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妖街皇后》是一部由杨凡执导,姚志丽 / 林伟亮 / Matthew Foo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妖街皇后》观后感(一):这世上的黑暗有很多种,你经历的是哪一种
这是一个不曾接触过的
世界。我们以为它只存在于电影里,小说里,在最深最沉的梦里,而在另外一片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它就这样
不言不语的生存着,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喘息。一俟黑夜的钟声想起,狂欢的时刻忽然来临。
牛鬼蛇神魑魅魍魉,群魔乱舞各领风骚。尖叫,抚摸,大笑,好像要把整个
身体都揉进那团暗红色的棉絮。
就这样在无边黑暗里沉沦。
最
美好的东西,不过是想象。你以为妆点了别人的梦,别人的梦中又是另一个人的梦。有谁会去
相信路边傻傻的
等待,会去留意一位
萍水相逢。在
记忆里留下那样明媚的
一个笑容,也就够了。太多事情,注定不是属于。
你走吧。不要再回来。留存着对
初恋最美好的梦幻。这里的世界不是你所能想象。一切都变了,一切都变了啊。戴上面具之后,还能摘下来吗。面具后面的惨淡,有谁能看见吗。要装作
坚强,实在是太累太累了啊。
她们早已看透了
生活。哪里有什么
永恒。人们总是很快
喜欢又很快厌倦。有人对你付出是因为
想得到,得到以后就想要逃。刺激
自己麻木的神经,知道自己还在活下去。还有那么多像你一样甚至比你还不如的人
挣扎着存活着
痛苦着,你又哪里有资格去想死。
放纵是罪恶吗。麻木是可悲吗。
痛苦是我们毕生所须承受的原罪。但还是要继续吧。遭遇顺逆,必然之事而已。
但其实的是,在无数的更迭中,她们已经得到了另外
一种永恒吧。
《妖街皇后》观后感(二):真实
影片的最后,莲
顿悟:
生命原来就像这家酒店,整天有人进出,有时你会遇上一些好客人,他们会善待你,而有时,你会一些
麻烦的,把房间弄得
一塌糊涂,让你花上一整天去收拾。然后,遭遇顺逆,却是
生命中必然的事情。
观看中有一种无力与悲凉感,特别是在基哥
离开星星旅馆去了巴黎,莲的那种茫然,
不知所措与孤寂,间夹着她那马六甲的小主人来新加坡探望她的情节,一节节,她想要的却又不是她要的,她以为那个离开了的阿明才是那其里最真实的人,因为真实,所以离开。但最后在罗娜的一番话中,她又
似懂非懂了。当她走出星星旅馆,她又突然豁朗。来到星星旅馆的她,活着自己编织的美好的梦,以为梦醒了一切不再真实,周遭的是非、人物恍然。但她又懂了,这一切都是生命、所需经历的,她,也是真实存在着的。
看完后,释然,也能美好地看待这个
结局。
《妖街皇后》观后感(三):皇后很恶心,也很,可爱。
这是一部有趣但是不算红的电影。但是你要想想,那是95年。香港都还没回归,网络都不普及。杨凡的电影从来都不是走大片路线,也不是走贾樟柯那种憋得慌。杨凡有他
怪异的审美,他从来就喜欢讲边缘人的
故事,有很多的情色,一点点的堕落,剪不断的惆怅。
什么样的人会去看这样的电影呢?其实很尬尴,gay未必会喜欢这样的片子,因为gay虽然爱
男人,但是终究是男人爱男人,而不是男身女心:拉拉也不一定会喜欢,因为拉拉爱的是
女人,真正的女人。那么余下的大众口味的观影者,有几个会喜欢这群喧嚣的边缘人?然而我是喜欢的。我甚至舍不得一次看完。相比那些新上档的国产大片好莱坞大片,这才是值得去电影院一个人看的电影。
揭开电影情色的名字和肉欲的外表,里面是一颗十六岁少女的惆怅的心。这些充满男人味的“女人”,恶心,但是可爱。你不觉得他们是活生生地么?
