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惊胆战》是一部由陈鹏振执导,惠英红 / 黄德斌 / 余秋瑶主演的一部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惊胆战》影评(一):很好,看了这么多年的鬼片,第一次被鬼惹毛
剧情很典型,就是女儿堕胎,惹投胎不成的冤魂索命的故事。这是香港历年来这类鬼片的逻辑方向,再复制点《驱魔人》的桥段,本就当成一般性的电影补档看惠英红打发时间。
但里面一个情节,成功的把我惹毛。
女儿鬼上身,半夜坐在地板上,用叉子猛刺下体,面对惊恐万分的母亲,说出了这样的话:“既然不想生,留着它有什么用”,然后镜头拉开,下体流血一片。
看个鬼片,也不想上纲上线扯到女权……还是忍不住——我日你吗!!!!
想起之前看到有个网友分享她的出柜经历:当她母亲知道她喜欢女人后便说,你干脆把X缝起来,反正你也用不着它。
所以说,这是在表达即便是鬼,也有可能被人类的繁殖癖跟直男癌感染么。
好吧,站在鬼的立场,可能她们也只是想投胎而已。那么,两个问题:1.女儿本身是单身妈妈(电影已交代女儿男友上完床就消失不见)同时又是未成年(电影也交代了女儿在读书)。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小孩要真生下来……估计这对双胞胎到了叛逆中二期又得哭天抢地的埋怨妈妈为什么要生下自己,还不经过自己的同意……
第二个问题,也是我看这类电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只找母亲报仇,孩子也不是她一个人就能生的,父亲呢。霍小玉有句名言:我死之后,必成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她为什么要报复人妻妾,不直接向男人索命。因为,连鬼都知道,女人好欺负。
好了,既然已经这么上纲上线了,干脆扯远一点,国外也有不少电影出现女人用刀片割下体的情节,有的还是特写镜头,要表达的却是女权。
这部电影则是,你又不生,留着有什么用。
或者导演是想隐晦的指出,繁殖癖直男癌猛于厉鬼?不生孩子 ,就让你死。
《心惊胆战》影评(二):变态的怨念
文/梦里诗书
摒弃了港式传统的道士捉鬼,一如《驱魔人》般的构思并没能使电影有感新颖,相反《心惊胆战》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堕胎怨灵,不仅在呈现上水土不服,那反堕胎的落足更是让人倍感牵强,这使得电影即便有着惠英红尤为精湛的演技发挥,也无法挽救电影自身的平庸无为。
《心惊胆战》的悬疑构思其实并不复杂,电影原名《上身》,剧情也就是被堕胎的双胞胎怨灵上身报复妈妈和婆婆的故事,于此中电影虽能看到导演编剧希望用西式驱魔来博人眼球,不只是拘泥于港式驱鬼神婆道士的套路,但不论是在节奏掌控还是悬疑反转上都让人倍感无力,始终无法将观众真正带入这个故事,去再现一如同样是非典型港片《僵尸》中那种真正新颖动人的所在。
在剧情无力的境况下,这部电影在演技上其实让人感觉也就是成了惠英红的独角戏,她其实很好的担当起了电影中母亲的这个角色,将一种即盛气凌人又深爱孩子的母亲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可非常遗憾的是电影一面几乎除了惠英红几乎再找不到何般演技担当,另一面电影也并没有去用本可大有作为的母女关系来营造张力,攫取深度,反而将电影带入了一个肤浅拙劣的反堕胎鬼故事中。
如果说电影在剧情上的平庸,只是导演编剧创新能力的水平问题,那么电影所呈现的这个反堕胎故事,则可以看出拍这样一部作品之人在价值观上不仅僵化局限,更有着对女性的歧视偏见,堕胎的发生,何尝只是女性之过,真正面对堕胎的女人,她们内心中又有着多少无耐的伤痛?无法担负起责任的渣男难道就不应该受到更为严厉的惩处?在这部电影中甚至更为夸张的是帮助这样女性的人难道也该死?种种秀逗的展开,仅只是让人啼笑皆非。
不中不洋的恐怖混搭,三观难正的逻辑思维,《心惊胆战》所真正让人不寒而栗的其实并不是这部电影本身,而是创作这部电影的编剧不知因何而起对女性近乎变态的怨念。
(更多精彩内容或交流欢迎关我的注微信公众号)
《心惊胆战》影评(三):想到电影以外的事
