星,从杠杆到蒸汽机,牛顿力学"一统江山"。科学家们一度以为,到19世纪末,物理学已经终结。牛顿理论的基础是平直空间,空间是没有边界,处处均匀的,时间就在这个"绝对空间"框架中均匀地流淌,很少有科学家会怀疑这个基础,直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

  爱因斯坦直接挑战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在1905年发表的狭义相对论中,将运动、空间和时间整合为一体,由此得到了德国学术泰斗普朗克的赞赏,将他延请到当时世界科学的中心柏林大学任教。爱因斯坦又花了十年时间,才将引力整合到相对论中,于1915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不是平直的,而是弯曲的,质量(比如太阳)的存在,如同床单上的重球一样将空间弯曲,行星就是沿着弯曲空间中的"直线"进行运动。可惜此时的爱因斯坦才不过36岁,只是科学圈的"新兵",在实验未曾证实以前,难以得到"言必称牛顿"的科学家们的认同,但英吉利海峡对岸一位更年轻的科学家却与他产生了共鸣。

  剑桥大学天文学家爱丁顿(Arthur Stanley Eddington,1788-1944)是一位贵格会派(Quaker,又称教友派)教徒,这个教派主张宗教自由,奉行和平主义,并拒绝服任何形式的兵役。爱丁顿是个颇有意思的人,比如他很喜欢大数,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用到几十亿这样的大数字,他一定要把所有的零都写出来;他甚至过于相信整数,比如当时物理学中的精细结构常数大约是1/136,他认为分母应该取整数136,后来实验结果发现其实更接近1/137,他又坚持应该取整数137(实际精确测量的结果分母上必须要挂上一串小数)--因此学生们给他取了绰号"Adding One(整数先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双方的科学家也被高涨的民族主义所感染,几乎断绝了学术往来,但爱丁顿却一直关注着爱因斯坦的学术进展,深刻地理解了广义相对论的价值。巧合的是,这两位科学家都反对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荒谬的,科学家对战争的支持,人们对于杀戮的狂热是不可理喻的。

  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时,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已经打响,他的论文通过当时中立国荷兰的科学家德西特(de Sitter,后来在宇宙学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送到了爱丁顿手中,他深知只有爱丁顿才能够理解这理论。爱因斯坦预言经过太阳附近的星光路径会被弯曲,从而看上去(与夜晚看到的)位置有所移动。按照牛顿理论,光线经过太阳边缘时,弯曲角度约0.87角秒(1角秒是1度的3600分之一),而广义相对论给出的结果则是1.75角秒,比牛顿理论的预言要大一倍。

  爱丁顿敏锐地认识到,在发生日全食的时候,太阳光完全被遮挡,观测太阳附近星光偏折就可以用来检验爱因斯坦的预言,于是积极为此事而奔走,向同事们宣讲对广义相对论进行验证的重要性,他所撰写的《相对论的数学原理》被爱因斯坦称为这一领域的最佳作品。当时的皇家天文学家戴森爵士发现,1919年5月29日的日全食符合进行这个检验的理想条件,不仅全食阶段持续长达6分钟,而且此时太阳正好位于七姐妹星团前面,这个星团的恒星相当明亮。非常适合检验爱因斯坦的预言。在戴森的游说之下,英国政府决定,作为对爱丁顿拒绝服兵役的 "惩罚"(其他拒绝服役的贵格会派教徒已经被送到了苦役营削土豆了),如果战争在1919年结束,责成爱丁顿带领一支探险队前往非洲观测日全食,检验星光的弯曲。

  1919年5月29日的这次日全食本影从南美西岸开始,经过巴西北部,跨越大西洋,抵达非洲中部东海岸。为了保险起见,英国派出了两支探险队,一支由格林尼治天文台的Andrew Crommelin带队,前往巴西Sobral,一支由爱丁顿带领,前往非洲西岸几内亚湾的Principe岛。6月的皇家天文学会杂志上刊登了两支观测队来回来的电报,Crommelin说:"日食精彩。"而爱丁顿的电报则多少一些沮丧:"有云,但仍有希望。"

  因为星光偏折的程度随恒星距离太阳边缘远近而有所变化。爱丁顿与戴森多次讨论后,对观测结果的重要性给出评判,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给出偏离1.64角秒的结果,与爱因斯坦的预言很接近,这个结果于11月6日皇家天文学会的特别会议上宣布。

  英国《泰晤士报》立刻报道了这个消息,11月7日的头版头条新闻标题是《科学革命:宇宙新理论!牛顿学说被推翻!》(Revolution in Science / New Theory of the Universe / Newtonian Ideas Overthrows),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教授立刻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科学明星。

  当时报纸的插图

  爱丁顿公布的结果,虽然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并成为广义相对论早期的支持证据之一。但也并非没有怀疑,毕竟相对于爱因斯坦预言来说,观测结果误差高达20%,更别说爱丁顿舍弃了明显"不正确"的结果。因此有些科学家拒绝承认爱丁顿公布的结果。