有血有肉还不停地撕开给你看里面的万孔千疮。我不一定会想和他们
做朋友,但是我欣赏他们
热气腾腾地活着,他们生命
短暂,终日沉迷于
性爱,他们
爱的男人永远不会回报他们一样的爱,因为那些真正的男人爱的是真正女人,这也是所有gay的
悲哀。他们,或者她们,同一个人,不同的称谓。他还是她,但他又不是他。他们化着
光怪陆离的妆,穿着站街小姐的制服,快扭成蛇一样的腰。没有人会真正去
理解和尊重他们。
我喜欢里面莲被他们打扮成黑衣站街女的那一场,突然间莲就
长大成人了,浓艳的妆,性感的衫,这些在莲身上有种怪诞的美感,她竟意外地撑起了这样一个打扮。有点
纯真,有点
诱惑,有点退祛。我喜欢她在深夜逃离之后地奔跑,有种跑着跑着就长大的
感觉,当莲找帮手时,另外两个好
姐妹却沉迷于集体性爱。我当时觉得这帮人的生活可爱透了,生命里面他们好像只剩下男人和男人的身体。原始,但是纯粹。沉迷于肉体有什么不好呢?
年轻的肉体总是美好的。然而电影最后莲的表演有点过了,也许演员太演了,反而没有原来的那种真。
相比电影背后的故事和幕后花絮,我更关注与电影当下的本身,电影好就是好,不关你多少亿投资、多少大牌助阵、多少辛酸的拍摄过程。打动人就是打动人,如果无数
情绪的渲染都需要旁白来告诉你。主人公
难过、
开心、
失落……那么演员的表情和肢体拿来干嘛的?演员笑起来像哭
不要紧,要紧的是哭起来像笑就惨了。
《妖街皇后》观后感(四):爱,生活,梦想
不错的电影。
莲是一个变化的角色,她从所有的人中领会爱和生命的真谛。
刚来到星星宾馆的莲是个十六岁
小女孩,她
天真而
快乐,甚至会因为看到宾馆韦婆婆的孙子吃下一只甲虫而晕过去。她尚不懂得
爱情,她的小主人喜欢她,但是她并不对小主人有真正
意义上的爱情,而只是把小主人
幻想成一个又英俊又有钱的
理想情人,还开玩笑说有一天等小主人来接她,她就把星星宾馆她的妖
女朋友们雇做她的侍女。
罗娜以及所有其它的妖女们把她们的生活和
幸福寄托在妖街,就像另一个不一般的人物Dreagle所说的那样:有时候妖街就让他想起凯旋门,那像星星一样照亮了法国的凯旋门,而妖街照亮了他们妖人们的生活。但是生活是这样的不幸,罗娜为了留住明,给他吃,给他穿,给他珠宝项链,给他性的
享受,甚至使巫术、求佛祖,依然留不住明的心。而那个莲娜更是被不同的男人折磨得生不如死。她们
依靠欲望去寻求梦想,关于
真爱的梦想,关于别人爱她们的梦想。
Dreagle的到来是一笔亮色,他不像其它妖女一样一天为男人、为
感情要死要活,他时时注意维护自己的
尊严,当他到医院看望
母亲时,在与护士们合照之后,问她们是否要他的签名,当得到的是否定的答复时,他说,next time, right? 他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更加讲究尊严,但做得又非常自然。就像莲说的,他是一个有爱的人。在他和莲一同去看望了母亲之后,他道出了另一个人的重要。他说,他四处闯荡,将所有的钱为自己花光,但有时依然感到失落
空虚,而如果没有他的母亲,他不知道他会是什么样子。母亲一生都为了她这个同性恋儿子而与传统的观念斗争,她才是Dreagle的
精神寄托所在。由基哥的母亲撑起的是另一种生活,是一种自爱的,
堂堂正正地
追求和
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生活。
Dreagle的
妈妈的死是一个转折点,也显示着由Dreagle自身苦苦坚持的一种生活的梦想的
脆弱。Dreagle又踏上了他的推销之路,莲再也没见到他。他走之前对莲说,“Oh how I miss her. I will servive, you will servive. Life goes on.”简短的