作为一部香港鬼片···中规中矩吧······
这部电影是想从基督教那边写鬼,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感觉理智下来这些年香港鬼片偏向于悲剧收场的,像第一诫那种超级大悲剧,或者盂兰神功,僵尸这些小悲剧,还有我昨晚看过的一部,碟仙碟仙,也是悲剧。
感觉冷静下来,在不拍摄搞笑鬼片后,大家都觉得,哦,鬼,不可战胜的一种生物。然后大家就各种挂点,无论你作不作死,你逃不掉。
然后,看着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会有时发呆,那时就会想,究竟该怎么定义这个词,现在是凌晨,打着字都有点毛毛的。
其实我挺喜欢看恐怖片的,对于灵魂的定义,感觉大家都相信了咒怨的那一套,你挂了,你轻了,不见了的就是你的灵魂。以前我也很相信这一套,不过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又觉得有点不靠谱了。
给灵魂去找一个科学的定义,起码现在不太靠谱吧,可能以后可以找到那些证据。
其实我觉得,恐惧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我写着写着,我更加好奇的是,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有灵魂这个定义,什么时候,我们把它跟恐惧,跟黑暗跟一切人们害怕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然后又什么时候,灵魂,或者让人害怕的鬼这个概念从小众变成了大家都普遍承认了的,然后它是否又会在未来的某一个阶段,这个概念消失了,或者被证明了。
感觉要是自己能征服了内心的恐惧,也许大家就都没恐怖片可拍了。
好吧,我也不知道自己写了点什么。
《心惊胆战》影评(四):差评!
冲着惠英红来的。
这是个平铺直诉的剧情片,注意,剧情片,不是恐怖片惊悚片什么的。通篇不吓人,只逗人。
主题不知道想表示啥,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实际上什么都没讲。看完以后想骂娘。
尤其最后扑了一地的神父啊,我心想,总该叫茅山道士出场了吧。结果主角没来得及请道士,也扑街了。
主角的老公去向还以为是伏笔嘞,比如多年前被惠英红杀了,然后一直也跟着他们啊云云。以为她女儿那个粗粗的声音是男鬼哩,结果只是真的在模仿国外的魔鬼。。。
如果借助这个堕胎怨灵的背景,把亲情教育主题好好铺开也是可以的啊。最终狗屁不通。
整部电影中猜了无数伏笔无数结尾无数悬疑,但是人家就选了最简单最平铺直诉最不需要动脑的一条线索,简直浪费我时间。
白费我一堆脑细胞。
差评!
《心惊胆战》影评(五):建议编剧吃屎冷静一下
全片主旨是堕胎就是女人的祸,渣男打完一炮拍屁股走人,女主被冤魂缠身最后连女主家人都不放过。不好意思人体基因卵子精子一半一半五五开,凭什么渣男就可以没事人一样逍遥自在?难道这片子的意义是教育女性要懂得保护自己要学会戴套?可是不戴套这件事两个人都有错凭什么只怪女主一个人?
接下来不知道是抄袭还是致敬《驱魔人》, 反正那个拿叉子捅阴道的镜头肯定来源于《驱魔人》里小女孩用十字架自慰。
关键是,这时候被鬼上身的女主说既然要堕胎还要阴道干嘛?
......谷阿莫都说了,还可以交配啊奇怪诶。
就好像女性的身体就只是用于生产的机器,在传统价值观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用处,不应该享受性爱, 不应该体会到任何乐趣,她们就应该清心寡欲地做个无比纯洁的圣女,坐在高高的祭坛上被猥琐的目光打量意淫。一个女性在堕胎之后,编剧这样的男权已经在心里判她有罪,判她该被鬼活活缠死,判她的家人有罪,判帮助过她的人都一样罪无可恕。至于叉子捅阴道?编剧用一种性虐待的方式来惩罚女主,看似把罪责推给了冤魂,其实不过是借助恐怖片的手法发泄内心变态的欲望罢了。
《心惊胆战》影评(六):上身:安全性爱保平安
在丧失了良莠不济但持续不断的原创力之后,香港恐怖片市场成了一潭死水。当然,一潭死水并不代表完全消失,内地的恐怖片生态环境糟糕如此,每年还少不了一大批浑水摸鱼骗一个算一个的投机商人,更何况香港呢?