  随后的日全食观测中,测量星光偏折,验证广义相对论成为一项重要的观测内容。由于干扰因素比较多,总精度提高并不大。

  1960年代,随着类星体3C 273和3C 279的发现,提供了非日食观测方法,每年10月8日,太阳就会遮蔽这两颗相距很近的类星体,射电天文学用观测两者间隔变化代替观测单课类星体方向变化的方法将误差降低到1.5%。上个世纪末,欧洲空间局发射了专门用于测量恒星位置的喜帕恰斯卫星,勿须日全食就可以测定太阳附近的恒星星光偏折,用跟爱丁顿同样的比较手段,卫星给出的数据与爱因斯坦的预言误差不超过千分之一。

  影片对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做了相当真切的刻画,尤其是在战争氛围中,爱因斯坦和爱丁顿仍能够保持内心的安宁,不为当时泛滥的民族主义情绪所动,正如爱因斯坦在《泰晤士报》上发表的文章指出,假如政治家能够学习到科学家的品质,那么欧洲就不会遭受战争的疯狂破坏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代表了人类思想的洞察力所能够达到的高度,由此也成为一战后彷徨的人们所需要的偶像,直到今天,爱因斯坦的公众影响力还无人能够超越,但是为此做出重要贡献的爱丁顿却很少为大众所知,由BBC拍摄的这部电影算是90年后对爱丁顿的一种迟到的补偿吧。

  不过影片里面,存在一些小的科学偏差,比如必须要精确测量的统计结果被简化为只要比较两张底片上星光位置存在移动,就证明爱因斯坦正确,假如历史上确实如此,牛顿老先生想必要气得爬起来抗议这样的"技术性击倒"吧。

  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是科学史上举足轻重的科学家,如果你以为这两位科学家是"圣人"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你会发现,爱因斯坦不仅仅如传说中擅长拉小提琴,还是个花心大萝卜,在还没有离婚的时候就带着情人表姐四处招摇,最终抛弃了曾经共患难的妻子。而另爱丁顿则与一位同性朋友有一段当时无法公开的"恋情"。这些"八卦",并非是导演故作惊人的虚构,而是确有其事。再伟大的科学家,在生活中也是有血有肉,有真实情感的普通人。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影评(十):这是我们人类神圣的职责,任何一点不尽责都是不可宽恕的

  每次走过南京图书馆二楼爱因斯坦的头像(壁像)时我都忍不住心生敬佩。记得李B大概说过这样的话:“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伟大,但不知道爱因斯坦为什么伟大”。我也只是看看传记片以及传记书而已。

  一部传记片无法叙说人的一生,选一个事件一个主题也足够精彩了。

  打开这些电影是因为题材,看了发现确实很不错。这部电影让我领略了科学家的激情和正直。《爱因斯坦与爱丁顿》,very good!

  即使是伟人也有瑕疵,爱因斯坦对家庭、对他的前妻……前妻米列瓦悲惨的一生实在是让人不忍卒读,我不禁怀疑爱因斯坦的残忍。

  片中有大概这样的台词:“真理能驱散愚昧,真理能什么什么,我爱真理胜过一切”。如果有一道多项选择题,那爱因斯坦真的是选择真理。看来爱因斯坦真的贯彻了这句话。

  还有,爱因斯坦病(累)倒在床时说:“这是我们人类神圣的职责,任何一点不尽责都是不可宽恕的,我必须做这项工作”。

  片头,爱丁顿说:“我们将会观测到存在的诗意”,当神秘、浩瀚的未知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理解他们的激情和热爱从哪里来。秦勒斯告诉我们,人的价值在于仰望。

  钱理群老师说:诗是用婴儿的眼睛看世界。有人说人从出生就开始慢慢丧失,至少好奇心是从婴儿时期开始逐渐丧失的。

  在我看来,对未知的探索是人的重要定义之一。

  本来准备说两句就算的,说多了。

  前晚出去闲聊,胡老板说他昨晚看电影看睡着了,醒来沿着播放记录放到了A片的激战场面。我说看电影看睡着是很幸福的,这一点得到了广大同胞的认同。

  那么我今晚准备看哪部电影睡着呢?刚刚才发现《BBC阿兰·图灵》

  早该看了。好节目永远看不完。好久没弄个通宵了,正好明天星期天。

  2014-1-14 19:18:01

  帮朋友做个广~告,想要买琴或者学琴,欢迎推荐,钢琴、吉他、架子鼓、古筝等等都可以

  如果坐标位于北纬31度14分至32度37分、东经118度22分至119度14之间,可以预约到店试琴 ^_^

  宁辉琴行官网:www.ninghuiqinhang.com

  小站:https://site.douban.com/284561/

  预约Tel:189-2140-7482 扣扣:570358294

  原文地址:http://jackrubbish.com/blog/archives/13515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