句子,直盯着某个角落的
眼神,他
安静地抽烟,像位
家庭遭遇了不幸的中年的夫人。
失去了母亲,他用幻想编织的保护衣依然太单薄,生活要怎么继续依然是一个难题。于是,莲按着他
曾经的游戏而看准的那个陌生
男孩,也随着Dreagle的离开,用他真实的陌生和漠然,打破了Dreagle教莲编织的梦境。他不会爱她。
这时,却来了莲的小主人,这位在莲的描述中英俊有钱、对爱有主见的小主人,第一次出现在镜头前却是一个小胖子,他在一群
热情的妖女的包围中,露出一个有些不知所措的
笑容。在尚不能让莲缓过神来的一切关于成人和爱的
现实的面前,这个男孩显得那么
朴实,近于憨厚,抱着和她当初离开时一样的
简单来找她,仿佛昨天的她和今天的她相遇。但是她无法再回到昨天的自己,虽然,就像她对玛利亚所说的那样,有时依然会怀念马六甲的日子。摆在面前的是选择,怎么爱,怎么被爱,怎么在这个世界中找到自己生活的支撑。而这是全不知事的小主人所还不了解的,因而即使他是
真诚的,是憨厚的,却并不代表他是可靠的,因为他尚未经历。而一夜妖街的狂欢却不能让莲有丝毫的
轻松,她没有找到解题的办法,她又不愿意让小主人受到一种歪方法的误导。舞台上献媚的妖女们依然在试图凭借美貌和性感来博得生活的希望,而她知道在这背后只有辛酸的哭泣。她不知如何是好,她只能把小主人送走,并告诉他再也不要来,叮嘱他好好学习,回到他自己那片尚且
单纯的世界,而当前这个更真实地展现在了她面前的世界,还要她去迎战。
她
很孤独。她走进Dreagle的房间,却只有空空的夜色。她走进了罗娜的房间,那里,有一盏灯,曾经执拗地要她来点亮。她以为那盏灯就是一种
温暖,那个叫明的男人对她的爱是唯一带着
一种成熟的眼光对她的欣赏的感情,她在这样的无助之中,在无人肯定的寂寥之中,终于靠向了他的怀抱。
但是明第二天就走了。那种她曾经瞧不起的、但是
成熟的情爱,发生过,但从一开始它就不是作为一种坚强的存在而存在。这不仅在男人和人妖之间如此,在男人和女人之间也
不过如此。关于爱的惶惑不光是在同性恋之中,在所有人的爱情之中也从来潜藏。(从这个角度倒是顺便可以说,同性恋不仅在享受爱情上与异性恋是平等的,甚至在遭遇爱情的痛苦和
无奈上,也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是何其平等啊!)莲感到过去那些承载着自己的美好愿望的幻想都成了
谎言,她不再承认有什么美好可言。
但是,到这里,导演要收手了。怎么收手呢?明走了,莲被告知罗娜很痛苦。但当莲带着一脸的低落见到罗娜时,罗娜却
若无其事地梳妆,甚至
心情很好地和莲说话,还
安慰起了初入情爱领域的莲。原来不仅幸福是一种幻觉,痛苦也是一种幻觉。每个人上演他们的戏,最好的生活者和演员就是对生活这场演出
尽职尽责的人。罗娜的话实际上还是回归了Dreagle的主题,"if you are good, they'll come back; if they don't come back, don't worry, it's not because you are bad, they just want to try something new." 你要生活在自己的轨迹里,别人会留下和离开,但无论如何,那都不是关于你之为你的真谛所在,你要自爱,你要相信你是好的。但是,与Dreagle不同,这一点不再是依靠一些幻想来支撑,而是说,"Life is just like a hotel, people come in and out all the time...but ups and downs, that is what life is promising you."