恐怖片,尤其是鬼片,是旧时香港电影中一个重要的分类。但走到末路之时,真真正正是神仙也难救。2002年奇迹般的《异度空间》、《三更》、《见鬼》、《双瞳》四重奏,几乎就是一整个时代的回光返照。昔日双生鬼王彭顺、彭发持续多年水土不服,出现了“离了鬼走不动,有了鬼又不知怎么走”的滑稽景象,《鬼蜮》、《森怨》、以及《阿凡达》之后发现3D新大陆的《童眼3D》、《梦游》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下走,而台阶的最顶端是《C+侦探》。此外又有重口罗守耀的《恶胎》,又有王晶的《猛鬼爱情故事》,看点寥寥,也有《第一诫》、《诡丝》这种尝试转型突围但是没有获得太大回应的个例典型,不一而足。
群体活跃度不高时,只有作者型电影才能成为个中翘楚。近几年真正值得关注的,除了2013年李碧华的改编作品《迷离夜》、《奇幻夜》,同年麦浚龙的MV大片《僵尸》,就剩下张家辉的《盂兰神功》和《陀地驱魔人》了。
但对于整个本就不佳气候来说,或许个例的突出只能使得优势资源更加集中,2015年的《有客到》和《上身》这种技不如人的电影就成为了附庸和注脚。
《心惊胆战》影评(七):变态的怨念
文/梦里诗书
摒弃了港式传统的道士捉鬼,一如《驱魔人》般的构思并没能使电影有感新颖,相反《心惊胆战》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堕胎怨灵,不仅在呈现上水土不服,那反堕胎的落足更是让人倍感牵强,这使得电影即便有着惠英红尤为精湛的演技发挥,也无法挽救电影自身的平庸无为。
《心惊胆战》的悬疑构思其实并不复杂,电影原名《上身》,剧情也就是被堕胎的双胞胎怨灵上身报复妈妈和婆婆的故事,于此中电影虽能看到导演编剧希望用西式驱魔来博人眼球,不只是拘泥于港式驱鬼神婆道士的套路,但不论是在节奏掌控还是悬疑反转上都让人倍感无力,始终无法将观众真正带入这个故事,去再现一如同样是非典型港片《僵尸》中那种真正新颖动人的所在。
在剧情无力的境况下,这部电影在演技上其实让人感觉也就是成了惠英红的独角戏,她其实很好的担当起了电影中母亲的这个角色,将一种即盛气凌人又深爱孩子的母亲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可非常遗憾的是电影一面几乎除了惠英红几乎再找不到何般演技担当,另一面电影也并没有去用本可大有作为的母女关系来营造张力,攫取深度,反而将电影带入了一个肤浅拙劣的反堕胎鬼故事中。
如果说电影在剧情上的平庸,只是导演编剧创新能力的水平问题,那么电影所呈现的这个反堕胎故事,则可以看出拍这样一部作品之人在价值观上不仅僵化局限,更有着对女性的歧视偏见,堕胎的发生,何尝只是女性之过,真正面对堕胎的女人,她们内心中又有着多少无耐的伤痛?无法担负起责任的渣男难道就不应该受到更为严厉的惩处?在这部电影中甚至更为夸张的是帮助这样女性的人难道也该死?种种秀逗的展开,仅只是让人啼笑皆非。
不中不洋的恐怖混搭,三观难正的逻辑思维,《心惊胆战》所真正让人不寒而栗的其实并不是这部电影本身,而是创作这部电影的编剧不知因何而起对女性近乎变态的怨念。
(更多精彩内容或交流欢迎关我的注微信公众号)
《心惊胆战》影评(八):一片两版本,内地特供版好比小姐包装成良家嫁老实人
这剧情……不断的跳来跳去,差点给弄得神经错乱。假如就以“马航”事件来展开整个故事,一定能生发出很不错的点子,我就奇怪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人来拍这个题材,是因为审查不让碰么?极可能,就正像现实中新闻都不能太过关注马航家属的追查真相后续事况一样,马航这些家属还算有点能量了,尚且如此无法发声,可见当下的中国水有多深。又如三聚氰胺造成的大头婴儿事件一样,家长们的维权已经被压制得不了了之。