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这就是生命的本质,你会经历无数的好好坏坏,但是你却不是那些好好坏坏,你的生活不在客人们那里,你的希望也不在客人们那里,而是在你自己这里,所以你要过自己的生活,要做为自己而活着,有你自己的幸福和坚持。
《妖街皇后》观后感(五):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条黑街。
电影的最后,出现在黑街之外的天空下,是现代化的高楼广厦。之前的一切的一切----老旧的公车站牌、码头、黄包车、小旅馆需要跪下清洁的地板、走廊里昏黄的氛围,似乎只是为了模糊时间而存在的影子。时间在黑街似乎并不存在,也许从很多年前的日日夜夜就开始上演着似曾相识的爱恨离别。热闹的人群,赤裸裸的欲望在一张张你几乎辨识不清的浓妆面孔前悄然的绽放,时间带走的和留下的在这里都不重要。
16岁的莲本是马来西亚一个富家女仆,天真无邪。然而无忧无虑的生活很快便被打了个粉碎,莲被送到了紧挨着新加坡的Bugis街上的一家小酒店做工。在这条住满了人妖的街上,莲从各人的生存打拼中开始慢慢懂得了生活的含义。本片透过一个天真无邪的十六岁
女孩的眼睛去看这个光怪陆离悲与欢的地方。她未曾见过世面,纯情且天真,为着生活,只好到一间破落的酒店做下人,给她遇上各式各样的人, 其中不乏美男女.....从最开始慌张失措的呕吐,到最终淡定从容的微笑,少女莲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而代价却是再也找不回来的纯真。印象最深刻的镜头是阿莲的小主人来新加坡看望她,两个人坐在背景昏黄的旅馆过道里,长椅、热带盆栽、木条窗子,他送给她自己亲手做的娃娃。远处传来喧嚣,男孩瞬间被吸引进去,女孩却静静的发呆。他好像与她的世界开始格格不入。这个曾经写着信憧憬世界的年轻女孩在见识过这个世界黑暗的角落,见识过那些卑微的梦想、执着却也无可奈何后,选择勇敢淡然的面对这一切,也许也可以说开始麻木的接受这一切。
17岁时,我第一次离开家去别的城市读高中,害怕夹杂着兴奋,却也那相信未来就在手里,只要我努力,梦想一定可以实现。
20岁时,我坐完70多小时的火车在四川下车,扑面而来的热气和完全陌生的语言第一次让我开始迷惘,我的选择不是我想要的,要么妥协、要么反抗。
22岁时,大学毕业,我看了一本叫做《平凡的世界》的书,离开四川去到陕西开始第一份工作,在深山里面整整呆了将近两年。
24岁时,辞职回到家乡,找到一份随便的工作,领着一份平常的薪水,做着按部就班的计划,规划着已经慢慢定型的未来。
我今年26岁,勉勉强强可以说自己年轻,也许拼搏下可以向上跨一步台阶。有对未来进行规划,现实卑微,小心翼翼。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人才,也就是当个普通人做点普通事,偶尔想起那些年没来得及实现的梦想,那些没抓住的人也没人什么唏嘘,觉得人生就该如此,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才是常情。就像这电影里那些梦想有天可以做黑街皇后的人妖一样,理想也许仅仅是夜深人静疲惫时给你自己注射的一剂毒品。绚烂的霓虹和璀璨的烟火褪去之后留下的永远是凌乱狼狈的黑暗。但是当我看到16岁的莲明亮的双眼,干净的笑容时候心还是狠狠抽动了一下,才想起自己也曾经天真的幻想过这个世界。可惜,人总会长大,再美的梦也会褪色、平淡、淡出。当你见过各种光怪陆离形形色色之后无能为力之后,也只能麻木,也可以安慰自己这叫坚强。成长的代价不一定是
失去纯真,有些时候你经历的更可怕、失去的更多。
结尾时,星星旅馆的门口前,莲依旧微笑,看起来没她刚刚拖着行李走进这里的时候没什么不同,她说,生命就像是一个酒店,各色人种不断进出,有些短暂停留,有些长期居住,有些客人善待于你,有些客人却很麻烦能折腾掉你一天的时间,然而,遭遇顺逆,却是生命中必然的事。
是生命中必然的事。