扯远了,回到本片,单身强势母亲误以为女儿飞机失事而精神崩溃,其实女儿只是反叛去了另一个地方,女儿回来后,医生治好了母亲,母女和好。好吧,这也叫故事!然后,我才发现被骗了,原来这个片子就是港产片《上身》(堕胎怨灵,神父驱魔),而《上身》我早看过,但居然完全想不起来这两个是相关的片子!除了这剪辑和重新配音(编剧)很强大,还说明了《上身》实在太烂,居然我看过都没什么印象!以剪刀手和配音将一个故事变成另一个故事,其实也不是难事,但要将一个烂故事变成一个好故事就难于登天了。这种一片两版本在不同市场骗钱的无耻行为很可恶,我也不是第一次看了,不少港片(尤其恐怖类)都试过这样操作,但让内地观众看阉割版、特供版,分明是当观众是傻子。可怜可悲的是内地观众确实有相当部分会为这些烂片捧场。PS:剪刀手虽然厉害,把黄德斌的很多戏都拿掉了,但是把他改成医生的身份还是穿帮了,片中黄德斌穿的明显是神父的服饰。而这个东方驱魔人的故事,与韩国同年的《黑祭司们》比起来就是个渣渣,都是模仿西方,可人家硬是爆你几条街。 PS :这个内地版应该补拍了北京这一块的内容,删减了大段驱魔戏份。
惠英红现在准备要在恐怖烂片的路上走到底,非黑的说,她挺适合演鬼片啊悬疑惊悚片的,面相上,还有诡异的笑容,迷离的眼神,简直是此类题材的天生人选。奈何惊悚恐怖类型难得新创意,好的剧本一年下来全世界也不超过20部,而华语片甚至连一部都难找。故事烂红姐作为主演当然要背锅,但主要的锅必须编剧导演来背。
导演陈鹏振是个新人,之前写过恐怖片徐娇主演彭发指导的《通灵》,这个片子就是流水线产品,能出厂,但不表示质优。
编剧翁秀兰,最近非常活跃,编剧导演的作品一部接一部,从恐怖惊悚、爱情喜剧到情色犯罪,看来这位前演员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又或者夫婿的),然后找到了自己的爱好所在,就是创作电影的欲望,可惜她的才华有限,所写所导的故事都是普通货,没有亮眼的创意,剧本的完成度也只在及格线上下,不过她倒是给新人提供了演戏导戏的机会,也算是于香港电影、华语电影有功。如果她把创作的欲望抑制一下,把编剧的机会让给新人,或者培养自己的伯乐眼光,去挖掘好剧本,才是真正的造福华语电影。
:以下是之前看《上身》时的一点记录。
监制翁秀兰,这个翁秀兰还联合吴家丽导演了《花街柳巷》(变态女杀手的戏),看来很喜欢另外边缘题材。主演是惠英红,她的样子真适合鬼片。开头像《催眠大师》。双胞胎小鬼的设定本来比较有意思,如果是龙凤胎就更加有戏可做了,可惜包袱揭开得太早,后面更无戏可看,驱魔的高潮部分真儿戏,只能说剧组没钱,整个故事是很无聊的。烂片。导演陈鹏振,还是《通灵之六世古宅》的编剧,其他信息无从查起。另一女主陈颖欣(YannyChan),香港女子音乐组合SuperGirls的成员,颜值一般。
《心惊胆战》影评(九):想打惠英紅的演員分打六分的可惜打不了,這部片上不了五分
中國的恐怖片現在是要落後歐洲多久。早年港片在亞洲最火最賣座的時候,港恐都可以作為港片的一大特色,喜劇、恐怖、豐富的玄學和宗教戲碼和手段雜燴的特色,現在呢,拍什麼題材都要是別人用過用爛的,結果還比及不了人家同類型片當中的中層水平的,並且是遠不及人家的中層水平,歐洲驅魔類別的恐片有好幾部都算是恐片中經典的,並且驅魔 題材類的多到洪荒了,我都不明白香港再拿這層那麼膚淺一度的情節來做什麼,只能說現在香港也開始用娛樂與傳媒手段來搞天宗教宣傳和洗腦了。近來港恐拍的都是個什麼,是我們寫恐怖故事都不可能錄用的段子,哎,套路老的都不知道老到了哪個山旮旯頭去了,如果說當年的搏擊、致命ID、靈異第六感之類的橋段和題材當年算是剛階梯的話,現在中國用的這些橋段可以說是恐怖題材當中負樓下的台階了。最近算出新的也就一個《死开啲啦》,但也是喜劇成分黑色幽默多一點,再談遠一點的港恐近來能看的也就是麥浚龍的僵尸,但都不算高段位的恐怖片,大陸台灣香港現在出的恐怖片連新加坡現在出的都比不了,真的無法再吐槽了。
說實話,剛開始,我是瞞報希望說惠英紅現在作為二度影后,作為實力來說應該不會演那種太低端的恐怖片,不會搞什麼墮胎傻逼的戲碼,至少應該她是要作為最終BOSS的才有發揮餘地,我心裡想的是,開頭佈設的心理治療,以及惠英紅幾次摸自己孩子童年照片和作為心理醫生這幾個點,以及女兒身後跟著童靈,這幾條線算是佈線設點,暗示的是惠英紅作為心理醫生可能她女兒在很小的時候就死了,然後惠英紅現在的這個女兒是領養的,惠永紅在領養這個孩子的時候使用了心理學把其女兒的思維模式嫁接在了這個領養的身上才導致現在一系列心魔和詭異報復之類,至少是像韓國那部關於整容的《灰姑娘》類似的戲碼。尼瑪結果真的是爛到掉牙的墮胎嬰靈纏身,然後宣傳一下天主驅魔換掉中國式驅魔套路的故事,艾瑪,你這樣一開頭就沒啥設疑鋪墊的讓人明擺著看,後面還搞個屁的驚悚懸疑啊,搞個屁的恐怖啊,導演你原來想走的是文藝風嗎我去。。英紅姐...作為大BOSS式的演技,浪費啊。我再想,再怎麼不濟,當神父很酷很滿懷深沉的出來的時候,我至少覺得至少也要搞個神父作為大BOSS或者二BOSS的陰謀+曾經殘害XXX的戲碼吧。結果。。好吧。。。。真的是現在中國式的恐怖片題材太落後太落後了,哎
我很想支持一下中國恐怖片,應為至少這個確實還是可以看到結局,純靠惠英紅和黃德斌一個過度演一個過度裝深沉,表明都是有故事的人讓人看著看著就完了,但是作為真實性的比分的話,真的打不了六分,豆瓣評分就這點不好,有時候多少分值無法打到自己心裡最準確的那個位置,看現在分數4.8都算OK,這部片我個人是打4分到4.2分左右,高了就虛了,其他同類型片還有好多呢
《心惊胆战》影评(十):电影中的思想会影响到你!
看一些香港鬼片,真的会让脑子进行一场不小的思想斗争。如《热血青年》,我就一直记得。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吓人,而是它当中的思想伤害我纯洁的心灵。电影讲的是一对殉情的男女,因为“好”心人的救助,男人没有死掉,导致男女从此阴阳相隔,女鬼就开始发起复仇攻势…
看完我就特别不舒服、迷茫。三观也面临崩溃。看完的三天里,我一直纠结一个问题,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身边,我会怎么做。我到至今也没想明白,就因为2002年这部电影! 我不知道,人在对于这方面的事情,在具体一点对于双双殉情的人,我到底该不该救?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我偏执,但我想说,像我这样的人一定不占少数。我不是想把一些芝麻大的事情扩大化,但我想说,你们电影中的思想真的会改变一部分人!
《上身》这部片子,大体是好的,我看到打胎的不好和可怕,我当然知道鬼片都是假的,但是电影已经影响到我,它无形的就会给我带来影响了。我边回想剧情也边告诫自己,我可不能像哪个傻姑娘一样被男人骗还怀了宝宝。我管理好自己,避免自己犯下同样的错误。这部片子就给我带来了这样的教育意义和启示。
但同时,我又开始纠结电影中的一个小片段,惠英红的邻居(Mia)因为给她介绍黄教父,帮助了她,那鬼妹妹就进其家门把她的丈夫杀死了?这个片段我想问您这段拍出来有什么用呢?之前您已经把她们是双生子的答案扑给大家了,这段我就想问问导演,您拍这段的出发点是告诫大家不要管闲事吗?对剧情需起到了很好的衬托效果或作用也好啊,但在我看来,完全就是凑时间,并没有实质的作用和内涵!
真正好片子,例如麦浚龙的《僵尸》,不光在剧情上的精致,甚至他的每一个片段里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包含很多的内容,让你觉得不累赘,同时在一些并不重点的片段里还能让观众吸取一些讶异的收获,这才是好电影!再如,就像舞蹈编导,在编排出的作品中的某一个片段,有人就会问,你这段表达什么有什么实质性作用?其实我想电影也是一样的吧,不要总想着拍完什么而要想拍好什么。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得到更多的见解,望您的作品更上一层楼,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